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直播鑒寶,恭喜大哥喜提牢飯》312.第311章 沈姑娘要看風水
  第311章 沈姑娘要看風水

  【主播不需要,我們需要】

  【只有已婚男人才知道,腎能不能保養根本不取決於自己】

  【男人要腎好,就要喝腎寶】

  【我有個朋友托我問問,這藥有用嗎?】

  張揚看著這些彈幕,一陣無語。

  三鞭丸這東西,一聽名字就知道是以形補形的中藥啊。

  用處肯定多少是有一點的。

  “老師,我不是來賣藥的,是我有個朋友,他想要用這個藥,但是又怕這是值錢的寶貝,畢竟要補的話,也可以選擇吃六味地黃丸。”

  “我懂你的意思。”

  張揚很了解寶友這種心態,就像家裡有一株千年人參,賣了可以買很多很多百年人參,而兩者的藥效對普通人來說其實差不多。

  這時候,如果不是特別有錢,還肯定是賣了劃算。

  “你這一盒,裡面有多少顆?”

  “不是顆粒,它是一管一管的濃縮丸。”

  寶友拿出來其中一小管給大家看了一下,是和芝麻差不多大小的黑粒粒。

  “這一盒有50管。”

  “行啊,看起來應該是八零年生產的出口用的精裝藥,我幫你看看市場價哈。”

  張揚熟練的查詢著拍賣歷史價格,像這種80年代的藥,還是很有市場的。

  “寶友,人家都是整箱整箱賣的啊。”

  “一箱有48盒,每盒和伱這個一樣,有50小管。”

  “那平均一盒多少錢?”寶友急忙問道。

  “平均下來,大概五千左右的樣子。”

  張揚算完這個帳,自己都嚇了一跳。

  一盒補藥而已,這麽貴的嗎?

  怪不得會有人選擇買原材料自己泡藥酒,確實比濃縮丸劃算一點。

  “我懂了,那我還是吃六味地黃丸吧。”寶友想了想答道。

  “額……你不是說,朋友要吃嗎?”

  “啊?錯了錯了,是我回去建議我朋友別吃這個藥。”

  為了掩蓋自己的口誤,寶友急忙從箱子裡拿出另一盒藥轉移話題。

  白色的小盒子上畫著一個紅色的愛心,上方寫著五個大字:

  蟾麝救心丸。

  張揚看到藥的名字就知道,這玩意兒肯定貴。

  救心丸啊,能讓牛頭馬面空手回去的東西。

  再看包裝盒上寫的成分:麝香、蟾酥(蟾蜍的白漿)、牛黃、珍珠、紅參。

  除了珍珠,沒有一樣便宜貨。

  結合生產的年份,1993年,很明顯,這些藥材大部分都是純天然的。

  這類上了年份的中成藥,和現在用人工培育的藥材做成的新藥,到底有什麽區別,張揚說不準。

  他知道的是,就像老的安宮牛黃丸一樣,這盒1993年的蟾麝救心丸,價格絕對比現在藥房裡的速效救心丸,貴得多得多。

  “這個,應該是我父親當年給我爺爺買的藥。”

  “可惜最後還是沒用上,唉。”

  寶友歎了口氣,保持著端詳盒子的姿勢,一動不動,好像陷入了回憶。

  張揚還是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

  之前遇見過連麥時兩口子吵架的、打架的、親戚之間算舊帳的,那些都好處理。

  現在這……

  看看彈幕吧,如果寶友一直沒反應的話再掛斷。

  【我現在就好奇,那個補腎的藥是誰買的】

  【人家不是說了嗎,父親買的】

  【如果要是我死了,死前一定把這種東西處理掉】

  【要是我的兒子翻我的遺產,估計只能找到2個TB的雲盤】

  寶友耽誤了十秒不到,就緩過來了。

  “老師?這種藥現在還能用嗎?”

  “我看看包裝……等等,這盒還沒拆開過嗎?”

  張揚發現小盒子上還有封簽,趕緊叫住寶友。

  “那別拆了,直接去找你們本地,那種上了年頭的老中藥鋪,問他們收不收。”

  “一般這種藥,得好幾千一盒呢。”

  “好好好,謝謝老師。”寶友連聲道謝。

  他接著又拿出了不少老的中成藥,比如牛黃清心丸、海馬丸、消栓再造丸、參茸白鳳丸等等。

  大部分都是上個世紀,東北一些老牌製藥廠出品的中成藥。

  主打一個全部選用純天然中藥材。

  那個年代,也確實沒有人工養殖一說,大自然就是最好的藥田。

  張揚在網上替寶友搜了一下這些藥的價格,遠遠高於新藥的市場價,貴一倍都算便宜的。

  不過彈幕裡一些上了年紀的觀眾說,這些藥放在當年,工資那麽低的時候,買的時候也得咬咬牙。

  所以花錢收藏藥品,還是不劃算。

  寶友這個藥箱裡,壓箱底的寶貝,是一大塊黃色的乾貨。

  裝在一個塑料袋裡,乍一看有點像曬乾的魚肉,也有點像大片的紅薯乾。

  “老師,這是什麽東西?”

