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妻乃上將軍》第一章 大軍凱旋
  ——大周弘武二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冀京——

  正值辰時一刻,冀京皇宮太和殿內,各位殿臣早早便來到殿內等候,因為據他們了解,今日大周天子李暨會親自來上早朝。

  繼太子李煒監國這數月裡,這可是大周天子李暨初次親赴早朝,這其中寓意,不免叫人有些想入非非。

  而更讓眾朝臣感到意外的是,今日的早朝,出現了許多位較為陌生的面孔,比如太子少師、殿閣首輔大學士褚熹,太子少傅、光祿寺卿、領侍衛內大臣文欽,大獄寺卿孔文,三皇子李慎、六皇子李孝、七皇子李彥等等,甚至連長期托病在府的丞相胤公都親赴早朝。

  與謝安的妻子[炎虎姬]梁丘舞一樣,這些位大人物並不是太和殿常置的殿臣,但是卻都有資格入殿旁聽甚至是商談國事,與謝安如今那正五品的官職是決然不同的。

  而如今,這些位大人物集聚一堂,這使得太和殿內無論是位置還是氣氛,都變得相當的緊張。

  “謔,連殿閣首輔大學士褚熹都請出來了,這老東西不去修文律,瞎摻乎什麽?”

  在太和殿一角,禮部尚書阮少舟似笑非笑地打量著不遠處太子李煒那一幫人。

  “哼!”胤公輕笑一聲,瞥了一眼太子李煒身旁那位頭髮斑白的老臣,微笑著對其點了點頭,低聲說道,“少舟,可莫要小覷那老家夥,此人在文士中素有威望……”

  阮少舟聞言冷笑一聲,低聲說道,“這老賊被師座壓了三十余年,直到眼下竟還不學乖……”

  胤公微微一笑,帶著幾分揶揄說道,“少舟,莫非對這老家夥的學生與你爭搶丞相之位,尚換恨在心?”

  阮少舟愣了愣。面色一紅,低頭尷尬說道,“是學生失態了……”

  胤公輕笑一聲,不置褒貶,身旁,其子兵部侍郎長孫靖皺眉說道,“父親。與少舟兄爭搶丞相之位的國子監祭酒陳順,便是此人的學生麽?”

  胤公淡淡一笑。望了一眼遠處站在太子李煒身旁的褚熹,低聲叮囑道,“此人當初為老夫所壓,絕非因為才識、身份,不過是我與陛下交厚罷了,除八皇子李賢外,唯屬此老在我大周眾學子、文士中聲望最高,你二人需謹慎、再謹慎!”

  阮少舟與長孫靖聞言神色一凜,點了點頭。

  就在這時。忽聽一聲輕笑,大獄寺卿孔文走了過來,打量了幾眼阮少舟與長孫靖二人,帶著幾分嘲諷、幾分揶揄,對胤公說道,“誨人不倦啊,宣文……半截身子都入土了。再尋思教導他們,不覺得有點遲了麽?”

  長孫靖聞言眼中露出幾分怒意,正要說話,瞧見他眼神不對的胤公連忙低聲喝道,“靖兒,不得無禮。這位乃是老夫至交!”

  長孫靖素來尊敬父親,見父親這麽說,連忙向孔文拱手賠罪。

  “至交?”孔文呵呵一笑,怪異地望著胤公,輕笑說道,“我還以為你會懷恨在心呢!”

  胤公臉上露出幾分笑意,眨眨眼說道。“對你懷恨在心的人夠多了,少我一個也無大所謂,對吧?”

  “這倒是!”孔文自嘲笑了笑,繼而望了一眼阮少舟與長孫靖,轉頭對胤公輕笑說道,“今日你等父子、師生齊上陣,可謂是來勢洶洶啊!”

  胤公失笑般搖了搖頭,用眼神示意了一眼太子李煒的方向,低聲說道,“那些人才是[來勢洶洶]!——話說,你個老家夥二十余年不曾上早朝了吧?今日這是吹的什麽風,把你老人家給請出來了?”

  孔文此時正轉頭打量著太子李煒身旁那幫人,聞言輕笑一聲,望了一眼胤公,笑著說道,“我猜,你我二人所為之事大致相似……”

  “哈哈,”胤公暢笑一聲,搖頭揶揄道,“看來,你真是相當喜歡那個小子啊!”

