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都重生了誰談戀愛啊》第575章 元旦之夜
   第574章 餓了不

  地域性的外賣配送生意其實一直都有人在做,比如某個大型商業寫字樓的訂餐群,或者網吧一條街裡,由網管搞的訂餐服務,都是外賣配送的一種類型。

  與團購行業側重於到店消費相比,外賣生意則更注重配送,以及配送速率。

  這方面的資源整合是比團購生意更好做的,技術含量也不高。

  你可以聯合周圍的幾家飯店,把外送服務都交給你來做,對接周邊的寫字樓,大學城,然後雇傭騎配送員指定的門店。

  騎手送飯,消費者付錢,完整的交易模式就形成了。

  但這樣的生意,對於騎手的依賴性很大。

  團購是怎麽做的?

  談好商家,將商品或服務信息掛到網上,付錢之後生成短信碼,到店核銷,基本不依賴人工,難度也不高。

  但是做外賣配送生意的,如果沒有足夠的配送員,那就很難繼續向外擴張。

  整個市場都煥發著磅礴的生機,讓無數創業者心動不已。

  只要給的足夠多,那麽必定缺不了人。

  人有一日三餐,這基本算是最低標準了,如果配送員的數量無法及時跟上,那想做大根本就不現實。

  所以,想把外賣生意做起來,最先要做的就是讓配送員成為一個正兒八經的職業,擁有足夠的體量。

  可在這個時代裡,配送員其實還屬於是兼職的一種,基本都是由商家進行雇傭的,不算一個正兒八經的職業。

  所以,想要把配送生意做大,配送員的招募就是很大的關鍵。

  這,就是壓在發展之路前方的難題。

  2011年,移動互聯網再次提速。

  餓了不得創始人張煦豪當初在網吧上網,餓了半天只能吃泡麵,於是就萌生了做外賣生意的想法。

  在大學裡找配送員是比較容易的,因為除了上課之外,學生的課余時間很多。

  只有配送人足夠多,他們才有更多的獲單能力。

  智能手機在國內的出貨量突破了三億。

  其實想招募大量騎手也很簡單,砸錢就是了。

  但如果要向外擴張,那就必須雇傭社會人做騎手,也正是因為這樣,餓了不陷入到了瓶頸期。

  所以,餓了不很需要資金,根本沒辦法苟著發育,才會到處投遞計劃書,想找到投資機構。

  但滿大街騎手24小時全天配送,如同禦風少年,將熱騰騰的飯菜送到飯桌,這樣的畫面幾乎等同於妄想。

  哪怕你不斷地談商戶,獲取了大批量的單量,但送不過來也是白搭。

  到現在為止,周邊三個大學的配送服務已經建立起來了。

  哪有那麽多人就騎著電動車等在路邊,就為了為你送餐。

  但就像李長明說的那樣,這個項目一看就很燒錢,大部分投資者都會猶豫。

  甚至有些“人民企業家”不想多出一分錢,就想方設法地讓後廚學徒兼職做配送員,以至於很多學徒在某飯店學了兩年,菜不會做,但是記路賊溜。

  江勤當初在臨川這塊試驗田做過配送服務,但一直到拚團走向全國,這個板塊也沒繼續再做。

  因為他很清楚,想要把他做大,要燒的錢太多了。

  就算目前的拚團盈利能力很強,在面對這個金額也會望而生畏。

  更何況,做生意哪有花自己的錢的!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等待有人點火,引資本下場,大家一起湊錢燒出個前景來,讓市場份額快速增大。

  而餓了不,在江勤的眼睛裡就是那個點火者。

  在火勢燒起來之前,拚團不可能率先下場。

  因為……拚團在生活服務領域太強了,他要是直接下場的話,很多投資機構都會望而生畏。

  “張總,風投的事情怎麽樣了?”

  “去見了幾家,大家對餓了不很感興趣,目前觀望的人比較多,再等等吧,春節過完一定會有個結果的。”

  滬上的一個小區內,三室一廳的房間裡坐了十七個人。

  這,就是餓了不的初創團隊。

  而在這十七個人當中,有兩個新來的,就是從大眾點評離職後的陳嘉欣和張力。

  大眾點評被拚團乾廢了之後,雖然業務量還保持在一定的水準,但所有人都知道,未來已經黑了。

  對於沒野心的人來說,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是很不錯的選擇。

  被乾廢了就乾廢了唄,反正工資還在發。

  比起當初千團大戰的提心吊膽,這樣的日子香的很。

  但對於有野心的人來說,大眾已經不是一個可以發光發熱的平台了。

  陳嘉欣和張煦豪是在朋友的介紹下認識的,當時的她並沒有產生來餓了不的想法。

  因為大眾就算再不濟,也不是這樣一家初創的小公司可以比的,人家說騎著騾子找馬,就算跳槽也要往更高方向走。

  而真正讓陳嘉欣下定決心加入餓了麽團隊,是因為張煦豪讓她有一種熟悉感。

  他做事很有目標性,執行力也很強,而且沉得住氣,同時也有一份傲然,哪怕遇到發展受限也是一副風輕雲淡的樣子,看不出一點著急。

  這樣的創業者,陳嘉欣只見過一個,那就是江勤。
    換句話說,她覺得現在的張煦豪就另一個江勤,一個事業才剛剛開始起步的翻版江勤。

  不過,張煦豪和江勤在性格上並不是完全的相似。

  與江勤相比,張煦豪沒有那種吊兒郎當的樣子,做事比較認真,也不會滿口胡話,這是更讓陳嘉欣覺得欣賞的一點。

  “陳姐?”

