快點來登入喔~!!
《衝天鬥神》第三百三二節 進攻
官勇能夠指揮的官兵數量已經不多。放眼整個幽州城,充其量不過就是幾千人罷了。倒不是說城內兵員已經死絕,而是下面的統兵將領一個個各有心思。開什麼玩笑,現在士兵就是自家手裏最值錢的倚仗。無論幽州能不能守住,手裏有兵總是好的。就算不是想要開城投降,在城破的那一刻,才能有兵員力量保護自家人口儘快逃出去。說起來,這倒也不是貪生怕死,不過是人心最深處的自私罷了。

實際情況就是這樣。

「事已至此,我等就算強顏鎮定又有何用?」

說著,此事李廣豐連連搖頭,苦笑著反問了一句,「大勢已去,我等就算再怎麼做,也只能略盡人事了。」

「李大人,幽州還在,官某還在,什麼叫做大勢已去?難道,你覺得這幽州城是紙糊的不成?不要忘了,陛下還在京城等著咱們的好消息,各地援兵正在路上。這一仗,誰輸誰贏還沒有論斷呢!」官勇忍不住呵斥了。

「官將軍,你莫不是以為我怕了嗎?」李廣豐仍舊在苦笑著,低聲反問。

官勇瞪起雙眼,登時一陣語塞。

李廣豐算是楚國文臣當中難得與武將融洽共處的人物,而且絕對不可能是個膽小鼠輩,這一點,他是知道的。甚至官勇還覺得,此事李廣豐是幽州之地少有的能夠務實、能夠做事的文臣之一。在幾年前,也就是上一次戎狄南下之戰前,李廣豐就上奏給朝廷,斷定大單於吐谷渾對於楚國沒有表露出敵意,目標應該是轉向了西邊的其它國家。儘管沒有太多證據表明李廣豐的判斷正確與否,可是事實擺在這裏,接下來的幾年,戎狄單於所部都沒有大舉進犯,更是出人意外的主動派出使團要求和親。可是很遺憾,楚國沒有抓住機會大力整頓軍務,反倒是朝堂上的派系之爭愈演愈烈。自始至終也沒有人想過,應該在幽州這裏加大防務力量,增加兵員,修整堡壘。

北地的旱災對幽州影響甚大。李廣方早在大旱剛起的半年之後,就再度諫言朝廷不要為了平息禍而在內地加派征餉,以免激起內地民變。李廣豐甚至在奏章裡用上了很多語氣慷慨激昂的言辭。道理都說得夠清楚了,可是朝廷還是沒有聽他的。

幽州比不得別處。此地若是有失,整個楚國都會限於危難之中。就算是身為統兵官的官勇的,當自己覺得做法有問題的時候,李廣豐也經常毫不猶豫地提意見。比如當初草原雪災下來的時候,官勇下納降令,想要地那些草原上過來的窮苦戎狄牧民給予優待,想要用這些投靠過來的戎狄平民充實自己的時候,李廣豐也是據理力爭,說其中風險很大,戎狄心不可測,也難以管束。然而官勇當時沒有聽從勸解,李廣豐無奈之下只能嘆了口氣說「禍始此矣。」

事後的情況來看,當時李廣豐的建議其實是很有道理的。這些打著受災窮苦沒有飯吃投降過來的人大多都不可靠。甚至裏面還混雜有不少草原戎狄那邊的細作。很多時候,草原戎狄其實就是靠著這些內應在大軍南下之時開始作亂。比如之前被白羊部族攻佔的鐵陽城,就是最好的例子。

事情都過去了。做都已經做了,現在後悔又有什麼意義?官勇搖搖頭,心裏黯然嘆氣。

他當初下納降令的時候,不是不知道其中的風險。只不過,幽州邊防敗壞已經,當時的幽州軍力實在是沒有什麼戰鬥力。官軍貧弱,反倒是草原戎狄兇悍強健。千百年下來,楚軍內部已經對草原戎狄懷有深深的的戒備,以及無可避免的恐懼感。在這種情況下作戰,結果必定是一邊倒。因此,官勇才想著要用這些能夠打仗的戎狄災民來充實己方的實力,只是……事情的演變結果,實在不是自己想要的。

