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如意娘》第十六章
國子學也提供館舍,然而樸素簡陋,這些官宦子弟們如何住得下?且幼學館裡的少年最年長者也不過才十三歲,家人也不放心。

故而館舍內無人居住,一到了下學時候,外頭便車水馬龍起來,都是來接學生回家的。

如意照舊留到最後。往常她都同琉璃一道回宮,但今日琉璃鬧脾氣早退了,館內便只剩她孤零零一個人。

徐儀到底放心不下她,臨時推卻了許多邀約,留下來陪她一道預習明日的功課。

日光斜斜的穿戶而入。

一時館內無人了,如意起身收拾書籍。徐儀見她孤零零的一個人,便道,「後日劉長源的壽辰,他可對你提過?」

劉峻字長源,是國子學博士劉真的族侄。在館內人緣很好。

如意便道,「說了,他說想邀請同窗一道去東園遊宴,大家都會去……」她眉目間不由流露出些嚮往來——劉峻為了鼓動她答應,將東園說得繁華無匹。如意其實已是心動了。然而她依舊只能嘆惋道,「不過我身上是有門禁的,只能婉拒。表哥去嗎?」

徐儀道,「若無事,應當會去。」

如意想了想,便道,「那表哥便幫我帶一份壽禮去吧……」她拒絕此事,本身就已十分的不合群。何況劉峻都說是他的生日了,她還無所表示,未免太失禮了。不過她卻是頭一回給外男準備賀禮,十分的拿捏不定,便又問道,「表哥覺著我送些什麼比較恰當?」

徐儀笑道,「什麼都可——只是怕你送什麼都容易暴露身份。」宮裏有專門的供奉,像劉峻這般同皇族打交道多的機敏少年,若有心追查如意的身份,哪怕如意隻給他個紙頭,他也能從經緯紋理中推斷出來歷來。徐儀便道,「我替你預備一份,一道帶過去便是。」

如意點頭答應,卻不知想到了什麼,目光倏的就明亮起來。

徐儀不由輕笑,等著她開口。

果然如意就道,「我聽說外間衣食住行,不論做什麼,都要花錢——」

徐儀訝異道,「莫非你想送他錢?」

如意趕緊搖頭道,「我阿娘已教訓過我了,君子之交,是不能錢來錢往的。」雖然她覺著錢明明是能交易萬物的至為有用的東西,竟會讓人覺著粗鄙、傷感情,也真是十分有趣。

她便目光閃閃的望著徐儀,道,「我至今還不大明白,錢究竟是什麼。也曾寫信問過大哥哥,可大哥哥似乎不大願意和我說,始終都語焉不詳。表哥能不能跟我說一說?」

徐儀想到高標出塵的大皇子避之不及的被她追著問「錢」,不由失笑。

他便摘了荷包,將裏頭的金銀銅板悉數倒出來,用手指一一羅列,笑道,「這些便是錢。」

他將金銀撥至一邊,隻擺出銅板來,道,「尋常人家用不到金銀,因太貴重了,這種鑄錢用的最多。鑄錢有的用銅鑄,有的用鐵鑄。鐵賤而銅貴,卻是一樣的幣值,個中弊病可以想見。鐵鑄錢早先只有民間私鑄,立朝時朝廷想廢棄,但限制不住百姓使用。若依舊用銅鑄錢,便是輸血養賊了。故而朝廷乾脆認可了鐵錢,自己也用鐵鑄幣。」

如意不由就道,「可私鑄錢幣不觸犯律法嗎?」

「自然觸犯……」徐儀略停頓了片刻,覺著還是無需告訴如意世家豪強的膽大包天。隻道,「但私鑄錢幣獲利巨大,總有一些法外之人鋌而走險。朝廷同地方的博弈,並不是每次都是朝廷贏。」

如意認真傾聽。徐儀便又繼續下去,「在漢代時,人人都用錢。就連朝廷徵收賦稅,也是按錢來算的。譬如算賦,一算就是按人頭每人一百二十錢。漢代的錢以五銖錢最為知名——」他便格外捏起一枚五銖銅錢來,道,「這就是五銖,漢亡幾百年了,五銖也依舊是最流通的鑄錢。歷朝為穩定物價,都仿漢製做五銖錢。」

如意點了點頭,又道,「如今朝廷徵稅,難道不是按錢來算的嗎?」

「不是。」徐儀便道,「自漢亡之後,各朝胡亂鑄造錢幣。蜀漢、吳國甚至鑄造過『直百五銖錢』、『當千五銖錢』。大小、用銅和五銖錢相去不遠,甚至不用銅,鑄造得也十分粗劣,卻要當百枚、千枚五銖使用。換做你,你肯用嗎?」

如意道,「就算我肯,用以前只能買一份東西的錢買百份、千份,商賈肯定也不願意賣給我呀。」

徐儀道,「便是這個道理。亂世裡錢不保值,拿到手裏時值百五銖,到用的時候可能就隻值五銖,甚至壓根就沒人肯收。百姓如何還願意用錢?就連朝廷自己,雖然強迫百姓使用,但徵稅都不肯收自己鑄造的錢幣。而是直接徵收更加保值的布、絲、綿、米一類實物。」他頓了頓,又笑道,「所以如今世面上,除了錢以外其實還有令一種東西可以交易萬物。」

