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妻乃上將軍》第八章 封禪登基
  [安哥哥可要警惕了,愛哭鬼他……他有些變了,與奴家記憶中的他已有所不同……他,並非在開玩笑!]

  仰頭望著蒼穹,謝安腦海中浮現起長孫湘雨的提醒。

  為了確保大周李氏江山不會因李壽所敗亡,所以,在確認李壽有能力肩負起整個國家之前,要以丞相自居,總督朝事麽?

  這可真是……

  “謝大人?謝大人?”就在謝安思忖八皇子李賢一事時,他忽然聽到一陣低聲急喚。

  “唔?”謝安聞言回過神來,他這才想起,他此刻正在冀京南郊的封禪大典的高台上,四周圍,高台底下,到處都是黑壓壓的人群,少有也有十萬百姓。

  而在高台之上,梁丘舞、阮少舟、荀正、孟讓等眾朝中官員,一臉緊張地望著謝安,生怕謝安在這種緊要關頭出了岔子。

  糟糕,竟在這種時候走神……

  謝安皺了皺眉,暗自埋怨自己的失態。

  而這時,似乎是注意到謝安清醒過來,一名身穿黑色禮服的官員低聲說道,“大人,該是時候由謝大人登台誦讀祭文了……”

  點點頭,從身旁一名佐官手中接過封禪祭天的祭文,謝安邁著莊嚴的步子走到高台的邊緣,繼而緩緩打開手中的祭文,在深深吸了口氣,平複了一下心神後,高聲念道,“大周天子臣謝安,昭告於太一天上帝:天啟李氏,運興水德……”

  洋洋灑灑百來字的祭文,這兩日裡謝安已不知默讀、背誦過多少次,簡直可以說是倒背如流,也難怪,畢竟封禪登基儀式那是何等的嚴肅隆重,要是謝安在這種關鍵時候念錯一個字,那朝廷可就是顏面大失了,因此,盡管謝安天性沒有什麽耐心。卻也隻好一遍又一遍地背誦這片祭文,直到爛熟於心。

  而在謝安誦讀祭文的過程中,封禪的高台下,十余萬冀京百姓鴉雀無聲,一臉虔誠地望著高台方向。

  “……子孫百祿,蒼生受福。”念完最後一句,謝安左右兩名佐官回頭示意了一眼李壽。

  而此刻的李壽顯然也已對整個大典的儀式爛熟於心。望見那兩名佐官的眼神示意,深吸一口氣。昂首挺胸走向謝安。

  見此,謝安照著儀式的規矩,朝左退後一步,將手中的祭文雙手呈上。

  “方才嚇傻了吧?”趁著接過祭文的工夫,李壽壓低聲音一臉揶揄對謝安道,顯然,他也注意到謝安方才有一小會的走神。

  然而話音剛落,便見其中一名佐官輕咳一聲,多半是在提醒李壽莫要在這種時候說話。免得叫高台底下的百姓聽見,有損龍威。

  “趕緊的,廢話真多!”謝安小聲嘀咕一聲。

  目視了一眼正盯著自己的兩名佐官,李壽磨了磨牙齒,繼而面色一正,雙手捧著祭文,恭恭敬敬將它放入面前不遠處的巨大火鼎中。繼而表情嚴肅地望著那篇祭文在火中緩緩燒卻,化作片片紙灰,緩緩飄向半空。

  而這時,有一列宮女手捧玉盤緩緩走上高台,站成一排,手托玉盤跪在謝安跟前。

  只見在玉盤內紅綢之上。擺放著一些列天子禦用之物,玉冠、玄袍、錦帶、天子劍,以及大周傳國玉璽。

  “謝大人!”一名佐官點頭示意了一下謝安。

  謝安會意,朝著先後步驟,先從一名宮女的玉盤中拿起那條上繡遊龍的黑色腰帶,面朝東側百姓,高舉過頂。繼而轉過身來,替李壽佩戴在腰際。

  “喂,你小子輕點啊,捆柴火呢?”期間,李壽齜著牙低聲說道。

  “閉嘴吧你,我還從來沒給男的穿衣服呢,廢什麽話?”低聲說著,謝安又從另外一名宮女的玉盤中取過上修九龍的天子玄袍,朝著方才的規矩向上天以及周遭百姓顯耀了一番後,替李壽披上。