  孔文微微一笑,眨眨眼說道,“打著燈籠也找不到棋藝比我還臭的人啊,可不能叫某些人毀了那個小家夥!”

  二老相視一笑。

  而就在這時,殿內走入一名大太監,尖著嗓子喊道,“陛下駕到,眾臣叩迎!”

  殿內眾臣一聽,連忙按著官職大小站好,除太子李煒以及丞相胤公外,皆朝著龍庭所在方向跪拜。

  不多時,大周天子李暨在在侍奉了自己幾十年的老太監王英的攙扶下,緩緩踏入太和殿,從殿中走向龍庭坐下。

  見此,胤公拱手一記大拜,沉聲說道,“恭迎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話音剛落,太子李煒以及殿內跪倒在地眾朝臣,亦齊聲重複了一遍。

  說到底,胤公依然是丞相,依然是百官之首。

  微笑著對胤公點了點頭作為招呼後,李暨抬了抬手,用略帶沙啞的聲音說道,“眾愛卿平身!”

  “多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說著,殿內眾朝臣緩緩站起身來,畢恭畢敬地低頭站著。

  見此,大太監王英站前一步,尖聲說道,“陛下龍體未安,不便久耽!——有事早奏,無事退朝!”

  話音剛落,兵部尚書向臻走出隊列,拱手拜道,“啟稟陛下,臣有事要奏!”

  坐在龍庭之上的李暨點了點頭,揮揮手說道,“昨日兵部收到捷報,捷報中言,安平大將軍已掃平長安、洛陽一帶叛軍,抓獲叛賊之首王褒並附庸賊將二十余人,不日便將率軍返回冀京……”

  “哦?”天子李暨雙眉一挑,輕笑說道,“這可是天大的喜訊啊!”看他表情,似乎並不驚訝。

  其實並不是單單只是李暨,滿殿朝臣一個都感覺驚訝,畢竟,這件事他們早已知情,甚至於,他們也清楚今日要商議的,究竟是什麽事。

  “此外,安平大將軍李壽、參軍統領謝安、東軍上將軍梁丘舞,三人聯名上書,懇請陛下赦免張棟、歐鵬、唐皓等十余萬叛軍上下其叛國之罪……”

  頓時。殿內的氣氛變得緊張起來。

  太子少傅、光祿寺卿、領侍衛內大臣文欽率先走出列隊,抱拳沉聲說道,“陛下,臣有本要奏!”

  李暨輕笑一聲,淡淡說道,“文愛卿欲奏何事?”

  文欽聞言低了低頭,抱拳沉聲說道。“臣欲彈劾正五品大獄寺少卿謝安,包庇賊軍。與賊軍串通一氣,圖謀不軌。此其一也!其二,彈劾東軍上將梁丘舞抗命不尊,私自率軍離京,目無王法!”

  李暨聞言有意無意地望了一眼太子李煒,繼而環視殿內眾臣,輕笑說道,“都察院禦史監,對此有何意見?”

  話音剛落。禦史監右都禦使於賀走了出來,皺眉說道,“臣以為,大獄寺少卿謝安僭越專權,私下與叛軍交易,此舉有違體制!”

  “呵,”李暨微微一笑。不置褒貶,淡淡說道,“孟愛卿,你意下如何?”

  李暨口中的[孟愛卿],正是禦史監左都禦使孟讓,聞言走了出來。拱手說道,“陛下英明,臣以為謝大人此舉雖有欠考慮,但卻無大錯,反而有功……說服九萬叛軍棄暗投明,此天大之功!”

  於賀聞言皺了皺眉,轉頭望向孟讓。孟讓面不改色,直視前者,很難想象,這二人竟然是同為禦史監的禦史大夫。

  也難怪,畢竟眼下禦史監這股勢力已一分為二,大半以太子李煒馬首是瞻,只有一小部分依然尊八皇子李賢。

  或許有人會覺得,八皇子一方的孟讓何以會相助謝安,歸根到底,孟讓其實也只是不想讓太子李煒在冀京一人獨大而已。

  “各執一詞……”李暨微微搖了搖頭,轉頭望向胤公,笑著說道,“愛卿以為如何?”

