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國院士》第100章 乾得漂亮!(求首訂)
  第100章 乾得漂亮!(求首訂)
  ps:求大家首訂支持,謝謝大家,首訂對於一個作者來說真的很重要,先送上四章,晚上還有兩章,狗作者存稿之前改來改去用完了,熬了一晚上,寫了接近十個小時,求支持。

  “不用這麽急的。”

  徐川道了一句,順手打開了電腦,打開了數學模型檢查起來。

  模型頁面做的並不是那麽美觀,中規中矩的,不過他之前要求的功能都做進去了。

  初步檢查了一遍模型,確認基本功能齊全後,徐川從實驗數據中摘取了一組事先已經計算好了的數據,輸入模型後點擊了輸出按鈕。

  隨著數學模型的運算,筆記本的散熱風扇也自動加快了旋轉速度,原本還算安靜的筆記本這會‘嗡嗡’的響了起來。

  對於一台筆記本電腦來說,哪怕它的價格高達小萬,哪怕它使用的是最新的酷睿I5CPU核心,要運載一個有些複雜的數學模型也沒那麽容易。

  不過徐川並沒有理會筆記本正在高負荷運載,只是盯著顯示屏看著,等待數據完成計算。

  時間一點點的過去,五分多鍾過後,正當徐川以為筆記本帶不起模型運轉或者數學模型出問題了的時候,顯示屏上的畫面一跳,計算結果出來了。

  屏氣,凝神,徐川看向屏幕上計算出來的數字,又看了一眼平板上之前之前計算出來的數據。

  正確!

  第一組實驗數據完全正確!
  模型初步判斷沒有問題,能正常運轉,也能正確的計算出數值答案。

  確定了第一次計算沒有問題後,徐川緊接著輸入了第二組不同實驗方法的不同數據,再次點擊了輸出按鈕。

  只要第二組數據也能順利完成計算,那麽這個數學模型就可以拿到材料實驗室那邊去交給陳正平了。

  兩組實驗數據雖然不能保證所有的功能和計算全都正常,但已經值得為其去申請一台小型超算或者服務器對其進行全方位的驗證了。

  只要驗證能通過,就能夠通過數據模型來全面的優化二硒化鎢納米片的製造過程。

  雖然它並不一定能解決最後平鋪過程中的因范德華力而導致坍縮和卷疊效應,但它能幫助陳正平優化大量的實驗過程,進而節省大量的時間。

  只要沒問題,可以說光這一個數學模型,以徐川的經驗來判斷,最少都能幫助他導師陳正平的團隊節省接近半年的時間。

  材料實驗向來都是如此,一種材料研發一般都是不斷的試錯然後記錄實驗數據再進行新的實驗優化。

  進而不斷的累積數據和積累經驗。

  像建立一個數學模型來輔助優化這種,大部分的實驗室都想,但是很多都做不到。

  別看他和學姐兩個人配合四天的時間就搞定了建模工作,可這個基礎是建立在他龐大的數學能力上的。

  沒有他整理數據,簡化核心數學公式和處理實驗數據對應的數學符號關系這些,建模,哪有那麽容易。

  換做是個南大的普通數學教授來,沒個十天半個月估計連數據都整理不出來,更別提最重要的核心數學公式簡化了。

  桌面上,電腦顯示屏右下角的時間一點一點的跳動著,依舊等待了五分鍾左右的時間,畫面跳轉開來。

  徐川看了眼計算出來的數據,又看了下平板上的答案,向學姐投去了一個“乾得漂亮”的眼神。

  學姐看向徐川,讀懂了他眼神中的意思,開心的嘴角勾起了一個小小的幅度,第一次露出了個笑容。

  兩次驗證完成,數據都沒有問題,徐川帶著數學模型找到了導師陳正平。
    “這麽快就做好了?”

  接過U盤,陳正平有些驚訝的問道。

  他之前給了徐川十天的時間,但已經做好了如果有進度,確定數學模型能做出來能完成的話,他是能等上半個月到一個月的時間的。

  因為大型實驗用的數學建模和大學生建模比賽的上面的那些建模問題完全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後者的問題一般都比較簡單,頂多需求一個動態模型且考慮兩到三個因素就差不多了。

  而前者每一次實驗變化的數據都極其廣泛且變化複雜,需要考慮的因素和影響條件極多。

  就像他這次的二硒化鎢納米片研發,溫度、濕度、氣壓、電流強度、原料濃度、時間、還原劑濃度等等都是變量。

  要將這些統合進去做成一個模型,複雜度和難度比大學生建模比賽要高到不知道哪裡去。

  五天的時間,徐川就能將數學模型做出來,這不得不讓他懷疑。

  “嗯,怕耽擱您這邊的進度,學姐那邊熬了幾個晚上加急做出來的,模型我們已經初步驗證過兩次,不同的實驗數據計算出來的結果都正確。”

  “不過我這邊筆記本的性能有限,要將所有模塊功能都驗證完需要的時間很長,所以我就將模型拿過來了,看看導師您這邊有沒有性能強勁一點的服務器或者小型超算,這樣驗證起來的速度會快很多。”

  徐川解釋了一下,陳正平恍然點頭,道:“原來是這樣,辛苦你們了,我這邊去申請台服務器驗證一下。”

  “嗯,那麻煩老師了,有什麽問題可以隨時找我。”

  徐川點了點頭,轉身離開了材料研發大樓。

  數學建模的事情已經告一段落,剩下的工作就和他沒什麽關系了。

  驗算數學模型和利用數學模型來尋找數據,優化實驗過程那是他導師的事情。

  除非是數學模型出什麽問題了,那需要他進行返廠維修。

  不過這種概率在他看來並不大,能經過兩次不同實驗數據的驗算,說明這個模型的核心公式和代碼都沒有什麽問題,通過剩下的驗算工作,應該只是時間的關系。

  如果申請的服務器性能足夠的話,一天的時間差不多就能核驗個大概了。

  果然,結果正如他預料的一樣,時間並未等多久,僅僅過了一天的時間,那邊便將電話打到了他手上。

  “喂,大師兄。”

  徐川接通電話,那頭他大師兄樊鵬越激動的聲音就傳過來了。

  “小師弟,你現在有時間嗎?來一趟材料實驗大樓。”

  “嗯,好,我現在就過去。”徐川應了聲,估摸著應該是驗算工作完成了,或許有了什麽新發現。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