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明:我,朱棣,開局揚言奪嫡!》361.第359章 朱棣的抱負:以理想之名,橫掃
  第359章 朱棣的抱負:以理想之名,橫掃四海!

  乘坐其他戰艦的豪強商賈,也紛紛從戰船各個地方,湧到甲板上。

  嘶!
  親眼目睹,五十艘戰船,半柱香時間,一字排開,紛紛驚呼。

  “操船技術也太好了吧?”

  “這並不奇怪,這支海軍的底子,本來就是以朝廷水師和海盜組成,尤其是這群海盜,常年在大海拚搏,活下來的,個個都是好水手!”

  ……

  “太壯觀了!這就是五十艘戰船列陣迎戰的恢弘氣象嗎?”

  “怎麽還不開炮?”

  “是啊,迫不及待想看燕王這支新式海軍的威力。”

  ……

  旗艦甲板上。

  所有人更是直勾勾盯著朱棣。

  方孝孺、黃子澄等人對視一眼,眼巴巴盯著,朱棣在福建的文治他們已經見過了。

  此番出海,就是去見識朱四郎的武略。

  雖然雞籠嶼才是重頭戲。

  可大家早已經等不及了。

  此刻,正是個窺探冰山一角的好機會。

  自從俞靖開始寫信,向昔日同僚炫耀式闡述大海軍設想後。

  金陵城就出現了一些不好的流言蜚語。

  比如:燕王朱棣,將來若反大明,大海軍從海上,直入秦淮河,兵鋒直指金陵芸芸。

  大夥兒更關注東番陸軍第一鎮。

  不過,對這支新式海軍也十分好奇。

  這支海軍,真的有力量,衝破大明水師阻擊,從海上直入秦淮河,將燕王的陸軍兵力,直接投放到金陵城?

  或許,今天就可以看到一絲端倪。

  ……

  徐妙雲帶著孩子們站在遠處。

  所有孩子們,全都崇拜看著朱棣。

  他們沒有別的想法,就想看師傅一聲令下,戰船所有鐵炮發射的場景。

  這一年在雞籠嶼的日子。

  俞統製無數次帶著大夥兒出海,去雞籠嶼東北面一些小海島、海礁附近,讓大夥兒下達命令,號令將士們演練火炮射擊。

  他們都‘指揮過’戰艦了。

  可唯獨,從未見師傅指揮戰艦。

  小雍鳴、小祈嫿被徐妙雲牽著手站著。

  兩小家夥已經三歲了。

  她同時間,都抱不動兩小家夥了。

  小祈嫿感覺氣氛不一樣,好奇抬頭,“娘親,你們為什麽都看著阿爹?”

  徐妙雲含笑低頭,剛要說話,就見小雍鳴盯著朱棣看的入神,不由莞爾一笑,低語:“等會阿爹下令,所有戰船都要開炮。”

  說著,扭頭讓明霞幫忙,把兩個小家夥抱起來,捂住耳朵。

  “明霞姑姑,我不怕……”

  明霞要給小雍鳴捂耳朵時,小家夥突然掙扎反抗。

  聲音有點大。

  眾人被驚動。

  齊齊看來。

  朱棣也向後看來。

  小雍鳴見朱棣看來,頓時向朱棣伸手。

  朱棣笑著叮囑眾人:“大家都找東西抓緊,火炮齊射,船體起伏會十分劇烈。”

  說話同時,快步向徐妙雲走去。

  從明霞懷中接過小雍鳴。

  又看向小祈嫿,“要不要阿爹抱你去船邊?”

  往日,這小棉襖最是調皮搗蛋,兄妹二人好像性子生反了。

  祈嫿女孩子調皮搗蛋。

  雍鳴男孩子反而整日裡文文靜靜。

  此刻,小調皮蛋兩隻小手緊緊摟著徐妙雲脖子,依偎在徐妙雲懷中,連連搖頭。

  朱棣笑笑,抱著小雍鳴來到船邊。

  眾人紛紛無奈翻白眼。

  大夥兒都等著看五十艘戰船,齊開火。

  朱四郎倒好,突然開始父慈子孝!
  ‘這麽搞,別怪大家默默給你朱四郎送‘祝福’,祈禱你家雍鳴,將來肯定是個討債鬼!’

