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國院士》第632章 NASA的分析
  第632章 NASA的分析

  被震撼到的並不止埃隆·馬斯克,在CBS媒體突然報道了星海號的訊息後,整個航天領域,不知道有多少人共同被震撼到了。

  尤其是在米國,無論是NASA宇航局,還是Space-X、藍色起源、軌道科學等航天領域的巨頭,都在整晚整晚的失眠。

  這些航天領域的巨頭,從上到下,從管理人員到科研人員,再到工程師,甚至是普通的保安、廚神,從電視上看到了這個消息之後,都震驚到幾乎無法相信自己的眼睛。

  甚至有不少人懷疑今天的日期錯位了,不是三月二十一號,而是四月一號,CBS新聞廣播愚弄了他們。

  航天飛機、電推進上天這怎麽可能!

  要知道NASA最先進,也是米國,乃至整個世界最先進,推力最大的X3電推進發動機,其推力也不過是5.4N而已。

  就算是集成成百上千,甚至是上萬個X3電推進發動機,也不可能做到將航天飛機送上天。

  而他們的對手,太平洋西海岸的那個國家,竟然做到了?

  若是說Space-X、藍色起源、軌道科學這些航天巨頭這會被這個消息所震撼到,那作為米國的驕傲,NASA宇航局這會差點就愁白了所有人的腦袋。

  前一天他們才對外接受采訪,公開了阿爾忒彌斯計劃的最新進展,並表示他們會在今年七月份左右將宇航員送入太空,開始第一階段的載人登月工程。

  而第二天,他們的對手就公開了電推進+航天飛機,並且做到了將那個‘星海號’送入太空。

  大半夜的,不知道多少已經進入了睡眠的NASA工程師和中高層領導被電話打醒了。甚至有不少人頂著濃濃的困意開車趕往了宇航局。

  此刻,深夜凌晨,NASA宇航局總部大樓中燈火通明。

  站在衛星控制室裡,比爾·尼爾森死死的盯著那透過衛星航拍傳遞回來的畫面和圖像。

  有些是金陵市航天中心的,地面上星海號正在緩慢的牽引著移動,也有些是半空中的,那拖拽著紅紫色的狹長尾焰如同一把利劍般刺入了他心中。

  控制室中,忙碌著的工程師正在不斷的操控著中高軌衛星進行跟蹤和抓拍,也有一些工程師和技術人員正在根據已有的照片和信息資料分析著星海號,推測著那紅紫色的狹長尾焰到底是什麽。

  正在這時,控制室中的大門忽然被人粗暴的推開了。

  披著一件黑色風衣,甚至來不及更換西裝的中情局局長威廉·約瑟夫·伯恩斯連門都沒有敲就直接闖了進來。

  “謝特,你們誰能告訴我這到底是怎麽回事?那艘星海號!”

  看著衛星控制室中的人群,威廉快步的走到比爾·尼爾森面前,面色冷峻嚴厲的盯著他,一字一句的開口道:

  “我最親愛的比爾局長,你之前不是告訴我,電推進不可能做到將航天飛機送上天嗎?不是說連億萬分之一可能都沒有嗎?為什麽他們做到了。”

  被中情局局長威廉·約瑟夫·伯恩斯死盯著,比爾·尼爾森也皺起了眉頭,伸手抹了一下被噴到臉上的唾沫,開口說道:“我也想知道他們到底是怎麽做到的。”

  頓了頓,他稍稍後退了一點,讓威廉稍稍遠離了一下自己,不至於再被唾沫噴到後接著道:“從理論上來說,電推進的確不可能做到將一架航天飛機送上太空,它的推力遠遠達不到這一層次。”

  見威廉局長張嘴欲言,比爾也沒有退縮,迅速道:“而且,情報方面的工作是你們的本職,和NASA沒有任何的關系。即便是你們谘詢情報的準確性,我們也只能通過現有的科技來給你們提供判斷。”

  “CIA不必,也不可能將這個責任甩到NASA頭上來說。”

  “事實告訴我,我的煩惱並不比你少。”