  胤公微微一笑,咂了咂嘴,顧左言他地說道,“能說服九萬余叛軍倒戈相向、棄暗投明,那位少不更是的謝大人,其辯才當真是了不得!”

  李暨聞言一愣,繼而暢笑不已,點頭說道,“說的也是!”

  見此,太子李煒皺了皺眉。

  就在這時,太子少師、殿閣首輔大學士褚熹緩緩站了出來,面無表情地說道,“陛下,老臣以為,那位謝少卿功雖不小,然其私下與叛軍交涉,實屬不該,念在其輔佐安平大將軍掃平叛軍有功,功可抵過……不過,長安、洛陽等地叛軍禍國,其罪難赦!”

  胤公聞言微微皺了皺眉。

  在胤公下首不遠處,禮部尚書阮少舟心中暗罵。

  這老賊倒是說得輕松,一句話就將謝安那小子的功勞給抹殺了不說,還要令其身敗名裂……

  實在可惡!

  不單只是阮少舟,殿內不少朝臣都清楚褚熹打的是什麽主意,要知道,這邊謝安已與叛軍談好條件,但最終如何,還得看天子李暨如何處理,說句不好聽的話,要是天子李暨不赦免那些叛軍,那麽謝安便要淪為天下人的笑柄,甚至於,那九萬余原叛軍第一個就饒不了他,可想而知,那時謝安究竟會處於一個什麽樣的尷尬境地。

  而就在這時,忽聽殿內傳來一聲冷笑。

  “何時起,殿閣能夠行使我大獄寺職權了?”

  褚熹半眯的雙目微微一睜,望了眼冷笑不止的孔文,淡淡說道,“孔大人言重了,老夫僅僅只是就事論事……”

  “就事論事?”孔文冷笑一聲,毫不掩飾地譏諷道,“褚大人還是安安心心地訂正文律去吧,那些叛軍最終如何論斷,那是我大獄寺的事,就不勞褚大人費心了!”說著,他走出列隊,拱手對李暨說道,“陛下,老臣以為,謝少卿此舉雖有些魯莽之嫌,但也因此,將我大周損失減至最低,憑空為我大周贈添九萬余勞力,如今那九萬余叛軍誠信誠意棄暗投明,陛下倘若赦之,天下之人定感陛下寬宏大量……”

  褚熹淡淡說道,“聽說孔大人與謝少卿私交不淺?——孔大人如此包庇謝少卿,恐怕有些不妥啊!”

  孔文聞言冷笑說道,“莫非褚大人認為本府徇私?”

  “難道不是麽?”褚熹面無表情說道。

  孔文雙眉一立,微怒說道,“既然如此,褚大人不妨向禦史監提交此案文書!”

  褚熹微微皺了皺眉。

  誰都知道,大獄寺是大周最高審訊機構,幾乎所有的案例都要經過大獄寺審理,哪怕是禦史監。也沒有直接審訊犯事官員的權利,說白了,禦史監隻負責監督、彈劾、免職,而審訊這一道程序,還是要經過大獄寺,也就是太子李煒為何幾次三番要將勢力滲透到大獄寺的原因所在。

  換句話說,就算褚熹向禦史監提交文書彈劾孔文也沒用。畢竟孔文是大獄寺卿,雖說歸屬於刑部。但卻是極少數能夠直達聖聽的官署,而反過來說,能審訊孔文的,也只有當朝天子。

  而孔文是什麽人?

  那是在大獄寺卿這個位置上坐了近二十年的朝中老臣,期間為了大獄寺那[正大光明]的牌匾,兢兢業業且不說,更因此得罪了許多人,弄地家破人亡,可謂是整個大周最鐵面無私的朝臣。

  要說這位老爺子會徇私。天子李暨第一個就不信。

  “好了好了,”見褚熹、孔文這兩個老頭子吹胡子瞪眼,李暨擺了擺手,沒好氣說道,“都半截入土的人了,火氣還這般大……大軍到哪了?”

  兵部侍郎長孫靖聞言站了出來,拱手說道。“啟稟陛下,算算日程,差不多應該過豫、冀邊界了!”

  “好!”李暨點了點頭,沉聲說道,“派快馬知會,叫大軍屯於钜鹿。有功之士,自永安門入京,叫城內百姓夾道歡迎!——那一乾棄暗投明之叛將,赴大獄寺受審,就按謝少卿的主意,按律處置,以功抵罪……至於謝少卿僭越專權之罪。就由孔愛卿親自審訊教誨!——孔愛卿?”