  “沒給男的穿衣服,這麽說,女人就有咯?”李壽好似是抓住了謝安話中的語病,壓低聲音說道。

  “……”翻了翻白眼,謝安又取過天子玉冠來,照著與方才一樣的規矩,佩戴在李壽頭上,緊接著是天子劍,以及大周傳國玉璽。

  當著高台下無數百姓的面,李壽左手虛扣腰間所佩天子劍,右手高舉手中的傳國玉璽,面朝台下百姓,待深深吸了口氣後,沉聲喝道,“朕,乃大周皇帝李壽,受命上蒼,禦率天下!”

  話音剛落,原本寂靜一片的高台上下,響起一陣頌拜之聲。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伴隨著一陣陣猶如潮水般的喝唱,在場十余萬人叩拜於地,久久不起。

  盡管整個過程用幾句話便可以闡述完畢,但是卻耗時長達一個余時辰之久,尤其是作為當事人的李壽,以及作為此番盛典司儀的謝安,二人更是累地半死,以至於當二人在樂律聲中隨著浩浩蕩蕩的隊伍原路返回,返回冀京皇宮後,且不說李壽如何,至少謝安已累地喘不過氣來。

  期間,謝安在隊伍中望見了混跡在百姓人群中的八皇子李賢,身旁跟著早已無罪釋放的心腹護衛季竑,正如長孫湘雨所說,比起前些日子,李賢的氣度似乎已有所不同。

  用自己的方式麽……

  目視著混跡在百姓中面無表情的八皇子李賢,謝安微微皺了皺眉。

  其實在昨日,他便借著探望傷勢的借口,到八皇子李賢府上拜會過,畢竟先前長孫湘雨的那一番話,著實令謝安感到有些不安……

  “小王算到謝少卿會來!”這是李賢見到謝安時所說的第一句話。

  謝安聞言微微一笑,拱手說道,“本府也算到八賢王會算到本府會來……”

  平心而論,這是一句蠻俏皮的話,倘若是以往的李賢,多半會因此發笑,然而此刻的李賢,臉上卻連絲毫的笑意也無,這讓謝安下意識暗自提神。

  從外貌上看,從鬼門關走了一遭的皇八子李賢並沒有大多的改變。依然是以往那副英俊的容貌,但是以往溫柔儒雅的氣質,卻已然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另外一種讓謝安感到莫大壓力的氣勢。

  望著此時的李賢,謝安仿佛感覺自己面對的是前天子李暨、周哀王李煒、秦王李慎……

  啊,很像。從鬼門關走了一遭的李賢,在氣勢上像極了以上三位。給人一種不怒而威的王者氣度。

  “謝少卿大老遠跑來,難道就是為了與小王說這些俏皮話?”目視著謝安,李賢沉聲說道,“倘若是為了老三的事,小王洗耳恭聽;倘若是其他事,恕小王無暇奉陪!——季竑!”

  “是,殿下!”已從大獄寺被放出來的季竑朝著謝安抬了抬手,其用意不言而喻。

  “殿下,且慢!”見以往素來和和氣氣的李賢眼下竟要將自己趕出去。謝安心中暗自驚愕於李賢前後改變之巨大,連忙說道,“不瞞殿下,下官此來,乃是為向殿下告罪而來……”

  “……”李賢目視著謝安半響,揮揮手叫季竑退後一步,點頭說道。“倘若是因為金鈴兒的事,大可不必,她害小王險些死於非命,可謝少卿亦救小王一命……小王從季竑口中聽說了,在小王被老二、老五所陷害的時候,是謝少卿與湘雨……唔。與貴府二夫人幾番維護,因此這件事,小王就當沒有發生過,謝少卿不必擔憂!”

  謝安聞言拱了拱手,說道,“下官代內人謝賢殿下寬宏大量……”說到這裡,他抬頭望著李賢。很顯然還有事要說。

  “……”深深地望著謝安半響,李賢微微歎了口氣,揮手說道,“罷了罷了,總歸謝少卿是小王救命恩人……有什麽話,謝少卿坐下說!——季竑,叫人看茶!”

