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國院士》第501章 小型化聚變堆的探索研究
  第501章 小型化聚變堆的探索研究

  帶著改進型超導體的詳細生產資料,徐川迅速趕到了星海研究院中。

  正在辦公處理著日常事務的溫遠航看到他出現後很明顯的愣了一下,眼神中透露著你怎麽在這裡的疑惑。

  畢竟按照他的了解,這會這位不應該還在南大那邊忙碌著報告會相關的事情嗎?
  不過很快他就反應了過來,臉上帶上了溫和的笑容,放下了手中的筆站起身去泡茶。

  “徐院士今天怎麽有時間來這邊了?”

  一邊從抽屜中翻出珍藏的茶葉,溫遠航一邊笑著問道。

  事實上,自從星海研究院成立以後,除去開始的那段時間,這位過來安排了一些相關的研究工作和目標後,後面幾乎就很少出現在這邊了。

  雖然不是很清楚這位到底在研究著些什麽東西,但以他的級別,整個星海研究院也沒有人敢去過問。

  徐川笑了笑,道:“那邊的研究做完了,該開始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的發展了。”

  溫遠航端過來一杯清茶,笑道:“恭喜徐院士又解決了兩個世界級難題啊。”

  作為上面安排過來輔助星海研究院展開科研工作的行政人員,他關注的重點自然是在徐川身上,對於這位的研究和動向,自然很清楚。

  徐川笑著搖了搖頭,道:“說起來,星海研究院這邊各蔀門的工作進展如何了?”

  溫遠航:“目前各蔀門都在按部就班的展開研究,能源研究所的方向主要是二代氚氦三可控核聚變和小型化聚變路線,以及部分電池領域。”

  “航天研究所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您在年輕提出來的‘空天發動機’,目前正在設計相關的構造圖。”

  “信息和材料那邊”

  簡單的對於星海研究院四個蔀門的工作做個匯報,溫遠航笑著道:“這些都有簡要的記錄文件,等會給您送過去,您看看有哪些需要改變的工作。”

  微微頓了頓,他突然想起了什麽,接著道:“哦,對了,還有件事。”

  徐川:“怎麽了?”

  溫遠航笑著道:“能源研究所那邊根據您以前留下來的研究資料,造了個小型的可控核聚變反應堆,這個月才完成,正在做調試和測試,您要不要去看看?指導一下?”

  聞言,徐川有些訝異,好奇的問道:“這麽快嗎?”

  雖說小型化可控核聚變裝置的修建是他部署下去的工作,不過這個製造速度快的有點超乎他的預計啊。

  星海研究院是去年十月份左右成立的,滿打滿算到現在還不到五個月,扣除掉前期的那些準備工作之類的時間,真正投入工作的,可能就三個月左右。

  三個月的時間,造一台小型的核聚變核聚變反應堆出來,這效率,有點高啊。

  溫遠航點了點頭,笑著說道:“主要是您之前打下來的基礎,他們直接按照破曉示范堆進行等比縮小調整設計的。然後相關的材料和零配件,大部分都有對應的廠商以最快的速度生產,所以才能在這麽短的時間內完成。”

  徐川感興趣的開口道:“走,帶我去看看。”

  另一邊,能源研究所的核心實驗室中。

  能源研究所的負責人梁曲正和幾名核心研究員蹲在核心實驗室中一起商議交流著。

  星海研究院雖然是在徐川的建議下成立的,但並不代表離開了徐川就做不了事情了。

  在四大部門各自的領導,以及溫遠航的輔助下,即便是這幾個月徐川不在,早些安排的工作依舊在有序的進行中。

  包括核心實驗室中這台正在進行著最後組裝調試工作的小型可控核聚變反應堆。

  戴著安全帽,核工業集團那邊的負責人寬厚的手掌中握著對講機,正全神貫注的指揮著安裝作業。

  而能源研究所的負責人梁曲同樣帶著安全帽,站在一旁,仰望著正在被吊機緩緩吊起運送的水冷偏濾器配件。

  這是星海研究院最近幾個月以來的成果,按照破曉聚變堆進行全尺寸優化後等比縮小後的核心堆。

  眼前這台聚變堆,說是小型,其實也只是相對而言的。

  因為這台小型化的可控核聚變反應堆,長寬高差不多均在五米左右。

  雖然對比其破曉示范堆高達近二十五米的龐大體積,它的確是小型化的。但這種體積的反應堆,也沒法塞進航天飛機裡面去。

  造出來的目的也只是在實驗室中做著研究,希望能找到繼續縮小它的方法。

  畢竟在可控核聚變反應堆小型化這條路上,已經沒有前行者來給他們指引方向了。

  所有的一切,都需要靠他們自己努力和探索。

  “說起來,我記得米國那邊好像有個比你們這還小的聚變堆吧?”