  孔文聞言叩拜於地,沉聲說道,“臣領旨!”

  在殿內眾臣面面相覷之余,胤公微微一笑。

  什麽叫審訊教誨?

  還是由與謝安關系不錯的孔文親自審訊?

  言下之意,皇帝就是想讓孔文口頭警告一下謝安,叫他以後莫要再這麽大膽,畢竟私自與叛軍交涉,立下那種約定,那可是遠遠超出了他職權范圍的事。

  反過來也足以證明,天子李暨絲毫沒有想要查辦謝安的意思。

  其實誰都知道,今日之事,不過是太子李煒見李壽、謝安二人順利剿滅叛軍,心中不渝,故意挑事罷了,只不過,誰也沒有說破。

  “愛卿平身吧!”抬手虛扶孔文,請這位老臣起身,李暨微微一笑,繼續說道,“至於東軍上將梁丘舞私自率軍離京之事……據說,那頭在河內蹲了年逾的老邁猛虎不日將要回京,就由他來處置吧!”

  “咦?”胤公愣了愣,撫了撫胡須,心下不禁有些歡喜。

  終於要回來了麽?

  三十年前大周第一猛將,[河內之虎]梁丘亙、梁丘伯軒!

  嘿!有好戲瞧了……

  ——數日後,廣平——

  繼西征周軍攻克長安後距今已過二十余日,在這二十余日裡,十五萬西征周軍押解著多達**萬的叛軍俘虜,從長安、洛陽返回冀京。

  沿途,謝安當初叫其留守各城的守軍,亦陸續回歸軍中,以至於隊伍越來越壯大,至大梁時,已逾二十余萬,這還不包括近十萬的叛軍俘虜。

  按照大周律法,這多達三十萬的軍隊中,除八萬西征正規軍外,其余二十余萬都要按論處,包括最初投降謝安等人的十二萬余叛軍。

  因此,至大梁後,謝安便繳了那二十余萬叛軍的武器,叫步白、石晉等人領八萬西征周軍看管,隻帶著張棟、歐鵬、唐皓、廖立、馬聃、吳興等人並五千余東軍,押解著王褒、秦維、康成等二十余罪不容赦的叛軍將領,輕裝返回冀京,至於那二十余萬叛軍,則留在大梁等待消息。

  畢竟,比起張棟、唐皓、馬聃等人而言,那二十余萬叛軍只不過是小兵士卒罷了,如果張棟等人的罪行都能夠赦免,又何況是他們麾下那些士卒?

  大周弘武二十三年十二月三十日,謝安等人輕裝急奔,來到了廣平。

  盡管天色尚早,但是謝安卻打算在此歇息一日,畢竟今日乃是[歲除]。

  所謂的歲除,指的就是一整年的最後一日,而這一日的夜晚。便叫做[除夕],只要過了這一夜,便大周將告別弘武二十三年,而迎來嶄新的一年。

  因此,對於整個大周的子民而言,除夕夜是一個較為特殊的日子。

  在這個夜晚,大周國民都會早早地結束一日的辛勞。與家人團聚,享受天倫之樂。

  不過對於謝安等人而言。他們暫時是無法享受到這份溫馨了,畢竟似張棟、馬聃等人的家眷,此刻遠在長安、澠池一帶,倒不是說謝安不近人情,只是皇命難為罷了。

  要知道,捷報早已送至冀京,無論從什麽角度說,謝安等人都斷然不能無故逗留在外,畢竟張棟等人的事。還是要盡早地解決。

  因此,算是補償吧,謝安在到廣平附近後,便吩咐數百東軍士卒到城內采辦好些酒肉,運至城外他們暫且安身的簡陋營寨,叫眾將暢飲一番,作為慶祝。

  當然了。采辦酒肉的銀兩,自然是由梁丘舞的東軍來支付,畢竟東軍在長安得了一筆多達一千六百萬兩的巨額財物。

  一想到那筆巨款,謝安心中便滿是怨念。

  整整四千萬兩的巨款啊,東軍與南軍都得到了一千六百萬兩,長孫湘雨也得到了八百兩。可他謝安得到了多少?

  五十兩!

