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直播鑒寶,我竟成了國寶級專家?》第241章 心態崩了
  第241章 心態崩了

  “丁老師,我知道您,還看過您的視頻講座……您這麽專業,能不能幫我看件東西?”

  一個四十出頭的男人抱著東西擠進了人群,李定安愣了一下:這位,不就是剛剛從他手裡搶走糊鬥的那人?
  還看視頻講座……你要有那耐心,怎麽可能搞不清袁崇煥和洪承疇?所以八成是剛剛才拿手機查的……

  丁立成卻擺了一下手:“對不住,單位有規定,真看不了!”

  這當然是托詞:只是不能在故宮裡面看,出了故宮沒人能管得著。

  但他怎麽也是國內排得上名號的鑒定專家,這要開了頭,今天就別想走出展覽會了。

  “你還是給看一下吧?”

  這位雖然笑著,隱約間又帶著點得意,“這可是從李專家的手裡搶來的……哦不是,李專家勻給我的,說不定也是大漏……”

  嘛玩意,還有人能從李定安手裡搶東西?
  丁立成和馬獻明都吃了一驚,稍一轉念,想到剛剛丁立成確定那是楊慎的蠟鬥時,這些人後悔的腸子都青了的表情,頓時就猜了個大概:仗著李定安是大柳樹的專家,不敢鬧出太大的動靜,這些人就明目張膽的跟在後面截胡。

  可想而知,剛那三件東西完全跟虎口拔牙沒區別,李定安不知道玩了多少心眼才達到目的。

  那這一件呢?

  十有八九是李定安被逼的沒辦法讓出去的,所以真說不好就是漏……

  丁立成看了看李定安,又瞅了瞅男人手裡的袋子:“是什麽?”

  “是一鹹豐時期的粉彩糊鬥!”

  “瓷器?”

  瞬間,馬獻明就來了興趣,剛要說話,又猶豫了一下,而後看了李定安:能不能看?

  原因很簡單:如果是漏,從某種意義上講,等於李定安走了寶。傳著傳著,就會傳成他打了眼……

  以為李定安會搖頭,沒想他竟然呲著牙笑了一下:“隨便看!”

  嗯,啥意思?
  看你這嘚瑟勁,感覺這裡面有故事啊?

  馬獻明興趣更大了,手一伸:“拿來我看……但先說好:隻此一件!”

  這人誰啊?

  男人有些猶豫,旁邊的人小聲介紹,“馬獻明,國博文物保護修複研究所的所長,國家文物鑒定會委員,瓷器品類的知名學者……”

  我靠,比丁立成還厲害?

  男人一個激靈,忙把東西放到了櫃台上:“馬所長,謝謝您!”

  馬獻明擺擺手,打開了袋子。

  嗨喲,挺不錯啊?
  絕對大開門的物件,別說馬獻明,丁立成都能看出來:就以這幅《童子嬉春圖的》的畫工與構景,絕非傳統的“宮廷畫師在京城作好畫,拿到景德以後,禦器廠的畫工再照貓畫虎的臨摹在瓷胎上”,而是如意館的畫師親自手繪在瓷胎上的。

  再看渲染與施彩:粉潤柔和,細致入微,層次分明,豐富多變,再稍稍斜一下,站在側面的角度,就能看到清代粉彩獨有的“彩虹光”。

  就憑這兩點,丁立成就敢斷定,這絕對是清代官窯粉彩。

  馬獻明看的更為認真:先看釉,再看畫,然後是足,邊看邊講:“釉面勻淨,色彩豔而柔麗,分明卻又自然,紋飾疏朗規整,構圖疏密有致,線條流暢飄逸,畫面雅致宜人,必是名家手繪……迎光有紋,側光有虹,這應該是乾隆後的色地開光粉彩糊鬥……”

  他又揭開了鬥蓋:“深淺陰暗分明,內瓷白而無瑕,光滑且有光暈,用的依舊是粉彩特有的釉料‘玻璃白’,並用芸香油調色,底足如刀削斧劈……嗯,繼德堂……還是鹹豐的私款?等會,我想一想……”

  沉思了好幾秒,馬獻明一點頭:“晚清民國時流出來的,正兒八經的四代皇帝禦用,如果東西沒問題,再對比同時期、同類型的物件,價格至少得翻兩倍……”

  這麽一說,至少四百萬往上?
  男人笑的牙都呲出來了,豎了個大拇指:“還是您專業!”

