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神話版三國》第5939章 職業選手
  第5939章 職業選手
  也正因為這些原因,劉備果斷否定了這一計劃,完全沒必要這樣的,雖說劉備也覺得賈詡和董昭敢於執行肯定有把握,但還是別折騰了,解決了恆河下遊民心問題,有了後方基地,漢室大軍能鋪開。

  說實話,來了一次恆河,劉備也算是認識到了,其他什麽玩意兒都是虛的,大軍能不能有效鋪開才是最重要的。

  “那我去通知了。”法正點頭回答道,劉備擺了擺手示意法正去通知賈詡和董昭,讓他們收收心。

  賈詡和董昭要是扛不住蒙康布的攻擊,那丟了劉備也就不說什麽,但法正那意思,明擺著賈詡和董昭兩個人根本就不是正常的心思。

  速去速回,劉備也算是看出來了,法正這個時候其實和他一樣,是一點樂子都不想出了,沒完沒了的打到現在,擱誰都得緩緩了。

  故而正在準備的賈詡很快就收到了法正這邊傳遞過來的消息。

  “收工了,收工了,別搞了。”董昭帶著劉備的口令過來通知賈詡,讓賈詡停止搞事,雖說董昭本身也想試試。

  賈詡接過董昭帶來的口令,大致看了看眉頭皺成一團,隨後又舒緩了起來,涼州扛把子們想要動江東的軍製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以前大漢朝分裂的時候,天高皇帝遠,涼州扛把子管不著,但現在統一了,看著那群江東兵還在當陸軍,涼州扛把子要能舒服才怪,我們漢朝是沒有能打的陸軍了?怎麽什麽廢材都混進來了!

  “彈劾不?”董昭心領神會的發言。

  “不用,文儒那邊已經準備了一堆的東西了,就等暴雷,而且子川沒在長安,這次發起人只會是文儒,朝會組織人會是孔明。”賈詡擺了擺手說道,這事能阻攔的人都不會阻攔,通過已經是必然了。

  李優準備了好久,只是一直沒有機會而已,這次算是終於等到了,而陳曦沒在,李優提議,諸葛亮組織的話,基本就是順水推舟。

  “那切換的話,陸軍將由哪個地方承擔?”董昭摸了摸下巴,涼州肯定不可能,不說涼州人合適不合適上運兵船的問題,光考慮一個瓜田李下就足夠頭疼了,哪怕舉賢不避親,這也確實是不合適。

  “從幽州、青州和徐州出。”賈詡也沒掩飾的意思,這些事情他們這些涼州扛把子們早就思考了很久,他們作為中央朝臣,立場必須要站在全國一盤棋的高度上。

  董昭若有所思,幽州就不用說了,遼西和遼東的公孫,青徐的基本盤以及某些早已安排好的人手,董昭差不多已經清楚了這些涼州扛把子們的思維,這基本是完全公允的態度。

  劉備看似起家在青徐,但手底下的雍涼系基盤實在是太扎實,再加上注定要西進,只要不放棄中亞的利益,涼州就必須要作為通道,以及隱約和雍涼一系合流的某位大佬,這基盤幾乎就是鐵打的。

  如果說正史諸葛亮是荊州系的帶頭人,那麽這一世諸葛亮就是鐵打的雍涼系指定繼承人,董昭僅僅只是在腦子裡面過一圈,就意識到這群人其實早早就在等江東出錯。

  “這樣的話,出的就必須要是精銳骨幹了。”董昭已經理順了內中的邏輯,既然江東出錯這麽處理,那麽去的人就必須要靠譜。

  “其實並非是精銳骨乾的問題,而是部曲化,甚至更直接一些的各家私兵的問題。”賈詡歎了一口氣說道,“江東因為大環境問題,在私兵的道路上一去不複返,這其實是軍製的問題。”

  江東海軍的表現其實能說明很大的問題,海戰的時候一船一船的戰死,也沒有出現過潰逃,賽利安開自循環,基本就是無敵,江東海軍的士卒也沒見有潰散過,打起來那種玩命的氣勢也不帶摻假的。

  更重要的是江東海軍敗亡的次數並不少,面對賽利安的時候,上船基本都需要先讓人幫忙寫好遺書,就這江東水軍也沒潰散,戰死過半的時候也不是沒出現過,然而依舊奮勇向前。

  雖說海軍這種兵種,奮勇向前,打不贏也還是打不贏,但那種勇氣最起碼是真的。

  這說明什麽,說白了不就是士卒本身並沒有什麽問題,問題出在別的玩意兒身上,而出身涼州的這些大佬都見過來涼州打人的丹陽,所以都很清楚問題其實是出在軍製上。

  部曲化的陸軍就不提好處那些省錢等問題了,直接說最核心的地方,部曲化的陸軍隻對於本家族負責,而且將帥是本家族內部進行世襲,反過來講,陸軍實力的強弱,關乎家族本身的強弱。