  還不如一名普通士卒所得到的賞賜。

  只有當謝安想到連一兩銀子也沒有分到的李壽後,他這才稍稍感覺幾分安慰。

  可問題是,人家李壽是王爺,家中存著不少銀兩,別的不說,光謝安就欠他二萬兩,可謝安呢。滿打滿打,所有私藏銀兩加一起,恐怕也只有寥寥百來兩。

  一想到這裡,謝安就恨地牙癢癢,他恨不得找梁丘舞理論一番,可一想到自己這位妻子那超乎常人的武力,一摸到自己那依舊隱隱作痛的肋骨,他還是退縮了。

  就當是讓她同意自己娶長孫湘雨的代價吧……

  謝安暗自安慰著自己。

  “買定離手,買定離手!”

  在廣平城外簡陋軍營的一處小帳篷內,張棟、唐皓、費國、蘇信、李景等將領圍在一張桌子前,神色緊張地望著另外一側的謝安,就連馬聃、吳興等將領也在其中。

  也難怪,畢竟長安之所以能在一日內被攻破,除了太平軍第三代主帥陳驀這位絕世猛將中途離開的這個因素外,更重要的是馬聃等將領主動打開了長安城門,放入了西征周軍。

  為此,謝安按照馬聃等人與長孫湘雨的約定,也將其劃入了可免罪的名單中。

  更別說據唐皓所言,馬聃也是一名難得的良將,為此,謝安迫切將將他收歸麾下,畢竟他要替李壽組建一支班底,以應付日後愈演愈烈的奪嫡之事。

  “開了開了……四五六,大!”

  伴隨著謝安一聲興高采烈的喊聲,帳篷內不少將領失望地歎了口氣,眼睜睜看著謝安將他們面前的銀兩收去。

  當然了,也有滿臉喜悅的,比如廖立、比如吳興。

  舔舔嘴唇將大把銀兩抱至自己面前,謝安搓著手中那三枚木質骰子,環視了一眼眾將,說道,“買定離手!”

  眾將猶豫了一下,繼而將手中的銀兩各自放在謝安面前那一張畫滿了大、小以及各種賭注的紙張上,繼而屏著呼吸緊緊盯著謝安手中的骰子。

  “開了啊……”朝著手中的骰子吹了口氣,謝安將其丟在碗中,興高采烈地喊道,“一二三,小!”

  在一陣唉聲歎氣中,蘇信眼睜睜望著自己的銀兩被謝安贏走,苦笑說道,“大人,末將都輸了一千多兩了……”

  “大哥,辛勞數個月,我就得了五十兩,連個普通士卒都不如,你給我條活路走吧!——別以為我不知道,你那次至少分了五千多兩,輸個一千怕什麽?”

  “末將這不是想攢著嘛……”

  “攢著銀子等它生崽啊?——我告訴你們,錢這東西啊,花了的,那才叫錢,藏著攢著,跟泥裡的石頭有什麽區別?”

  帳內眾將面面相覷,想了想,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唯有站在一旁觀瞧的李壽翻了翻白眼。無語地搖了搖頭。

  “我說謝安,你要是不滿就如實與你家中那位說嘛,你家中那兩位,如今可是腰纏萬貫啊!”

  “說得輕松!”謝安白了一眼李壽,沒好氣說道,“你以為我沒試過?軟磨硬泡一個多時辰,舞也沒松口!”

  “不還有一位麽?”李壽笑嘻嘻說道。

  瞥了一眼李壽。謝安歎了口氣,拖著長音說道。“試過了,她說那是她嫁妝……想不通,她背後可是長孫家,富可敵國的長孫家……李景,速度速度,舉著銀子你猶豫半點了吧?到底買大買小啊?”

  李景滿臉猶豫地望著桌案,忽然一咬牙,說道,“買大!——五十兩買大!”

  “好!”謝安握著骰子正要丟。忽然,他發現眾將面色一變,不約而同地後退了一步,低著頭一言不發,緊接著,他感覺後背隱約有股涼氣向他襲來。

  仿佛是意識到了什麽似的,謝安緩緩轉過身去。果然,梁丘舞正一臉不悅地站在帳口,冷冷地望著他,以及擺在桌上那多達數千兩的銀子。

  “軍中禁賭,爾等不知麽?!”