  沒事拍什麽馬屁,更專業的在伱旁邊站著呢!
  馬獻明扯了一下嘴角:“別著急,你就沒聽我前面一句:這是沒問題的前提下……”

  “哪……哪有問題?”

  “這不是沒看完麽?”

  猛一下,男人都呆住了:釉、畫、胎、足、底……包括鬥蓋和鬥盒裡面你也沒落下,還有哪沒看?
  馬獻明沒理他,裡裡外外看了一遍,又摸了起來:其它都對,唯有頂上的孔稍大了些。

  除此外,就是感覺李定安剛剛笑的那一下有點詭異:怎麽覺著,有點幸災樂禍的意思?
  李定安卻殊無表情,因為他壓根就不擔心:沒有三兩三,哪敢上梁山?

  馬獻明要沒點能耐,國博的那些研究員早造反了,所長能輪的到他?

  這件東西對他而言,不過是小意思。

  果不其然,摸著摸著,馬獻明眉頭一皺,又把鬥蓋湊到了眼前:看的不是別的地方,就是那個孔。

  就這麽一下,卻讓男人的心都懸了起來。

  旁邊圍觀的那些人也下意識的湊近了一點,圍的更緊了。

  看了幾眼,馬獻明“哈”的一聲,直勾勾的瞪著李定安:就說誰能從你手裡搶東西,原來是下了套?

  再想想男人之前得意的模樣:這當上的真不冤……

  愣了好一陣,他才吐了一口氣:“這一件是殘器!”

  你說啥?
  一刹那,男人眼睛一突,猛吸了一口氣,聲音都顫了起來:“馬……馬所長……您再看看……”

  還看個屁?

  馬獻明把鬥蓋提了起來:“這是糊鬥,對吧?”

  “對……你剛說了,李專家之前也說了,這就是糊鬥!”

  “這個孔知道是幹嘛的吧,插刷子蘸漿糊的……但你想,眼兒這麽大,刷子的柄得有多粗?”

  馬獻明比劃了一下,“少林寺的棍也就這樣了……”

  他的表情很生動,語氣也很幽默,四圍的人“哄”的就笑出了聲。

  但男人臉都綠了:“馬所長,不能眼兒有點粗,你就說這是殘器……”

  “別慌……來……你看,孔沿上是不是沒有釉?”

  馬獻明把鬥蓋往前一遞,然後又翻了過來,“你再和裡面沒有上過釉的瓷胎比,顏色是不是又白一點?”

  “來,你再摸一摸,孔沿這一圈是不是明顯要比內裡光滑,卻又比外部的釉面生澀?因為這裡破過,又修複過,所以就成了這樣……嗯……等等,我畫一下:原先的孔應該是這樣的……”

  馬獻明伸出手指,在櫃台上畫了幾下,所有人都伸長了脖子:他先畫了個圈,圈裡又劃了個小圈,然後又劃了四根短線把兩個圈連了起來,最後指頭一抹,大圈裡面的短線和小圈都消失了。

  “看到了吧:這玩意就是這麽破的,估計裡面那一圈已經摔成了渣,粘都不好粘,那怎麽辦?一不做二不休,磨平算逑。但如果磨的太深,從外面就能看到胎……想想,這可是皇帝用的東西,哪能這麽糙?
  就只能淺淺的磨一下,所以最後就磨成了這樣:磨掉了玻光面,卻留下了釉質層,所以不管是和裡面比還是和外面比,無論是顏色、亮度還是質地,都有些細微的差別……明白了吧?”

  我明白個錘子?

  男人張著嘴,卻說不出話來。

  四周的人卻聽明白了:雖然就破了一點點,就一個小小的瓷圈,都還沒一分硬幣大,而且中間還是鏤空的。但古董就是如此,哪怕隻破了小米大一個豁口,也只能當做殘器。

  更何況後面還打磨過,就殘的更厲害了,別說翻兩番,能不能值到原價的一半都是問題……

  刹那,男人的臉上沒了丁點血色,哆嗦著嘴唇::“李定安,你坑我?”

  “我坑你什麽了?”

  “是你說的,這是禦用之物,而且整整經歷了四代皇帝?”