李廣豐認真地說:「關將軍,我知道你心裏有氣,認為我等書城空談誤國。對此,本官也無話可說。說起來,朝堂上袞袞諸公確實有錯,對於你等武將的防範心思實在太重。但是現在大局為重,我等不要再做意氣之爭了。」

沉默了許久之後,官勇長嘆了口氣:「李大人,你明天就離開幽州吧!去長城防線。那裏是我大楚國的最後一道防線,還需要有人來主持大局。」

這話說得很是有些不著頭腦。李廣豐先是有些不解,然後突然突然好想明白了什麼。緊接著,整個人惱怒得鬍鬚都豎立了起來。

「關將軍你這話是什麼意思?你是叫我趕緊跑嗎?你,你,你把我看成是什麼人了,我李廣方豈是如此貪生怕死之輩?」

「李大人,你我同僚的時間不算短了,我又豈會看輕於你?」

話一出口,官勇也有些急了,「只是現在你留在這裏也於事無補,又何必如此?我是朝廷任命的鎮守將軍,不能擅離職守。幽州此戰慘烈,也不知道究竟有多少人能活下來。等到這裏的戰事完結,能夠去長城那便收拾局面,為朝廷安撫住敗軍的朝廷官員,恐怕也只有你了。」

「局面?到了現在這個地步,還有什麼局面?早就全都完了!」

李廣豐還在氣頭上,又怒髮衝冠大喝了一句:「在幽州時日甚久,我算是看明白了。書生無用,就是一乾皆誤國之輩,到頭來,還有什麼顏面去說給朝廷收拾局面?隻盼著朝廷能派來一二能員猛將,平息掉幽州此地的糜爛之局。這樣,我等才有面目去地下見列祖列宗。」

說到這裏的時候,兩個人不約而同地又都啞然了。無論李廣豐還是管用,顯然對朝廷往後到底能不能「派一二能員猛將,平息掉幽州此地糜爛之局」沒什麼信心。面前的這支戎狄軍隊雄壯至此,就算是楚國各地派來的援兵多達幾十萬,真的還有誰能夠將其蕩平的嗎?

良久,李廣豐聽見官勇用沙啞的聲音說:「聽說,朝廷新近崛起的毅勇公爵楊天鴻,算得上是一員悍將。此人在南面平定越族蠻夷,陣斬十萬。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若是真有此事,那麼此人要是能夠來到幽州,說不定也就可以緩解危局。」

李廣豐滿面怒火漸漸平息下來,臉上再次浮現出一絲苦笑:「陣斬十萬……說起來好聽。朝廷裡誇大其詞的事情多了,越族蠻夷也不是擺在那裏任由**的白癡。南方安州每年都要被越人肆虐,那邊的情形估計與咱們這裏差不多。陣斬十萬,要是他楊天鴻真的可以做到陣斬十萬,那麼本官這顆項上人頭就算是割下來給他,又有何妨?」

看到的慘敗太多了,以至於兩個人心裏都沒有底,但是出於最為美好的願望,都本能的想要相信。只不過,真實與否,在眼睛沒有看到以前,一切一切都是假的。

這種令人窒息的壓抑持續了一會兒之後,李廣豐終於又恢復了平靜。

「官將軍,為國殉身,何其美事。呵呵!你不跑,我怎可以讓你專美於前?再說了,幽州戰事敗落至此,無論你我,皆有責任。即便是活著離開幽州,也必定會有朝廷專員日後問責。現在大難臨頭,本官豈能獨自逃生?之後的事情,自然會有人來出面收拾。我等只需要在此報效國家即可。」

官勇轉過身,看到了李廣豐眼睛裏的堅定。這一刻,鎮守將軍官勇終於感受到這位同僚已經下定了必死的決心。

他的心忍不住猛的一顫。

也好!那就兩個人一起在這幽州城裏殉國吧!

