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三國醉龍圖》1121.第1121章 吳國國士之呂蒙
就在周瑜話音一落,只見魏國將臣之中,忽然有一人站出來,當眾對著周瑜拱手說道:「周都督此計甚是妙哉,就我們魏蜀吳當今的局勢,此計也是不是辦法的辦法了。不過有兩點,到是令在下有些擔憂,若是不能解決這兩個問題的話,那周都督今次所提之策,便無法執行。」

「未請教這位大人是?」看到對方的神色、態度以及舉止,周瑜便感覺到此人十分不簡單。當即周瑜望著對方,不由得露出一絲好奇之色,似乎對對方的身份頗為感興趣。

看到周瑜當眾詢問,那人也不含糊,直接沖著周瑜微微一頷首,緩緩開口說:「在下荀攸,字公達,乃是魏國之主帳下的一個小小謀臣。今次聽聞周都督之言,甚是覺得妙哉,只不過荀攸有一些小提議。為了我魏蜀吳三軍之捷,所以鬥膽站出來提出兩個問題和建議,還望周都督莫要嫌棄才是。」

卻不想荀攸話音一落,周瑜頓時露出一絲驚訝的神情,認真的看著對方,許久忍不住開口道:「原來是那位被稱之為魏國謀主的荀攸荀大人,請受我周瑜一拜。」說即,周瑜當真當眾對著荀攸就是一記拱手拜去,引得荀攸也是大吃一驚,怎麼也沒有想到周瑜會做出如此舉動,想必這也是周瑜的人格魅力。

荀攸,表字公達,潁川潁陰人。荀彧之侄,東漢末年謀士,被稱為曹操的「謀主」,擅長靈活多變的克敵戰術和軍事策略。荀攸在何進掌權時期任黃門侍郎,在董卓進京時曾因密謀刺殺董卓而入獄,後棄官回家。曹操迎天子入許都之後,荀攸成為曹操的軍師。曹操征伐呂布時,荀攸勸阻了曹操退兵,並獻奇計水淹下邳城,活捉呂布。官渡之戰荀攸獻計聲東擊西,斬殺顏良和文醜。又策奇兵,派徐晃燒袁紹糧草,同時力主曹操接納許攸,畫策烏巢,立下大功。平定河北期間,荀攸力排眾議,主張曹操消滅袁紹諸子,被曹操上奏朝廷封為陵樹亭侯。荀攸行事周密低調,計謀百出,深受曹操稱讚。214年荀攸在曹操伐吳路上去世。荀攸前後凡畫奇策十二,唯繇知之。繇撰集未就,會薨,故世不得盡聞也。

可以說,周瑜知曉天下奇人奇事,但是所佩服的人並不多。除了趙軍的郭嘉、荀彧之外,便是魏國的賈詡和荀攸,尤其是剛才周瑜所提的曹操大破袁紹之軍所使用的策略,便是荀攸所提出的聲東擊西之策。今次周瑜在策想用當年曹操之計時,沒有相對荀攸會在這裏,所以才會有如此巨大的反應。

尤其是周瑜在得知荀攸提出有異議時,周瑜非但沒有生氣,反倒是一臉高興的樣子,連忙對著荀攸說道:「周瑜鬥膽想要借用荀攸大人之計,沒想到荀攸大人就在此地,真是有些班門弄斧了。不知剛才荀攸大人所說的兩個疑點究竟是什麼,不妨直言說來聽聽,此計關乎到我們魏蜀吳三軍的生死,所以務必不能有任何的疏漏。」

看著周瑜如此謙虛誠心的樣子,荀攸也不隱瞞,當即毫不猶豫的說道:「對於剛才周都督所言,想要予以當年我曹魏攻打袁紹一戰的計策,荀攸有兩個問題需要周都督解決一下。否則的話,若是採用這種策略,荀攸唯恐那趙軍會給與破解招數。」

「其一,趙軍之中,能人居多,而且為人狡猾。若是今次周都督予以這種夾擊之策,進攻南郡之地的趙國大軍,那趙軍在與我三軍對陣之際,為了保全後方主帥安危,抽出一股兵馬,攔住後方。那都督所提出此等戰術,便失去了偷襲和夾擊的良機,所以應當予以多股兵馬進行多個方向的夾擊。就算趙軍察覺,也救援不及時,或者說無法同時派出多股兵馬去支援,分身無暇。」

「其二,昔日我曹軍予以夾擊之策對付袁紹,首先是要有強大的騎兵和步兵。而當時大敗袁紹軍的騎兵,便是我魏國之強的虎豹騎,步兵便是青州兵。如今青州兵已經全部覆滅,虎豹騎所剩下的兵馬數量也沒有多少,可以說根本難以支撐大任。」