  不得不說,梁丘舞真無愧於其[炎虎姬]的名號。一聲重斥,竟令帳內眾將不覺一顫,愣是沒有一個人敢搭話。

  “舞,”謝安嬉皮笑臉地迎了上去,討好似的說道,“這不是閑著沒事嘛,聖人說。小賭怡情……”

  話音剛落,李壽在一旁幸災樂禍地說道,“有意思,聖人還說過這話?”

  “……”謝安聞言惡狠狠地瞪了一眼李壽,繼而訕笑著望著梁丘舞。

  梁丘舞微微歎了口氣,幾步走到桌旁,從桌旁拿起一錠五十兩的銀子,繼而走回謝安身旁,將那五十兩銀子遞給謝安,輕聲說道,“朝廷有文書至,我與湘雨有些話要與你說!”

  “……”望了眼手中那五十兩銀子,謝安戀戀不舍地望著桌上他所贏的、多達一、二千兩的銀子。

  “走啊!”梁丘舞皺眉說道。

  望了一眼梁丘舞那毫無商量可能的神色,謝安長長吐了口氣,耷拉著腦袋走出了帳篷。

  望著他離去的背影,梁丘舞暗暗歎了口氣,繼而回顧帳內眾將,沉聲說道,“僅此一日,下不為例!”

  “多謝將軍!——那這些……”蘇信指著謝安所贏的那些錢。

  “爾等分了吧!——壽殿下,也請一道來!”淡淡說了一句,梁丘舞轉身離開了。

  李壽聳了聳肩,跟著梁丘舞走出了帳外。

  望著他二人離去的背影,帳內眾將面面相覷,在相視一笑後,將謝安所贏的錢分了,期間,蘇信搶先來到謝安原先站的位置,吹著手中那三枚木質骰子,嘿嘿笑道,“輪到我了……買定離手!”

  頓時,整個帳篷內的氣氛又活絡起來。

  而與此同時,謝安正一臉鬱悶地走向梁丘舞與長孫湘雨的帳篷,一撩帳篷的幕布,他發現長孫湘雨正披著一條狐絨毯子半依在榻上,似笑非笑地望著他。

  “怎麽著?被舞姐姐逮到了?”

  望著她那不懷好意的笑容,謝安古怪說道,“不會是你告的密吧?”

  “告密?”長孫湘雨失笑般搖了搖頭,說道,“你等鬧地那般大聲,你以為舞姐姐是聾子不成?”

  謝安聞言懷疑地望地望著長孫湘雨。

  見此,長孫湘雨臉上浮現出幾分幽怨,可憐兮兮地說道,“安哥哥總是這樣,將奴家想地那般壞,奴家……”說著,她抬起右手,用袖子蒙著大半張臉,雙肩微微顫動。

  謝安無奈地搖了搖頭,沒好氣說道,“來來回回就這一套!有點新鮮的沒有?”

  長孫湘雨聞言秀目一白,憤憤說道,“真是薄情寡義,配合一下會死啊?”

  “喂喂,[薄情寡義]用在這裡啊?”

  二人正說著,梁丘舞撩簾走了進來,身後跟著李壽,見帳內長孫湘雨與謝安二人正在鬥嘴,皺眉說道,“別鬧了,湘雨,將朝廷所傳達的意思說一說吧!”

  見此,長孫湘雨這才停止與謝安的鬥嘴。望著謝安說道,“總之,朝廷是應允了你的建議……”

  謝安愣了愣,詫異問道,“什麽建議?”

  長孫湘雨沒好氣地望著謝安,說道,“還能有什麽?——你那[將功抵罪]的建議。陛下認可了,不過。張棟等人還是需經大獄寺審理……”

  “哦,這件事啊!”謝安恍然大悟地點了點頭,松氣般說道,“總算是可以給張棟等人一個交代了!”

  長孫湘雨微微一笑,繼而淡淡說道,“另外,朝廷還要你擬寫一道戰功表,朝廷好依此封賞!”

  一聽到封賞二字,謝安不由兩眼放光。連忙說道,“封賞?”

  以長孫湘雨的聰慧,如何不知謝安此刻在想什麽,聞言也不說破,微笑說道,“當然了,你立下此等功勳。陛下自然會重賞……早在二十余日前,奴家便已發書至祖父處,請他出面,替你向朝廷爭取[開府]殊榮!”

