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異界華夏之召喚名將》第158章 霍去病 本王信你!
  第158章 霍去病 本王信你!

  眼下有了霍去病和衛青二人,高銘心中已有更好的組合。

  平原派衛青、田彪、黃忠三人提兵五千,憑借著堅硬的平原城防,抵禦兩萬匈奴鐵騎。

  而正面留薛仁貴、霍去病、高昂對抗二十萬郭軍,這才是最優解。

  權衡片刻,高銘心中已有用人決策。

  漳河乃是冀州境內的一條大河,地勢平坦,汛期的漳河,堪比黃河的水流量。

  漳河以南,二十萬郭軍就此裡扎營列陣,漳河以北,十萬齊軍安營扎寨。

  這是郭剛抱著必勝之心的傾巢一擊,也是高銘列水一戰,畢其功於一役的最好機會。

  一場足以令風雲變色的大戰,彈指間,一觸即發。

  齊軍陣營,諸將盡皆集於中軍大帳。

  戰意如火,鬥志昂揚,體現在每一個將領的身上。

  因為郭剛集結了冀西所有城郡的所有兵力,因此高銘不必再和前番征伐青州一樣。

  一座城池,一座城池,像聖鬥士一樣去依次艱難攻佔下來。

  只要此戰打贏郭剛,就可以直接宣告天下,這冀州到底是誰說了算。

  而這一場決戰,無論勝負如何,也勢必載入史冊,為後人所銘記。

  他們創造歷史,後人見證歷史,這如何能讓眾將士不驚心動魄。

  高銘端坐於上座處,在看了前線斥候送來的情報,了解敵軍將領情況後,決定先行通過系統,掃描他們的數據信息,料敵於先機。

  “幫本宿主查詢郭剛、張郃,以及那個李成的信息。”

  “冀州牧長子——郭剛,四維如下
  武力:85
  智力:64
  統帥:87
  治政:59”

  “河北四庭柱之一——張郃,四維如下
  武力:94
  智力:79
  統帥:90
  治政:65”

  “郭剛副將——李成,四維如下
  武力:96
  智力:48
  統帥:61
  治政:41”

  “比起郭尚,郭剛的四維倒是強多了,難怪在冀州軍中威望頗高。張郃有勇有謀,不愧同為曹魏五子良將,完全不輸鞠義高覽等人。至於這個李成,96的武力配上48的智力,妥妥的莽夫一個。”

  高銘一邊指尖輕捋須髯,一邊打量著三人的四維。

  “郭剛此人的用兵之道,與郭尚截然不同。郭尚膽怯好陰,而郭剛勇猛善陽,每逢大戰,必披堅執銳,身先士卒,與昔日的楚霸王頗為相似。”

  正當高銘斟酌時,房玄齡緩緩出列,向眾人分析了一通郭剛的與眾不同之處。

  “報!”

  正當此時,急匆匆的腳步聲自帳外傳來,一個親兵入帳拱手道:“啟稟殿下,帳外有一人自稱許攸,求見殿下。”

  話音落下,所有人的眉頭都不禁微微皺起。

  許攸,他不是郭尚的幕僚嗎?

  郭尚戰敗身死,他逃回鄴城,理應投靠了郭剛一派,這個節骨眼上,他來齊軍營寨幹什麽?
  一時間,無數的疑問充斥在眾人心頭。

  高銘劍眉一凝,似乎聯想到了什麽,隨即一拂手,示意許攸進來。

  少頃,只見一臉土灰的許攸,掀帳入內,激動地跪地拱手道:“罪臣許攸,拜見陳留王殿下!”

  高銘冷眼凝視著許攸,眉宇間掠過一抹不易察覺的殺機,凜然道:“許攸,未見郭威的使者令,你就敢來私自見本王,可知戰前通敵,乃為死罪?”

  “何來通敵一說啊,殿下。”

  許攸納頭便拜,旋即拱起雙手,恨天怨地道:“我許攸真是瞎了眼,竟助紂為虐與天威殿下相抗。那郭氏叛賊,人神共誅之。所以攸今日來此,一是棄暗投明,二是為殿下送來一份大禮。”

  “看不出來,你許攸竟還能如此深明大義。”

  看著他小醜般的表演,高銘嘴角揚起一抹冷笑,沉聲問道:“無妨,你且說說看,你給本王送來了什麽大禮。”

  許攸一邊陰笑,一邊從懷中掏出一份絹帛,自信滿滿道:“一份讓殿下長驅直入鄴城,直取千裡冀州的大禮。”