  “殿下,可以開始了嗎?”俞靖最猴急,湊到朱棣面前,小聲詢問。

  眼睛卻盯著小雍鳴,‘世子啊,看好嘍,這就是咱們東番大海軍,將來你可一定要把這份家業傳承發展好!’

  要不是小雍鳴現在年紀太小。

  帶孩子們出海時。

  他肯定首先帶上小雍鳴。

  教育要從娃娃抓起!

  再過個四五年,那時世子七八歲。

  他非得把世子培養成一個大海軍狂人。

  朱棣瞪了眼俞靖,視線轉向其他人,“諸位,都抓好身邊可以抓住的東西。”

  聲音響起。

  眾人頓時精神一震。

  至於抓緊身邊東西。

  除了方孝孺、齊泰等人,以及經常坐海船的徐妙雲和孩子們。

  藍玉、沐英、俞同淵、徐達只是不動聲色把腳微微分開些。

  “命令!”

  啪!
  朱棣肅然聲響起瞬間,俞靖本能下意識立正。

  “艦隊左舷火炮準備!”

  “殿下命令,艦隊左舷火炮準備!”

  “殿下命令,艦隊左舷火炮準備!”

  ……

  聲音在甲板上接連傳開。

  藍玉注意到,站在高高桅杆上的傳令兵開始揮舞令旗。

  隨即,各戰船都開始打出旗語回復。

  緊接著,他們所在戰艦,以及其他戰船甲板都開始忙碌。

  水兵抬著木箱走出來。

  裡面有油紙包裹的火藥,也有直徑兩寸的鐵彈。

  “甲板火炮裝填完畢!”

  “艙內火炮裝填完畢!”

  ……

  水兵回復聲,有序且鏗鏘傳來。

  緊接著,各戰船也開始打旗語回復。

  朱棣看著令兵在桅杆上,不斷把各艦旗語傳遞給他。

  直到令兵停下,當即命令道:“發射!”

  令兵猛地站在桅杆上,猛地麾下紅色令旗。

  砰砰砰……

  隨即,震耳欲聾的爆炸聲響起。

  彈丸發射瞬間,藍玉等人臉色瞬間大變,第一時間伸手抓住戰船圍欄。

  整個旗艦,瞬間向右舷方向平推橫移數米,劇烈搖晃。

  五十艘戰船,左舷同時開火,一百六十顆鐵彈高速旋轉向海面砸出去。

  落水瞬間。

  五百步外海面上,頓時濺起一道道水柱。

  眾人等待開火時,迫不及待。

  可真開火,整個過程,所有人感覺發生在一刹那間。

  水柱已經落下。

  戰船還在劇烈顛簸晃動。

  每一艘戰船上,都陷入極度安靜中。

  將士們滿臉驕傲,抬頭挺胸。

  豪強商賈們東倒西歪,有人不聽勸說,沒有牢牢抓住身邊扶手,摔得七葷八素,狼狽掙扎起身。

  “這!這!這就是燕王的大海軍嗎?”

  “太恐怖了,有這樣一支海軍,四海之上,何人能與燕王為敵?”

  “緊跟燕王準沒錯!這次去雞籠嶼,說什麽都要在雞籠嶼買個商鋪,賺錢都是其次!緊跟燕王比賺錢更重要!”

  ……

  商賈們激動熱烈議論著。

  旗艦上。

  小雍鳴雙手緊緊抱著朱棣脖子,黑豆豆的大眼睛,還盯著彈丸落下的地方。

  朱棣笑著低聲詢問:“喜不喜歡?”

