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重生之鐵血軍閥》第三百五十一章大膽計劃
李伯陽看著孫良誠,皺眉道:「賢弟,幾日不見,你對我生分了許多啊。」

孫良誠苦聲道:「李長官,咱們兄弟是做不成了,就當是朋友,你若為了我好,還是快走吧。」

「這是為何?」李伯陽奇道。

「唉!」

孫良誠跺腳道:「馮總司令不喜歡見到你我走的太近。」

李伯陽目光咄咄的盯著他:「馮玉祥不喜歡,那你自己心裏是怎麼想的?」

孫良誠沉默半響,抬起頭說:「能與李長官結識,孫某三生有幸。」

「那我清楚了。」

李伯陽點點頭,沉聲道:「你我兄弟一場,我不能害你前程,今後我不會再登門了,你日後有何需要我幫忙的,你隻管言語一聲。」說完,李伯陽拍了拍孫良誠的肩膀,轉身離去。

孫良誠面色複雜的看著李伯陽離去的背影,嘆了口氣。

汽車裏,杜漢山從後視鏡瞄了眼李伯陽的臉色,小心翼翼問:「總指揮,怎麼樣?」

李伯陽冷笑道:「現在不宜逼得太緊,放長線釣大魚,日後有的是機會。」

杜漢山若有所思的點點頭。

……

7月,經過李伯陽的穿針引線,馮玉祥與蔣介石在皖北蕭縣黃口車站會面,在軍樂聲中,兩人商定從此攜手「為三民主義而奮鬥」。

此中的內情李伯陽再清楚不過,蔣介石以二百萬大洋買通馮玉祥支持南京國民政府,並要求他向武漢進兵,但馮玉祥婉拒了蔣介石的提議,隻同意聯合北伐和清黨,蔣介石暗懷不悅,便絕口不提新一軍在豫東之事,馮玉祥問起這個問題,都被蔣介石打哈哈敷衍過去。

此刻中國大地上出現了短暫的和平,北方奉軍在河南受挫,暫時無力反攻,軍隊部署在直魯一帶,與北伐軍對峙。北伐軍方面,西北軍正在消化新佔的河南,加之與南京北伐軍聯合作戰正在商榷中,故而並沒有乘勝追擊奉軍,而武漢北伐軍也因諸多原因退回武漢。

馮玉祥從蕭縣返回,正式的入駐鄭縣以河南省主席名義辦公,連續發了數道公文,委婉請新一軍撤離豫東,李伯陽置之不理。

馮玉祥不是好說話的人,軟的不行直接來硬的,派兵強行接管中牟縣城,與駐防在那裏的新一軍獨立縱隊交火,雙方大打出手,終究是新一軍兵強馬壯,槍炮犀利,西北軍鎩羽而歸。

北伐軍內訌的消息通過報紙傳遍全國,安國軍政府大喜過望,張作霖通過楊宇霆暗示李伯陽,新一軍若對西北軍動手,奉軍願意襄助。

李伯陽不作答覆,中牟這一戰後,西北軍和新一軍的關係降到冰點,馮玉祥直接調來兩個方面軍近5萬人的兵力從隴海線進逼中牟,李伯陽針鋒相對,調新一師和一個重炮團支援中牟,雙方火藥味極濃,大有不惜一戰的勢頭。

消息傳回徐州,蔣介石忙派張群充當和事佬,調解這次紛爭。

張群在開封見了李伯陽,大家都是自己人,直言道:「蔣總司令希望你能退讓,現在北伐還需馮玉祥的支持,不宜和他弄僵。」

李伯陽沉著臉道:「嶽軍先生,馮玉祥派兵強行接管中牟,打傷我的士兵數十人,欺人太甚了。」

張群勸道:「河南已經是馮玉祥得了,這是經過蔣總司令同意的,這件事到頭來終究是馮玉祥佔理,你們這樣只會把蔣總司令放在火上烤,現在蔣總司令正要北伐山東,正需要新一軍策應,他希望你能讓出中牟、開封兩縣,給馮玉祥一個台階下。」

「既然是總司令的意思,我可以退讓,但如若馮玉祥之後再凌迫我,又當如何?」李伯陽沉聲問。

張群正色道:「那便是整個北伐軍的敵人!」

「好!」

李伯陽得到保證,隨即喚入關傳鈞,當著張群的面宣佈撤軍。

新一軍撤往蘭封,馮玉祥在河南的統治權樹立起來,整個河南只有豫東蘭封、考城、民權、雎縣、拓城、鹿邑、商丘、寧陵、虞城、夏邑等十個縣在李伯陽手中,讓馮玉祥如鯁在喉。

馮玉祥萬萬不會想到,這十個縣是蔣介石授意李伯陽佔領的,目的就是在河南打入一個楔子,遏製西北軍在日後北伐向山東擴張的可能。蔣介石深深知道,一旦北伐成功,緊接著就會是削藩裁軍,首當其衝的便是坐擁陝甘寧豫四省,擁兵二十萬的馮玉祥,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這是蔣介石和李伯陽的共識。