  “[開府]?”李壽愣了愣,繼而轉頭望向謝安,眼中露出幾分喜悅。而此刻謝安滿腦子都是金銀。滿臉不解,詫異問道,“什麽意思?”

  “就是讓你能夠蓄養家府私兵!”說著,梁丘舞替謝安與李壽倒了一杯茶,遞給他二人。

  “家府私兵?”謝安愣了愣,帶著幾分雀躍說道,“是指能夠佩戴甲胄的士兵吧?而不是尋常的家仆家丁?”

  “自然!”長孫湘雨點了點頭。微笑說道,“雖說朝廷會下撥一部分軍餉,不過,你可別指望那筆銀子能有多少……”

  “這個我明白,”謝安連連點了點頭,舔了舔嘴唇說道,“私兵……私兵……”忽然,他愣了愣,詫異問道,“舞,東公府有私兵麽?”

  梁丘舞微微一愣,正要說話,長孫湘雨沒好氣說道,“想什麽呢?東軍不就是麽?”

  “哦,對對對!”謝安恍然大悟,搓著雙手美了半響,急切說道,“那……有多少人啊?我是指編制……”

  “這個嘛,”梁丘舞思忖了一下,說道,“自一百人到五百人不等……依你如今立下的功勞看,三百人應當不成問題!”

  “三……三百人?”謝安錯愕地瞪大了眼睛,傻傻地望著梁丘舞,沒好氣說道,“弄了半天,就三百人?——那有什麽用?”

  梁丘舞聞言張了張嘴,不知該如何解釋,遂望了一眼長孫湘雨,後者會意,輕笑地解釋道,“連這也想不到麽?——三百尋常士卒,自然是無多大用處,可倘若是三百門客、三百家將呢?”

  謝安愣了愣,恍然大悟地說道,“你是說,我可以將張棟等人收歸府上,當做私兵?”

  “前提是對方願意!——別忘了,私兵的撫恤,與軍隊將領的軍餉,那可是決然不同的!”

  “不就是錢麽?——能用銀子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謝安咧了咧嘴,嘿嘿笑道。

  他敢打賭,只要他張口,像蘇信、李景這些心腹將領,多半願意做他謝府的私兵,至於待遇問題,嘿,他謝安有的是斂財的手段。

  這不,方才要不是梁丘舞突然出現,他那五十兩銀子早已變成上千兩了。

  想到這裡,謝安興致勃勃地問道,“真的可以麽?”

  “奴家祖父親自出面,陛下必然應允,更何況你等立下這般天大功勳……”說著,長孫湘雨頓了頓,望了一眼李壽,繼續說道,“本來,奴家也想為壽殿下謀劃一番,後來想想,還是作罷為妙……盡管朝廷人人盡知安哥哥與壽殿下關系,不過說到底,壽殿下[開府],與安哥哥[開府],其中寓意,還是有些區別的……還望壽殿下莫要介意!”

  李壽也不是笨人,自然知道長孫湘雨指的是什麽,聞言點頭說道,“這個本王自然明白!——本王暫時還是打算在三皇兄李慎身旁呆些日子!”

  長孫湘雨聞言咯咯一笑,讚許地望了一眼李壽,繼而望向謝安,低聲說道,“安哥哥,奴家替你擬了一份名單,你且看看!”說著,她站起身,將桌上的一張紙遞給謝安。

  謝安接過那份名單,輕聲念著上面的名字。不難猜想,長孫湘雨所擬寫的名單,無非就是蘇信、李景等人。

  忽然,謝安皺了皺眉,疑惑地望著長孫湘雨,說道,“費國?——此人可是太平軍的人啊!”

  “安哥哥是怕養虎為患?”長孫湘雨捉狹似地眨了眨眼。

  “那倒不至於……”謝安微微搖了搖頭。繼而皺眉說道,“但再怎麽說。他明面上可是太子李煒的人,要不動聲色將其收歸到我府上,這可不易……”

  “這還不簡單?”長孫湘雨聞言咯咯一笑,輕聲說道,“你只要在功勳表中大肆誇獎費國,請朝廷重重加以封賜,李煒自然會起疑心,多半會令費國當即到其府上問話……而你要做的,便是在回到冀京後。留住費國,莫要叫其去見李煒,你可以借口設宴款待眾將。如此一來,李煒必然以為費國已改投你府上,勢必心中憤怒,以他那般器量,多半會暗中打壓費國升官。而你這邊,則好言籠絡,如此,費國豈會不乖乖就范?”

