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直播鑒寶,我竟成了國寶級專家?》第200章 人造絲
  第200章 人造絲
  書記也知道有些得意忘形了,稍稍控制了一下情緒:“碳14的誤差要大一些,有時幾百年都不止,但熱光譜的誤差只有一百年左右。

  既然實驗室斷定絲綢的年份在百年以上,說明實際年代至少也在200年以前。再算算時間,不恰好就是乾隆時期?所以,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是機織……”

  不止書記是這樣的想法,包括幾位副手,也包括專程從遼大和東大請來的教授,以及在場的所有的研究員。

  院長卻歎了一口氣。

  他也覺得地圖肯定沒問題,不過這是給王永謙打電話之前。

  雖然說雙方因為摩睺羅的事情鬧的不太愉快,但總歸混了個臉熟。所以事情發生的第一時間,院長就聯系了王永謙,想請顧問組的專家也來看一眼。

  但王永謙說顧問都不願意來,理由是李定安和他們太熟,容易被人誤會他們徇私舞弊。之後又說,保險起見,他最好還是找個紡織學專家看一看。

  什麽意思?
  不管是顧問,還是王永謙,完全傾向於那個叫李定安的結論:地圖有問題。不然不會說什麽徇私舞弊,甚至還讓故宮找紡織學專家。

  這就很能說明問題了:都是享譽全國的權威學者,總不能都跟著一個年輕人胡鬧吧?
  至此,哪怕他再是堅如磐石也沒辦法不懷疑,所以才堅持重新鑒定,更去請了老領導……

  思忖著,他又微微一勾腰:“還是謹慎一點的好……老領導,麻煩你!”

  “好!”

  老人站了起來,圍在地圖周圍的館員和教授們立即讓開了一條路。

  書記又遞上了放大鏡,老人卻搖了搖頭:“不用!”

  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幹了大半輩子紡織,壓根都不用眼睛去看,用手一摸他就能知道是什麽料子,用的是什麽工藝。

  地圖很大,高六米六,寬九米九,但開封的地方就只有右下邊的一個角,長寬都是十公分左右。老人先摸了摸,又把角掀了起來,用手指撚了撚。撚了幾下,他又用指甲扣了扣取樣後留下的絲綢斷茬。

  再然後,他才撩起了一根絲線,仔細的瞅了起來。

  這一看,就是近十分鍾。他雖然沒說話,但眉頭卻皺的越來越深。

  眾人也跟著忐忑起來:不會是真的有問題吧?

  正驚疑不定,老人用力的一點頭:“是劈絲……沒問題,正宗的江南織錦,用的是木機妝花技藝,純手工織造……”

  “呼……”

  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氣,會場內像是刮起了風。

  書記激動的拍了一下手掌:“哈哈,大家都聽到了吧?”

  當然聽到了,而且聽的很清楚。

  這下,那個叫李定安的還有什麽話說?
  所有人都轉著類似的念頭,個個神情振奮,面色潮紅。

  院長卻捏了一下下巴:“但王處長的態度,太奇怪了:感覺他對李定安結論,完全有百分之百的把握?”

  “不會是護短護過頭了吧?”

  扯什麽淡?

  一抬頭,發現說這句話的是一位大學教授,老人把到了嘴邊的髒話咽了下去。

  當教授腦子都當鏽逗了?

  王永謙怎麽也是部委幹部,既便是胳膊肘往裡拐,也不可能拐到是非不分,巔倒黑白的程度?

  老人斟酌著措詞,“所以,還得再找一下王永謙……嗯,於平,你再給他打電話,把檢測及鑒定的結果告訴他,看他怎麽說!”

  確實得再找一下,因為這件事情到現在已經不止是誰對誰錯的問題,而是結果出來以後,應該怎麽收場,怎麽善後。

  稍一思忖,院長點點頭:“好!”

  ……

  賓館裡,王永謙接完電話,微微的笑了笑:“鑒定結果出來了,挺意外的:趙永江看的,說是布料沒問題,”

  項志清眉頭一皺:“趙永江……不應該啊?”

  “具體什麽原因不知道,但聽語氣把握很大……於院長話裡話外,都有點不計前嫌,握手言和的意思!”

  有顧問故意問:“不計誰的前嫌,我們的?”