  說著,他將目光重新挪移到衛星拍攝到的照片上。

  如果說CIA的情報失誤是一個相當重大的問題的話,那面對對岸那個國家研發的那架星海號,NASA的煩惱和問題同樣也不少。

  作為一直以來在全世界航天領域排名第一的大國,自從上個世紀的冷戰結束後,就再也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在這一領域追上他們的腳步。

  甚至,絕大部分的時候,連他們的尾燈都看不到。

  航天大國的驕傲,不僅僅是說說而已,更是刻在米國人民骨子裡面的精神榮耀。

  他可以想象的到的是,當天亮以後媒體鋪開報道那架如今正在近地軌道上翱翔的星海號的消息時,外界的討論與壓力到底會有多大。

  不要想著那些媒體會如何嘴下留情,給他們保留一絲顏面。

  事實上,最不可能留情的就是那些媒體記者了。他們就像是廁所裡面的蒼蠅一樣,哪裡有味道就蜂擁而集。

  而為了流量和銷量,哪怕是白的,他們也能抹成黑的。

  毫無疑問,這次的消息更是能震撼整個米國的,可以想象的是,那些媒體會以各種誇張的詞語和形容來報道這一訊息。

  尤其是那架航天飛機,使用的推進系統更是他們,乃至全世界都認為不可能實現的電推進系統。

  這份消息帶來的震撼,更是難以令人想象的。

  衛星控制室中,站在比爾·尼爾森的對面,威廉·約瑟夫·伯恩斯剛要繼續開口噴人,就被打斷了,張了張嘴欲言又止,說不出話來。

  事實上,比爾·尼爾森說的話還真沒有什麽問題,收集情報和信息是他們CIA的工作,和NASA宇航局並沒有什麽關系。

  縱然是他們之前向NASA詢問過電推進是否可能實現航天飛機突破重力井方面的科技,NASA也只能從目前已有的科技上做出判斷來進行回復。

  在全世界都否認無法做到的一件事上,誰又能想到對面那個國家能做到呢?
  深吸了兩口冷氣,強行將自己的情緒控制下來後,威廉·約瑟夫·伯恩斯看向衛星控制室中的監控屏幕。

  看著那拖拽在星海號後面的紅紫色狹長尾焰,他開口問道:“我需要知道,那艘星海號,到底使用了什麽技術,是否真的是他們所說的電推進?”
    站在監控台前,比爾·尼爾森皺著眉頭回道:“無法確定,我們暫時也不能確定對方使用的推進是否真的是電推進系統。老實說,那紅紫色的尾焰,我想不到有什麽工質在加速碰出後會是這種顏色,並且提供如此巨大的推力。”

  作為NASA宇航局的局長,他自然了解電推進技術,也很清楚各種常見電推進工質的焰色是什麽樣的。

  比如氙、這種電推發動機常用的工質,其焰色是白色或者藍白色。

  亦或者氬,它的焰色反應是藍紫色,亦或者碘,NASA最新研發的碘電推進發動機,其焰色是綠色的。

  而圖像中,星海號機身尾部那紅紫色的尾焰,他根本就想不到到底有哪一種工質是這樣的。

  就目前的電推進技術而言,別說是他了,哪怕是專精於這一領域的頂尖專家學者,也很難推測出這到底是什麽工質。

  更難以想象的是,這是一台利用空氣為工質的電推進發動機。

  這種技術,說出去都沒有太多的人相信,畢竟實在太過於科幻了。

  衛星監控室中,一名NASA航天局的專家望著監控衛星傳遞回來的圖像忽然開口道:“會不會他們的電推進是假冒的?”

  這話一出,控制室中所有人都看了過去,被人群盯著,這名專家有些小聲的補充了一句:“或者說,是個半成品?”

  聽到這話,威廉·約瑟夫·伯恩斯快速的開口問道:“為什麽?”

  思索了一下,整理了一下腦海中的想法,這名專家開口道:“至少我從未見過哪種尾焰的顏色是紅紫色的,電推進工質中,那些具有高推進效率的工質沒有一個顏色是這樣的。”

  “雖然不排除他們研究出了一種新的高效工質,但這種可能性的以目前的技術來看並不高。”

  “相反,在傳統的化石燃料工質中,有不少都是紅色、橙紅、紫色的。如果對方采用了一種新型的燃料推進工質將航天飛機送上天,再通過的電推進系統在太空中”

  聞言,威廉·約瑟夫·伯恩斯皺起眉頭,問道:“你的意思是,那艘航天飛機在突破重力井的時候依舊使用的傳統燃料?”

