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三國醉龍圖》1099.第1099章 張綉之百鳥朝鳳
就在童淵收了三個徒弟,準備閉關之際,又遇到了趙雲。要知道童淵收徒極為看重天資,只有天資聰穎之人,才有機會拜入其門下,並傳授其槍法。而童淵原本只打算收張綉、張任和高覽三人,可是在見到趙雲之後,童淵又於心不忍了。

趙雲根骨極佳,天子卓越,乃百年一遇的練武奇才。若是不收趙雲為徒,童淵自己就覺得有些可惜,所以便為其破格,收了趙雲為關門弟子。而趙雲也確實沒有讓童淵失望,短短數年時間,便將童淵的槍法所繼承,趙雲也是四個弟子中,出師最快、資質最高、領悟最強、槍法最贊的一個。

童淵的槍法,張綉、張任、高覽、趙雲皆為繼承,只不過趙雲又根據師傅童淵的百鳥朝鳳槍法,自創了七探盤蛇槍和梨花槍。而其他三位師兄,可能在這個方面有所欠佳,沒有太好的表現,依舊憑藉著從師傅童淵那裏所學的百鳥朝鳳槍法而闖天下。

也因為趙雲的卓越,使得這種槍法一直繼承,趙雲死後,七探盤蛇槍等槍法並沒有失傳,而流傳下來的就是趙家槍。相傳遠超第一名槍白燕駝,就被譽為槍祖,他的槍法就是繼承了三國時期趙雲的槍法。還有白燕駝的徒弟方國珍,也使的是趙家槍,曾在武科場和常遇春戰成平手。後來比較有名的趙家槍,便李自成麾下大將,銀槍劉方亮。

雖然說趙雲成為一代槍祖,不過趙雲的槍法,也是從師傅的百鳥朝鳳槍法之中演變的。深得童淵槍法的其他三人,自然實力不會太差,單從今次吳將凌統如此貶低張綉,而張綉卻沒有任何動怒的神情來看,張綉自身的氣魄就非同一般。

面對凌統的貶低和挑釁,張綉始終靜如止水,不管凌統的刀招有多霸道迅敏,張綉都能用手中的金槍給破解。可以說凌統的刀,在張綉面前好似無用武之地一般,一連揮舞了十餘刀,可是沒有一刀能夠得勢。反倒是在看張綉,面對凌統凌冽的刀法,卻顯得遊刃有餘,輕輕鬆鬆便全部擋了下來。

在一連串的交戰之後,凌統那原本高傲的臉上,終於開始變得難看起來。任凌統怎麼也沒有想到,眼前這個看似貌不起揚的傢夥,居然會如此難纏,自己一連串的強攻,始終未能將對方擊敗,這不得不讓凌統開始變得驚訝起來。

眼看著凌統怎麼也無法拿下對方,不由得焦急地吼道:「你到底是什麼人?趙軍之中除了幾名大將之外,怎麼可能會連普通角色也會如此頑強,趕快報上你的名來。」

面對凌統的發怒詢問,張綉並未將其放在眼裏,而是冷冷一笑道:「你不是自稱是,不把我的名字放在眼裏嗎,為何有突然開始變得恐慌起來?難不成你們吳軍的將領,就只有這點能耐和膽量嗎?是不是現在害怕我了,就又變得恐懼起來?」

說話之際,張綉又一揚手中長槍,將凌統的大刀給挑飛,接著說道:「想要知道我的名字,就先勝過我手中的兵器再說,否則你沒有這個資格。不對,是你不配知道我的名字。」

張綉此話對凌統來說,無疑是一種打擊,更多的則是一種侮辱。面對張繡的不削於顧,凌統大怒不止,提刀便再次揮了上去。可是今次與之不同,張綉沒有在給凌統客氣一下,抬手一槍就是反刺凌統而去。看似平淡的一槍,就讓凌統大吃一驚,只因張繡的這一槍去的實在是太急太猛,讓凌統根本無法防禦。

起初凌統一直佔據上風,卻沒有想到張綉突然如此強烈反攻,凌統幾乎難以抵擋,隻得低頭避開。卻不想張綉一槍未中之後,並未停手,隨手緊跟著再次一刺,而這一回張綉沒有給凌統喘息的機會。一連數槍刺出,招招直朝著凌統身上各處要害刺去,直讓凌統防禦的手忙腳亂,早已經沒有了先前的章法。

如果從近處不難看出,凌統除了手忙腳亂之外,額頭上的冷汗也在不斷的益處,顯然是為張繡的殺招而所震驚。不過別看凌統此刻逐漸落得下風,但是換句話來說,若非是凌統武藝不俗,恐怕凌統早就敗落於馬下。要知道,今次張綉所施展的槍法,乃是自家師門引以為傲的百鳥朝鳳槍法。此等槍法,縱觀當今天下會的屈指可數,能夠抵擋得住此槍的人,自然是少之又少。