  看起來有些像是封國的意思,但差距很大,封國的軍隊是給封國內最合適的將帥,而不是給本家人,而部曲是本家內部世襲的。

  所以部曲的核心就一條保護本家的利益,這也是三國年間魏國和蜀漢使用募兵製除了幾個大將有自己的軍旗,其他不是魏就是漢,而江東的軍旗基本上是各姓氏的原因。

  所以江東勢力的軍團是由將軍部曲加其他士卒匯聚起來了,也是周瑜當時打曲女城的時候,賀齊回來匯報的時候,周瑜神色冷漠的原因——再打下去,他們的部曲就頂不住了。

  和明朝的家丁接近,家丁能打,但家丁損失慘重將軍也就廢了,江東部曲的情況可以以此為參考。

  海戰不存在讓非部曲送死這一概念,因為打輸了大家一起死,所以都得玩命,而陸戰,部曲戰鬥力靠譜,其他士卒實力偏弱,放西涼鐵騎的話,那就是最強者帶頭衝鋒,偏弱的士卒沒的說,必須跟上。

  可江東不同,江東將校的部曲,是他們的根基,所以部曲不上,讓普通士卒先上,這打普通對手還行,打硬茬,普通士卒也是人,待遇還有所不同,玩命還得自己先頂,江東士卒什麽心態?
  所以部曲製下的普通陸軍士卒都是混日子的,能打贏就打,打不贏,打不贏就溜唄,反正有拿錢最多,裝備最好,吃的最好的那些部曲私兵,我一個混子為什麽要玩命。

  直接點講,這就是軍製問題,雖說賈詡也知道,這軍製其實是江東大環境導致的結果,但現在天下一統,你們還這樣,只能是等我們逮住機會,將你們往死了收拾。

  孫策和周瑜是希望改變這一點的,但還是那句話,人可以背叛階級,但階級沒辦法背叛階級,這就不是一個人的事情。

  “沒覺得他們那麽愚蠢啊,北方的將帥都恨不得超編,多從軍需處那邊搞錢。”董昭有些不解的詢問道。

  “兵是屬於誰的問題。”賈詡隨口回答道。

  “在北方,私兵就是私兵,國家募兵制度下的正規兵就是正規兵,就算是大將軍,一聲令下,除非想要造反,兵權也得交割。”賈詡帶著幾分無奈開口說道。

  就比方說大漢朝在靈帝末期到少帝那段時間,皇甫嵩其實有起碼兩次機會拯救這個國家的,一次是靈帝死前,認為董卓這人可能有別的想法,調離董卓去當並州牧,讓董卓將兵交割給皇甫嵩,董卓死扛。

  那個時候皇甫嵩如果聽侄子的話,拿著詔令去找董卓討要兵權,董卓是沒辦法擋住的。

  第二次則是靈帝死後,皇甫嵩手下有三萬人,而且人和軍團就在扶風,說實話,有三萬人的皇甫嵩,就當時那個大環境,基本亂殺,董卓也擔心皇甫嵩找他麻煩,所以當時入主洛陽的董卓詔令調兵,皇甫嵩直接交割了兵馬,董卓實力再次壯大。

  這也是戲言說是靈帝雖說癱了,但最後留下的後手,但凡少帝和獻帝有一個能啟用,都不至於亡國。

  漢末的皇甫嵩除了政治這方面有點騎牆以外,其他的都還好了,最起碼就史書上的表現,但凡是個皇子提了一冊詔書過去,就能解決幾乎所有的問題,畢竟比戰鬥力,皇甫嵩是靠譜的。

  最重要的是皇甫嵩除了有靠譜的戰鬥力,還有更“靠譜”的年齡啊,以及非常“靠譜”的後人啊。

  哪怕皇甫嵩有權臣的想法,為了壓住中原所有野心之輩,也得努力囤積戰鬥力,剿滅各大不法分子,五年間瘋狂囤積戰鬥力。

  到時候命數一到,一命嗚呼,皇位上坐的誰都能含淚舔包,而皇甫嵩的後人靠譜到都不能打,這不給皇甫嵩整個相父陪侍太廟?
  到時候不管是少帝在位,還是獻帝在位,不是十九,就是十四,放古代都算是成年人了,拿著皇甫嵩老死囤積下來的軍事大禮包,坐穩江山其實是沒啥問題的,畢竟皇甫嵩想當權臣的話,外部能打的勢力應該都被皇甫嵩砍死了。

  雖說有些離譜,但那個時間點的皇甫嵩,應該是沒人能打過的。

  不當權臣,基本也還是這個路線,畢竟皇甫嵩就差老死了,不當權臣,就只剩下名垂青史,周公吐哺這條路了。

  到時候皇甫嵩打擊野心分子只會更大力,而且臨死可能還會帶走一批朝臣,不過走這條路的話,軍事大禮包可能就不如之前那個大了,但這個更穩定。

  當然,話說回來,不管走哪條路,皇甫嵩都足夠陪侍太廟,可能還能混個武廟十哲當當,可惜靈帝給的後手,皇子沒啟用啊!