  歷史上,大明財政,被‘他’打仗打到枯竭。

  朱高熾登基後,首先就開始放棄大航海。

  朱瞻基登基後,又放棄安南、塞外大部分疆域,大踏步向長城內撤退。

  這其實是沒辦法的事情。

  不是他們崽賣爺田不心疼。

  是那個時候的大明,已經無法維持這些向外觸手的消耗。

  這些伸到外面很遠的觸手,因為沒有找到一種自給自足,甚至盈利的方式。

  不但不能向外汲取養分反哺大明最根本的中原之地。

  反而還在不斷吞噬中原為數不多的財富。

  不砍掉這些觸手,早晚,中原內部先無法承受崩潰。

  ……

  現在不同了。

  只要鄉土村社建成,大明的商品就會極度繁榮。

  吃的倒還好。

  無論有多少,大明內部肯定都能消化。

  可鄉土村社,一個個農村,大量生產的棉紡織品、絲織品就沒那麽容易消化。

  最終,如果不想內部經濟崩潰。

  只能往外走。

  到時候,全民上上下下,都會要求朝廷往外走。

  喜歡守著一畝三分地保守的士紳,也會支持往外走。

  不往外走,堆積的棉紡織品、絲織品在大明內卷,根本卷不動。

  西方對外開拓是為了去外面掠奪尋求財富。

  中原文化,沒有這麽強的侵略性。

  但過剩的經濟,會逼著大明所有人往外走!

  想守住經濟利益,武德一定要澎湃。

  大哥和雄英,完全可以利用中原到時候,過剩的產出,向北、向西開疆拓土。

  當然,大哥和雄英的事情,未來他能不能說得上話,現在還是個未知數。

  不過,雍鳴是他兒子。

  他可以培養。

  在海上方向,他也想好了。

  鄉土村社+雇工身股製這個理想就是很好的借口。

  十字軍以上帝之名,東征。

  成吉思汗以‘長生天之名,大開殺戒。’

  他為什麽不能以‘理想之名,橫掃四海’?
  當然,他可能玩累了就不玩了。

  但他可以效仿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把‘長生天之名,大開殺戒’注入了兒子們體內。

  他也可以把‘理想之名,橫掃四海’注入到自己的兒子們思想中。

  讓他們以理想之名,繼續橫掃四海!
  讓他們,乘坐海軍戰船,指揮著陸軍將士。

  把他融入理想之名中的中原文明,傳播到更遠的地方!
  若能成。

  一定會是中原文明,有史以來,最大一次擴張!
  當然,前提是,他和大哥搞好關系。

  他這一脈和大哥一脈搞好關系。

  所以,藍玉和大哥沐英寫信想知道他新軍建設情況時。

  他直接邀請他們來觀摩。

  觀摩團來了後,毫無保留展示給他們看。

  坦誠是他能為這個設想,做出的最大努力。

  剩下的就要父皇、大哥,朝中官員、士紳豪強、商賈、中原所有百姓努力了。

  其實,剛來大明時,他根本沒想過這些。

  脫離中樞旋渦。

  只是想過點平凡,小而美的日子。

  搞競拍包稅、鄉土村社最初想法,就是想讓自己過得好點,鄉親們過得好點。

  後來,父皇折騰個沒完沒了。

  一步步走到了現在。

  以前,他都是走一步看一步,被動應對各種變化。

  自從父皇暗示,允許他們一家離開大明。

  並且把東番給他,讓他折騰。

  他才開始規劃設想。

  這些構想,他沒有和任何人說。

  或許,妙雲察覺出一絲端倪。

  對他第一次,主動設計規劃未來,一直在背後默默支持。

  不過,這裡面不可控因素太多了。

  他們只能做好自己。

  剩下的……

  朱棣余光看向藍玉等人。

  完全放開一切,坦誠對待觀摩團,他就是希望爭取這些人。

  當然,不是讓他們效忠他。

  而是,希望將來他們能在中原,成為支持兩家這樣合作,一起把中原文明擴張到最大極限的中流砥柱。

  他們身居高位,支持這種默契配合。
    他們擋住中原的反對聲!