  “你別動,我看看。”

  「名稱:鰵(min三聲)魚膠」

  「材質:蛋白質」

  「生產時間:2001年」

  「詳細信息:用野生鰵魚的魚鰾,水洗除去粘液、血汙後,剝去內外層的薄膜,單獨曬乾成片狀,傳統的海珍之一,是沿海地區的居民常用來補充營養的珍貴食材。」

  哦,原來是一種珍稀的花膠啊!

  張揚在羊城的時候吃過這東西,有點像牛板筋,但是更潤。

  當時黃老師介紹,這東西,兩廣地區以前有收藏的傳統,一般是當婆婆的收起來,留給新媳婦坐月子的時候補充營養。

  由於過度捕撈,加上海洋被汙染等問題,這些海珍的價格這些年持續走高。

  黃老師說,一整塊大的鰵魚膠,年份超過三十年,價值起碼五十萬。

  “寶友,你這是鰵魚膠,一種比較珍貴的花膠,估計有二十年左右了。”

  “這是我爸爸以前做生意的時候,從羊城那邊買回來的。”寶友介紹道。

  “那就對了,應該是給令堂,或者你媳婦兒準備的補品。”張揚一眼就看透了問題的本質。

  這下,三鞭丸是給誰的,也很明顯了——就是給寶友的。

  讓人不禁感歎,父愛如山呐!

  “是嗎?這東西煮著吃的嗎?”

  “對,這一塊可以煮一大碗,四十萬的量,夠你們吃兩天的了。”

  “多少?四十萬?”

  【只有粵省人才知道這個鰵魚膠有多好】
    【在香江旅遊的時候見過,賣的老貴了】

  【我女朋友家就是香江的,家裡屯了幾十萬的魚膠,不知道想幹嘛】

  【這東西就能補充點蛋白質和氨基酸,不是純純的智商稅嗎】

  寶友自己也在看彈幕,本來聽說能賣40萬挺高興的,但是看到智商稅的說法,心裡咯噔一下。

  “老師,這個是智商稅嗎?”

  “是的話我就不賣了。”

  “大哥這麽講良心啊。”張揚給寶友豎了個大拇指。

  “不過沒必要這麽想,這東西應該算是富人樂。”

  “吃下去肯定是能補一點的,就是性價比很低罷了,但是那些願意拿幾十萬買你這塊鰵魚膠的人,你放心,對方根本就沒思考過值不值的問題。”

  “有錢,買來吃的開心,就可以了。”張揚解釋道。

  這年頭要是賺富人的錢都有負罪感,那真是純純的牛馬。

  “謝謝老師啊,謝謝。”

  寶友連說了兩聲謝謝,看上去應該是把張揚說的話聽進去了,臨走的時候還不忘刷了幾十塊的禮物。

  “好了,今天的直播就到這裡了。”

  張揚看了下後台,已經沒有人申請連麥。

  老觀眾都懂,張大師是準點下班的,誰來了都留不住。

  關掉直播間後,張揚都沒和徐傑打招呼,就急衝衝的走出了直播的房間。

  他差點忘了一件重要的事。

  今天,師傅汪大師回臨海了。

  ……

  自從海林之光拍賣會臨海站圓滿收官後,汪大師就對張揚運營博物館的手段,完全放了心,大部分的時間都待在燕京。

  那時候是初秋,不管是風景還是氣溫,燕京都更適合老人待著養生。

  不過最近幾天北方降溫的厲害,臨海也大跨步從夏末直接到深秋,汪大師就又回來了。

  身邊還帶了兩位客人。

  一對父女。

  父親叫馬俊卿,是燕京大學歷史系的講師;女兒叫沈書語,燕大歷史系世界史專業的畢業生。

  他們是來相親的。

  張揚一進門,感受到兩個陌生人打量他的視線後,心裡馬上覺得不對勁。

  男人看他的眼神有點曖昧,姑娘看他的眼神有點……嬌羞?
  這年齡段、這組合,等等,他們不會是馬老師的兒子和孫女吧?
  “師傅,晚上好。這兩位是?”

