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我組建了最強劍客集團》第633章 出兵!目標:伊賀!迎戰賊軍!【43
  第633章 出兵!目標:伊賀!迎戰賊軍!【4300】

  在此前的接風宴上,青登已與會津藩的列位重臣見過面,其中最讓他感到印象深刻的人,莫屬西鄉賴母。

  一來是因為此人乃能文能武的俊傑。

  既是學富五車的文士,也是精通大東流合氣柔術的傑出武術家,並非那種只會躺在祖宗的功勞簿上睡大覺、離了鐵杆莊稼就活不下去的蛀蟲。

  【注·大東流合氣柔術:本原為甲斐武田家的家傳武術,後來該技以“禦式內”的名稱,在會津藩的高階武士間秘密教授繼承。】

  二來便是因為此人在會津藩內有著極不一般的崇高地位。

  西鄉家乃會津藩的名門,從會津藩草創期開始200余年間,都屬於藩政中樞的家族,與藩主是親戚關系,再往上追述的話,與將軍德川家也有淵源。

  作為會津藩內屈指可數的頂級豪門,西鄉家一直世襲會津藩的家老之位,權重極大,對會津藩內的人事、財政、審判等重要事項,都有著極高的話語權,有時還能直接對藩主提出意見。

  28歲的西鄉賴母繼承家督之位,成了西鄉家的第9代目當主,同時也承襲了藩內的家老一職。

  對於西鄉賴母所述的這番“會津軍不能離開京都”的勁爆言論,青登並不感意外——此人若不說出這樣的話,他反倒要感到奇怪。

  畢竟,打從一開始,西鄉賴母就不支持會津上洛。

  當幕府任命松平容保為京都守護職,責令他戡平京都的動亂的時候,西鄉賴母就立刻表示強烈反對:會津絕不可做這種抱薪救火的愚蠢之事!
  他十分擔心松平容保前往反幕勢力聚集的京都,會被卷入無止盡的紛爭,從而危害到會津藩的利益和安全。

  松平容保和西鄉賴母的根本分歧,就在於“江戶幕府和會津藩,哪一方的利益是最優先的”。

  前者誓死遵守家訓,視“佐幕”為己任。

  至於後者,因為其家族與會津藩是真真切切的高度綁定、榮辱與共,所以他天然傾向於維護會津藩的地位和實力。

  盡管西鄉賴母極力反對上洛,但西鄉家的權勢再大、話語權再重,終究是沒法與藩主相提並論的。

  松平容保力排眾議,堅持上洛,西鄉賴母也被解除家老一職,被命蟄居在家。

  但沒過多久,他便因能力突出、地位太高等各種原因而官複原職,並被調來京都輔政。

  西鄉賴母僅憑一己之力,便使室內外的氛圍緊繃得宛若拉成滿月的弓弦。

  未等其他人開口,西鄉賴母就自顧自地接著往下說道:
  “假使是在3個月以前,我們會津確實是有義務出擊討敵。”

  “可現在,‘戡平京畿的動亂’已成鎮撫使大人應盡的使命。”

  “如今,我們會津的權責就只有一個——監視薩、長,保衛朝廷!”

  “除此以外的一切,皆不在我們的任務范圍之內。”

  “我們只不過是各司其職、各盡其責,並無任何不妥之處,煩請見諒。”

  “所以,鎮撫府的諸位,請你們自己想辦法平息一揆吧。”

  說完,西鄉賴母抱臂在胸前,合上雙眼,一副“我說完了,你們有什麽想反駁的,盡管說吧!我洗耳恭聽!”的拽樣。

  土方歲三的臉色黑沉得仿佛被墨水潑染過。

  近藤勇攥起擱在兩腿上的雙手。

  就連一向好脾氣的山南敬助,此時亦是表情不善。

  然而……雖然西鄉賴母的語氣和所闡述的內容很讓人火大,但讓人不得不認同的是:他所發表的這些主張,一點兒也沒錯。

  京畿鎮撫使一職的設立初衷,本就是為了減輕松平容保的壓力。

  換言之,京畿鎮撫使切割了京都守護職原先的一部分職能。

  在“分權”之後,雙方所各自肩負的職責是劃分得很清楚分明的。

  松平容保監視並牽製薩摩、長州,保衛朝廷。

  青登維護京都治安、鎮撫京畿,並監視法誅黨。

  伊勢地區爆發一揆……這是青登應該去煩惱的事情,並不歸松平容保所管。

  因此,西鄉賴母的“作壁上觀”的主張,確實是無懈可擊,挑不出任何毛病。

  從職能范圍上來看,會津軍確實是沒有出兵平定一揆的理由。

  然而,西鄉賴母前腳剛說完,後腳便響起了嘹亮的反對聲:

  “西鄉大人,你這話可就不對了啊!”