  又有顧問順口就回:“那你以為?意思就是:伱們趕緊的,現在改口還來得及!”

  “那有沒有說什麽時候把李定安放出來?”

  “做什麽美夢呢,也不看那小子把人家都坑成什麽樣了?”

  “而且是連著兩次!”

  一群老顧問也挺壞,肆無忌憚的開著玩笑。鬧了一陣,王永謙又看著項志清:“項老師,確定沒看錯吧!”

  “放心!”項志清豪氣乾雲:“李定安可能會錯,但我肯定不會!”

  你們倆的結論有什麽區別?
  “那就好!”王永謙笑了笑,又拿起了手機,“解鈴還需系鈴人,讓李定安自己解決……”

  ……

  難題又甩給了故宮這邊:

  之前還只是模棱兩可,態度玩味。但這次,王永謙直接就挑明了:建議你們直接找一下李定安。

  還不明白?

  潛意就是:並非東西沒問題,而是你們水平不夠……

  問題是,高精尖實驗室的檢測結果,白紙黑字的照片都發了過去,為什麽王永謙還會是這樣的態度?

  真的,也就是上級部門領導,而且剛剛才被打過一次臉,不然早吵起來了。

  書記敲了敲桌子:“我的意見是別管了,該怎麽辦就怎麽辦?”

  院長歎了口氣:“萬一呢?”

  要只是王永謙還好說,關鍵是他身後站著國內鑒定界最權威、最頂尖的顧問組,這才是王處長最大的底氣。

  換種說法:顧問們全都認定,地圖有問題。

  反過來再說,既便是他們走了眼,也要考慮一下上級部門,以及這麽多的業界老前輩的感受。

  所以,事情不能做的太絕……

  “謹慎無大錯!”院長想了想,“左右不過多打一個電話。”

  書記強橫的一揮手:“你撥通,我來說……”

  ……

  詢問室,李定安左顧右盼,瞅瞅這,看看那,最後還摸了摸扶手。
    不知審過多少嫌疑人,副隊長一看就知道他想幹什麽,差點沒崩住:“怎麽,李老師想試試鋼椅坐著舒不舒服?”

  李定安沒說話,豎了個大拇指,意思是還是你懂我!
  公安局他進過好幾回,而且是換著地兒的進:先是京城,之後是滬上,這次就成了沈陽。但審訊室還真就沒進過。

  包括這次也是:這就一間普通的辦公室,普通的椅子。副隊長就坐在他對面,說話的聲音稍大些他都能感覺到有風吹過來……

  嘖,這位的腦回路挺清奇……正經人誰喜歡坐那玩意?
  副隊長暗暗好笑,取掉筆帽攤開了筆錄本,還沒來得及寫字,外面傳來“噠噠噠”的腳步聲。

  應該是兩個人,李定安和副隊長剛轉過頭,人就到了門口。

  一個是剛剛在樓下見過的隊長,另一位是劉秘書。

  這兩位一起出現,還跑來詢問室,就挺奇怪。

  正狐疑著,隊長朝著副隊長支了支下巴,意思是讓他先出來。然後劉秘坐到了李定安的對面,遞上了手機。

  再一看,竟然通著,霍然就是王永謙。

  “領導!”

  “你也是真能折騰?”王永謙很輕松,語氣中還帶著笑意,“沈陽故宮的於院長剛給我打電話,地圖的鑒定結果出來了:真的!”

  “不可能……請紡織師傅看了沒有?”

  “當然看了……在行業內很權威的一位老領導,六十年代他就進入紡織行業,一直乾到退休……”

  李定安不由的一怔:不應該啊?

  自己的眼睛可能會出錯,但系統絕對不會出錯。

  “別拖了,盡快解決……拖的越久,輿論越大,對誰都不好!”

  不是我想拖,而是他們鑒定不出來,我能有什麽辦法?
  這下好了,原本很簡單的事情,突然又變複雜了?

  李定安有些撓頭,想了想:“領導,那現在怎麽辦?”

  “項老師倒是挺想去現場看一看,順帶指導一下他們,不過我覺得不合適……你和他們直接對話吧,實事求是,別賣關子。”

  哪會賣關子?
  自己腦袋又沒被門板擠,賴在公安局做什麽?
  但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轉著念頭,王永謙掛了電話,劉秘書又拔通了於院長的手機號。

  接電話的是個中年男子:“李專家,我是故宮的書記,姓連,連自珍……剛請示過王處長,有幾個問題需要谘詢一下你……你方便吧?”

