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縱橫末世:我能無限合成科技》第六十四章 工廠建設
  楊宇將軍事安排完畢後,眾人便離去開始工作。

  這次不僅要擴招隊伍,還要統計武器彈藥,最後交到楊宇這裡,統一調撥。

  更重要的是,要將倉庫建立起來,他們可不會等著後勤部去修建,知道楊宇的習慣,從來都是事等人,不會人等事。

  處理完軍隊事宜,算是解決了大頭,接下來就是城內建設。

  可以說,擋住了喪屍的攻擊,換來的不僅是部隊的強大,還有生存發展的時間。

  末世就是如此,每一天可能都是最後一天。

  屍潮過去,獸潮也就不遠了。

  何況,現在天氣轉涼,正是魔獸活動的時間,楊宇只能充分利用這個時間,來完成自己的規劃。

  首先楊宇要解決的是電力問題。

  之前只是想要解決通訊問題,但隨著戰鬥的進行,楊宇發現電的應用遠不止於此。

  子彈生產工廠,一個月來已經擴大十倍,擁有三十條子彈生產線。

  每條子彈生產線在全負荷開始運行時,一天的產量能夠達到10萬發子彈。

  這樣的生產效率,不僅將回收的子彈殼炮彈殼充分利用起來,提供子彈的數量更是佔了戰鬥消耗的30%,節省了合成機的能量。

  關鍵是,這些子彈是重複生產的,不需要楊宇動腦筋去生產,即便是楊宇不在城中,也可以利用現有的資源進行生產。

  當然,這種生產消耗的是晶核裡面的能量。

  這也讓晶核多了一條使用方向,不再是簡單的貨幣或者碾碎種地。

  所以,發電廠不僅要修建,還要快建,還要建大。

  經過楊宇計算,面前的1000瓦/時的發電機還是太小了,隨後楊宇在合成機裡經歷過無數次失敗,終於合成一台50000瓦/時的發電機組,發電量是之前的五十倍,但消耗的晶核能量只是原先的十倍。

  第二天開始,楊宇便著手發電廠的建設。

  先是製造十台發電機組,加上蓄電池的出現和變壓器的合成,整個發電廠已經可以滿足全城的用電需求。

  楊宇也不吝嗇,計劃在每條馬路上建立電燈後,每家每戶都有兩個電燈,給城裡的人們帶來溫暖。

  隨後城裡便開始到處樹立電線,一根根木頭在三兩個人手上快速立起,而後有人數量的爬上去,開始撤出電線。

  這些楊宇不管,只要提供充足的電線和電燈就行,發電機的使用操作讓喬虹派人去培訓,剩下的就不管了。

  有了電力,楊宇想的更多。

  甚至,他要開創屬於末世的‘工業時代’。

  現在的社會結構,簡單的說就是農耕社會。

  人們除了對生存的渴求,沒有其他需求。

  而滿足這種需求的方法很簡單,一個是吃的,另一個是保護吃的。

  只要城池中有強大的武力,就能庇護一群人,漸漸的形成一個聚居地。

  接著便是城池,而後為了生存守住城池,全城人都要為這個目標奮鬥,拚命。

  當然,想要一直穩固的守住,一台合成機是必不可少的。

  這也是為何其他城池不斷被攻陷,但有合成機的城池可以長久堅持的原因。

  擁有合成機,就有了守住城池的資本。

  但是,楊宇現在想的並不是守住這一座城,他有野心,在擁有強大的武力之後,想到的是如何拓展生存空間。

  從申屠城開始,楊宇就一直想要出來見見外面的世界,見見這個末世。

  所以,單純的農耕模式已經無法適應楊宇擴張的野心。

  若是想要走上擴張的道路,單憑一台合成機是不夠。

  而想要改變,就要將這台合成機當成一隻下金蛋的‘母雞’,那些金彈就是一台台‘機器’。

  這些機器可以脫離楊宇,出現在它需要的地方,就像子彈合成器一樣,生產子彈滿足對戰爭的需求。

  當然,有了機器就必須要有人來操作。

  人的問題就出現了。

  現在城裡面雖然沒有實行工作製,人們依舊按照之前的方式進行工作,農夫種田,士兵訓練,婦女做飯操持家務。

  等到吃飯了,按照人口分發靈米,這種方式就像前世那種吃‘大鍋飯’,集體農場一樣。

  但楊宇清楚,這樣的結果在初期或許會保持強大的效率,但隨著擴張的進行,對於工業要求越來越高,伴隨著‘私心’和更高要求的出現,這種類似‘低保’的措施肯定無法適應‘工業社會’。