  說話者並非新選組一方,反是會津藩的另一位家老——佐川官兵衛。

  就跟幕府的老中有很多個一樣,為了防止篡權,各個藩國的家老也並不只有一個,相權被分割得無限細。

  說起這位佐川官兵衛,他同樣也是個名氣不小的英傑。

  相傳此人精通劍術與馬術,為人勇猛果敢、身手高超,是會津藩的數一數二的猛將,人稱“鬼之官兵衛”。

  光從其模樣來看,確實是很有猛將風范。

  濃眉大眼,體格壯碩,單薄的衣裳藏不住滿身的健碩肌肉,脖子跟腦袋一樣粗。

  與西鄉賴母不同,佐川官兵衛與松平容保是一條心的,乃堅定的“佐幕派”。

  西鄉賴母緩緩地將雙眼睜開一半,瞥著不遠處的佐川官兵衛。

  “哦?佐川大人,敢問我適才的言論中,有哪一句話不對了?”

  佐川官兵衛嗤笑一聲,昂起腦袋,侃侃而談道:
  “西鄉大人,的確,誠如足下所言。”

  “平定伊勢的土一揆,並非吾等的職責所在。”

  “然而,賊軍正氣勢洶洶地向京都直撲而來!”

  “如此舉動,已經嚴重威脅到了朝廷的安全!”

  “朝廷已有危險,難不成我們還沒有出兵的理由嗎?”

  佐川官兵衛的話音剛落,西鄉賴母便毫不客氣地冷哼一聲:
  “佐川大人,足下所言,好不慷慨激昂啊!”

  “但是,在下且問伱:倘若在我們出城擊賊的時候,薩、長趁機鬧事的話,我們該當如何是好?”

  “當下的京都局勢,本就相當微妙。”

  “幕、薩、長,三足鼎立。”

  “任何一方加碼,或是任何一方的力量遭到削弱,都會導致目前脆弱的平衡瞬間崩潰。”

  “屆時,由誰來承擔這個責任?”

  “誰能擔下這種天塌般的重責?”

  佐川官兵衛爭鋒相對地展開反駁。

  “我當然知道薩、長極有可能會趁著我們兵力空虛之時鬧事。”

  “所以,我們只要出動一部分的軍隊即可!”

  “說根道底,來襲的賊軍只不過是一幫不知死活的農人!”

  “隻曉得揮鋤頭的這些家夥,能有什麽戰鬥力?頂多也就欺負一下手無寸鐵的老百姓!何以是吾等的對手?”

  “我們只要出動一半的軍力,再加上新選組的助陣,完全有辦法擊潰賊軍!”

  “僅需殺傷一部分的賊軍,剩余人等便會作鳥獸散!”

  目前駐扎在京的會津軍,共有1000號人,一半的軍力即500人。

  末了,佐川官兵衛高聲補上一句:
  “即使隻留500士卒,也足以牽製薩、長!”
    西鄉賴母聽罷,臉上現出更加露骨的嘲諷之色。

  “哼!‘即使隻留500士卒,也足以牽製薩、長’……好一番充滿自信的真知灼見呀!”

  “將己方的勝利建立在對敵人的低估之上,能有你這樣的將領,真乃吾等的幸事呀!”

  佐川官兵衛扯了幾下嘴角,臉上同樣浮現出生怕對方看不見的嘲諷神色。

  “口中喊著‘不關我事’,瑟瑟發抖地龜縮在城內,足下的勇氣與不負責任,也是令在下自愧不如啊!”

  看不見的硝煙四處彌漫……雙方誰也不讓誰。

  所謂的“保衛朝廷”,本就有著相當大的操作空間。

  既可以打著“勤王”的旗號,出城征討向京都逼來的外敵,也可以用相同的名義來置身事外。

  這個時候,又有一人插話進來:
  “你們都太失禮了!在藩主和鎮撫使大人面前大吵特吵,成何體統?”

  又是會津藩的家老——山川兵衛一邊說,一邊來回掃視西鄉賴母和佐川官兵衛,蒼老的面龐上布滿無奈的神情。

  在普遍年輕化的會津藩決策層裡——松平容保、西鄉賴母和佐川賴母,都是只有2、30歲的年輕人——頭髮已然花白的山川兵衛,無疑已是一位飽練世故的老人。

  性格溫厚篤實的山川兵衛,一直是以老好人的形象示人。

  在承襲家老之位後,他主要負責財政方面的工作,忠心耿耿地輔佐松平容保。

  憑著德高望重的身份與過硬的手腕,他重建了會津藩的財政,使得會津藩的財政收入大增。

  不誇張的說,正是多虧了山川兵衛的理財本領,才讓松平容保有了上洛的底氣。

  以西鄉賴母為首的反對會津藩出戰的“甩鍋派”。

  以佐川官兵衛為首的支持會津藩出戰的“好戰派”。

  以山川兵衛為首的一個勁兒地和稀泥的“摸魚派”。

  此時聚在議事間內的會津重臣,總共不過十來號人,卻能切割出涇渭分明的三家派系……令人不得不感慨:黨爭真的是無處不在!