「周都督若是想要予以這種計策來夾擊趙軍,應當知道最為重要的,便是這騎兵和步兵組合的大軍。只有利用重騎兵和精銳步兵的聯合組陣,抵擋住趙軍的正面衝鋒,然後另一支騎兵予以迅敏的衝鋒。趁著趙軍大軍毫無防備之際,一舉衝散趙軍主力陣型,方才有一線生機,所以必須予以騎兵兵種和步兵兵種進行補充才行,兩者缺一不可。」

荀攸的話頓時提醒了周瑜等人,予以這種戰術是不錯,但是也要擁有合適的兵力才行,否則的話一切也只是空談。如今可謂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所有的一切計劃都能進行,唯一所缺少的便是這兵種的配合。

而就在周瑜沉思之際,只聽那荀攸再次開口言說道:「如今我蜀魏兩國的精銳兵馬,皆已經全部遭到趙軍的毀滅打擊,所能拿得出來的兵馬並不多。而且據荀攸所知,吳國這幾年來一直沒有參與什麼戰事,始終處於屯兵據守自我壯大。可是由於地形地貌和本土的原因,吳軍將士多少以水軍為主,自身的騎兵和步兵根本難以力敵其他國家之兵,想必今次吳國自己也無法拿出與趙軍正面交鋒的精銳大軍吧。」

荀攸的話可謂是一舉擊中了吳國,以及蜀魏兩國現在的窘迫,這也是魏蜀吳三國對戰趙國,最大的死穴。將士不敵,如何能抵擋全軍,眼看在場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之際,顯然是對今次大軍交戰想要攻打趙軍一事的計劃而失望。

就在眾人疑惑之際,忽然聽聞周瑜身旁的呂蒙忍不住開口說道:「如果說荀攸大人提出的這兩個問題,我們能夠給與解決的話,那今次我等便有資格與那趙軍一戰。凡是不怕有問題,有了問題,只要尋找到問題根源,便能夠解決。怕就怕的是,找不到問題所在,那樣想解決也沒有辦法,大家說不是嗎?」

呂蒙的話一出口,頓時引起了眾人的好奇之心,只見呂蒙一旁的徐盛便第一個忍不住脫口道:「呂蒙大人說出此話,在看你那神情,莫不是有什麼解決的良策?」說完徐盛看了看四周的魏蜀吳三國將臣,那一副期待好奇的樣子,徐盛忍不住小聲的對著呂蒙嘀咕說道:「今次不同以往,這可是在諸多國家面前,呂蒙大人有些話可一定要想清楚了在說啊,要不然只會受到他人的嘲笑的。」

原本徐盛小聲勸說呂蒙,也是出於一番好意,就是想要告誡呂蒙,有什麼話一定要想清楚再說。要知道今次眾人所議論的騎兵和步兵之事,吳國根本就沒有這樣的兵種,呂蒙暗意卻有解決的辦法。這讓身為吳將的徐盛不由得嚇了一跳,生怕呂蒙口說大話,到時候與趙軍征戰兵敗是一事,被蜀魏兩國人馬嘲笑是另一事。

卻不想徐盛不勸說還好,一勸說呂蒙反倒更加忍不住大聲笑起來道:「哈哈,有勞徐盛將軍為我擔憂了,不過這件事徐盛將軍不必多慮,今次我呂蒙能夠敢於當著這麼多人的面站出來提及,那便是我呂蒙有解決的辦法。」

說話之際,呂蒙只看大都督周瑜不由得望著自己,並露出一絲期望的神色,呂蒙慌忙沖其微微一頷首,而周瑜顯然也明白了呂蒙的意思,不由得抬手對其一揚道:「呂蒙將軍若是有什麼好的決策,不妨直言而來,我等認真聽著便是。不管事成與否,本都督絕對不會怪罪於你,相反還會支持你。」

得到周瑜的批準之後,呂蒙便在無後顧之憂了,只見呂蒙踏步上前,走到人群正中。毫不猶豫的說道:「剛才諸位大人已經言明,今次想要擊退趙軍,就必須化被動為主動,主動出擊進攻趙軍。而所行的夾擊之策,必須予以強大的騎兵和步兵,雖然我們魏蜀吳三國,各自的騎兵都不是強大,不如將所有騎兵融合一體,這樣便能解決騎兵的問題。」

忽然,一側的蜀國大將魏延,不由得開口言道:「呂蒙大人此言雖然有意思,但是未免有些籠統,不如把話說清楚為好。」

面對魏延的急切,呂蒙微微一笑,隨即道:「魏延將軍的弒趙之心,我等明知,但請不要著急,且聽我呂蒙慢慢說來。」

說完之後,只見呂蒙藉著說道:「當年曹操與袁紹交戰,予以前後夾擊的奇兵之策而勝,不只是如此。若是我呂蒙沒有記錯的話,你們魏國當年建國之前,在潼關與馬超交戰中,可謂是戰況十分激烈。要知道,當初魏主在對戰馬超時,其麾下虎豹騎雖然英勇,但是根本不是強大善戰的西涼鐵騎的對手,最終魏主曹操也是用於分兵奇襲之策,大敗強敵馬超的西涼鐵騎的。」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