  “你好好想,我有沒有說過這樣的話,想不起來也沒關系……”

  李定安悠然一歎,又指了指櫃台上方的攝像頭,“這裡不但有錄像,連聲音都有,你調出來看一下……”

  男人愣了一下,腦海裡就如走馬燈,浮現出當時的情景:
  李專家,這是什麽?
  李定安:糊鬥,就是存放漿糊的瓷盒,粘書或粘信封用的……

  兩百七十萬,怎麽這麽貴?
  李定安:貴不貴,要看是誰用過的……

  然後他又解釋了一下繼德堂的由來,隻說這是定製瓷,然後就說包了。

  再多余一個字都沒講,什麽禦用,什麽四帝,全是圍觀的人嚷嚷的。

  甚至最後幾個人搶著買的時候,他還連著提醒了兩次:這一件和其它的東西不一樣,沒有售後,買了就不能退……

  但要說這不是李定安下的套……扯什麽淡?

  他要不解釋那麽清楚,而且明確表示說“包了”,誰敢蒙頭蒙腦的買這東西?
  那可是兩百七十萬,不是兩百七十塊……
    隻覺“嗡”的一下,男人眼前一黑……也就跟前擠的人夠多,不然他當場就能栽過去。

  好不容易定住心神,男人顫顫巍巍的舉起手指:“當時有人問,這件東西哪裡值兩百七十萬,是不是你說的:貴不貴,要看是誰用過的?”

  “對!”

  “那這不是誤導人是什麽?展覽會的專家坑人,我要退貨……”

  “退不了的!”一直跟著的一位歎著氣,“銷售員剛才就說了,賣主在國外,沒辦法退!”

  “我不管,我要退貨……專家坑人,我要退貨……

  幾乎是扯著嗓子乾嚎,一遍接著一遍,聲音又尖又利,頓時又吸引過來好多人。

  “怎麽回事?”

  “展覽會的專家設套,坑了藏友三百萬!”

  “我靠,真的假的?”

  “你聽他胡扯?是這人不要臉,一步不離的跟在專家屁股後面,專家看中什麽他搶什麽,被逼的沒辦法,才給了他一點教訓!”

  “那這不是下套是什麽?”

  “下套有點誇張,至多算教訓了一下,就是這教訓的代價有點大:兩百七十萬,還不能退?嘖嘖……”

  三言兩語,所有人都大致了解了來龍去脈,說什麽的都有。有說男人活該的,也有說李定安過分的,一時間議論紛紛,就跟菜市場似的。

  圍觀的只有七八個人的時候保安就來了,但就眼前這架勢,還真有點不知所措:男人只是嚎,再沒出格的舉動。而且涉及到展覽會的鑒定專家,確實有點不好處理。

  馬獻明和丁立成也面面相覷,對視了好久。

  這事先不論誰對誰錯,就以現在的網絡輿論狀態,保不齊就會被人帶節奏,上升到道德層面:輕則李定安人品有問題,重則他與展覽會狼狽為奸,故意坑顧客。

  既便他不承認是故意的,也會被人說成“眼力不夠”、“能力不足”……反正不是一般的棘手,好像怎麽處理都會出問題。

  雷明真和蘭華芝也走了過來,兩人一臉擔憂的看著李定安:早知道會鬧這麽大,剛才李定安就應該說清楚……

  正轉著念頭,他們又驚了一下:你還能笑的出來?
  李定安確實在笑,而且笑的挺自然,絕非皮笑肉不笑:“你確定要退?”

  “啊?”

  嚎聲戛然而止,男人好一陣才反應過來:“能退?”

  “展覽會當然不可能給你退,但我能退!”李定安仍舊笑吟吟的,“但你可要想好了!”

  什麽意思?
  男人睜圓了眼睛,低頭看看糊鬥,抬頭再看看李定安,然後再看看馬獻明。

  不是……你看我幹嘛?

  我堂堂國博文研所所長,國內排得上號的瓷器專家,還能給你看錯了?
  馬獻明一下就不幹了:“這要不是殘器,我賠你一件一模一樣的!”

  李定安也點點頭:“我也賠你一件!”

  意思是這東西確實有問題……

  “那你還退?”

  “哪有那麽多為什麽,你就說退不退?退就掃碼改發票,不退就拿東西走人……”

  李定安若有深意的敲了敲糊鬥,“但你想清楚:機會只有一次!”

  我操……你特麽又來?