  所以,楊宇在考慮建設工廠的時候,就已經考慮如何合理的利用現有的人力資源,達到自己想要的目標。

  經過考慮,楊宇決定以軍工帶動其他產業的模式,逐步培養工人,逐步將安排分配的模式分配下去。

  而且楊宇覺得這個世界上,吃的東西太單調。

  以前是為了滿足戰士的大胃口,但現在楊宇覺得不僅要滿足戰士的大胃口,還要提升人們的生活質量,只有這樣才會讓人們嘗到工業化的甜頭,成為楊宇擴張機器上的一顆顆螺絲釘。

  作為軍工產業,子彈生產線已經給出了榜樣。

  現在在喬虹的管理下,整個車間有工人三百多人,每一個在經過簡單培訓後已經可以走上崗位。

  況且這些機器都是由合成機出產的,質量有保證,操作也簡單。

  楊宇決定加大生產規模,並且單獨劃分出一塊空地,專門來安置這些產業。

  在子彈生產線的旁邊,楊宇再次合成炮彈生產的設備,和子彈生產線差不多,經過簡單的培訓後,炮彈便可以做到生產。

  除了炮彈的生產,楊宇接下來的重點便是建立一座鋼鐵廠。

  作為工業化的標志,鋼鐵的產量決定了工業化的進程。

  於是,在離開發電廠後,楊宇就進入合成空間,開始琢磨如何建立鋼鐵廠。

  在研究中心的幫助下,加上前世的見聞,以及曉夢的一旁輔助,楊宇在合成空間埋頭苦乾,兩天后終於合成出鋼鐵廠需要的機器設備。

  為了簡單還要追求效率,楊宇的鋼鐵廠核心機器就只有三種。

  第一種是發電機,這是其他設備工作的基礎動力。

  第二種是熔化機,也是鋼鐵廠的真正核心。他能夠將收集到的鐵料、鐵礦石、甚至是廢鐵,鋼鐵等廢料,利用超高溫度,將其完全融化,然後根據需求,將雜質排出,最後形成鋼水。

  第三種是鑄模機,將鋼水按照需求生產出成品。

  當然,比起前世那一整套的煉鋼設備,以及後面的種種加工和操作,眼下的‘鋼鐵廠’太簡單,太簡陋,但卻是楊宇眼下能夠做到的最大限度了。

  來到城北一片百畝左右的空地中,這是楊宇讓人劃分出來的鋼鐵廠住址。

  隨後,合成機裡面的能量開始快速消耗。

  一台台發電機出現,在抽調來的工人手中,快速組裝起來,一條條電線被安排到位,隨後便是電燈出現。

  接著便是大型熔化機。

  這台熔化機比起前世的高爐要小很多,卻也達到10的高度,粗大的進料口猶如魔鬼的嘴巴,黑洞洞的,看上去特別幽深。

  隨後熔化機和十台1000瓦/時的發電機連通,熔化機中的晶核的能量被快速抽離出來,進入熔化機核心部位,隨後便轟隆隆的運行起來。

  隨後,一群人推著一堆炮殼、鐵料投入到進料口中,一分鍾後熔化機中的溫度開始上升,周圍負責操作的工人有些緊張,不斷擦著頭上的汗水。

  若不是楊宇在這裡,他們肯定會逃的遠遠的。

  楊宇看著熔化機顯示器上已經達到紅色標志,意味著裡面的作料已經融化,形成了剛說,便指揮工人按動紅色按鈕。

  接著,在熔化機另一邊,一堆散發著熱量的廢料嘩啦啦噴出,瞬間形成一堆灰黑色廢渣出現。

  這些東西也是重要的建設材料,將來水泥、磚頭都可以用廢渣來做。

  接著,操作工人按下黃色按鈕,一鍋鋼水就這樣出來,熾熱的溫度伴隨著紅色鋼水緩緩流動,慢慢的流進鑄模機中。

  接著,在鑄模機中又是一陣轟鳴聲,楊宇站在一邊,盯著出口。

  漸漸的,一根長長的鋼鐵長棍開始出現。

  眾人都沒看明白這是什麽,但在楊宇眼中,這就是工業的動脈。

  鐵軌。

  有了鋼鐵,楊宇要乾的第一件事就是修建鐵路。

  來到在這個時代,楊宇見到的交通出行基本都靠腿,從梁伯那裡得到的消息,以前申屠城裡面還有‘戰馬’的存在,不過這種戰馬都是一種魔獸,後來戰鬥越來越激烈,這種魔獸就難以捕捉,加上大家夥都在城裡活動,又為了減輕城裡面的負擔,戰馬就漸漸被拋棄了。

  而這更讓楊宇堅定發展鐵路的心思。

  有了鐵路,可以將自己的觸手延伸出去,通過修建據點,將版圖掌握在手中,從而獲得更大的生存空間。

  末世裡面,天地異變,豐富的資源更是數不勝數,只是人們在生存的壓力下只能放棄城外的大片土地,失去開發這些資源的機會。

  就像這座城裡原先的主人,他那塊被楊宇搶來的‘黃金台’就是一種特殊資源,這種材料不僅堅硬還具備很好的戰氣傳導性,用他製造的武器威力更強。

  現在楊宇可以用能量通過合成機合成材料,但並不是長久之計。

  畢竟合成機只有一台,當消耗超過產出的時候,就成了限制。

  而且,一旦能源耗盡,就會阻礙工業的發展。

  就像前一陣喪屍沒來的時候,楊宇只能派人出城殺敵掙能量。

  況且,楊宇想要的就是將這些資源利用起來,進而利用這些資源,提升人們生存的幾率。

  鐵路有了鐵軌,還需要火車頭。

  而這,對於楊宇來說就十分簡單了。

  在前世裡自己曾經拆過好幾台列車炮,圖紙都是現成的,只要調出來合成就行。

  一條條鋼軌被產出,楊宇找來舅舅王峰。

  鋼鐵廠是重中之重,楊宇交給誰都不放心,乾脆就讓舅舅王峰來擔任。

  親自交代一番,又說明具體的操作要點,難點和重點,楊宇就離開鋼鐵廠,準備主持鐵路的修建。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