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直播鑒寶,恭喜大哥喜提牢飯》104.第104章 眼前一黑
  第104章 眼前一黑

  曾經被列為“臨海市的十二大必遊景點”的海林博物館,因為館外發生了命案,最近冷清了不少。

  好幾個博物館的老人都走了,好像博物館明天就要倒閉似的。

  但就是在這麽重要的時候,海林博物館的實際話事人,汪國聲、汪大師,卻沒待在館裡穩定軍心,而是跑到了張揚的工作室。

  並且主動提出,想和張揚合作一起直播鑒一次寶。

  “汪老師,來直播鑒寶的很多寶友,他們拿來的東西,大部分都是幾百塊的小東西,讓您老這樣的專家去看,有點大炮打蚊子的意思。”張揚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

  他倒不是真覺得汪大師咖位太大了,畢竟那些去參加《尋寶》的民間收藏家,手裡東西的質量,和張揚平時鑒定的差不了多少。

  張揚真正擔心的是,網友喜歡整活兒,老人家的接受能力可能沒那麽強,到時候氣氛尬住可就不好了。

  “鑒寶哪有什麽大炮和蚊子的說法,能幫人把東西的真假分辨清楚,不就夠了嗎?”

  汪大師對張揚的話不以為意,笑呵呵的說道。

  “我看過你的節目,不少人來鑒定文玩啊、象牙製品啥的。你忘了,我以前就是靠鑒定雜項收藏品出名的?”

  見老人連他“雜項鑒定專家”的名頭都搬出來了,張揚隻好同意他一起直播。

  在汪大師出鏡前,他先給直播間的網友們做了下說明。

  “兄弟們,今天有一位重量級的嘉賓要來。”

  “那些可能把自己送進去的東西,我只能說,你們要慎重一點,不多解釋。”

  “雜項的收藏品,像竹雕、木雕、文房四寶這些,伱們可以盡情的招呼,有這位老師幫忙,我肯定能給你們分析的明明白白。”

  【不會是搞鑒定的警察吧?】

  【也有可能是博物館的】

  【兄弟們,是時候把傳家寶拿出來了】

  【給新來的嘉賓一點點震撼】

  “行,那咱們先歡迎第一位連麥的寶友。”

  張揚一邊點接受連麥,一邊起身歡迎汪大師坐到他旁邊。

  他的視線還在汪國聲身上呢,就看到老人臉上露出了非常驚訝的神情。

  什麽事,能讓一個歷經風霜的八旬老人,露出這樣意外的表情?

  張揚趕緊轉過身,寶友展示在鏡頭裡的東西,讓他眼前一黑。

  小小的一張圓桌上,並排擺著三本顏色發黃、線裝的舊書,每本上面都有相同的名字《金評梅詞話》。

  “嘿嘿嘿……張老師,請問,這個能看嗎?”

  說話的是個聲音有些青澀的寶友,年紀應該不大。

  在看到重量級嘉賓,是位白發蒼蒼的專家模樣的老人後,他有些騷氣的笑聲戛然而止,瞬間變得禮貌起來。

  要是汪大師不在,肯定能看啊,而且還要和直播間的網友一起看。

  但是現在,張揚一時間有點失語。

  “你這幾本書,我都看過。”汪大師開口打破了沉寂。

  嗯?什麽情況?這書有什麽門道嗎?

  張揚趕緊觀察起來,果然,這些書有說法。

  繁體字的線裝書,生產日期在,1933年?
  看張揚一臉認真的樣子,汪大師偏著頭問他:“你以前也看過?”

  “沒有沒有。”張揚迅速否認:“汪老師,這個你來說吧,我對這些書沒什麽研究。”

  “我只看得出來,這些書應該是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東西。經歷戰火,還能保存的這麽完好,實屬不易。”

  “何止是不易啊。”汪大師感慨道:“這種書,三三年的時候,由【燕京古佚小說刊行會】集資,燕京的孔德圖書館出版,一共隻印了120套。”

  “魯迅先生和鄭振鐸先生,兩人都各自買過一套。”

  “這一套書,也是現在我們俗稱的萬歷本。”

  【臥槽,肅然起敬!】

  【這老先生是誰啊,像親身經歷過一樣】

  【汪國聲大師你們都不認識?從小在燕京城的典當行學藝,什麽沒見過】

  【張大師不是倒鬥的嗎?怎麽這種層次的人都認識】

  “這位持寶人,這是你家裡傳下來的,還是自己買的啊?”

  “只有這三本了嗎?一套應該是十本。”汪大師輕聲問道。

  寶友沒有急著回答,而是問了張揚一句:“張大師,這個不違法吧?”

