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直播鑒寶,恭喜大哥喜提牢飯》333.第332章 千萬別問我靈不靈
  第332章 千萬別問我靈不靈
  鑒寶活動第三天。

  現場排隊的人竟然比昨天還多。

  不過包括張揚在內的各位專家一點兒不慌,因為這次津門站,總的報名人數和盛海站是持平的,所以就算今天忙一點,按規律,明天也肯定會閑下來。

  一上來鑒寶的前幾位寶友,帶來的寶貝都十分平庸,既沒有噱頭,也不是哪個博物館的同款,甚至有人直言就是來湊熱鬧的,看得張揚都有點困了。

  直到一位穿著樸素的中年婦女,從尿素口袋裡掏出了一個棕黃色的毛球。

  是真的動物的毛。

  毛發很長,還長著旋兒,一看就知道是動物製品,甚至可能是原生態的。

  “專家老師你好,這是我從家裡老母豬的膽囊裡掏出來的,村裡的中醫說是豬寶,說能賣很多錢。”

  “但是我到津門以後,找了很多大醫院,三甲的、三乙的都去了,人家不收這玩意兒。您能不能幫忙看看,這東西到底值不值錢,能不能放到這個拍賣會上拍賣一下?”

  張揚本來都要直接伸手把東西拿起來了,聽到是從豬的膽囊裡掏出的,趕緊戴上了手套。

  誰知道洗沒洗啊。

  豬寶這東西,他之前好像聽過,學名應該叫做豬砂。

  其實就是豬的膽結石。

  必須得是上了年紀的老豬,才能長出來的名貴中藥材。

  張揚把這塊比饅頭還大的豬砂拿在手裡,稍微掂量了一下,比石頭輕不少,大概只有一兩重的樣子。

  “東西沒問題啊,寶友,這確實是天然的豬砂,農村有時候也叫豬寶。”

  “但是這東西,屬於有價無市,沒什麽人買,醫院更不可能買這東西。”

  “什麽叫有價無市啊?”女人撓了撓頭問道。

  張揚耐心的解釋說:“像這麽大的豬砂,之前在新加坡那邊拍賣過一塊,200多萬成交的。所以好的收藏品級別的豬砂,價格會很高,這是肯定的。但現在的情況是,願意收藏這東西的人沒了,沒人出200萬,甚至兩萬都沒人願意出,所以叫有價無市。”

  “啊?那我這寶貝不是浪費了。”女人一臉懊惱的說道。

  【豬寶算啥寶貝,農村多的是】

  【這東西的藥用價值和牛黃很像,正常人肯定用牛黃啊】

  【中藥就沒什麽方子用豬寶的,當然沒人買】

  【狗寶、驢寶、馬寶、牛寶、羊寶,合稱五寶,就是沒有豬寶,所以便宜】

  “這樣吧,您可以留個聯系方式,我們內部審核一下。如果可以的話,到時候通知您帶寶貝來拍賣,或者直接圖片拍賣,成交以後再帶來線下交易。”

  張揚也不知道,拍賣這種原生態的動物製品,要不要什麽奇怪的牌照。

  萬一要像賣豬肉一樣辦證,那他就愛莫能助了。

  “不過這種豬寶,風乾以後像牛黃一樣,可以保存很久,就算賣不出去,也可以先收藏起來。”

  “好的,謝謝老師,我知道哩。”女人點點頭,把這團毛球裝回袋子裡,趕緊去找小唐登記。

  生怕遲了就賣不出去一樣。

  除了這位鑒定豬寶的寶友,上午還有另外一位鑒定動物製品的藏家。

  而且拿出來的東西比較溫和,一件牛角雕像。

  寶友剛把雕像拿出來的時候,張揚還以為是玉雕。

  因為雕像通體呈紅色,非常的溫潤,有明顯的玉質感。

  但仔細一看雕像的紋路,有大量的豎條紋,手感也和石頭不一樣,才能確定材質是黃牛角。

  牛角雕現在是非遺項目,所以這件東西肯定沒啥法律風險,就看值不值錢了。

  “老師,我說我是按犀牛角買的,您信嗎?”寶友笑著問張揚。

  張揚點點頭:“我信啊,當時花了多少?”

  “兩千塊。”寶友嘿嘿一笑,“您放心吧,我是按牛角買的。犀牛角不能交易,這我還是知道的。”

  張揚從寶友的臉上看的出來,皮這一下,對方很開心。

  他也笑著問對方:“那你知道這是雕的是什麽題材嗎?”

  “題材?這雕的不就男人種田,女人抱著孩子在旁邊看嘛,有什麽題材?”

