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桃李滿宮堂》第二十章
凌蔚覺得最近特高興。

三年來,從未這麼高興。

雖然自己家有蛇精病,但是蛇精病已經把自己趕出門外,簡直沒比這個更高興的事了。

凌蔚每天讀讀書練練字,和老師嘮嘮嗑和皇帝扯扯淡,忽悠一把蘿莉正太之後,就在美王爺的陪伴下逛自家那還沒建完的宅子以及分給自己的田地租戶莊子,體會一把大財主的自豪感,人生簡直滋潤。

只是凌蔚沒想到國泰民安到這份上,黎膺作為主管京中兵務的大官,怎麼能按時上下班來陪自己到處亂逛?就沒有什麼突發事件讓他加加班?還是說本朝官員福利好效率高,從不加班?

不管怎樣,凌蔚還是決定認了這個朋友。當然當然,這不是因為黎膺長得太好看身材也太棒的原因。絕不是這個原因,至少絕不僅僅是因為這個原因,凌蔚自認為自己並不是顏控,絕對不是顏控。他只是被黎膺禮賢下士(?)的態度感動了,然後認可了這個朋友而已。

凌蔚這段時間也看出來了,皇帝對這個弟弟是真的信任,而不是像小說電視劇裡常寫的那樣,有戒備。所以他就算走得近也沒關係。凌蔚很快就和這個未來的鄰居混熟了。

讓凌蔚稍稍有些不習慣的是,自從說開之後,凌韞找他的時間也多了。似乎凌韞覺得,多了一個弟弟還是不錯的。所以每當凌蔚練字的時候,凌韞都會過來指點一番。當凌蔚讀書的時候,凌韞也會來講解一番。雖說最初有些不適應,但凌韞的學識確實是不錯的,見識也還算廣,給凌蔚還是帶來了挺大的幫助。特別是一些常識性的東西,讓凌蔚受益匪淺。

凌蔚現在最大的難題,不在於努力就能背好的經義,也不是在於努力就能練好的字。而是兩個世界的歷史不一樣,典故也不一樣,前世一些耳熟能詳習以為常的典故,在這個世界上是不存在的;而這個世界眾人皆知的典故,凌蔚是不知道的。

讀書人無論是說話還是做文,都得用典。若是典故用錯了,那可是貽笑大方。

凌蔚想著,要不從頭整理一遍典故,把常用的典故列出來,這樣就不會弄錯。

普通人做這麼件事,可能會做很多年。但凌蔚不用,他過目不忘啊,只要飛快的翻完一本書,如果他願意記憶,就能記下來。只是整理典故,還是挺容易的。何況現在也有人整理過常用的典故,雖然不全,但也能省下凌蔚許多事。

因著凌蔚只是露出整理出來自己用的意思,也沒想到著書立說那麼高大上,趙昭聽了,也隻認為凌蔚做的類似學習筆記一類,也挺支持。

而後來凌蔚整理的這這一本書,居然成了他文學史上做出的巨大貢獻,成為他不但是文學家,還是教育家的第一個佐證,倒是讓人沒有想到。

現在他只是想別出醜而已。

在整理典故的時候,凌蔚想起他在幼兒園時,教導小朋友典故時的第一篇文,《三字經》。

《三字經》最初起源約是宋朝時候,經時間推移,每朝每代都有增改,最後一次修改時新中國時候,增加了近代史部分。《三字經》用通俗的文字將經史子集等各部類的知識揉合在一起,用典極多,每三字一句,四句一組,如詩如歌,簡單通俗,朗朗上口,啟迪心智。是中國古代歷史上蒙學第一書。

蒙學三大教材,《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經》,其中《三字經》的內容無疑最廣泛,也繼承了《千字文》的長處。雖然有學者覺得《三字經》比不過《千字文》的文采,但凌蔚覺得,「沒有文采」才是《三字經》比《千字文》作為蒙學讀物,更高明的地方。

若要學習文采,有的是其他精妙文章學習。幼童連字尚且不識,講究什麼辭藻?不過在學了《三字經》之後,再修習《千字文》就比較合適了。

凌蔚時常陪著宮裡那群小祖宗,老是講故事做遊戲也不成,他也不想自己被定義成一個玩伴,玩伴可不受重視,不符合他鑽營的期望。所以他總是想盡法子交給皇子公主們一些東西,好歹在他們幼年的時候,有個半師之誼,也更受尊重些。凌蔚這路線到目前看來,走的還是滿正確的,皇帝和皇后也更加信任他,越發讓皇子公主多親近他。