  “不會等會兒說我傳播不健康的信息,直接請我去喝茶吧?”

  張揚被逗笑了,都已經連麥兩分鍾了,現在擔心是不是太晚了一點。

  不過他還是安撫了一下寶友不安的內心:

  “兄弟,你這種未刪減版的書,不能公開發行,但是你蒙在被子裡看是沒事的,就是要注意身體。”

  “你聽聽,你聲音都有點發虛了。”

  “啊~沒事就行。”寶友長舒了一口氣:“這是我在太爺爺的遺物裡找到的,他以前在燕京大學上過學。”

  “看來是書香門第。”汪大師點了點頭。

  “老師,那這些東西現在有價值嗎?”

  “這個……”張揚看向汪大師:“能說嗎?”

  這種東西,到底是什麽政策,張揚還真不知道。

  汪大師微微一笑,說道:“可惜你這一套不太完整,不然走拍賣渠道,還是價值不菲的。”

  “這類書籍,目前還是建議你自己收藏。”

  【哈哈哈,他都看完了還收藏啥】

  【文學價值其實挺高的】

  【這是蘭陵笑笑生的神作啊,我自己都收藏了一套刪減少的版本】

  “好的,謝謝老師。”

  寶友很懂,沒有過多的糾結。

  ……

  “咳咳,兄弟們還是注意點啊。”

  張揚假裝咳嗽兩聲,提醒直播間的觀眾,注意下場合。

  “忘記給大家介紹了,今天的嘉賓,是國內著名的雜項鑒定專家,汪國聲老師。”

  “汪老師的見識擺在這裡,大家好好珍惜這樣的機會啊,別浪費了。”

  “來,歡迎下一位寶友。”

  第二位寶友的手機像素有點低,照了半天都沒聚焦,最後乾脆把鏡頭拉高,總算拍清楚了。

  他帶來的寶物,分別裝在六個擺成一排的紅色小紙盒子裡。

  “寶友,你裝的是什麽東西啊?”張揚問道。

  “兩位老師好,這是六顆,我以前買的,安宮牛黃丸。”

  視頻那頭說話的,是個有點北方口音的中年人。

  “我去!”張揚驚訝的和汪老師對視了一眼,後者衝他點了點頭。

  意思是,汪大師也認可這是件好寶貝。

  這種東西,按理來說應該直接給汪國聲看,畢竟老人家對這種民間常說的“神藥”肯定很熟。

  不過一開始汪國聲就和張揚說好了,他來不是喧賓奪主的,讓張揚還是按自己的節奏來。

  張揚按照平時的習慣,先問來歷:

  “寶友,你是哪來的啊?”

  “這是我74年的時候,買的73年生產的藥。”

  【七三年,我都沒出生呢】
    【那時候我剛一歲】

  【我爸是七二年的】

  【前面的兩父子要不認個親吧】

  “這是哪裡生產的啊,國內,還是高麗?”

  “國內的,本地的營口中藥廠出產的。”

  “這個當時多少錢買的?”張揚好奇的問道。

  大哥拿出一張紅色的發票,指著上面的字說:“當時買的時候,一顆是兩塊一毛三,六顆一共是十二塊多。”

  “這麽便宜!”張揚想到了73年的物價低,但是沒想到會這麽低。

  旁邊的大數據顯示,安宮牛黃丸,93年之前的,因為多了一味“犀牛角”的藥材,每顆的拍賣成交價都在萬元以上。

  而和這位寶友手裡的藥年代相近的拍品,一顆60年代的安宮牛黃丸,拍出過11萬的天價。

  【那會兒的工資也就三十塊】

  【發大財了啊】

  【七幾年的兩塊錢,購買力和現在的兩千差不多】

  【這不是過期了嗎】

  看彈幕說到過期的問題,觸及到張揚的知識盲區了,他馬上虛心請教一旁的汪大師。

  “汪老師,這個藥會過期嗎?”

  沒想到汪國聲好像在思考什麽事,沒有馬上回話。

  還是寶友先回答了問題:“這個有蠟封著,應該不會過期吧!”

  “不會過期,那個年代,這種藥都封的很好。”汪大師回過神來,接著寶友的話說道。

  “老師,那我這個東西現在大概能賣多少錢?”