  你那是請示嗎,示威還差不多……沒聽出來王永謙都有些不耐煩了?
  李定安哂然一笑:“公安局呢,確實挺不方便的!”

  不是……到這會了,你還能笑的出來?
  “用不了多長時間,就幾個問題!”

  “行,你說!”

  “專家鑒定了,布料沒問題……”

  布料的問題李定安還沒想明白,他覺得要好好琢磨一下:“這個放在最後再說,你先說其它的!”

  “好……印也沒問題,總共四枚印章,《垂訓之寶》,這是乾隆以揚國憲之印……《敬天勤民之寶》,這是嘉慶以飭覲吏之印……《皇帝親親之寶》,這是道光以展宗盟之印……還有《皇帝尊親之寶》,這是鹹豐以薦徽號之印……

  這幾方,全是清代皇帝二十五寶之一,也全部收藏在京城故宮。為了鑒別,我們專門請京城故宮博物院發了一套寶璽照片。又經過反覆比照,全都沒問題……”

  李定安的腦子裡依舊想著布料,隨口敷衍:“印確實沒問題,還有呢?”

  他承認印沒問題……這是要改口?

  連書記愣了愣,又點了一下錄音鍵:“還有筆跡……依舊這四位皇帝的題記。同樣,我們向京城故宮借閱了相關資料,與幾位皇帝留存的墨寶對比,無論是書法習慣還是痕跡,完全符合……”

  “對,字也沒問題!”

  嗯,他又承認了?
  “我們又做了檢測,實驗室完全可以確定:絲綢的年份在一百年以上!”

  “確實在一百年以上!”

  連自珍的聲音猛的提高了好幾個八度:“那你還說是機織的?”

  李定安下意識的就懟:“布是布,地圖是地圖。你怎麽肯定不會是後人拿一百多年前的布織的?”

  “我……死鴨子煮熟了嘴是硬的……你就是狡辯!”

  又要開幹了?

  上次就是這樣,都還在相互討論階段,連書記突然就毛了,拍著桌子就吵。

  最後逼得王處長掰斷了金偶的小拇指,結果真相大白,當時連書記的臉比豬肝還紫。

  這才過去了幾天?
  院長歎了口氣,接過了手機:“李老師,咱們平心靜氣的討論:這些既然都沒問題,那哪裡有問題?”

  “我很平心靜氣,就是布有問題!”

  李定安頓了一下:“能不能說一下,紡織專家的結論?”

  “正宗的江南織錦,用的是木機妝花手工技藝,純手工織造……”

  是織錦沒錯,也確實是江南織造。但自己當時看到的,為什麽全是電動機械工藝,壓根就沒什麽木機妝花?
  總不能兩個人看的不是同一幅地圖吧?

  換了?

  這更扯淡。

  這才過了幾個小時?就算他們有這個膽量,也沒這個能耐……

  那有沒有可能,兩個人看的不是同一個地方?
  霎時,腦子裡閃過了一道光,李定安眼睛“倏”的一亮:“紡織專家看的是地圖的哪個部位?”

  “當然是邊角?”

  “你們沒有全部開封?”

  “你開什麽玩笑?”連自珍都被氣笑了,“這是國寶……如果氧化破損誰負責?”

  “我知道了:就是之前被邊框蓋住的地方對不對?哈哈……就說怎麽沒印像……”

  李定安笑了兩聲,“如果光看工藝,確實不太好認,因為這是用第一代日產的電力拉木機紡的,因為功率不夠,所以紡的比較稀疏,也比較軟,和人工紡織的絲綢幾乎沒區別。不過除了工藝之外,還有很多地方有區別……

  這樣,你讓紡織專家重新看,別看邊角,看中間:這幅地圖用的不全是天然蠶絲,有部分是人造絲!”

  什麽玩意:人造絲?

  清朝哪有這東西?
  所有人都懵了,驚的站了起來,包括趙永江。

  他還沒衝到地圖跟前,又聽李定安說:“你們如果還是不敢全部開封,那就再比照一下:1926年,都錦生用電力機紡的杭錦,《江山萬裡圖》……用的全是人造絲……”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