  說著,許攸將那一份絹帛呈到了高銘身前的案台上。

  高銘將之展開,發現許攸帶來的,竟然是冀州的糧草分布和兵力駐扎的明細戰略圖。

  台下眾將,看見這一張地圖的時候,都是大吃一驚。

  因為有了這張地圖,就相當於知道了郭軍所有的底細,使之完全暴露在高銘視線裡。

  許攸這是狠狠地捅了郭剛一刀。

  “許攸,你今天可真是給本王送來了一份大禮啊,想不到郭威老兒麾下,竟還有你這種識時務的俊傑,倒是本王昔日錯看你了。”

  高銘將那副地圖,掛在側壁,對著許攸試探性的誇獎起來。

  耳聽高銘的褒獎,許攸捋著須髯,不由得意大笑道:“哈哈哈——我許攸乃淮北名士,郭家這對昏庸父子,剛愎自用,聽不得我忠言,還妄想加害於我,只能說他們自食其果。”

  笑罷,許攸竟主動站到台下眾將前列,高聲道:“諸位將軍,今後我與汝等共事一主,有我許攸在,汝等不必畏懼強敵,隻管放心大膽地邁進鄴城即可。”

  聽著許攸那高高在上的姿態,台下諸將無不慍色浮現。

  “好你個許攸,投降就算了,竟然作死作到這個份上,你是真不把自己當外人啊。”

  高銘深吸一口氣,不禁想起來,演義中的許攸在叛變袁紹投靠曹操後,肆無忌憚的曹操臣下面前,直呼其小名阿瞞,引得曹操眾將都心存不滿。

  雖然眼下許攸不敢直呼自己名諱,但入營都沒一炷香的時間,就因為獻上一份情報,他就敢開始自恃功高,實乃狂妄。

  高銘麾下像高昂、薛仁貴這等心高氣傲的武將,如何能受這種鳥氣?自然心裡已經對他不爽。

  “好一個棄暗投明,許子遠一路辛苦,來人啊,給他安排一個帳房住下。”

  高銘心中對許攸已有定論,旋即便命令手下將士,給許攸收拾出一個帳篷來。

  “那攸就先行謝過殿下了。”

  許攸見高銘這般厚待,臉上得意之情更甚,當下隻一拱手,便昂首挺胸闊步出帳。

  見許攸已經走遠,房玄齡上前拱手,沉聲道:“有一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許攸此人,兩面三刀,極其自傲,殿下留之,空有後患。”

  “他娘的,一個兩邊倒的牆頭草而已,還真敢把自己當一回事,如果不是看在殿下你的面子上,我非得收拾了他不可。”高昂拳頭緊握,語氣之中極盡不滿。

  台下諸將,對許攸都有頗多意見。

  高銘雲淡風輕的笑了一聲,不以為然道:“許攸是什麽樣的人,本王心裡自有定數。”

  說著,高銘抬頭指向了那張掛在側壁的地圖,話鋒一轉道:“不過眼下更為重要的,是如何擊潰郭剛大軍,一戰拿下冀州!”

  眾人目光齊刷刷地都看向了側壁地圖,陷入了沉思之中。

  漳河水流湍急,不宜過江,更不宜水面交戰,故雙方都可以將之作為進退的邊界。

  目前郭剛佔據絕對的進攻優勢,而齊軍則需要借助漳河以守衛,根本找不到破敵的先機。

  “殿下,末將有一策,或許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將二十萬賊軍,全滅於一戰!”

  正當此時,台下傳來一陣鏗然自信的聲音,所有人的目光,又不約而同地朝那個方向看去。

  只見那人身披玄甲,俊朗英氣,年紀不過十七八歲,渾身上下縈繞著少年獨有的意氣風發,壯志凌雲。

  他是高銘剛剛從天策營中提拔上來的小將——霍去病!

  霍去病一雙鷹目凝視著地圖,嘴角微微上揚,冷峻的眉宇間,流轉著一股勝券在握的氣勢,

  直接誇下海口,還說能不費吹灰之力,就一戰殲滅二十萬大軍。

  要知道,高銘殲滅郭尚十萬大軍,也整整拖了三場戰役,先敗後勝。

  所有人的眼神中,都浮現出質疑的神色,就連房玄齡,都對他表示懷疑。

  要知道,在這麽短的時間內,就能針對敵軍分布,做出最優的戰略決策,完全是一件無法置信的事情。

  當然,除了高銘。

  高銘眼眸中迸射出一道精光,拂手笑道:“去病有何妙計,不妨說來聽聽。”

  霍去病有條不紊地走上前來,拔出了一旁的鐵劍,劍鋒寒芒畢露,直指輿圖上漳河旁的一座城池。

  邯鄲,那是郭軍在冀州的糧倉所在。

  霍去病沉聲道:“末將這道計策,只怕諸位將軍聽了,可能會覺得有些荒謬。”

