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昏君培養系統》第18章 內閣
十八章內閣

大夏朝所有大大小小的奏章,甚至有些鄉紳上的奏章都是由通政使司匯總,承報給皇帝過目之後,再交給內閣,內閣草擬好處理意見,再由皇帝批準。

因而文淵閣這小小的耳房裏,匯聚著幾乎各省各縣的奏章,這些奏摺太多太雜,內閣中之人一般是將這些分成輕重緩急,逐一批改。

省的有些重要的事情沒被處理,這樣也能大大的提高了效率,方便內閣官員行事。

崔萬之身為次輔,在閣中也是頗有威望之人,見崔萬之進來,原本正在整理奏章的人也抬頭,道了聲:「崔閣老?」

崔萬之眯眼,眼前這人是工部侍郎費詠,為人倒是低調,平常也是醉心於一些奇淫技巧,在治水上倒是頗有經驗,也曾被先帝讚歎過治水有道,是國之棟樑,曾經在山東河南等地多次擔任外官,治水經驗豐富。

說起來他雖然在政務上頗有見地,倒是沒有卷進去過什麼政治紛爭,雖然和自己不是一路的,但是也不親近蘇長風。

當時蘇長風將他選作閣臣之時,崔萬之還曾驚訝過,畢竟入閣之人多一自己人,閣內的形式就會發生變化,不過想起蘇長風那個所謂的,沒有外任就不得入內閣,又覺得正常。

畢竟能在外任上做出成績,又能在京中之人,確實是少數,蘇長風選了費詠也不奇怪,畢竟是有名的能臣,外加從來不參合紛爭,頂多佔了一個內閣的位子而已,倒是沒什麼利害乾係。

崔萬之朝費詠一頜首,「在整理奏章?最近可有什麼大事發生?」說著,便拿起一份奏摺翻看,倒是有些閑適的樣子,想起自己昨天的話,看著這些一堆一堆的奏摺,崔萬之莫名的想笑,畢竟等下上朝之時,能見到蘇長風狼狽的樣子,倒也是難得了。

費詠倒是有些局促,道:「最近到沒什麼大事,只是聽說邊境又有小股韃靼擾邊。」

聽到這裏,崔萬之眉頭一皺,「每年都是這些,那些兵痞子又要軍餉了?」

費詠也清楚如今朝廷收支情況,見崔萬之這個朝廷錢袋子的戶部尚書皺眉,也沒敢接著說下去,只是將邊將的奏摺遞了過來。

朝廷還有多少銀子,崔萬之還不清楚嗎?現在的朝廷真的是連底子都快沒了,已經窮的讓崔萬之貪都不敢貪了,因而對這些邊將間接過來要軍餉的奏章也有些不待見。

畢竟如今朝廷沒錢,難不成要讓自己這個戶部尚書榨幹了錢給他們嗎?

崔萬之接過奏章,果然除了軍情,剩下的便是問朝廷要軍餉了。

大夏朝實行的衛所製,簡單的說便是打仗的時候便是軍士,不打仗的時候便是軍戶,負責屯田,來養兵,□□曾經說過一句話:「吾養兵百萬,不費百姓一粒米。」

可惜想法是好的,但是屯田收成是不固定的,豐年也就罷了,若是遇到荒年,恐怕連將士都吃不飽,加上士兵的武器之類的軍備,便是再怎麼屯田,也不夠用的。若是遇到韃靼扣關,那些邊將更是有理由了,沒法子啊,我這裏窮啊,連士兵都吃不飽,更別說打仗了。

朝廷沒給軍餉啊,我這也是沒法子啊,為了不讓戰敗這個鍋讓朝廷背著,朝廷一般都會間歇性發點軍餉,堵住那些邊將的嘴。

嗯啊,物資給你們了,該好好打了吧?但是如今朝廷現在銀錢不多,作為掌管「朝廷錢袋子」的戶部尚書,崔萬之其實挺不願意看見這些東西的,這意味著,他又要拆東牆補西牆了。

只是此時另一份奏章卻引起了他的注意。

一般來說,因為邊疆離京城太遠,外加之前韃靼經常犯邊,所以邊疆的摺子一般都放在重要的那堆,以方便批複,但是崔萬之卻見到那份邊疆的摺子下面,居然出現了一份會稽的摺子。