  “看來還是不明白。”張揚擺擺手指告訴對方,“這雕的可是鼎鼎大名的《二十四孝圖》之一,魯迅以前寫過相關的文章抨擊過。”

  “你這件雕的是其中一個故事——埋兒奉母,講的是這個男人,因為養不活一家四口,為了贍養老母親,準備把自己孩子活埋的故事。”

  “啊?為啥要活埋啊?”

  “少一張嘴,多一口飯呀。”

  【真的假的?太逆天了吧】

  【老師沒講完啊,這個叫郭巨的大孝子,挖坑挖到一半,挖出了金子,所以沒埋成】

  【太孝了,孝到我頭皮發麻】

  【古代的愚孝是這樣的,放到現在,真活埋了得坐牢】

  【伱怎不說放到現在,挖出來的金子要上交,還是養不活呢?】

  “我不是單純給你科普這個故事啊。”張揚解釋了下自己的用意,“我是想告訴你,怎麽鑒定這件牛角雕。”

  “首先,確定是真牛角,不是塑料,這個網上有很多的方法來鑒定。”

  “其次,在已經是真牛角的基礎上,咱們看這個題材就看的出來,應該是件老東西。”

  “現代人造假這種東西的工藝品,真的很難賣出去。”

  “老東西的話……能到乾隆嗎?”寶友非常專業的問道。

  “乾隆晚期到嘉慶早期吧,這中間的工藝一脈相承,沒法準確分辨。”

  “嘉慶,那價格能超過兩千了吧?”

  “當然,兩千是近代工藝品的價格,你這件起碼一萬二吧,淨賺一萬塊應該問題不大。”

  張揚恍惚記得自己看過一件道光的牛角雕,也是二十四孝題材,拍了一萬三。

  這件嘉慶早期的應該差別不大。

  “乾隆嘉慶的就值這麽點啊?”排在後面的寶友忍不住問道。

  “民間工匠雕的,而且材質和雕工比較一般,題材還很過時,這價格還要啥自行車?”張揚給後面的寶友解釋道,“雕像收藏,一定不能拋開題材憑空估價。”

  “這要雕的是尊觀音,起拍價就起碼三萬了。”

  “很合理。謝謝老師。”寶友聽完點了點頭,心裡暗下決心,要趕緊把這個牛角雕賣掉。

  再過幾十年,二十四孝都沒人知道了,這東西更不值錢。

  ……

  上午最抽象的寶友是個中年大媽。

  穿著件青灰色的道袍,拿著把拂塵,乍一看還以為是道姑下山。

  結果一問才知道,人家就只是個俗家弟子,還非說自己是“津門居士”。

  “那這位居士,你是要鑒定你的拂塵嘛?”

  張揚已經看出來,對方手裡的拂塵就是現代的馬毛工藝品,電視劇裡的滅絕師太同款,網購價不超過五十塊。
    但大媽搖了搖頭,從兜裡掏出了一個又長又扁的紙盒子。

  “我想請老師看看這些符咒。”

  “符咒?”

  張揚打開一看,還真是黃紙畫的符。

  他上一次看到符咒,還是某部電影裡的“鎮靈符”。

  但大媽盒子裡裝的符,要比那種邪咒簡單多了。

  而且也非常好辨認,因為上面都有簡體漢字。

  每張方形的黃色符紙上,都用朱砂寫著“上清祖師”四個大字,法術的指向性非常明確。

  根據每種符咒的不同,正中心的圖案和文字會有一定的差別。

  比如“升陽符”,就畫了一個火鍋的圖案,鍋底下寫著“升陽”,往上是三個“火”字,鍋裡煮的是“九轉還丹”;
  除此之外,還畫了很多螺旋向上的線,象征著陽氣升騰。

  而這種升陽符的作用,根據這位居士的說法,和六味地黃丸差不多,都是幫陰虛的人補充陽氣的。

  再比如“招財符”,就畫了個元寶,寫上了“招財進寶”四個字。其余空白的地方填上一些螺旋線,好像光線發射一樣。

  甚至還有疑似自創的“健康祛病符”,主要內容就是“除病祛災”四個字……

  張揚把每張符咒都看了一遍,最後確認,全都是今年剛畫的。

  而且他感覺,給他符紙和朱砂,他也能畫。

  反正就是寫點關鍵字,剩下的地方瞎畫線就好了。

  和張揚有同樣感覺的還有圍觀的藏友們。

  “這就是符咒啊?”