  反觀鎮撫府一方,便要安靜得多了。

  畢竟……他們也沒得選。

  會津一方可以搬出一百個理由來拒絕出兵。

  唯獨鎮撫府一方,沒有這種權力。

  青登身為京畿鎮撫使,在京畿出了動亂的刻下,他沒有任何理由袖手旁觀!

  仿佛是再也忍受不了部下們的胡鬧了,從剛才起就一直沒有說話的松平容保,倏地伸手猛拍其面前的矮桌——啪——的一聲重響,響徹廳室內外。

  “行了!都安靜!”

  刹那間,全場寂靜。

  “若是無法提出不同的意見,便不能稱作為‘軍議’。”

  “我誠心歡迎在座的諸位各抒己見。”

  “可是!互相嘲諷、謾罵,便是另外一回事了!”

  “同為會津的柱梁,怎可像鄉間的潑婦一樣反覆地惡口傷人?”

  “望請諸位多多注意!”

  藩主已經發話……西鄉賴母和佐川官兵衛紛紛躬身致歉。

  “……有一件事情,很讓我感到疑惑。”

  冷不丁的,山南敬助忽地開口道。

  鎮撫府一方總算是有人發言了。

  松平容保以及包括西鄉賴母在內的會津重臣們,紛紛不自覺地側耳傾聽。

  “此次的一揆,未免發生得太突然了。”

  “他們是直接掀起暴亂的嗎?他們就沒有向當地的領主提出什麽要求嗎?”

  此言一出,現場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像是要從彼此的臉上找到答案。

  據考據,一揆最早發起於室町幕府時代。

  認真來講,一揆並不一定要武裝起義,它更像是一種“武裝抗議”。

  日子困苦得過不下去的農人們,多是為了本身的要求來進行談判——比如要求減稅、放糧——當談判破裂時,才會開始武裝起義。

  通常在歉收的時節,或者是人民苦於高利貸的剝削會發起暴動來要求取消年貢,或是要求借貸契約無效的「德政令」。

  一般來說,在絕大部分時候,當地的領主——尤其是各藩的藩主們——當一揆爆發時,都會很樂於傾聽並答應民眾所提的要求。

  “削藩”一直是江戶幕府的基本國策。

  回顧過去的二百多年,慘遭削藩、移封、除國的家族,不知凡幾。

  若是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該地的藩主絕對要倒霉。

  即使最後成功平定了叛亂,也會被幕府處以削藩、移封,甚至是除國的慘烈懲罰。

  因此,每當某地爆發一揆的時候,該地的領主都會因為害怕遭受幕府的責罰,而盡可能地答應民眾所提的要求,避免一揆的規模擴大,只要別武裝起義,其余諸事一切好說。

  正當大夥兒都在為此次的起義爆發之突然,而深感疑惑的時候,青登的聲音倏地響起:

  “這種事情,留到之後再慢慢想吧。”

  “不論如何,我們現在該做的事情都不變——那就是出兵擊潰他們!”

  說到這,青登扭頭看向松平容保。

  “出於成軍較晚的緣故,新選組目前尚無成氣候的騎兵隊、弓兵隊和鐵炮隊。”

  “肥後大人,不如這樣吧——可否借一部分的騎兵、弓兵和鐵炮手給我?”

  “只要能夠得到這三者……尤其是弓兵和鐵炮手的支持,我便有信心擊潰賊軍!”

  他一邊說,一邊俯身去看矮桌上的地圖。

  “賊軍起兵於伊勢,正往京都而來。”

  “既如此,最佳的迎擊地點……”

  青登伸出右手食指,抵住地圖上的代表京都的四方形黑點,緩緩地往右下角滑去。

  不一會兒,他的手指停在了京都東南方的某地。

  “伊賀!我們便在伊賀迎擊賊軍!”

  *******
  *******
  今天是本月的最後一天了哇!手頭還有月票的書友,請務必投月票給本書哇!(流淚豹豹頭.jpg)

  求月票!求推薦票!(豹頭痛哭.jpg)

  PS:在本章裡登場的會津藩家老們,皆為史實人物。大家只要記住西鄉賴母和佐川官兵衛就好,會津是青登的盟友,所以這倆人未來的戲份也不會少的。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