就在北方偃旗息鼓的時候,武漢國民政府宣佈『分共』及東征討蔣,唐生智十數萬大軍沿江東進,安徽告警。

蔣介石北伐已經將南京國民政府的能戰之兵都調到前線,留在安徽、江蘇的都是收編來的雜牌部隊,根本不是唐生智北伐軍的對手,蔣介石唯恐東南淪落武漢國民政府,就在於直魯聯軍交戰在即時,急調第七軍南下攔擊武漢北伐軍,並下達撤退令。

新一軍得到的命令是鎮守豫東、魯南各要隘,李伯陽身處蘭封,從各處得到的消息大感不妙,首先是內部分歧,白崇禧反對撤兵,李宗仁贊同撤兵,蔣總司令夾在中間,軍令迭更頻繁。

李伯陽從中嗅到一絲危險,總司令部命令嚴重違反了軍事常識,下達撤兵令既未明確撤兵時間,也未說明撤兵範圍,在撤兵同時繼續部署進攻,這種情況下前方將領必定會進退失據。而如此倉促的撤退無疑給了敵軍機會,孫傳芳是宿將,一定不會錯過這個機會。

憂心之餘,李伯陽拍了一封電報,建議蔣介石應放棄魯南各要隘,退守蘇北,縮短防線,防止孫、魯軍反攻,各個擊破。

但這封電報沒有被採用,戰事如李伯陽擔心的一樣發展,孫、魯聯軍大舉反攻,第3路第10軍王天培部最先遭受進攻,損失頗重,在孫、魯聯軍的攻勢下,魯南防線全線告失,北伐軍潰退下來,而王天培於24日不戰棄守徐州。

徐州為蘇北門戶,徐州棄守後,北伐軍在戰略上急轉直下,蘇北面臨全線動搖。在此當頭,蔣介石隻得重新組織北伐,親率第一軍第二十一師趕赴蚌埠,準備北上一搏。此刻蔣介石手中並無可戰軍隊,第七軍按兵不動,白崇禧態度不明,何應欽的第1路軍又遠在海州一帶,新一軍遠在豫東,唯一能指望的只有屢敗屢戰的王天培第10軍。

初時進展十分順利,各軍包圍徐州,大有一股而下的可能,但戰局很快急轉而下,由於隴海線東路沒有戰事,奉軍秘密抽調精銳向進展最快的左翼第10軍反撲。第10軍進展正順時,驟然遭遇強敵反擊,措手不及,加之臨城新敗不久,士氣尚未恢復,頓時大敗。

左翼第10軍倉皇撤退,將擔任主攻的右翼部隊暴露在敵軍的圍攻中,失利後退,至此徐州形勢已經極不利於北伐軍,如果繼續作戰,八成可能會敗,為避免被敵消滅有生兵力,蔣介石終於決斷下達總撤退令,在敵軍的追擊下倉皇后撤。

孫、魯聯軍在徐州的獲勝,致使蘇北淪落敵手,而在豫東的新一軍頓時被孤立出來,處在直魯奉圍攻當中。

好在蔣介石敗退之際沒有忘記李伯陽,發電授意他臨機決斷,若戰局不利,可向皖北退撤。

撤與不撤,李伯陽猶豫不決起來,應該說撤退是最明智的選擇,將豫東讓出來,首當其衝的便會是馮玉祥的西北軍,而新一軍則可以在皖北坐觀成敗,但他經過深思熟慮,還是打消了撤退的想法。

「正兵決戰,奇兵決勝,我意東進濟南!」

在軍事會議上,李伯陽提出了一個大膽的作戰計劃,決定先下手為強,東進濟南,打敵軍一個措手不及。

「從考城去濟南直線距離300公裡,沿途有7個縣,我軍即便星夜兼程,也需5、6日方能趕到,這麼長的時間敵軍早就反應過來,我軍長途跋涉,戰力必受影響,倘若挫兵濟南城下,後果不堪設想。」

最先提出異議的是余海濱,他的態度很明確,這個計劃太過冒險,稍有不慎出奇兵的軍隊將會陷入萬劫不復,眼下還是力求穩當。

與余海濱同樣意見的人很多,他們都認為奇襲濟南的計劃成功的可能性很小,苦勸李伯陽改變意見。

李伯陽聽著將領們一一說完,目光如炬的掃過一眾將領,在他有如實質的目光下,將領們不禁挺了挺胸膛。

「我意已決,執行吧。」李伯陽直截了當的說。

將領們面面相覷,不由的苦笑,總指揮決定的事情,別人根本改變不了。

出擊計劃確定,將領們開始發動腦筋,與參謀們一起謀劃作戰計劃,此去長驅深入敵境,每一個細節必須想周全,整個會議持續到晚上7點,終於拿出了一份切實可行的作戰方案。

李伯陽仔細看過後,在作戰方案上做了些許的改動,便讓參謀下發給各軍將領,開始準備。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