  大明他做不了主,只能這樣謀劃。

  東番這邊,他不擔心。

  誰敢忤逆他的意思,就踢出決策圈。

  還不行,就從肉體上鏟除。

  總之,他這邊,他有自信能管好。

  和他步調、思想不一致的,有多少,他就敢殺多少。

  短短瞬間,朱棣想了很多。

  小雍鳴爬在朱棣懷中,抬頭,看著朱棣,“喜歡。”

  朱棣不由笑了。

  藍玉等人站在附近,終於被雍鳴稚嫩的聲音驚醒。

  回神。

  藍玉、沐英對視,都從對方眼中看出了驚駭、忌憚。

  方孝孺、黃子澄等人,更是臉都白了。

  衝擊太大。

  太震撼了!

  火炮在大明軍中也有配置。

  只是不多罷了。

  他們這些人,以往待在東宮,也有幸見過東宮衛率演練使用火炮。

  但近兩百門火炮,同時在戰船,向海面開火的震撼一幕,從未見過。

  這應該只是朱四郎私兵的冰山一角吧?

  觀摩團更加沉默了。

  簡單恭維朱棣幾句。

  眾人紛紛找各種借口,回到分配給他們的船艙內。

  俞靖臉上堆滿笑,湊到朱棣面前,先看了眼小雍鳴,嘴角頓時向耳根咧開。

  世子剛才說的話,他可聽到了!
  不愧是殿下的長子。

  虎父虎子!

  可千萬別長歪了。

  “你笑的我家雍鳴都有些害怕,收起來!”朱棣沒好氣的聲音響起。

  嘿嘿……

  俞靖訕笑,伸手摸了摸小雍鳴小腦袋,然後邀功道:“殿下,沒給你丟臉吧?你在我們海軍的投入,沒打水漂吧?瞧瞧我爹他們震驚的模樣,他們哪裡知道,這才只是開始,咱們海軍的威風,還得是交戰中才能展現……”

  他現在恨不得馬上,綁架觀摩團南下,去剿滅選好的那群海盜!
  哼!
  朱棣微哼,臉變冷,“在觀摩團面前,收起你的得意洋洋和倨傲,讓你展示,是表達咱們的坦誠,不是讓你給我招來敵視!去告訴你父親,朝廷水師造船廠,可以派船工到咱們雞籠嶼船塢,學習戰船改造、火炮上艦……”

  這個時候,藍玉等人,肯定在聊一些,他不方便聽的事情。

  他去不合適。

  俞靖很合適。

  俞靖是個聰明人,雖然沒有猜到朱棣的更深的打算。

  卻也明白朱棣表達的意思。

  深深看了眼。

  啪!
  立正捶胸行禮,“卑職謹記殿下教誨!”

  話罷,轉身離開。

  走遠一些,轉頭偷偷看了眼朱棣,小聲嘀咕:“殿下做到這種程度,如果朝廷將來還容不下殿下……”

  他第一個不答應!

  徐妙雲抱著小祈嫿,默默走到朱棣身邊,看著起起伏伏的海面,收回視線,看向朱棣,“你已經把該做的,能做的,全都做了,剩下的就交給永昌侯、西平侯等中原朝廷的眾人吧。”

  說著,話鋒一轉,含笑道:“你知道,我這輩子,做的最不後悔的決定是什麽嗎?”

  朱棣回神,側頭笑問:“是什麽?”

  徐妙雲看看左右,確定沒人後,仰頭笑道:“嫁給你啊。”

  朱棣頓時被愉悅,所有亂七八糟憂慮瞬間消失,取笑道:“雍鳴和祈嫿能聽懂了!”

  雍鳴閉上眼睛。

  聽的不太懂。

  但,好像不該聽。

  祈嫿也聽的不太懂,但她懂娘親的眼神。

  “娘親,狗腿子,羞羞!”