  “是,殿下!”

  估摸半柱香後,待茶水奉上,李賢輕抿一口,搖頭說道,“老三外封為王這件事,你等大錯特錯!——老三的能耐,你等都不曾見到過……”

  謝安聞言不禁回想起前兩日李慎請他過府赴宴時的前前後後,對李賢的話深以為然,他原以為只有他才想得出那種高招來賺銀子,但是事實證明,他太小看這天底下的能人了。

  盡管那日謝安得了一批價值不菲的賀禮,但從另外一個角度說,他何嘗不是被皇三子李慎算計了?畢竟李慎是借著他謝安如今在冀京的權勢,替自己賺了一筆不知數目的巨款,誰知道那家夥私底下收了多少好處?

  想到這裡,謝安點點頭說道,“倘若是李慎殿下的能耐,下官多少已見識了一些,怎麽說呢……正如殿下所言,皇三子李慎,不愧是此前能與前太子李煒兄弟二人抗衡的梟雄,將這樣的人物外放,確實無異於放虎歸山……”

  “不錯!”李賢聞言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用略顯沙啞的聲音正色說道,“若非老三在京,小王何以能放心久留江南,以至……”說到這裡,他眼中露出幾分黯然之色,下意識地瞥了一眼謝安,低頭默默飲茶。

  顯然,明知不可能,可李賢多少還惦記著自己曾經的發小,亦是他愛慕的女人,長孫湘雨。

  而謝安顯然也察覺到屋內的氣氛亦變得微妙起來,咳嗽一聲,岔開話題說道,“可賢殿下也要明白,眼下可非是過河拆橋,處置三殿下的時候……”

  “是因為老四麽?”李賢淡淡問道。

  “不錯!”點了點頭,謝安正色說道,“冀京發生這等天大變故,縱然要瞞,也瞞不了……四皇子遲早會得知此事!——倘若我等這邊先處置了三皇子李慎,日後豈不是給四皇子一個借口?”

  仿佛是看穿了謝安的心思,李賢長長吐了一口氣,搖頭說道,“謝少卿啊,聽你說出這番話,小王便知道,你並不了解老四……老四自小霸道,做事不顧前後,衝動易怒,他並不是會坐下來分析事情利害的人,他的想法很簡單……不服從他的,便是敵人!——今時今日,無論謝少卿以及朝廷如何示弱、如何討好,也無法挽回老四視謝少卿的敵意……其中道理,小王以為謝少卿應該明白!”

  是因為舞吧……

  謝安不禁苦笑一聲,畢竟他早前便聽說。四皇子李茂心慕梁丘舞,只是梁丘公不想自己的孫女日後陷入奪嫡的事中,因此不支持這門婚事。

  “老四可遠不如小王這麽好說話!”目視著謝安,李賢正色說道,“謝少卿以為,一個[燕王]的虛名便能安撫老四?——錯!大錯而特錯!——在小王看來,朝廷與其想方設法安撫老四。倒不如集結兵馬,做好最壞打算!——必要之時。先發製人也無不可!”

  謝安聞言一愣,詫異地望著李賢,古怪說道,“這話可不像是久傳盛名的[八賢王]所說的……”

  聽聞此言,李賢面色微微一愣,自嘲說道,“確實啊,這話不像是我李賢的為人,只是……”說到這裡。他轉頭望向謝安,正色說道,“前段日子,想必謝少卿也感到意外吧?自負聰慧的皇八子,竟那般輕易便受人陷害,自身難保……”

  “這個……”

  搖了搖頭,李賢喃喃說道。“老二與老五,可是好生給小王上了一堂課啊!——這兩位兄弟教會小王,並不是人人都似你這般天真、幼稚,有些時候,即便你沒打算去害他人,可他人卻說不準會不會來害你……先發製人。後發製於人……”

  “殿下……”

  “行了,”見謝安似乎還要再說什麽,李賢抬手打斷了他的話,不容反駁般說道,“我李賢雖無緣皇位,卻也不想我大周大好江山葬送在李壽手裡……如今,有些不得不做的事。既然你等不欲為之,那就由我李賢來做!”

  謝安聞言一驚,驚聲說道,“殿下要派人在途中行刺三皇子?”