但是,就在官勇還在心中暗自感慨的時候,此事李廣豐張銓突然又開口了,眼中滿是沉痛和淚水。

「事已至此,我等理當引咎自決,自不必說。可是……可是這楚國積弊日久,幽州軍務日益敗壞,到時候該如何是好?」

「大楚國近萬年的江山社稷,天下人才濟濟,怎會拿草原戎狄這樣的小小蠻夷毫無辦法呢?這是天要亡我大楚,天要亡我大楚啊!」李廣豐站在城頭上嚎啕大哭。

「李大人,不用多想了。」

官勇笑了笑安慰著他,但是語氣卻有些於澀,充滿了說不出的痛苦:「好了,既然你也不想走,那麼我們就一起留在這兒吧!這樣也好……也好。」

說是如此,官勇腦子裏仍然還是本能的想起了毅勇公爵楊天鴻。之前有信報傳來,說是楊天鴻在歷州那邊大力整頓軍務。說起來,歷州與幽州一樣,都是同屬於楚國的邊境重鎮。這次白羊部族大舉南下進犯,幽州有難,歷州那邊會不會派兵過來增援?

官勇不由得暗自搖頭。楚國官員從來沒有過類似的先例。自己在幽州這邊擔任鎮守將軍多年,遇到的危險也不止一次。歷州與幽州之間距離很近,可是昌鵠候崔羊廣卻從未朝著幽州派出過一兵一卒。畢竟,這天下是楚國皇帝的天下,兵將人馬糧草盔甲卻是自家的東西。憑什麼你那邊出了問題,要我這邊伸手援助?

就在這時,突然從遠方傳來了一陣激烈的鼓聲。官勇和李廣豐兩個人連忙同時向城外戎狄騎兵所在的方向看了過去。然後,他們發現一支打著白羊部落旗幟的騎兵正脫離了陣列,向著幽州城下沖了過來。

難道是想要直接攻城嗎?

兩個人對視一眼,心裏同時閃過這樣的念頭。

然後,他們突然發現,在這群戎狄士兵後面,還有不少穿戴像是平常百姓的人跟著,正被押解著向幽州城下奔了過來。

這是怎麼回事?是想要驅趕平民攻城嗎?

這倒也是戎狄常用的老法子。他們在城外大肆捕捉楚國平民,然後聚集在一起,讓百姓走在前面擋住城頭上射下的箭矢。

「不好!戎狄這是是想要殺人為梯。」

看了片刻之後,刺史李廣豐突然喊了出來:「官將軍,快,快快下令攔阻啊!」

彷彿是為了印證他的說法一般,戎狄騎兵在距離城牆很近的地方開始殺人。他們聚集成群,幾個人扛著防護面積很大的巨盾,形成一個個保護面。其餘的戎狄騎兵就在區域之內動刀殺人。圍在其中的楚國百姓頓時變得騷亂,一個個哭聲震天,哀求和慘叫聲連綿不絕。戎狄騎兵身上濺滿了血,他們把一個個百姓推搡驅趕上前,然後從背後一刀刀砍下。就這樣,地面上的屍體越來越多,一層層堆疊起來,很快就在幽州城下形成一個高度不斷增加的斜坡。

「該死,該死的戎狄!」

官勇也馬上反應了過來。他瞪著發紅的雙眼,朝著城下連聲咆哮。

數千名楚國百姓,頃刻之間被殺得乾乾淨淨。儘管地面上的屍體堆起坡度不算太高,卻已經出現了能夠觸及城牆中部的雛形。遠處的戎狄大陣之中,還在有著更多的楚國百姓被驅趕出來。戎狄不擅工具,無法制造出大型攻城器械。不過,用活人作為梯子的方法倒也很是管用。只要死人的數量多了,就能順著這種被一層層墊起的高度,衝進城內。