  “朱祈嫿,你再說一遍!”徐妙雲‘惱羞成怒’聲響起。

  “娘親羞羞,狗腿子……”

  ……

  徐達,徐輝祖等人在船舷另一側看著一家四口,全都不由笑了……

  ……

  船艙內。

  俞靖站在他父親和藍玉等人的船艙外遠處。

  剛才,他看到黃子澄等人進去了。

  所以選擇等一等。

  免得這些臭文人說殿下壞話,他忍不住發怒。

  壞了殿下的事情。

  ……

  “越嶲侯,朝廷水軍能打得過燕王這支海軍嗎?”

  狹窄船艙內,黃子澄隨著方孝孺等人進入後,就迫不及待詢問。

  藍玉微微皺眉。

  瞥視。

  黃子澄臉無比蒼白。

  明顯被朱老四海軍展現出的澎湃武德嚇到了。

  這才只是人家展現的一角罷了。

  還未參觀人家的陸軍第一鎮!
  安排到春節後的海軍剿匪實戰還早著呢。

  這群讀書人,就已經被嚇得驚慌失措了。

  海軍的戰鬥力展現,還得在實戰中!
  這些讀書人,最是無膽!
  “朝廷水軍為什麽要打燕王的海軍!”藍玉冷冷質問:“你想要表達什麽!燕王是陛下的兒子,是太子的手足兄弟,你是在我們面前,挑撥皇家父子、手足之情?”

  俞同淵、沐英、宋濂冷眼旁觀。

  方孝孺嘴唇微動,本想替黃子澄解釋。

  話到嘴邊又懶得說了。

  此番觀摩,的確十分震撼。

  可黃子澄的反應實在有些太大了,仿佛,一夕間,燕王就已經成了太子爺的敵人。

  不能因為人家厲害,就恨不得弄死人家。

  這種想法……

  他都不知該說什麽。

  但他可以肯定,朝中很多人都有類似黃子澄的想法。

  或許,他也是因和燕王夫婦關系密切。

  了解這對夫婦,所以才能平常心,公正客觀看待這件事。

  砰!
  藍玉見黃子澄不說話,十分氣惱,猛地拍案,“說啊!怎麽不說了!”

  黃子澄就是個七品縣令。

  藍玉這位永昌侯氣勢全開,瞬間腦子一片空白。

  齊泰鄭重作揖,“永昌侯,我們只是擔憂,自從大海軍傳回金陵,金陵就冒出一股言論……”

  沐英聽齊泰有禮有節闡述。

  十分無奈。

  這股言論,他當然也聽過。

  什麽燕王大海軍,帶著燕王精銳陸軍,可以長驅直入,直抵金陵。

  若任由燕王在大明境內繼續籠絡人心,彼時,只要燕王拿下金陵,即可統禦整個大明。

  這類言論並不泛濫。

  很顯然,就連百姓都不相信。

  可黃子澄等人,已經開始擔心上了。

  也不能責備他們。

  畢竟,他們也是為太子考慮。

  可他們這種猜忌,會造成太子和老四的隔閡!
  “燕王這麽坦誠給我們看,你們擔心什麽,我可以很肯定告訴你們,只要朝廷說句話,燕王就願意把他們改裝戰船的技術教給朝廷……”

  剛才,他們就是和越嶲侯討論此事。

  朝廷的水師太弱了。

  哪怕朝廷沒辦法投入巨大財力發展水師,也應該學習燕王,在原有戰船基礎上進行改裝改進。

  小步慢跑就行。

  黃子澄張了張嘴。

  話到嘴邊,又咽下去了。

  讓朱四郎把改裝技術教給朝廷是應該的。

  朝廷也應該限制朱四郎的海軍。

  朱四郎用得著兩百艘戰船嗎?

  把現在改裝好的五十艘轉交給朝廷,才是朱四郎身為兒子、臣子應該做的事情。

  畢竟,朱四郎有現在的發展,朝廷也予以了很多支持。

  讓他回報一點,很正常吧?