  看著正在組裝水冷偏濾器的設備,核工業集團那邊的總負責人王興懷教授偏頭看了一眼能源研究所的總負責人梁曲,好奇的問道。

  梁曲想了下,回道:“你是說阿爾卡特C-Mod緊湊型聚變堆嗎?那個的體積的確比這個要小一些,高度只有三點二米,長寬也只有四米左右。”
    聞言,王興懷更好奇了:“那伱們這設計的這個,怎麽體積這麽大?這高度都超過五米了,不能做的更小點嗎?”

  梁曲搖了搖頭,道:“很難。”

  “雖然理論上來說可以做到,但實際上基本不可能。托卡馬克聚變堆單位體積的聚變功率密度正比於磁場強度的四次方,這個體積的聚變堆雖然還不是極限,但你總得考慮其他的問題。”

  “至於阿爾卡特C-Mod緊湊型聚變堆,老實說不是我現在看不起它,它迄今為止取得的最大成績只不過是的兩個大氣壓的等離子體強度記錄。”

  “而且還是使用氦三和氫作為模擬材料運行的。”

  “而在氘氚真實原料聚變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比氦三與氫多多了。光是氘氚聚變產生的強能量,對於控制而言就是個極大的壓力。”

  “所以目前我們只能造一台小點的出來做實驗,收集相關的數據。”

  說這話的時候,梁曲的語氣中帶著自豪和驕傲。

  畢竟在可控核聚變這條路上,華國可是最先實現的。

  他們都完成商業化使用了,而原本領先的米國還在玩氫氦三模擬實驗。

  這中間的差距,可不是一點點大。

  他們已經實現了超車,將原本領先的競爭對手遠遠的甩在身後

  王興懷點了點頭,似明白又不是很懂,畢竟他不是可控核聚變領域專業的。

  不過對於梁曲話語中的驕傲,他還是能聽出來的。

  當然,對於這份驕傲,無論是誰來都會有。

  “說起來,徐院士好像有一段時間都沒有來這邊了吧?”

  聊起可控核聚變,王興懷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了那位帶領他們實現這一偉大技術的學者,或者說,稱之為‘偉人’更合適。

  梁曲點了點頭:“嗯,的確有幾個月了,不過他也有自己的研究在忙,前兩天還開了場報告會,解決了一個物理學界的頂級難題。”

  說起來,他有些懷念以前那些日夜忙碌的日子起來。

  那段時間,雖然很累很辛苦,但也異常的充實。

  正在這時,一道帶著笑意的聲音在他們耳邊響起。

  “在聊些什麽呢?”

  聽到聲音,梁曲和王興懷的紛紛驚醒,抬頭看去,說曹操曹操就到,走過來的身影正是他們剛剛還在說的人。

  “徐院士。”

  “徐院士,您什麽時候來的。”

  看到來人,梁曲和王興懷,還有幾名其他站在旁邊的核心研究員紛紛打了個招呼。

  徐川笑著點了點頭,和這些人打了個招呼,看向他們身後的小型可控核聚變反應堆。

  打量了一下這座小型可控核聚變反應堆,他笑著開口道:“看樣子我不在的這段時間你們,你們的突破不小啊。”

  原本在他的預期中,這座小型化的聚變裝置可能要到四月份才能完成,沒想到現在才二月底,就已經接近完工狀態了。

  雖說這只是個前期的實驗堆,但也足以說明他不在的這段時間,星海研究院並沒有放慢腳步,放松下來。

  梁曲笑著說道:“只不過是對照著破曉聚變堆做一個等比縮小而已,實驗性質的反應堆,算不得什麽突破。”

  徐川笑了笑,問道:“什麽時候可以開啟初步的測試?”

  負責建造的王興懷算了一下,開口道:“按照目前的進度還需要四天的時間可以開啟第一輪的測試。”

  徐川笑著道:“辛苦你們了,完工後我給你們慶功。”

  聞言,在場的人臉上都劃過了一絲喜悅。

  有這位大佬提他們申請邀功,今年的獎金和績效肯定是妥妥的有了。

  雖說科研人員很多心中還是抱有夢想的,但他們的加班加點的工作為的是啥?
  不就是為了那些碎銀幾兩,讓自己和家人生活過的更好一點麽。

  PS:補昨天的第二章,晚上還有,求月票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