如今朝代啟蒙的教材千差萬別,並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孩童所學,要麼太深奧要麼太粗糲。凌蔚想著,在整理典故的時候,改編一下《千字文》和《三字經》,把其中不是這個世界的典故替換掉,然後交給皇宮裡的小朋友們,也不失為一種方法。

若是被皇帝看中,推廣給天下,自己刷名聲的目標就不用等著科舉揚名,提前往前跨越一大步了。

至於《百家姓》,牽扯到姓氏排行,總會有這樣那樣的麻煩事,他還是不沾這個了。

打好主意之後,凌蔚就開始更加勤奮的讀書,連皇宮裡的藏書都舔著臉去蹭。因著凌蔚進宮之後就去看書,讓一乾小孩子們寂寞不少。但皇家的小孩子都被拘的很乖巧,至少在皇帝開口後都挺乖巧。聽聞凌蔚是為了考舉人而奮發努力,連最粘凌蔚的安康和錦闕都沒有鬧騰。

兩小孩子甚至在凌蔚讀書的時候,蹭蹭蹭跑來陪著。他兩也不說話打擾,就自己玩自己的,做自己的事情。

凌蔚萌的心都要化了。他在看書看累了的時候,就會把書裡的一些故事和道理用詼諧的語言,描述成小故事講給兩小孩聽,還真讓這兩小孩學了不少東西。

不管他們懂的了多少,但總歸是比不知道的小孩明白些。

一次胖太子在兩小孩面前炫耀自己在太傅那學會的(終於聽懂的)某個典故的時候,兩小孩居然表示都聽過,還用童言稚語把那典故和背後的道理都重複了一遍,甚至比胖太子還懂的多些。

胖太子心裡那個氣啊,氣的都要在地上打滾了。他一已經啟蒙的九歲大孩子,還比不過兩路都走不穩,字都不認識的不到三歲小孩。他這個做哥哥的,能不氣嗎?別說面子,裡子都木有了!

胖太子非常氣憤的去皇帝陛下那裡「告狀」。皇帝聽了也鬱悶。那太傅雖然過於迂腐正直,不適合做官。但是學問大啊,在讀書人那裡名聲高啊,給太子做啟蒙老師,太子臉上有光啊。

但是學問大的人,不一定適合教書。胖太子聽不懂啊,學不會啊,現在還不如兩個沒啟蒙的小孩啊。皇帝心裡也憋屈了,對那太傅也頗不滿。

你丫也有小時候,也有不認字的時候,那時候你就是從四書五經開始學的?就是從深奧的文章開始讀的?扯淡吧你!你那哪是教小孩,明明是炫耀學問!偏偏皇帝既然選中了這個太傅,在太傅沒有過錯的前提下,他還不能把這個煩人的老頭子給下了。

你說太子學不懂是太傅的錯?不不不,在這個時候,學生學不會,哪是學生太笨。

而讓皇帝更氣憤的是,太傅在幾次抽查太子的功課不滿意後,還回去長籲短嘆,說太子愚鈍。氣的皇帝差點讓人把太傅砍了。

其實普通老師在教導普通學生的時候,學生學不好,回去念叨幾句,也是常有的。但是太傅是普通的老師嗎?太子是普通的學生嗎?這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世人也重視老師之語。皇帝眼見著自己的嫡長子「愚鈍」的傳聞居然傳播了出去,簡直滅人家滿門的心都有了。

但是他總不能因為一老師對學生的評語,就把老師砍了吧?他兒子,他自己的名聲,還要不要了?

說起來,皇帝也是心塞的不要不要的,天天都盼著太傅要麼自己趕快死,要麼家裡人趕快死,就算不死也要重病,好找借口把這個太傅換掉。

當皇帝也是不容易啊。

聽著胖太子有一次「哭訴」,皇帝陛下大手一揮。你弟弟妹妹能去聽凌蔚「講課」,難道你不會去嗎?反正太傅說你愚鈍,朕就做主讓你早上聽課,下午自己琢磨功課。那下午你就去凌蔚那裡唄。而凌蔚也每天進宮吧。什麼?你要回家讀書練字?練字不會早上練嗎?讀書家裡的書有宮裡多嗎?給朕滾進宮,好好帶孩子!

「皇上,苛政猛於虎!」凌蔚一臉悲涼。

「滾,朕這是看重你,你該感恩戴德。」皇帝陛下大手一揮,拍在凌蔚背上,拍的凌蔚一個踉蹌,差點跌到在地上。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