  之前一堆人搶蠟鬥的時候,李定安就是這樣的。再之前,好幾個人搶竹筒的時候,李定安還是這樣的?

  難不成,這一件也是寶貝,不過馬獻明沒有看出來?

  但也說不準,是李定安怕影響太大,對名聲不好,所以認慫了?

  頓然間,男人感覺腦子裡攪成了漿糊,竟然不知道該怎麽辦?
  “嗨……專家都說幫你退了,你還猶豫什麽?”

  “總不能你還想多要一點吧?搞清楚,這是人家自掏腰包,自認倒霉,等於當場就要賠上百萬,你知足吧?”

  “多要個錘子?他就是患得患失,懷疑這玩意是不是又成寶貝了?”

  “哥們可長點腦子吧:吃了這麽大一虧,還沒讓你漲點教訓?”

  “保不準就是他在詐唬你……看清楚,攝像頭拍著呢,真抱著東西走了,這東西不是你的也是你的了……”

  像是蜂箱裡丟了顆炮仗,眾人七嘴八舌,男人腦袋都被吵愣了。

  轉念再一想:這可是近三百萬……他整個身家才有多少?

  而且別人說的也不是沒道理:過了這個村,可就沒這個店了……

  男人猛的一咬牙:“退!”

  “好……發票拿來!”

  李定安異常的乾脆,掏出手機就掃碼。

  接著就是叮咚一聲,提示到帳,他又把發票往前一遞:“麻煩王師傅,作廢了再重開一張,抬頭就寫我名字:李定安!”

  動靜這麽大,之前的銷售員早就圍過來了,連忙接住,就地操作了起來。

  看著新鮮到帳的兩百七十萬,懸著的一顆心總算放到了肚子裡。數了好幾遍,確定沒少一個零,男人才收起手機,又擠出了一絲笑:“謝謝李專家了!”

  “不用!”李定安頭都不抬,不緊不慢的把糊鬥裝進盒子,又把盒子裝進袋子。

  動作很是輕柔,有點小心翼翼的樣子。

  這倒好理解:這東西只是殘器,而非偽品或高仿,雖說值不了兩三百萬,但百來萬還是有的,當然要仔細點。

  問題是,李定安依然在笑,而且還有點“心滿意足”、“終於到手了”的那種感覺。

  不止是男人狐疑,一堆吃瓜的人同樣有點看不懂:退也退了,錢也付了,還有什麽裝的必要?
  包括馬獻明、丁立成,甚至雷明真:李定安可不是那種“牙咬碎了和血吞”的性格,高興就是高興,生氣就是生氣。

  反正這會,就覺得他是真開心……

  怎麽回事……難不成,這玩意又成漏了?

  沒這麽耍人玩的……

  馬獻明想了想,湊近了點,聲音異常的低:“是不是……我哪看漏了?”

  李定安猛一頓,怪異的看著他:“怎麽可能?就是陳教授和呂院、或是吳教授和丁院來了,也是這個結果。”

  陳叔才、呂本之、吳湘、丁守義?

  這四人,算是明清瓷器專家中最拔尖的了,陳叔才更是馬獻明的老師。

  那就行……

  暗松一口氣,馬獻明又撲梭了兩下眼皮。

  兩人認識又不是一天兩天,一看就知道他是什麽意思:你別蒙我,痛快點!

  “結論當然沒問題,就是禦用之物,也經歷了四帝,更是殘器……就是來歷稍有那麽點出入!”

  稍一頓,李定安歎了一口氣,“那個孔,就你說的摔成渣那一圈,是光緒自己打爛的……嗯,和慈禧也有關,還帶著點男女之間的八卦!”

  啥玩意……慈禧的八卦?

  馬獻明愣了一下,丁立成也愣了一下,圍觀的一堆人同樣愣了一下。

  那個男人更是一臉懵逼:意思是這東西不是隨隨便便就破的,不但有故事,還且還不是一般的精彩?

  隨即,腦子裡嗡的就是一下:為什麽越是名人用過的古董就越值錢,不就是因為有談資,有故事?
  而名氣越大,故事越多,東西當然就越值錢……

  那如果和光緒皇帝有關,甚至還涉及到慈禧的男女八卦呢?
  霎時間,男人眼睛就紅了:來回被這麽搞……這特麽幾次了?
  心態崩了呀……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