  “……”望著謝安臉上的驚色,李賢雙目一眯,顯然是被謝安說中心事。

  “不可,此事萬萬不可!”見李賢似乎有默認的跡象,謝安搖頭說道,“似眼下這等處境,無論三皇子死在何處,世人都會懷疑是否是我冀京所為,倘若如此輕易便能解決這個難題,朝廷何以會那般犯難?”

  “犯難,那是爾等看不透!”注視著謝安,李賢皺眉說道,“主動冊封老四為燕王的事,不可否任此計高明,依小王看來,若非謝大人府上二夫人所獻之計,便是胤公所獻……不對!依謝長孫氏的性子,按理不會獻這等還未開打便自降士氣之計……是胤公吧?”

  謝安不得不佩服李賢才思敏捷,聞言點了點頭,說道,“正是胤公!——卻不知此計有何疏漏?”

  “有何疏漏?”李賢哂笑一聲,正色說道,“此計的目的是什麽?”

  “安撫四皇子……”

  “不錯,此計的目的安撫老四,但小王眼下明確地告訴謝少卿,老四根本不會在乎區區燕王的名號,如此,此計便失卻了效用……為了一條失卻效用的的計謀,放虎歸山,將老三外封為王,謝少卿以為,此計當真高明麽?”

  要知道謝安向來敬重李暨、胤公、梁丘公這輩老人,如今見李賢出言不遜,將胤公所獻的計謀貶得一文不值,心下倍感不悅。

  似乎是看出了謝安眼中的怒意,李賢緩和了一下語氣,搖頭說道,“謝少卿莫要誤會,小王只是以事論事,絕無貶低胤公的意思,胤公自小教導小王學識,對於胤公,小王萬分尊敬,只是……胤公老了,再沒有少壯時的銳氣,隻想著息事寧人,未曾與老四交鋒便失了氣勢,因此,此計也難免落入下乘……”

  謝安聞言默然不語,畢竟李賢的話說得確實有點道理,想了想,他皺眉說道,“倘若賢殿下當真欲助皇室,不如召集心腹之人,集思廣益,一共商議此事,看看是否還有更為妥善的辦法……可好?”

  “一同商議此事?”李賢聞言輕笑一聲,望著謝安搖頭說道,“謝少卿,就這麽說吧,小王信不過你,信不過眼下的朝廷!”

  謝安愣了愣,疑惑問道,“殿下何出此言?”

  李賢輕笑一聲,目視著謝安,冷冷說道,“據小王所知,謝安結識了一個叫做陳驀的男子……此人的真正身份,謝少卿可知曉?”

  謝安聞言心中咯噔一下,強忍著心中的驚駭,搖頭說道,“下官不知!”

  “既然如此,小王來告訴謝少卿,”深深注視著謝安,李賢沉聲說道,“此人乃太平軍第三代主帥,總督江南十余萬太平軍信徒……這數年來,在江南挑起爭端無數,意圖推翻我大周,複辟前唐……小王暗中追查此人蹤跡已久!——謝少卿倒是解釋一下,為何謝少卿會結識江南那前唐余黨的首領!”說到最後,李賢的口吻與質問無疑。

  “……”望著李賢那銳利的目光,謝安啞口無言。

  見此,李賢微微吐出了口氣,平緩了一下語氣,沉聲說道,“無論謝少卿是真不知、還是假作不知,小王今日便不做過多追問了……但是,小王還是那句話,小王不信任謝少卿!——至少,眼下不信任!”說著,他緩緩站起身來,望著謝安沉聲說道,“倘若謝少卿與太平軍有什麽瓜葛的話,小王建議謝少卿趁早與其劃清界限!既是為了謝少卿自己,也是為了湘……唔,總之,謝少卿不消幾日便貴為我大周朝廷刑部尚書,官居一品,小王希望謝少卿莫要自誤!——季竑,送謝少卿!”

  “是,殿下!”

  ……

  ……

  在與新任大周皇帝李壽一同返回皇宮的隊伍中,謝安轉頭望著混跡在人群的李賢、季竑主仆二人。

  先下手為強麽?

  這家夥究竟打算怎麽做呢?

  這位改行要當權臣把持國政的皇八子,[八賢王]李賢!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