  “我看網上,現在用人工牛黃做的,也賣九百塊錢一顆呢。”寶友問出他最關心的問題。

  “其實有兩種價格……”

  張揚把拍賣和實際藥物本身的價格說了一下,具體的交給寶友自己做判斷。

  【這種藥,在重症病房外可以賣幾十萬】

  【安宮牛黃丸用的好,是真的能續命啊】

  【我爺爺前兩年花五萬買了兩顆91年的】

  【其實中藥這東西真不好說,見仁見智吧】

  ……

  “我看下時間啊,三點半,有點晚了。汪老師,咱們再鑒定兩個就出去吃飯吧?”

  “彈幕別急啊,今天的東西你們還不夠你們開眼的嗎?”張揚笑著回應彈幕懟他的話。

  主要是考慮到汪大師的年紀,讓他一直陪著這麽坐著也不是辦法。

  “來,這位叫酒劍仙的寶友,你是來鑒定青銅劍嗎?”

  “我是來鑒定酒的。”寶友順著張揚的話說:“老師不是要出去吃飯嗎?那不得高低整兩口茅台啊。”

  那邊說著話,就把鏡頭給到了一瓶經典的乳白色玻璃瓶茅台。

  和一般的茅台不一樣,上面系著兩根紅繩,繩子上寫著“GWY機關服務局專用酒”。

  “說句實話,你這上面這幾個字我都不敢念。”張揚假裝擦了擦額頭上的汗。

  “我怕直播間的網警太敏感了。”

  【念吧,出事了我們去給你送飯】

  【這寶友有點背景啊】

  “老師,那這個能鑒定不?”寶友問。

  “能啊,你把瓶子轉過去,我看看背後的生產日期。”

  張揚已經確定,這個酒瓶子是2013年生產的。

  如果和這個酒的生產日期對的上,東西就有很大的概率沒啥問題。

  寶友把瓶子轉過去,看到上面寫著“2009年”,張揚眉頭一皺。

  “寶友,我不懂酒啊,但是我看的話,這東西應該是有點問題,這個生產年份應該是虛標的。”

  “不是09年的嗎?我打光照了一下這個瓶子,還挺透的,和現在那種茅台瓶子不太一樣。”

  “哥,玻璃透不透的,有那麽重要嗎?”

  張揚懷疑這位寶友可能是瓷器鑒定看多了。

  “哈哈,不好意思啊,老師,忘記是玻璃的了。”

  寶友尬笑兩聲,從旁邊的桌子上拿出一塊黑色的、像磚頭一樣的東西。

  “其實我是想請兩位老師,幫我看看這個磚硯。”

  所謂磚硯,就是用古代的磚頭為材料刻製的硯台,一般是秦漢時期的古磚,畢竟現代的磚頭沒什麽價值。

  張揚的眉頭再次皺了起來。

  東西看的多了,那種明顯的老物件兒就是不一樣,比如眼前這塊磚硯,古樸的氣息撲面而來。

  “這上面有刻字嗎?一般這種磚頭,都會寫明白來歷的,不然不值錢。”

  “有的。”寶友翻轉石硯,指著上面陰刻的大字說道:
  “這上面寫的是【漢建安元年重修洛陽宮】。”

  【哈哈哈哈,這人真是個大聰明】

  【螺旋聊爆啊】

  【這是漢磚啊,大開門的東西】

  “建安元年嗎?兄弟等一下,我看看是哪一年。”

  張揚看了下年代表,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而這塊磚的「生產時間」是195年。

  對上了!
  “兄弟,你這東西哪來的?”

  “祖傳的。”寶友對答如流。

  張揚給他豎了個大拇指:“這是給警察的說法,咱們兩兄弟,有必要這樣嗎?”

  “說說吧,這是從哪裡搞來的?”

  “真是祖傳的。”

  “祖傳倒鬥嗎?”張揚笑著問道。

  “不是,我祖上是道光年間,管五個省鹽稅的官員,以前門上還有道光皇帝賜的匾,這種東西,家裡以前還有很多,都搞丟了。”

  【盜光皇帝?好狠的盜墓賊】

  【這哥們說著說著,聲音突然抖起來了】

  【哈哈哈,皇帝認證的老九門是吧】

  “兄弟,你不會等下拿出道光皇帝禦賜的發丘印吧?”

  “沒有,這真的是祖傳的。”寶友信誓旦旦的說道。

  “您能幫我看看這個東西,現在值多少錢嗎?”

  “錢?這種也就……”

  張揚剛想報價格,這就是個千把塊的東西。

  但是汪大師突然在桌子底下,按了一下他的手,給了他一個微妙的眼神。

  接著,老爺子開口問:“這位持寶人,你是中原省人嗎?有沒有在落陽市的中州中路待過?”

  話音剛落,連麥的寶友直接斷開連接……

   凌晨還有一章,爭取日更8k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