  “我小學五年級的時候畫過,美術老師說我是鬼畫符。”

  “這東西都能有效果的話,那畫符的門檻還真夠低的。”

  “字寫的不錯,和我幼兒園大班的女兒寫的差不多。”

  “我覺得沒啥用……”

  張揚懷疑,吃瓜藏家們的這些話,已經讓眼前這個穿著道袍的寶友,後槽牙都快咬碎了。

  能看見她的腮幫子一直在有規律的鼓動。

  狠狠的咬牙切齒。

  不過還是要幫她鑒定一下的,萬一是被騙了呢?
  “寶友,你這些都是今年新畫的符,是有什麽疑問嗎?”

  大媽點點頭:“確實是我今年去觀裡請的,我主要是想請老師幫忙看一下,這些符咒是不是真的。”

  “啥意思?”張揚有點摸不著頭腦,“你說的真的,不會是說有法力吧?”

  “嗯嗯嗯。”寶友連聲應道,“我請每張都花了五千塊,請回來以後發現一點兒作用都沒有,就覺得很奇怪。觀裡的師傅說,可能是我的符被掉包了,所以沒有效了。”

  “但是我一直貼身保管,不應該會被掉包啊!”

  五千一張,智商稅的話確實不貴。

  沒作用也很正常,有作用那得報警備案。

  不過他不打算說這種沒用的實話,還是回歸鑒定。

  “真假我看不出來。”張揚實話實話,免得給大媽不靠譜的希望,“我能確定的是,符紙和朱砂,都是剛生產的新品,這些符咒也剛畫出來沒多久。”

  “那為什麽我用起來沒效果呢?”寶友還在糾結這個問題。

  “肯定是因為你的心不誠。”有藏家插嘴說道。

  “你放……放肆!”寶友文明的回懟道。

  眼看又要吵起來,張揚趕緊站起來做了個暫停的手勢。

  “停,居士,這些符你收走,我鑒定完了。”

  “以後和宗教文化相關的藏品,我隻負責斷代,其他的一概不涉及。”

  “千萬別問我靈不靈。”

  ……

  到了下午,張揚見到了本次活動辦到現在,文物等級最高的一件寶貝。

  一塊鑲嵌在玻璃相框裡的敦煌壁畫原件。

  張揚看到東西的一瞬間,腦海裡浮現的是三個字:這個刑!
  壁畫的內容是“唐宮仕女圖”。

  畫著后宮嬪妃十個人,圍坐於一張巨型的方桌四周,有的喝茶,有的在行酒令。

  中間四個人,負責吹樂助興;旁邊還有二名侍女,在輕敲牙板,為她們打著節拍。

  據寶友介紹,這畫應該是臨摹的唐代畫家張萱的仕女圖畫作。

  相當於把人家畫在紙上的名畫,轉移到了牆壁上。

  【感覺逼格一下子變高了】

  【還得是文物大盜張大師的直播間啊】

  【這是把牆給取下來了嗎】

  最後這個彈幕的問題,張揚能解答。

  能畫五彩壁畫的牆壁,自然不是普通的土牆或者石牆,是用澄泥+紙,一層一層堆疊出來的,粘在原始的牆面表層,平整且方便作畫。

  所以從側面看,這塊壁畫的橫剖面就像裝修常用的夾板一樣。

  只不過由於年代久遠,已經發黃、發白了。

  “這是北宋的五彩壁畫,還是當年敦煌裡被盜的。”

  張揚看完以後,心裡已經給這件壁畫評了個一級文物。

  雖然沒有飛天圖那麽珍貴,但敦煌的唐代侍女也是有口皆碑的好。

  “這是國外拍回來的文物嗎?”張揚只能想到這麽一個來源。

  其他什麽祖傳的、剛盜的都太駭人了。

  敦煌宣傳了這麽多年,應該沒有華夏人不知道玩意兒是國寶吧,寶友敢來線下鑒寶,說明還是很自信的。

  “在霓虹那邊一百五十萬拍回來的,老師幫忙看看,值不值得?”

  “從文物價值上講,很賺;從經濟價值上講,血虧。”

  “沒事,我就是奔著文物價值買的。”

  寶友的大方超出張揚的想象,他竟然現場表示,希望通過鑒寶大會的渠道,把這件敦煌的壁畫給捐出去。

  張揚當然一口答應下來:
  “目前我們活動組委會和海林博物館有深度合作……”

  他話還沒說完,就看到書畫組的陳老師急吼吼的走了過來,一看到張揚就說:

  “張館長,你知道的,我在青州博物館供職的時候,一直是敦煌壁畫方面的專家……”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