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國院士》第50章 整理數據,收集線索
  第50章 整理數據,收集線索

  書桌上,徐川盯著繁多的加密訊息皺起了眉頭。

  從表面上來看,這些問題的確毫無規律,各種類型的函數即便是按照時間前後進行排列起來也看不出什麽問題,那背後隱藏的數學規律就像是混沌中的秩序一樣,不露身影。

  當然,徐川也沒指望一眼就能找到線索。

  真要那麽容易,上輩子也不會拖到17年才被解決了。

  國內雖然缺少真正頂級的數學家,暫時還沒有人拿到過菲爾茲獎,但世界級的數學家並不缺少。

  沃爾夫數學獎、陳省身數學獎這些頂級數學獎項還是有人拿到過的。

  只是數學這一門學科中蘊含的分類和知識太多太多,很過國內的數學家的成就並非在函數上,頂尖的那一批數學家,大多都是以幾何、微積分出名的。

  “函數和進製轉換混合在一起,還真是麻煩,根本就看不出什麽東西。”

  “先將這兩者分開,再看看能不能發現什麽。”

  盯著桌上的數學題目,徐川自言自語了一句,起身找到了門外站崗的工作人員,要來了紙筆,開始一道道的將卡紙上的數學問題與進製轉碼分離開。

  這兩者混合在一起,的確無法分析出更多的東西。

  當一個數學難題和其他問題交雜在一起的時候,如果想要分析問題中的數學規律的話,最好的辦法就是將其拆開還原,讓數學問題赤裸裸的暴露出來。

  這是上輩子他證明楊-米爾斯理論存在性與質量缺口問題時采用的辦法之一。

  手中的黑色簽字筆在潔白的稿紙上勾勒出一個個的數學符號,徐川將這些問題中的數學問題和進製轉碼一一拆分開來。

  這對於他來說並不是很難,但很麻煩。

  一是問題的數量很多,工程量相當龐大。

  二是這些問題的難度並不低,即便是他也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解出來。

  沒有吃午飯,也沒有吃晚飯,他一個人縮在角落中不斷的拆分著一組組的題目,等到肚子餓的咕咕叫的時候,外面的天已經徹底黑了下來。

  晃了晃腦袋,感受到肚子被餓到有點疼痛後,徐川站起身活動了下身體,窗外,日月大學的校園中燈火通明。

  “先去吃個飯吧。”

  摸了摸肚子,徐川收拾了一下桌上的稿紙,放進了抽屜中。

  一下午六七個小時的時間,他大概拆出了手上問題總數的五分之一左右,剩下的大概還需要兩到三天左右的時間。

  一方面是這些問題的難度的確挺高的,有時候還會遇到一些他涉及領域不深的數學難題。

  另一方面則是他還要抽一些時間出來整理簡化法解狄利克雷函數的核心。

  這個才是他這次被張偉平拉過來的主要原因。

  從六樓下來,徐川行走在日月大學的校園中。

  頂尖大學的學習氛圍還是相當濃烈的,即便是到了晚上八九點,圖書館中依舊人影綽綽,不時有學生走動。

  找了個還在營業的食堂,隨便吃了點東西後,徐川便回到了信息大樓。

  這個點,數學辦公室已經沒有人了,空蕩蕩的房間有些寂靜,他也沒久呆,取了一些草稿之後拖著自己的行李便來到了九樓,找到了自己晚上睡覺的房間。

  與其在空蕩的大教學室中處理事情,還不如在自己的房間中辦公。

  雖然他挺享受一個人獨處的生活,但房間太大,是會讓人感覺到孤寂的。

  9027,徐川看了眼掛在門上的卡牌,用出入卡刷開房門。

  房間是臨時改造出來,但裡面的設施很齊全,有衛生間和洗浴的地方,不過牆上並沒有電視,取而代之的是一台電腦。

  雖然環境可能沒有酒店的好,但徐川對於住的地方也並沒有什麽要求,有床睡覺,有衛生間和洗浴的地方就足夠了。

  舒舒服服的洗了個澡後,徐川將椅子拖到桌子邊,開始整理簡化法解狄利克雷函數的核心思路。

  在已經完成了驗證,並且使用這種方法前後解開過幾道狄利克雷函數題後,再整理核心的思路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至少對於他來說是的。

  沉吟了一會,構建了一下思路後,徐川動筆了。

  【求狄利克雷函數的一種簡化思路!】

  狄利克雷函數是一個定義在實數范圍上、值域不連續的函數。

  它的圖像以Y軸為對稱軸,是一個偶函數,它處處不連續,處處極限不存在,不可黎曼積分。

  這是一個處處不連續的可測函數,具有周期,無最小正周期
  當f(x)=xD(x)時,狄利克雷函數可用於構造單點函數,因此,狄利克雷函數亦可用於構造多點函數.
  在此基礎上,引入阻尼自由振動方程x = exp(-at)*A*cos(bt + phi)
  ‘mx˙˙+cx˙+kx=0’,由此,上述方程可以進一步表示為x˙˙+2ax+wx=0˙
  綜上所述,將阻尼自由振動方程的變化式帶入到方程裡A*cos(phi)- c/q = L中,可將狄利克雷函數轉變成的狄利克雷函數積分。

  從狄利克雷函數的性質出發,再到帶入阻尼自由振動方程,再到利用阻尼自由振動方程中的計算臨界、線性無關特解兩大計算公式,徐川下筆的速度很快。

  今天晚上的論文,不僅僅是給信息安全司那些數學專家看的,更是後面給期刊進行論文投稿的原件。

  當然,如果是要投稿的話,論文肯定是要再度精修的,他現在寫的只不過是簡化法解狄利克雷函數的核心思路而已。

  投稿給期刊時需要附帶描寫東西更多。

  一晚上的時間,徐川就已經將簡化法解狄利克雷函數的核心思路寫了出來,對於一名科研工作者來說,這種效率簡直恐怖。

  正常來說,任何一種新數學方法的出現,都要經過一段時間的打磨,短則幾天,長則幾月,有時候甚至憋上大半年都不一定能出來。

  一晚上的時間,就能將自己的思路整理出來並完善的寫出來,這簡直是不當人子。

  對於自己這種恐怖的工作效率,徐川也覺得挺不可思議的,不過轉念想想又覺得很正常。

  年輕的身體帶來的旺盛精力和思維敏捷且靈活的大腦,重生攜帶的大量知識以及對科研工作的敏感度,讓這看起來不可能辦到的事情轉變成了可能。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