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宋檀記事》第870章 870蓋大棚
  第870章 870.蓋大棚

  宋三成的車又沒戲了,因為家裡壓根沒時間給他挑車,而是一門心思找人買材料乾大棚了。

  這是個大工程,因為鎮上沒人乾這個,還是輾轉找的市區的公司,人家來看一看實況,當即提出建議:

  “要不門口這一片落差不大的田,挑個兩畝搭棚子吧。”

  一來離家近,方便照看。

  二來山上都是緩坡,不好搭建,而這裡雖然田與田有落差梯度,但搭建大棚只需要調整基樁,反而影響不大。

  但隻一點,門口田地裡稀稀拉拉的那些個菜,至此可以結束在寒風中瑟瑟發抖行將就木的生命了。

  “拔掉!犁田!養地!重新填溝起壟!”

  安裝大棚的回去定尺寸,搞圖紙,這邊田地裡已經轟轟烈烈又忙起來了。剛閑下來的周毛柱等人才琢磨著要不要也去摘菜掙個一晚上一百塊錢,這就又來工作了。

  “你別說!”他幫忙翻著地,此刻美滋滋的:“這乾兩天歇兩天又掙錢還不耽誤休息,滋味兒還怪好的嘞。”

  旁人就說他:“你想休息,我可不想休——你們聽說沒,那修路隊的快修到咱們這裡了,正招工呢!150一天,我打算去。”

  “啥?一百五?”

  大夥兒來了精神:“管飯不?一天幹啥時候啊?都幹啥工作的?”

  “那不清楚——問問支書吧,她消息多。”

  這話倒沒說錯,支書的消息是挺多的,此刻捧著油炸南瓜餅——早上煮豬食還剩下兩個南瓜,蔣師傅怕大家喝南瓜湯喝厭了,乾脆就拿來油炸南瓜餅了。

  這不,專門兒送了一盆子到老宋家。他手藝是真的好,這南瓜餅做的外酥裡嫩,香甜可口還不膩,咬起來微微粘牙——

  哎呀!好吃!
  總之,支書就這麽捧著倆南瓜餅溜達到路上,聽到了大夥兒的問題。

  “修路啊,修路沒什麽需要下大力氣的活兒,現在都是壓路機來平整路基了。”

  “伱們就是修整一下邊邊角角的……不過沒聽說要招人啊?這也要不了幾個人,沒必要一條路來回請人。”

  “我親戚跟我說的,”村裡人有點不好意思:“說是那裡夥食太差了,別村的人鬧哄哄的,不幹了。”

  啊?
  夥食太差不幹了?
  小祝支書想象不出來,畢竟她每天吃的……

  咳。

  她八卦起來:“都怎麽個差法兒啊?”

  說八卦誰不愛啊!大夥兒湊在一起蹲成個圈圈,眉飛色舞神情激動:“前面那個陳村的路不是已經修好了嗎?輪到咱們這夯平做水穩墊層了,來往的人就多了。”

  一多起來啊,那能有什麽秘密?
  就那夥食——

  大夥兒問小祝支書:“知道那邊的大廚是誰不?”

  “是誰?”小祝支書咬了一口南瓜餅,有點涼,但沒關系,一樣好吃。

  “就是那個隔壁村的姓翟的啊!就那個那個山上翟小鳳她親戚!”

  謔喲!這可真是巧了!小祝支書對山上那個藏肉又不洗菜的兩天工翟小娥那是印象深刻極了,此刻兩眼都在閃光:
  “怎麽又是她?”

  “她是人家拐彎抹角的親戚呢,又一副老實相……實際上啊聽我親戚說,天天吃的土豆皮都不削的,那肉啊,一鍋撈不出三片。”
    大家聊著聊著,周毛柱首先退卻了:“那要是這樣的,我不去。”

  “你傻啊!吃不飽回家吃唄,乾咱們村這路,離家多近呢!”

  周毛柱沉默一會兒,突然又哼哧道:“我家裡現在也不好吃了。”

  原因很簡單,李蘭花每天晚上在山上摘菜,摘菜之前他們吃廚房留的飯菜,等到摘菜結束四點多鍾,剛好給廚房搭把手,再混一頓早飯。

  反正白天沒工作了,她們現在下午開始睡覺,上午除了家裡的雜活兒,根本沒事兒乾。

  既然如此,吃現成的,大廚做的飯,怎不比自己回去現燒好啊?
  可這麽一來,中午那頓飯就敷衍許多,周毛柱已經連續三天中午吃的酸菜肉沫了,這會兒再下飯也吃不進了。

  他哼哧哼哧:“反正修路我不去,我就去幹老宋家的活兒——他們要搭大棚,還要整地播種呢,也挺忙的。”

  兩畝地,他一個人慢慢乾,也能吃上幾天的。

  “不過話說回來,這修路也乾不了多久吧?”

  小祝支書算了算:“路基平整二十天了,馬上咱們村也要夯平做水穩了,回頭混凝土一澆,等幹了鋪瀝青,柏油墊層……”

  “後期需要人工的地方不多,你們想乾到過年,沒戲。”

  她琢磨著:“最多十二月中,路就能通了!”

  啊呀!這可比有沒有活兒更讓大夥開心了!柏油路一鋪,汽車平平穩穩順順當當開到家門口,孩子們逢年過節回來也安全快速……

  也不怕路壞了傷底盤了!

  ……

  村子裡的人暢想未來宋檀也在家裡盯著本子一團亂麻:
  “宋教授怎麽還不回來啊!”

  她那個大棚裡要種什麽才能又合理又能出挑,這個度很難把握啊!
  “還有這個什麽交流會,怎麽非要冬天啊!春夏秋不行嗎?”

  春夏秋地裡有什麽扯什麽,那就不用思考了啊!可現如今,地裡除了蘿卜青菜沒別的了,總不能年底拎兩條魚帶倆豬蹄兒過去吧!
  辛君卻是查了資料的:“交流會一年四季都有,各行各業大大小小都不少,咱們之前不了解,才覺得很冷門。不過宋教授說的這個,規格比較高。”

  當然了,冷門也還是冷門——搞農業的,誰關注啊?

  而辛君則補充道:
  “我查了一下資料,好像一般春秋的交流會都是要面向大眾的。”

  “但冬季這個,可能專業性更強,更傾向於發展某一特色,交給評委審核——比如某家的蘿卜生吃清甜不辣口,這也是一項培育重點。”

  “之所以挑在冬天,也是交流會的特性所在,因為夏秋的交流會早就結束了,有些晚秋或者冬季作物來不及,就只能跟上冬天這一次。考慮到的就是盡量高效,不影響明年種植發展……”

  畢竟農作物,誤了天時,很可能就要耽誤一年啊!

   十一月了!驚喜吧哈哈哈!
    淺淺側面交代一下修路進程和給男女主見面做鋪墊。明年是全新一年啦!

    晚安。

    明天我媽回老家,應該可以開始月底衝刺了。

    下個月必不能這樣休假了!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