  “張揚你來啦,來,我介紹一下。”汪大師臉上笑開了花。

  他侄兒的感情生活一團糟,張揚是最近幾年第一個相親的晚輩。

  老人家遇到這種事,非常上心。

  “這位是我的師弟,馬俊卿馬老師,馬國鈺是他的父親,現在是燕大的歷史老師。”

  “馬師叔好。”張揚禮貌的握手。

  這位年輕的馬老師,看起來還挺清秀的,給人一種舊派讀書人的感覺。

  “張揚,久仰大名啊。”

  馬俊卿看著張揚,笑著點點頭,接著扭頭對身旁的女兒說:
  “書語,你自我介紹一下吧。”

  “好。”沈書語微笑著答道。

  張揚趁機偷偷打量了一下今天的女主角,鵝蛋臉、柳葉眉,鼻梁上掛著一副圓眼鏡,笑起來像剛剛畢業的高中生一樣靦腆。

  聽說沈書語的母親,在她尚在繈褓時就去世了,所以她是隨母姓的沈。

  名字裡的“書語”兩字,就像她向張揚自我介紹時說的那樣,“書是讀書的書,語是不說話的語”,暗示她是個文靜的女孩子。

  “你好啊,學姐。”張揚微笑著點點頭。

  都是歷史系的,雖然人家是燕大,但叫聲學姐也沒問題。

  張揚自己這名字取的,就沒啥好介紹的了。

  其他方面嘛,是個學習了兩年半的大學生,平常的愛好是直播鑒寶、古玩市場尋寶、直播抓盜墓賊、去公安局拿錦旗等等。

  “挺好的。”沈書語聽完張揚的介紹,認真的點了點頭說:“我平時也會關注到你的鑒寶直播,不僅學識豐富,還非常的正能量。”

  張揚聽完,心裡馬上浮起一個念頭:
  壞了,不會社死吧。

  他下午剛直播和寶友們聊三鞭丸來著;

  以前還帶著直播間的觀眾連麥巨濡女主播;
  直播間的彈幕關鍵詞是“南同”……

  張揚開始思考,怎麽迅速跳過這個話題,不要再聊直播了。

  不然別說什麽相親了,先給對方點封口費吧。

  汪國聲看張揚不講話,還以為他臉皮薄,趕緊開口解圍:
  “俊卿,之前馬大師和你提了張揚的直播事業沒?”

  “那做的可好了,他自己開的工作室,現在直播號是鑒寶主播裡的前三甲。”

  “而且他還和各地的警方都有合作,抓住了好幾個非法盜掘文物的犯罪分子,光錦旗就掛滿了一整面牆……”

  在汪大師的口中,張揚不僅是圈子裡的後起之秀,還是整個臨海最有前途的年輕人之一。

  聽得當事人心怦怦直跳。

  這麽吹,萬一人家問:那為什麽在臨海讀大學啊?

  張揚都不知道怎麽解釋。

  估計只能回答說:自己不想去燕大或者青華。

  有雙向奔赴,就有雙向拒絕嘛。

  還好,馬俊卿是帶著任務來的,對汪大師說的話,不停地附和。

  大概就是“啊,對對對,我早聽說了”之類的話。

  場面一度變成,像是兩個媒婆,在沈書語面前吹噓張揚。

  聊到最後,汪大師找了個借口,讓張揚帶著沈姑娘逛逛海林博物館。

  目的是讓他倆單獨相處一會兒。

  年輕的男女並肩走在空曠的博物館裡。

  這裡是張揚的主場,主人翁意識還是要有的。

  他主動問沈書語:“你對什麽方面的文物感興趣,我有針對性的帶你去看看?”

  “我是學世界史的,你們這裡有沒有外國的文物啊?”

  “外國的?”

  張揚第一時間想到了那批埃及的文物,被省裡來的人截胡了,好氣啊。

  “高麗或者霓虹的有興趣嗎?”

  海林博物館有個泛華夏文物展廳,收錄的都是些鄰國受華夏影響生產的文物。

  “東亞的文物,我都在燕京系統地學習過了。”

  沈書語回答的很老實,她覺得這樣可能會讓張揚尷尬,又補充了一句:
  “要不你教教我風水知識吧。”

  “我看過你給人家看風水的切片,感覺挺牛的。”

  “不是,你真看過我直播啊?”張揚脫口而出。

  “看過啊。”沈書語笑著點點頭:“都是吃飯的時候看。”

  “看風水也不是不行,你等等啊,我打個電話。”

  張揚想起來半個月前,有個人倒霉蛋邀請他去給墓園剪彩,他沒去。

  “喂,平安哥,現在擱哪兒尋摸墓地呢?”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