  “荒謬?古來的牧野之戰,巨鹿之戰,哪一場聽上去不是荒謬之戰,你盡管大膽說就是。”高銘坦然一笑,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眼見高銘對他的信任之重,霍去病不禁有些感動,旋即劍鋒從齊軍營地一路劃到邯鄲。

  “殿下請看,邯鄲乃賊軍糧倉之所在,郭剛以為我軍不知此事,便抽調全部兵力往前往漳河,末將預測邯鄲守軍不過千余。殿下屆時可在漳河對岸擂鼓吹號,操演軍隊,佯裝進攻之勢吸引賊軍注意力。”

  說到一半,霍去病握劍在手,請纓道:“所以末將願領三千人馬,繞過漳河以北兩百裡處,星夜疾馳,奔襲邯鄲城,一火燒了賊軍的糧草!”

  霍去病的目的,竟然是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表面上佯裝要大舉過河進攻,逼迫郭軍不得不時刻提防,實際上卻是要偷郭剛的老巢。

  還沒等高銘回應,霍去病又把劍鋒倏然指向了漳河,冷笑道:“兵馬未動,糧草先焚,只要邯鄲城糧草被燒的消息傳來,漳河對岸的賊兵必然軍心大亂。諸位請想,若你們是郭剛,你們會怎麽做?”

  諸葛亮站出列來,毅然決然地說道:“假如我是郭剛,我絕不會就此作罷,撤回鄴城,將漳河一帶拱手讓與敵軍。相反,我會就效仿西楚霸王,破釜沉舟,與敵軍決一死戰。”

  眾人點了點頭表示讚同,確如諸葛亮所言那般。

  郭剛生性勇猛,要他還未接兵,就撤軍回城,簡直比打了敗仗還難受。

  所以他絕對不會撤兵,而且還會借糧焚毀之事,來鼓舞三軍士氣,攜著破釜沉舟的鬥志,來對齊軍發起全力的一搏。

  “話是沒錯,不過漳河湍急,對於敵我雙方都是不利,那我軍又當如何保障必勝?”高昂濃眉一凝,提出了其中最為要害的一個問題。

  還缺少一個契機。

  一個能讓郭軍出擊,同時能讓齊軍必勝的契機。

  如果一戰不能勝,那所有的前期準備,都將變得毫無意義。

  此時,所有人的目光,再度落在了霍去病身上,等待他給出自己的決策。

  霍去病冷絕若冰地笑了一聲,將劍鋒移到了漳河上遊處,沉聲道:“不知諸位將軍,可曾聽說過有這麽一種戰術,叫做半渡而擊”

  緊接著,霍去病便將自己的計策,當著高銘,當著帳內各將士的面,沉穩自若的說了出來。

  大帳中的文武幕僚們,剛開始聽霍去病講的時候,都是抱著懷疑的態度。

  因為他們不相信,這個沒有實戰經驗的小將,能提出什麽驚世之策。

  但眾人的目光,隨著霍去病的講解,一個個都望向了地圖,那條漳河兩側不斷遊弋過後,無不稱奇驚歎。

  “如此戰策,真可謂將天時地利人和,發揮到了淋漓盡致,後生可畏啊。”

  就連房玄齡聽完後,忍不住捋著須髯對霍去病的計策大肆誇讚,顯然對他的這道計策心服口服。

  想不到霍去病不僅擅長奔襲閃電戰,更善於利用地勢,能夠借其發揮出人力所不及的效果。

  難怪史記上記載霍去病不讀兵書,原來不是他不看兵書,只是這些兵書所載,早已包含在了他的軍事思想裡。

  這才是那個屢出奇兵,殺得匈奴大放悲歌的冠軍侯啊。

  高銘興奮的站起身來,豪然道:“果然是一道荒謬至極的妙計,不荒謬的話,怎麽殺郭剛一個措手不及?”

  緊接著,高銘戰袍一揮,高聲喝問道:“霍去病,三軍將士任你調遣,這道計策既然由你所提,你可有膽量去親自完成啊?”

  “承蒙殿下信任,末將霍去病,此行出兵邯鄲,必定一戰功成,掃平冀州,絕不負殿下所托!”

  霍去病昂揚如火的接過王令,鷹目之中,竟沒有絲毫的遲疑,仿佛這一刻,他已經等待了三百多年。

  (未完待續.)

   感謝【龍傲狼】的月票,感謝【戴眼鏡的盲流子】的打賞,感謝大家的推薦票。

    最近這幾天,都是二合一的4000字大章。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