他似乎在等待,如意便道,「是布帛之類嗎?既可以用來繳稅,又容易丈量估值,也不怕忽然就一錢不值了。」

徐儀不由就愣了一下,道,「是。雖比起錢銀來,布帛使用十分不便,但有這諸般好處,商賈、百姓便都願意使用。」

他雖一本正經的向如意解說,但其實並沒覺著如意能聽得懂,甚至都不信她真能將他所說的這些都聽進去。畢竟就連偶然同他阿爹說起來,他阿爹都要取笑他,「莫非想做桑弘羊嗎?」也十分不贊同他鑽研這些。

此刻見如意認真思索,並且分明真的聽懂了,他心裏不知怎麼的就一熱,想要說更多給她聽。

可天色顯然已不早了,他差不多也該送如意回去了。

便隻嘆息道,「哪一日朝廷徵稅,敢於再度以錢幣計,天下才算是真正回到長治久安的盛世了吧。」

如意也不由道,「是啊,若不是天下太平、富饒,且自信一定能夠長治久安,也做不到這一件。」

她是極聰明的,想天子連私幣都驅逐不了,可見對天下的掌控力十分有限。她隱約覺著,終天子一朝,怕是都回不到文景盛世了。

他們一道出門前,徐儀想到如意要回到深宮大內裡,不知為何就覺著十分惋惜。他想若自己能早些遇著她便好了,若能同她一道四方遊學,秉燭而談,必然不會感到厭倦孤單。這樣的姑娘,縱然不是他日後的妻子,也一定可以成為志同道合的朋友。

他不由就問道,「東園你真的不能去嗎?」

如意搖了搖頭,「阿爹阿娘定然不會答應的。」又道,「給劉師兄的壽禮,就煩勞表哥幫我準備了。」

徐儀笑道,「理所應當。」

如意行禮向他告辭,徐儀卻又忍不住叫住她。如意疑惑的回頭,徐儀便道,「日後若還有你想知道,而旁人不願解答的事,你也隻管問我,我一定知無不言。」

如意便逆著夕陽,對他嫣然一笑,道,「我知道。」

徐儀又道,「你若想去什麼地方玩耍,也對我說。我會記在心上,日後一處一處的帶你去見識。」

這便似乎有些過於美好了。縱然徐儀是她的表哥,可也到底男女、內外有別。她出門讀書尚且要遵守許多規矩,所能得到的自在極為有限,又豈能同人私下訂立這種註定難以實現的約定?

如意緩緩眨動眼睛,不明白徐家表哥為何要許這樣諾言。

徐儀卻很快就明白了她的疑惑,心想——看來姑姑是還沒有告訴她長輩們的約定。便笑道,「我並不是空口許諾……待你長大後便明白了。」

徐思也常對她說「你且記下,現在雖還不明白,但長大後就明白了」,故而如意能接受這樣的解釋。

她便笑著點了點頭,道,「好。」

如意同徐儀分別,才走出幼學館,便見琉璃倚靠在門邊。

她顯然已在這裏等了些時候。

如意便料想,適才他們說的那些話,只怕都已被她聽去了。徐儀說要帶她四處見識,這件事其實是不好被人聽去的。如意雖並不覺著心虛,卻也不由就停了腳步看向琉璃。

琉璃隻輕蔑的瞟了她一眼,並不樂意理會她,隻擦過她的肩膀,大步往裏頭去。

如意卻不願意聽旁人的牆角,便又抬腳,直去馬車上等她——要避人耳目回到宮中,多少還是有些麻煩的,故而她們姊妹倆都儘可能一同回宮。倒無關關係的好壞。

如意等在馬車上,而琉璃直奔徐儀而去。

她聽見了徐儀和如意之間的私話,早先心裏亂糟糟的思緒反而沉寂下來,覺著徐儀其人也不過是個避人耳目、私相授受的小人罷了。他確實為她解圍了,她也欠了他一個人情——但卻不值得為此就混亂、糾結起來。

她只需記住,他出身自沽名釣譽的徐家,為人也必定口蜜腹劍,不是什麼好東西。

她大步搶到徐儀的跟前。

徐儀目光略一掃四周,確定她是沖著自己來了,雖略有疑惑,卻也並沒有刻意躲避。

在他看來,這位沭陽公主性格蠻橫,說話做事都亂七八糟的,同她接觸最好的方式便是以不變應萬變。

琉璃到了他跟前,杏眼直視著他,蠻橫道,「多謝你今日替我解圍。我欠你人情,日後定有回報。」

這番話卻出乎徐儀的預料——他想,這位沭陽公主原來並沒有這麼傲慢,竟也是知道好歹的嗎?

他待要說不必,琉璃卻已看都不看他,轉身便離開了。

徐儀:……

徐儀隻覺著莫名其妙。

琉璃跑出了幼學館,才覺出心口撲通撲通的跳。她滿腦子都是徐儀溫潤如玉的黑眸子——好像不論她怎麼傲慢、暴躁、失禮,他的態度始終都沒改變,溫雅從容,無懈可擊。她適才定然又表現得極為糟糕,她想,他肯定在心裏暗暗的取笑她吧。

琉璃不由回望,然而徐儀早已了無心事的的自南門離開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