對於城防來說,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城牆。如果這樣一道防禦被去除了,那麼油軸承是肯定很難堅持多久的。作為本地鎮守大將,官勇很清楚,大楚國從各地調集的兵員其實根本沒什麼作用。那些駐防兵沒有打過仗,戰鬥力甚至還不如幽州城裏的老百姓。至少,幽州百姓見過死人,也有不少百姓真正殺過人。何況楚國短期之內根本湊不出太多軍隊來馳援幽州。

甚至可以說,可能根本就不會有人來救援幽州。這種事情光是用腦袋想想就能明白。各地軍將都是貪生怕死,一個個裹足不前。即便是有朝廷的軍令,還是會有人抗拒不從。以前,幽州城被戎狄圍困的時候,就發生過類似的事情————明明朝廷的增援命令早在好幾個月前就已經下達,來自各地的援軍卻一個也沒有出現。直到戎狄殺夠了,搶夠了,離開了,援兵才以一支接一支的露出蹤跡。各地領兵將官紛紛推說是遇到這樣或者那樣的麻煩。有的說是糧草不足,有的說是道路被毀,還有的乾脆說是軍兵士卒遇到了疫病,折損太多……總之一句話,幽州這邊沒有打完,戰事沒有結果以前,楚國內地的援兵就絕對不會出現。

官勇滿是胡茬的臉上全是血色,紅得像火。

直接放棄城外,龜縮在城內防禦也是不現實的。自古以來,守城的軍隊如果和敵軍野戰一番的勇氣都沒有,那麼就算龜縮守城也守不住多久。這一點,就算是任何一個將軍都很清楚,官勇也不例外。

既然如此,既然反正都是要死,那還不如稍微壯烈一點地死。官勇看著城牆下面已經厚厚堆積起來的屍體,心想。

一想到這裏,官勇也就沒有再猶豫了。他轉過身,看向自己的親兵,然後大聲喝令。

「快去傳令給李參將和王參將他們。本官要親率他們出城,與戎狄決一死戰!」

決定了要出城作戰,是一件大事。親兵們很快捧來了盔甲,服侍著官勇穿戴完畢。他抽出佩刀,率領幾名參將和收到命令的士兵,打開城門,朝著遠處的戎狄大營方向沖了過去。

在紙面上,幽州駐軍數量多達三十萬。這是一個很滑稽的數字,也是楚國朝廷上文官們故意玩弄出來的把戲。同州、歷州、幽州三地軍鎮,兵員數量都是一樣。按照文官們的想法,只有這樣,才能在三鎮之中保持必不可少的軍事力量平衡。即便是三鎮之中有其中一鎮想要起兵謀反,也還有另外兩鎮能夠把叛亂在短時間內壓下去。當然,想法是好的,實際做起來,卻根本不是這個樣子。

幽州是一個廣義上的概念。其中包括大大小小的州縣村莊。官勇和李廣豐死守的幽州府城,是整個幽州的核心。三十萬軍兵分散下去,能夠用在府城這裏的數字也就沒有多少。這還要刨去老弱病殘,再加上朝廷年年都在扣餉扣糧,真正能夠養活的軍兵,其實最多也就是十五萬左右。現在,府城裏的幽州軍也就是五萬人馬。除了用作防禦必不可少的人手,能夠被官勇帶出城外作戰的士兵,充其量不過是兩萬人。

在出城的那一刻,官勇就知道自己根本不可能打贏這一仗。對面的白羊部族戎狄多達十萬以上,而且都是騎兵。在這種兵力不佔優勢的情況下,不可能有什麼獲勝的機會。就算退一步,自己這邊的兵員數量超過對方,也仍然還是步卒。對於騎兵,天生就是弱勢。現在這種敵眾我寡的局面其實沒有什麼贏的機會。只不過,身為統兵大將,官勇只能是盡量多拚殺掉一些戎狄的士兵而已。

這是自己的職責,自己的命運。

老子名字叫做官勇。做官的官,勇敢的勇。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