  “離間?”謝安恍然大悟,繼而皺眉說道,“可問題是。費國既然潛伏在大周軍中,勢必是打算著盡可能地爬到高位,好為太平軍效力,很難想象他會棄太子李煒這條捷徑,投身我府上……”

  “那可不見得!”長孫湘雨聞言輕笑一聲,意有所指地說道,“待回冀京之後。壽殿下多半會加封[安平王],而安哥哥亦極有可能借此軍功生任大獄寺卿,再加上舞姐姐東軍上將軍,這股勢力可不小,倘若那費國是個聰明人,就該知道,與其在太子李煒手中不受重用,倒不如改投安哥哥府上!——再者,只要我等斷了費國他那太子李煒的那一枝,由不得他費國不願,只要他還打著混入大周內部的算盤!”

  “這倒是……”謝安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繼而默默望了一眼長孫湘雨。

  仿佛是看穿了謝安的心思,長孫湘雨咯咯笑道,“是不是想說,[這個女人耍弄陰謀手段,可真是得心應手]?”

  “怎麽可能……”被說破心中之事,謝安一臉尷尬,訕訕一笑。

  隨後,四人又聊了一番,足足過了一個時辰後,李壽這才離去,將剩下的時間留給謝安以及二女。

  可能是考慮到今夜乃是除夕,梁丘舞這才勉為其難開放了謝安的禁酒令。

  叫幾名東軍士卒搭了一個簡易的布棚,謝安與梁丘舞、長孫湘雨三人並坐在布棚下那一張長案後,一面賞著夜幕下皓潔的雪地,一面飲酒談天。

  端著酒盞,望著酒盞中那半盞殘酒,謝安自嘲說道,“去年這個時候,我還在冀京忍凍挨餓呢……躲在人家府邸前的石獅子後,凍地全身戰栗……”說著,他一口飲盡了杯中的酒水。

  望著謝安的落寞的神色,梁丘舞眼中隱約露出幾分不忍,端起酒盞替他滿上,溫溫說道,“可如今,夫君已是正五品的朝中大臣,已是西征叛軍的功臣,不是麽?”

  坐在謝安另外一側的長孫湘雨亦帶著幾分譏諷說道,“冀京[傾國雙璧]分坐你左右,陪你飲酒作樂,你還有什麽可抱怨的?”

  “這倒是!”謝安嘿嘿一笑,借著酒意壯膽,一手一個摟住梁丘舞與長孫湘雨,繼而咂了咂嘴,略感遺憾說道,“齊人之福啊,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可惜伊伊還在冀京,要不然,就齊了……”

  “什麽齊了?”梁丘舞不解問道。

  謝安長長吐了口氣,喃喃說道,“家人咯,還有什麽?”

  長孫湘雨聞言一愣,眼中隱約浮現出幾分暖意,一閃而逝,繼而撇撇嘴故意說道,“是不是最好還要加上你那位婉兒姐呀?”

  這瘋女人,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沒瞧見舞兩道秀眉都立起來了麽?

  謝安沒好氣地望了一眼長孫湘雨,後者一臉得意,咯咯咯輕笑不止。

  “安?”梁丘舞懷疑地望著謝安。

  謝安滿頭冷汗,連聲說道,“沒有,真的沒有!——舞,相信我!”

  在他身旁,長孫湘雨輕笑不止。

  費了好些工夫,謝安這才將梁丘舞哄開心,要知道,要在長孫湘雨故意搗亂的情況下將梁丘舞哄開心,這絕對是一項技術活,險些弄地謝安狼狽不堪。

  但是不知為何,盡管那般狼狽,但是謝安心中卻是那樣的充實。

  就連他也沒想到,當初險些凍死在大街上的他,如今竟能混得風生水起,還結識了許多位紅顏知己。

  溫柔似水的蘇婉……

  小鳥依人的伊伊……

  正直而偏執的梁丘舞……

  聰慧而富有心計的長孫湘雨……

  以及,擁有著成熟女人魅力的金鈴兒……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