因為上面的摺子被拿起來了,所以那份摺子稍稍顯得有點亂,崔萬之只能看見會稽兩個字,只是看見這兩個字,崔萬之心中便是一沉,有些不好的預感。

崔萬之也顧不上手中的那份摺子了,便直接將那份寫著會稽的摺子拿起來了。

費詠有點驚訝的看著崔萬之,那份摺子他也看過,並且蘇元輔已經批奏過了,雖然不清楚為什麼只是一個縣中的強佔良田之案,為什麼會放到那堆很重要的奏章之中,但是蘇首輔和陛下都已經批奏過,只是一個小小閣員的費詠自然不會再說什麼。

費詠雖然身為閣臣,但是自身並無爭權之心,因而也沒有那麼多渠道知道,這小小的案子,所牽涉的人卻不是這麼簡單。

若是沒有這份摺子,崔萬之可以聯合自己在京中的人,首先蘇長風一個不察之罪是跑不了的,其次還可以參會稽縣令一本,顯示外官多齷齪,只有京官才多清流之輩,不僅能讓蘇長風威望大失,還可以順便將京官不得入閣的條例打破。

但是如今這摺子遞上來,蘇長風就是一個大義滅親,會稽縣令便是一個不畏權貴,清正不屈,原本能讓蘇長風大跌跟頭的事情,反而會被蘇長風弄成樹立威信的典範,這讓想算計蘇長風的崔萬之如何能忍下去。

想到這裏,崔萬之想起,自己指使人上了不少彈劾蘇長風的奏章,但是如今這奏摺一上來,恐怕這些上了奏章的人就會硬生生的被打臉。

你參蘇長風縱家人行兇,然而兇手已經被押進大牢裏了。

你參會稽縣令罔顧人命,和人勾結以致於出現如此兇案,然而兇手已經被押進大牢裏了,甚至連方家原先的被奪走的財產也被悉數奉還,只是早已在京城的方錦不知道此事而已。

你參會稽縣令不堪為官,這外官也多有齷齪,然而此案,會稽縣令秉公執法。

基本上,你能想到的東西,他都給你堵上去了。

一想到等下朝堂上會出現什麼情況,崔萬之整個人都有點想昏倒的衝動,加上陛下對蘇長風一向頗有優容,此次蘇長風不會藉此打壓自己,那才是見了鬼呢!

正當崔萬之恨恨的時候,蘇長風也走了進來,見費詠和崔萬之都在這裏,稍稍打了個招呼便沒在說話了,崔萬之原本便是深藏不露的人物,見蘇長風進來,也沒多做什麼表示,甚至連那一絲的怨憤之心都掩飾的好好的。

笑著和蘇長風說了幾句之後便離開了,等下便是朝會了,要通知一些人不要做多餘的事情了。

蘇長風看著崔萬之的背影,嘴角微微勾起,這樣子的人有時候確實不足以為敵。

朝會

林墨百無聊奈的看著底下的群臣,想到魏峰跟自己所說的話,又想起那高高堆起的彈劾蘇長風的奏摺,突然感覺做臣子的也不容易啊,不經要防皇帝還要防同僚。

不過本來林墨還以為會有一堆人會在朝會上彈劾蘇長風呢,沒想到卻沒有一個人出來。看來是得到風聲了,不準備下手了,不過讓林墨更奇怪的是蘇長風那一撮人居然也沒什麼反應。

本來林墨還以為蘇長風會狠狠的打擊一下崔萬之呢,沒想到蘇長風卻輕輕巧巧的放過了崔萬之了。林墨有些不明白,而這次朝會便在林墨這些亂七八糟的思緒中過去了,一切都顯得風平浪靜,就像這朝堂上根本沒有人算計誰一樣,依舊如同現在所表現的那般和樂一樣。

林墨雖然不解蘇長風的舉動,但又不能跑到蘇長風跟前問到底是怎麼回事,畢竟這樣的事情的話,還是自己猜出來顯得比較有格調啊。

不過很快林墨便知道蘇長風為何不和崔萬之計較那些事情了。

林墨盯著蘇長風的眼睛,雖然看到他眼中堅決之意,還是忍不住叫出來,「你的意思是說開海?」相比較而言,林墨一直覺得蘇長風雖然是能臣的設定,但是自身條件之類的還是比不上男主的。

畢竟後來的蘇長風被男主寧王弄的很慘,甚至後來還丟了命。所以對於林墨來說蘇長風雖然厲害,但還是比不上男主,但是在現在這個時候,林墨突然覺得蘇長風果然沒有埋沒了他的志向啊。

大夏朝立國之初其實是開海的,後來成祖因為不滿文帝的削藩,毅然舉起了清君側的大旗。後來成祖獲勝,文帝流落海外,成祖便下令,片方不得入海,自此之後,大夏朝便一直沒有開過海禁。