  不過,看樣子,這裡這些人,支持他的不多。

  這種想法,只能回朝後再談。

  朝中肯定有很多人支持他!
  咚咚咚!
  就在此時,敲門聲響起。

  “卑職燕王麾下,海軍統製俞靖求見!”俞靖冷硬的聲音響起。

  藍玉狠狠瞪了眼黃子澄。

  從俞靖聲音,他就能判斷。

  俞靖肯定聽到了一些。

  也是,剛才他生氣之下,聲音那麽大。

  這船艙根本不隔音。

  人家不想聽也不行。

  方孝孺得到藍玉示意,忙轉身開門,做一請的手勢,“俞統製,請。”

  “不了。”俞靖擠出一絲笑容,看向俞同淵,“越嶲侯,卑職奉殿下之命,轉告越嶲侯,如果朝廷願意,可以派遣船工來雞籠嶼造船廠學習戰船改造技術,殿下想直接派人回去,可我們雞籠嶼造船廠人手太少了,回去一批人,雞籠嶼這邊就無法運轉了……”

  俞同淵聽俞靖一口一個越嶲侯,唇角抽抽。

  等俞靖說完後,努力擠出一絲笑容,“知道了!朝廷肯定願意派遣船工去雞籠嶼學習。”

  “卑職告辭!”

  俞靖大踏步離開。

  他本不想如此。

  可這群人太過分了。

  真以為殿下沒脾氣?

  沐英目視俞靖離開後,收回視線,看向黃子澄等人,“看到燕王的態度了吧?接下來,到了雞籠嶼,我們大概率還會看到很多,令我們衝擊很大的事物,如果你們再有人,表露一些不合時宜的言論,別怪我和永昌侯不客氣!”

  黃子澄灰溜溜離開。

  方孝孺作揖後,帶著眾人離開。

  房間只剩四人後,藍玉看向俞同淵,取笑道:“老俞,你們家俞靖有個性!”

  哈哈……

  爽朗大笑聲響起。

  就是宋濂都忍不住笑了。

  俞同淵唇角直抽搐,笑道:“他可別回家,等他送王爺回南京,只要回家,我非得動家法!”

  太氣人了。

  擺明了,一副要和他這個當父親的,劃清界限。

  藍玉笑著。

  眼底閃過一抹憂慮。

  俞靖不是個例。

  代表著,朱老四麾下人的態度。

  他們並不反對朱老四對朝廷好。

  可如果往後,類似黃子澄這樣的事情多了。

  主辱臣死!

  這群人,絕不會看著大明,一而再,再而三讓朱老四受委屈!
  俞靖尚且如此。

  陸軍第一鎮統製譚淵、標統張武這些人,和大明的關系更淡薄!

  他們或許感恩陛下。

  但對太子絕對沒感念!
  當然,他到不擔心這些人。

  只要朱老四在,朱老四對朝廷的態度不變,這些人就翻不起大浪。

  可他擔心朝中。

  黃子澄這樣的人太多了。

  想他當初,不也是如此嘛?
  ……

  在觀摩團心事重重中。

  兩日後。

  嗚嗚嗚……

  號角聲接連響起。

  藍玉等人吐得稀裡糊塗,聽到號角聲時,懷著好奇,顛顛撞撞從船艙走出。

  “怎麽了?”

  “是不是遇上海盜了?”

  ……

  藍玉走出船艙,第一時間看到了俞同淵。

  俞同淵到底是水師將領。

  哪怕內陸江河湖泊無法和海面顛簸相比。

  可俞同淵適應性也很快,並未暈船。

  見到藍玉時,笑道:“到雞籠嶼了,我剛準備去叫你們,沒想到你們出來了。”

  藍玉等人,順著俞同淵手指方向看去……

  高高的瞭望塔。

  兩山中間。

  一片湛藍海灣映入眼簾……

   接近七千字!

    之前,大家一直說這本書缺少主線,因為那個時候,按照人物性格設置,確實就是沒有太大野心抱負,寫到這裡,朱棣的第一個政治抱負,終於水到渠成能展露出來了。

    這章應該夠量大管飽吧?能不能厚著臉皮求一下月票、推薦票、追訂、全訂。

    下一章時間算,應該能寫四千多字,爭取五千字。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