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直播鑒寶,恭喜大哥喜提牢飯》第419章 民辦博物館的致富之路
  第419章 民辦博物館的致富之路
  連線記者的時候,張揚全程都在劃水。

  不是他想劃水,實在是官方對於景點的介紹詞,人家主持人背的滾瓜亂熟,根本輪不到張揚發揮。

  一個多小時的連線,他光顧著看熱鬧了。

  但是不得不說,隴西的文旅真的很有東西。

  首先是DX市的博物館。

  裡面有複製的王莽權衡。

  王莽權衡是在1925年的秋天,在定西本地發掘出的國寶,除開島上那五件,剩下三件都是珍稀的一級文物,保存在國家博物館裡。

  一般遇上這種情況,都是國博搶走了寶貝。

  但王莽權衡還真不全是。

  當初一共有八件,其中五件被人從博物館偷出去,準備在當時的英國租界拍賣。

  是津門的公安局花了大力氣,從裡面全部追了回來。

  後來燕京的古物管理會又從商販手裡,購買到了遺失的另外兩件,加上隴西這邊本來的一件,才湊齊了一整套。

  國博能留下來三件,完全是因為走得急,沒來得及帶走。

  所以按理來說,這東西和DX市博物館是沒關系的。

  哪怕是在本地發現的。

  但人家竟然能說服國博,投入了數十位專家的人力和大量的物力,複製出了那三件“權”和“衡”,送到了DX市博物館裡收藏。

  從來只有國博薅別的博物館,這種反向薅,張揚還是第一次見。

  給市級博物館打了個樣,沒藏品可以找國博幫扶啊。

  ……

  其次,就是馬家窯彩陶文化博物館了。

  這個博物館,直接幫張揚大大的開闊了眼界。

  最主要的原因是,它也是民辦博物館。

  性質和海林博物館差不多,都被官方承認了,只不過它的收藏指向更單一。

  在實際接觸它之前,張揚以為這就是一個普通的小博物館。

  畢竟馬家窯遺址的發掘,最早可以追溯到1924年,到現在剛好一百年過去了,這中間出土的馬家窯彩陶雖然很多,但早就散落在全國各地。

  馬家窯彩陶文化博物館雖然離遺址不遠,但考慮到遺址現在本身就是些荒蕪的小土坡,這個博物館能有的寶貝也不會太多。

  實際還真是這樣,總共的藏品也就一百來件彩陶。

  而且大部分都沒什麽特色。

  畢竟最有名的人面魚紋彩陶盆,已經被國博收藏。

  剩下無非是些瓶瓶罐罐。

  但就是這樣的資源,竟然讓人家館長給玩出花來了。

  以博物館為依托,人家成立了文化研究會,和大學合作不說,研究會的名譽會長和顧問,還都是有頭有臉的大人物。

  有官方背影,一個民辦的博物館,立馬成了國內馬家窯文化研究的權威。

  同時還成立了書法院、詩詞會等等比較有新意的組織。

  但最讓張揚覺得厲害的,是人家竟然搞了一個“馬家窯文化研究會鑒定委員會”。

  博物館的館長就是鑒定委員會的專家。

  專門幫民間藏家鑒寶。

  而且,還會把鑒定證書,直接掛在博物館的官網上,給所有人查看。

  這待遇,想想就知道,鑒定費肯定不便宜。

  直播的時候,主持人不停地提到“博物館面向全國的玩家提供馬家窯彩陶的鑒定服務”,明顯是收了錢打廣告,但張揚還是狠狠的心動了。

  反正楚子強閑著沒事,讓他隨便在當地買個贗品,去人家那裡鑒定一下,偷走他們的百分百。

  等張揚回到臨海,“海林博物館文物鑒定委員會”也可以辦起來了,他都想好了,何館員就是首任的會長,張揚自己來當首席鑒定師。

  只需要額外招聘一個、會維護網頁的計算機系本科生就夠了。
    ……

  “觀眾朋友們,今天咱們的人文景觀之旅,到此就告一段落了。”

  “還覺得意猶未盡的觀眾們,可以關注這個官方帳號,後續還會有更多的精彩直播等著大家。”

  主持人說話的時候,張揚看著滿屏的彈幕,心說:你是從哪裡看出來大家意猶未盡的?

  彈幕說的不都是什麽:
  【太墨跡了,能不能快進啊】

  【感覺女主播有點太挺了,能不能讓張大師鑒定一下真假】

  【快點吧,我要睡著了】

  【老婆不在家,偷偷看薩比,你們就給我看這個?】

  【求你了,讓張大師鑒寶吧,我身上有螞蟻在爬】

  這些彈幕,張揚知道他們單純就是來“鬧眼子”。

  也許不是真的想看自己鑒寶,但能豎個靶子攻擊節目組,還是要發彈幕爽一下的。

  不過導播和主持人都沒見過這陣仗。

  尤其是主持人安然,那臉色都有點被嚇到的感覺。

  平時在博客和小紅薯上,都是給她加油的集美,啥時候見過這麽多逆天的彈幕啊。

  她最後幾乎是求著張揚接過話題,開始了連麥鑒寶。

  “張大師,後台的連麥申請被擠爆了,伱能自己操作一下不?”

  導播甩鍋式的傳上來一個平板,界面卡的跟PPT似的。

  還好張揚非常熟練,直接先把上麥的禮物要求,提升到了3000塊的嘉年華。

  把所有人攔在門外,方便清空歷史記錄。

  接著重新設置成一毛錢燈牌申請連麥,自動接受,讓藏友們拚手速。

  很快,第一位幸運兒上麥了。

  “張大師,我是韭菜溝的,今天來給兄弟們長臉來了。”

  “可以可以。”張揚看著視頻那頭的鹵蛋,樂了。

  “給第一次來的觀眾們解釋一下,韭菜溝是一個民間藏家群體。”

  “以給騙子送錢聞名。”

  “被騙的錢越多,在這個藏家群裡就越受歡迎。”

  “現在最高記錄是……”

  “前幾天有個煤老板,被一堆假古董騙了兩個小目標,已經成新的老大了。”連麥的寶友搶過張揚的話解釋道。

  陳彥光痛失韭菜溝第一高手的寶座。

  “好了,咱們看看你的藏品吧?”

  “我的東西比較普通。”寶友拿出一張廢報紙包著的古董,突出一個隨意。

  打開以後,裡面是一件非常典型的胡人騎馬俑。

  胡人的形象是從唐代開始流行,大多見於唐三彩胡人俑。

  作為陪葬品,可能表現的是墓主人希望在另一個世界、也能有胡人侍從和大洋馬的願望。

  這種胡人騎馬俑,到了遼金元三代也在繼續流行,因為這三朝都對騎兵很重視。

  “寶友,你把人俑翻過來我看看。”

  “底下是空的。”寶友給張揚解釋道。

  “不錯不錯。”

  張揚看著馬腹部的大洞,豎了個大拇指。

  “寶友,你把這個人俑背上的土,對對對,就那裡的土,你摳一塊下來,碾碎了聞一聞。”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