  “嗯?”

  張煦豪看著陳嘉欣:“之前的大眾點評接受了騰訊的投資,我想,能不能從你這邊找找關系,和騰訊的投資經理見上一面?”

  陳嘉欣聽完之後思索了片刻:“我可以嘗試一下。”

  “那就麻煩陳姐了。”

  “不用這麽客氣的張總,我們現在是在為了共同的未來。”

  “……”

  與此同時,拚團總部的人呼呼啦啦地走出了辦公大樓,準備各部門的元旦聚餐。

  而江勤則開著車,前往了龍凱國際酒店,參加一年一度的臨川商幫亂滋大會。

  沿襲了臨川商會的傳統,跨年裝逼這個優質的傳統節目每年都在辦。

  臨川的戰略合作品牌目前已經增加到了第七批,新人很多,先一步成長起來的老板們就喜歡滋他們。

  只有江勤,優雅地端著酒杯,站在落地窗前眺望著繁華的遠方,手腕輕晃,給杯子裡的液體晃出了一堆的泡沫。

  漢堡皇的老板劉喜亮邁步走過來,敬了江勤一杯。

  “江總,怎麽不過去聊天呢?”

  “只是有一種,統一市場之後,英雄無敵的寂寞感,只有自己慢慢品嘗。”

  劉喜亮聞聲抬起頭,沃日,真裝逼:“是馮小姐不讓喝酒吧?”

  江勤眉毛一立:“怎麽可能,誰能管得了我!”

  劉喜亮嘿嘿一笑。

  臨川商幫的很多人都見過馮楠舒,因為每次聚餐之後,都是她騎著粉色少女電動車來接江勤的,旁邊由勞斯萊斯護道。

  很多人都知道,江勤在商場上翻雲覆雨不可一世,但私底下其實是個戀愛腦。

  就像今天的商幫晚會吧,訂好了三點開始,六點結束。

  好家夥,六點,各大洗浴中心甚至都沒開門呢。

  但江總說了,他得回學校陪好朋友包餃子……

  “哦對了江總,有個小事,得跟您匯報一下。”

  “什麽事?”

  劉喜亮坐到江勤旁邊的沙發上開口:“京都有個叫快點餐的平台,想要和漢堡皇合作,做外賣配送,這個和我們的戰略合作計劃有沒有衝突?”

  漢堡皇做的是快餐,易攜帶,出餐快,和外賣業務簡直是天生一對。

  因為做外賣的重點就是出餐快啊,出餐快就意味著配送快,再加上漢堡皇目前已經是一線快餐品牌了,確實深受年輕上班族的喜愛。

  事實上,京都的漢堡皇門店和快點餐已經合作了一個月了,銷售效果非常好,營業額直接高出滬上一大截。

  眼看著有利可圖,漢堡皇對這樣的合作當然是拍雙手歡迎的。

  而且臨川商幫的戰略合作協議只針對團購到店,和外賣配送並不衝突。

  但就算是這樣,劉喜亮還是沒敢自己做主,而是想得到江勤的點頭。

  財神爺說不許的,他就不能做,這是臨川商幫的一個潛規則。

  “做吧,有錢賺為什麽不做?又不是跟錢有仇,大力做就是了。”

  “好的江總,有您點頭我就放心了。”

  江勤拍拍劉喜亮的肩膀:“需要宣傳就去找老路,今夜頭條全力配合,幫忙做做推廣,提高一下銷量什麽的。”

  劉喜亮愣了一下。

  說實話,外賣平台雖然做不大,但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拚團到店的業務量,但他沒想到江勤竟然這麽支持。

  “老劉,我現在對錢其實已經沒興趣了,唯一想做的,是希望我們臨川商幫能有更輝煌的未來。”

  劉喜亮有些感動:“江總,您這樣說,我都覺得我有點像是唯利是圖的小人了。”

  江勤立馬就變臉了:“胡說,唯利是圖的都是君子。”

  正在此時,門外跑來一個中年男人。

  這人叫吳進喜,是做農產品生意的,現在是拚團供應鏈的合作商,他扛著一個麻袋進了宴會廳,直奔江勤,吸引了不少的目光。

  “江總,薺菜到了,全是新鮮的,您看夠嗎?”

  “我的媽啊,您也太客氣了,我要不了這麽多,她就是上次吃薺菜餃子覺得好吃,還想再吃一點,其實兩碟的量就夠了。”

  “……”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