  賈詡自然是很清楚這些,所以他很清楚,詔令調兵在北方意味著什麽,不交割就是造反,董卓也就攤上靈帝快死了,換個其他時候,不交割,靈帝一個軍令給皇甫嵩,董卓人頭都得被皇甫嵩提走交差。

  軍魂、三天賦是強,可那也得看對手是誰,換成有準備的皇甫嵩,得了吧,該死就得死,沒啥意義。

  所以在北方,士卒不是將領的,是國家,哪怕出於戰鬥力考慮,一般不會主動切換將校的本部,但只要國家想要切換,那就是能做到切換,只看是不是值得這樣去做而已。

  而南方,士卒是屬於國家,還是屬於將領是需要討論的,至於為什麽會造成這種情況,其實有很多的原因,但真要討論的話,其實就跟北方宗族勢力瓦解的很乾淨,而南方宗族不斷地死灰複燃一樣,更多是地緣導致的政治問題。

  “也就是說不動軍製的話,人就算是遷徙過去,也改變不了是吧。”董昭大致明白了內中的情況,帶著幾分頭疼說道。

  “所以這次會動軍製的。”賈詡很是平靜的開口說道,“就看這次誰會跳出來擋,擋了的就會死。”

  賈詡說殺人的時候,連語氣都不會有起伏,而這種事情,下手的話,那就不是幾個人的問題了,然而賈詡卻如同碾死幾個蟲豸一樣沒有絲毫的波瀾,畢竟在很早很早就開始籌備了。

  “行吧。”董昭表示了解,他已經大致了解接下來的情況了,反正和他沒有什麽關系。

  “對了,都督那邊還運回來了接近二十萬的南貴百姓。”董昭突然開口說道,而賈詡點了點頭沒說什麽。

  畢竟事後複盤,哪怕只是在腦子裡面過一遍,賈詡都知道周瑜讓甘寧送信給陳曦和劉備其實就是一舉數得的事情。

  說實話,這年頭也真就只有三傻能做到一夜之間強遷一個城市的百姓,雖說這種強遷會帶來暴亂,動蕩,以及相當高的死亡率,但真要說速度,三傻強遷的速度絕對是世界第一。

  “總覺得就算是能掛載,一夜之間強遷這麽多人也很不可思議。”董昭咂吧了兩下嘴說出了自己的疑惑。

  貴霜外掛技術驚人這點沒什麽說的,載具運輸漢室五倍實屬正常,只是問題沒在這裡,而在於如何做到一夜之間遷徙這麽多人的。

  “那一批人裡面有專業遷徙的人員,不提別的話,隻說遷徙速度的話,還能更快。”賈詡面無表情的說道,三傻搞有腦子的東西不行,但搞燒殺搶掠這種事情還是非常專業的,絕對是頂級職業選手。

   貼點材料,省的有人說人口也是造的,歎氣

  《漢書·地理志》,這個是西漢平帝年間的數據,汝南郡,高帝置,莽曰汝汾。分為賞都尉。屬豫州。戶四十六萬一千五百八十七,口二百五十九萬六千一百四十八。南陽郡,泰置。莽曰前隊。屬荊州。戶三十五萬九千三百一十六,口一百九十四萬二千五十一。

  《後漢書·郡國志》這個是東漢桓帝年間的數據,汝南郡高帝置。雒陽東南六百五十裡。三十七城,戶四十萬四千四百四十八,口二百一十萬七百八十八。南陽郡秦置。雒陽南七百裡。三十七城,戶五十二萬八千五百五十一,口二百四十三萬九千六百一十八。

  都說了人口數據真不是我腦子一拍做出來的,順帶後漢書的人口數據,目前史學界一致認為各大世家黑掉了大約一千萬人的隱戶,也就是說東西兩漢的巔峰都在6500W上下,只不過桓帝死後靈帝一朝挨了瘟疫,所以我書189年用的是5000W人口,之後戰亂瘟疫再次下降

  貴霜人口,我書貴霜人口組成是北貴650W,其他為南貴,南貴數據取的是科林·彼得·麥克伊韋迪《世界人口歷史圖集》的公元200年印度本土數據,這個數據是3900W,也就是說南貴+婆羅門輻射范圍為3900W人口,而我書是算輻射區的,這個早說了十幾遍了,歎氣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