其實目前國庫空虛,開海禁是來錢最快的法子,但是開海禁的阻力一定很大,每朝每代,一旦禁了海禁基本上沒見到幾家還能再開的。

林墨白了蘇長風一眼道:「怎麼開?朝中肯定會有人反對的!」

蘇長風一笑但是卻說起了另一件事情,「魏公公也曾說過,陛下的豹園裏有個外邦之人獻上了所謂能大量種植,可以讓所有人吃飽的食物的東西吧?」

林墨看向魏峰,見魏峰點頭,也想起來,當時魏峰是說了那麼一句,後來因為方錦的事情,自己倒沒怎麼注意到這些東西了。

蘇長風見兩人都有映象的樣子,便開始接著說下去了:「那人是尼德蘭人,獻上此物到朝廷來,為的也只是請求朝廷和他們國家通商。」

魏峰有些遲疑道:「蘇尚書怎麼知道的如此清楚?」

那外邦之人確實有說通商的瘋話,不過魏峰從來不放在眼中,畢竟開海禁太難,給他一批貨物不難,難得是說服朝廷眾人。

蘇長風朝魏峰微微頜首道:「那人前幾日曾摸到我府上,獻上海圖一份。」

魏峰心中暗暗罵著那個外邦人,居然有這樣好東西也不拿出來,還直接獻給了蘇長風,感覺自己在陛下和蘇長風面前丟了面子,魏峰朝蘇長風點點頭然後暗自決定,以後絕對要將人才的優點全部榨乾。

蘇長風朝魏峰解釋之後便直接對著林墨說道:「如今朝廷財政不穩,唯一能穩定財政的辦法便是開海禁,通商貿。」

林墨想到財政問題也是暗自牙疼,何止是不穩啊,估計自己是大夏朝最窮的皇帝了,想想也是可憐啊qaq

想到這裏林墨問道:「如何開海呢?」

蘇長風淡然道:「臣有個法子。」

現如今每個朝廷官員都知道朝廷沒錢了,但是要讓他們拿出解決辦法,肯定也就是加賦稅,蘇長風覺得如今朝廷賦稅已經有些繁重了,若是再加,恐怕會激起民變。

朝廷官員大部分也知道這事,不然,他們早就上奏摺了,還會有蘇長風的事情?

「如今之際,朝廷可以派船隊和那尼德蘭人先行接洽,可讓漕運之人派遣熟練之人,先行販賣貨物,朝廷在其中抽之以利便妥當了。」

蘇長風接著說道:「官員們不敢輕易加賦稅,若是能有另一條路可走,當喜不自勝。只是這船隊之事,恐怕還要麻煩魏公公了。」

既然這第一次出去不能走朝廷明面上的路子,那自然是讓內侍們出手更為妥當,況且,大夏朝的內侍們還有一個榜樣鄭河,那位可是七下西洋,去宣揚大夏朝國威的,做內侍能做到那份上能夠青史留名並且留的還不是惡名,簡直是內侍們的人生楷模。

魏峰便是崇拜鄭河中之人中的其中一個,若不是想著陛下沒自己服侍不行,恐怕他自己都想自薦上去了。聽到蘇長風說這話,魏峰便道:「若是陛下準許,雜家自是能給蘇首輔置備妥當。」

聽得林墨都有點熱血沸騰了,想想成祖當年派遣鄭河七下西洋的壯舉,再想想自己如今財政入不敷出的囧樣,莫名有些羞愧,人家是為了揚名,自己是為了求財,果然是本質上的差別呢……

林墨想了想便道:「那這事交予魏伴伴辦理吧,魏伴伴務必要盡心。」見魏峰領命之後,突然想起了一些事情問道:「那尼德蘭人所獻上的可以讓天下之人飽食的東西是??」

見皇帝問道此事,魏峰答話道:「這是一種叫馬鈴薯的食物,狀似紅薯,皮白,肉黃色,聽尼德蘭人說,可多在任意地方栽種,不似平常食物嬌氣。」

林墨剛聽的時候還沒反應過來,後來一想這不就是土豆嗎?有點失望,還以為是西紅柿之類的東西呢。不過是土豆也不稀奇,畢竟林墨也曾經看過關於西方工業革命的論述,其中有學者稱,如果不是土豆養活了大量底層人民的話,也不會給工業革命提供如此多的人力資源,從這個方面來說,土豆也是給人類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了。

林墨順口道:「這馬鈴薯的話,就交給工部吧,讓他們先在京城種植一番,若是可行的話,推行到全國各地吧。」

老百姓吃飽肚子,也就不會有什麼別的心思了,歷朝歷代,若不是實在沒法子,誰願意走那條不知前路的路啊!