不過隨著張繡的槍法越來越快,凌統越是顯得狼狽,隨著張繡的一番加速狂攻之下,凌統的防線終於出現漏洞。高手之間對決,往往就因為一個失誤就會決定勝敗,身為北地槍王的張綉,豈能會放棄這個機會。抬手就是一槍,槍尖幻化成漫天繁星,夾雜著濃厚的殺意直取凌統。

面對張綉這強烈的殺招,凌統在咬牙苦撐之際,終於抵擋不住,肩膀上中了一槍,一聲慘叫便墜於馬下。周邊的吳軍將士,一看到自己的主將墜馬,紛紛一窩蜂的湧上前來,全力保護,以免主將遭遇不測。也正是因為有這一批忠心的軍士死命保護,才使得凌統免於被張綉繼續追殺的命運,眼看凌統身邊聚集如此之多的將士,張綉也不在戀戰,直接趁此良機引著麾下的軍士直接飛奔殺出一條血路。

眼看著張綉引著人馬逃走,凌統心中尤為憤怒,可是自己武藝不敵對方,也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對方從眼皮子底下溜走。

當下,凌統沖著身旁眾將士咬牙切齒道:「都別管我,留下幾個人陪我退守後方進行包紮,其餘人馬繼續沖入敵軍大營之中,斬殺敵軍,不得有任何的耽擱。」

從凌統的口吻中,眾將士皆知道凌統發怒了,沒有人敢於反抗凌統的軍令。只見兩名副將連忙安排一行十餘人,留下來貼身保護凌統,護送凌統退出戰場。而兩人則引著本部兵馬,繼續沖入敵軍大營之中,與其他兵馬匯合擊殺趙軍。

而就在張綉引著一隊兵馬衝殺出重圍時,另一隊的徐庶,也在一堆軍士的拚死護衛下,殺出了一條血路。最主要的是,徐庶所選擇衝殺的方向,完全是吳軍包圍圈中最為薄弱的地方。今次徐庶所引領的大營一共有兵馬五萬,除了徐晃和樂進帶走的三萬兵馬,留下來的就只有兩萬人馬。

在呂曠和呂翔為了引誘吳國大軍,使得徐庶和張綉能夠順利逃脫,則帶走了數千人馬前去廝殺。徐庶則和張綉兩人在結集五千兵馬之後,一路衝殺之際,又攏絡了數千人。為了能夠給陳宮通風報信,張綉則引著千餘人徑直朝著北上的方向而且,則徐庶至少帶著八九千人突圍。

在經過一番浴血奮戰後,徐庶的八九千人,足足損傷了近兩千人才算成功突圍。徐庶之所以能夠安全突圍,除了偽裝成普通軍士,在一些副將的拚死護衛下,另外就是因為吳軍今次的重兵則是包圍在正門之前,也就是周瑜計算趙軍的撤退之路。

只是讓周瑜沒有想到的是,徐庶等兵馬非但沒有往乙軍撤退的方向衝殺,而是向著吳軍營地的方向前去。當然除此之外,最為關鍵的一點,還是因為在呂氏兄弟二將的功勞之下,才能夠如此簡單的逃離。否則的話,憑藉吳國今次的五萬大軍,恐怕趙國的兩萬人馬,根本就難以逃脫。

當呂氏兄弟二人引著大股兵馬試圖衝撞,那些從軍營正面殺入的吳軍時,附近所有的吳軍忽然見到這裏居然突然聚集著一股大趙軍。更為重要的一點是,這股數千人的趙軍大軍,還有兩員大將引領,頓時所有的吳軍將士,便把這支趙軍當作是一條大魚來看,數萬名吳軍直接包圍而來,意欲將這條大魚給吞掉。

可是呂曠和呂翔二將本就是血性之人,今次一心想要建國立業,卻不想遭到吳國圍獵剿殺,試問兩人怎麼會甘心?雖然眼看四周兵馬諸多,但是兩人卻始終沒有一絲膽怯之意,兄弟二人聯手持刀率先殺入敵群之中。在兩人的心中,早已經知道,今次吳國大軍包圍,大軍想要突圍實在是困難,為了不落下遺憾,便只有放開一切奮力搏殺。

俗話說的好,軟的怕硬的,硬的怕不要命的。當呂曠和呂翔兩人放開一切,完全是以命相搏,就算今次吳國大軍人馬諸多,但是以普通吳軍將士的能力,想要拿下呂氏兄弟二將著實有些困難。不消片刻功夫,這些吳軍將士死在兄弟二人手中的,就已經有數十人。兩人所引領的趙軍將士,雖然深知此戰是敵眾我寡,但是在受到兄弟兩人奮力殺敵的影響,也各自變得戰鬥力十足,全部都爆發著超強的戰意。

而在兩軍拚殺之際,立於後方的周瑜,看著眼前的一幕,不由得疑惑的問道:「沒想到這趙軍除了五虎上將之外,居然還有如此英勇之人,若是我周瑜沒有記錯的話,這呂曠、呂翔二將,先從袁紹,後從曹操,最後才投入趙煜。這種三流武將,居然也能有如此戰力,使得我數萬吳軍也拿不下他們二人?」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