  點了點頭,那名說話的專家深吸了口氣,走到屏幕前,操控了一下計算機設備後,兩張不同的圖片跳了出來。

  “這是我們的衛星拍攝到的兩張不同時期的照片,前者是那架星海號在大氣層內飛行與攀爬重力井時的尾焰,可以清楚的看到,它的焰色是紅紫色的。”

  “而第二張則是我們的中高軌衛星捕獲的身影,在這個點,那架航天飛機已經抵達了至少兩百公裡以上的近地軌道。”

  “從這張照片上,同樣也可以清晰的看到它的尾焰,但它的焰色卻是藍白色的,很像傳統的高推進工質‘氙’產生的焰色反應。”

  “對比兩者,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發現,在大氣層內和在外太空,這架航天飛機的焰色是完全不同的。從這點可以推測,它在大氣層內和近地軌道上使用的燃料,也完全不同。”

  頓了頓,這名研究員看向CIA的威廉局長,輕咳了一下後補了一句:“咳,另外我想說的是,航天飛機的單位是一架,而不是一艘.”

  聽到對方的補充,威廉·約瑟夫·伯恩斯的嘴角微微抽了抽,不過他並沒有太在意自己在單位上的錯誤,相反,這名專家在理論上提供的思路更讓他重視。

  如果是通過化學燃料提供動力,攀爬出重力井進入近地軌道以後再通過電推進系統提供動力,這樣的手段就遠沒有純電推進那麽令人擔憂了。

  一旁,NASA宇航局的局長比爾·尼爾森皺著眉頭思索了一會。

  不可否認從目前的照片和資料來看,這名專家分析的的確很有道理。

  從已知的高推進效率工質來看,並沒有哪一種電推進發動機的工質會呈現出這種詭異的紅紫色。甚至包括進入了外太空以後,那架星海號的尾部推進焰色也呈現出正常氙氣的藍白色。

  但他卻總覺得哪裡有些不對的樣子。

  如果是這樣做的話,那架航天飛機將使用兩套完全不同的發動機,其設計和製造的難度遠沒有那麽的簡單。

  而且,這架航天飛機,可是那個在全世界都大名鼎鼎的學者製造的,他會設計出這樣一架複雜,甚至可以說得上完全不合理的航天飛機嗎?

  如果真要是找到了一種可以讓航天飛機不依賴外部助推器就完成重力井攀爬的燃料,還需要再塞進去一套電推進系統嗎?
  從他的判斷來說,完全沒有這個必要。

  更關鍵的是,從目前的數據來看,那架星海號,從航天基地起飛後,並不是直接攀爬重力井,直接進入外太空的。

  盡管他們的衛星並沒有全程記錄下來對方的航飛過程,但可以知道的是,那架星海號先是在大氣層中完成了兩到三個小時的實驗,然後才啟程攀爬重力井的。

  化學燃料,真的能做到如此超長時間的續航和比衝嗎?
  如果能做到,它的重要性和威脅,可能完全不弱於電推進。

  甚至,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更希望那架航天飛機使用的是純電推進系統,而不是化學燃料+電推進的組合方式。

  後者意味著他們的對手找到了一種全新且超高效,高比衝的化學燃料。

  而這,可不僅僅能用於航天飛機上。

  搖了搖頭,將腦海中複雜的思緒拋出去,比爾·尼爾森看向監控屏幕上那架航天飛機的照片。

  不管如何,至少在今天天亮以後,他們面對眾多媒體記者的提問時,有了一個相當不錯的分析結果。

  不完全體的電推進+常規化學燃料推進手段從表面上來看遠沒有純電推進系統那麽的可怕,那麽的震撼人心。

  至少,前者他們也能做,盡管沒那麽高效。

  只是,一種無力感從他心底慢慢的升起,逐漸的充斥滿整個心靈。

  他們對手已經在航天領域取得了跟進一步的成果,而作為世界第一的航天大國,他們卻連對手使用的技術到底是什麽,都分析不出來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