這豹園自從上次天子來了又走了之後便是一片愁雲慘霧了,原先他們還能時不時的見到魏峰,如今也見不到了。眾人都猜想是不是,上次方錦當眾喊冤,然後導致皇帝不會來這裏了。這樣子的話,他們的才華,他們的才幹不又是要埋沒了嗎?

正當豹園的一乾人等都焦急萬分的時候,魏峰出現了,並且帶走了那位尼德蘭人。

修斯·斯托克是一位商人,也是一位冒險家。自從元朝有位馬可波羅來到神秘的東方,並且寫了一本馬可波羅遊記,描述了燦爛輝煌的東方的時候,神秘而又富饒的東方便是那時候西方人憧憬的對象。

據說那裏遍地寶石,黃金,人們用珍貴的香料做菜,甚至連鋪地的地板都是金子,當然來到東方以後,修斯發現,這話是錯的,東方還沒富裕到能用金子當地板的程度,但這話也是對的,原先在西方世界裏珍貴到可以讓兩個國家發生戰爭的絲綢,瓷器是如此的廉價,修斯敢保證,只要自己將他們平平安安的運回自己的國家,自己就能變得比國王還要富有。

東方這個古老的國家,雖然富有,但是並不友好,他居然禁止和外邦進行貿易,修斯完全沒辦法理解這事,隻好將自己手中的馬鈴薯獻出去,這是一種高產作物,可以解決飢餓的問題,修斯經過遠洋之後,手中的馬鈴薯也不多。修斯將他們全部獻出去,只求能夠見到國王一面,最起碼,能有個說服國王通商的機會。

但是很快巨大的驚喜便降臨了,魏峰召見了他,並且告訴他說,可以通商,不過要先和他的國家接洽。這個消息很快便讓修斯陷入了狂喜之中。

要知道東方的瓷器,絲綢和茶葉,向來是一本萬利的東西,受到無數西方貴族的追捧,若是能和這個古老的東方帝國建立起貿易關係,不亞於開啟了一場黃金之路。

修斯萬分激動,全盤答應了魏峰提出的條件,魏峰甚至暗示道,如果事情順利的話,他甚至可以安排修斯擔任官員,激動的修斯更激動了,若是成了東方帝國裡的官員的話,豈不是和先輩馬可波羅一樣了嗎?

當然修斯是不會知道朝廷正式官員和內侍之間的區別的……或許他們會以為這個是一個概念??

相比較修斯的欣喜若狂,曾在林墨面前大出風頭的錢寧心情可不是很好了。

大夏朝武官的地位比較低,就算是同等級的武官,往往會比同等級的文官低半籌,如果按照錢寧的身手的話,去參加朝廷武舉,估計也會取得不錯的名次,但是他會像平常的武官一樣,被文官排擠,小心翼翼的升遷。也許等到自己年紀大了,鬍子一把的時候能夠調到邊鎮,在邊疆當一個土皇帝。

但是這些並不是錢寧想要的,他有野心,也有*,他想要過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生活,而這個目的只有一個人能幫他達到,這個就是皇帝林墨。

可惜的是林墨自從那次在豹園出現之後,便沒了消息,錢寧又打探不到皇帝的行蹤,便隻好作罷。

若是不能從豹園入手的話,錢寧就要好好想想該從什麼地方入手,接近林墨了。

=============================================

因為榜單還差一點,乾脆擼了一個小劇場,喜歡的可以看看,魏公公的日常。

身為皇上身邊的第一內侍窩容易嗎窩!!

平常應對宮裏面的勾心鬥角也就罷了,還要應對各種陛下的奇思妙想!!

這也就算了,畢竟作為十全好內侍,一切都soueasy

→_→關鍵是蘇長風你一個內閣首輔,堂堂吏部尚書,你居然和窩爭寵,你好意思嗎你!!

你知道尊老愛幼愛護公公嗎!!!

真是太不知道進退了,你要是追我家陛下,我肯定給你拖後腿!!!

===================下面是蘇長風的======================

哎呀,你說陛下究竟喜不喜歡窩呢?

是不是在利用窩呢?總覺得沒利用自己的必要啊,但是也覺得陛下不像喜歡我的樣子啊。

有點害羞,乾脆這樣好了,單片是喜歡,雙片是不喜歡,數下花瓣試試看。

禦花園

魏公公大哭,我剛從洛陽帶來的牡丹啊,準備給陛下過目的,哪個殺千刀的給摘了qaq

蘇長風:00單片的耶,陛下果然喜歡我。

林墨:……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