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直播鑒寶,我竟成了國寶級專家?》第71章 假的
  第71章 假的
  轉眼就到了周五,嚴格來說,拍賣會從今天就已經開始了。不過第一天只是暖場,會場裡的客人不多。

  蘇付彼整整包下了香格裡拉的一層用做展覽,兩小一大三間會議室擺滿了展櫃,裡面也擺的滿滿當當,全是藏品。

  而這其中,近有一半掛的是“蘇付彼”的標,等於是拍賣公司自己屯的,剩下的才是其它藝術品公司、拍賣行,以及收藏家送來參拍的藏品。

  大小文玩足有數百件,就像進了大型博物館,李定安看的眼花繚亂。

  有一間小廳,擺的全是國外文物,除了最常見的油畫和雕塑之外,稀奇古怪的東西也不少。

  手動計算器、單獨鍵位的打字機、鍾表、地球儀、機械零件……李定安還看到了一把木製的三角尺和圓規。

  看介紹,說是德國著名數學家高斯用過的,再看起拍價:二百二十萬。

  李定安覺得不大可能。

  在科學界,這位是公認的能與牛頓、阿基米德並肩的人物,要真是他用過的,起拍價再翻三四番,都有的是人搶。

  可惜,所有的展櫃都是封閉的,包括拍賣期間也是如此:只能看,不能上手。

  這一下,等於廢了李定安的九成武功。

  當然,系統依舊能用,隔著櫃子照樣能估價。但問題是,只能估價:單獨陣列的藏品,最少的一件起拍價也在三百萬以上,他又買不起,鑒定它有什麽用?

  能買的起的,全都是並列陳放,少些的櫃子也有十幾件,就算估出價,天知道是哪一件?
  所以他輕易不會出手,除非憑眼力就能看出個五六分的把握……

  看完了外國文物,又來到了另一間小廳。這裡面擺的全是宗教文物,道家的典籍、佛家的經文、西方三教不同版本的聖經。以及袈裟、道袍、牧士袍、木魚、經筒、拂塵。

  李定安算是開了眼界了,說實話,這兩間廳裡百分之九十的東西他都沒見過。

  當然,興趣也不大。價值只是其次,主要是因為他對信仰、宗教之類不怎麽感冒。

  大致看了看,轉到最大的那一間展廳,李定安才覺得畫風正常了些。

  字畫、瓷器、古玉、錢幣……每一件古玩,都代表著某一時期的文化、風情、工藝、科技水平,乃至社會風貌。

  看著數不清的展品,李定安仿佛看到了一卷浩瀚如煙的畫卷,更感受到了數千年文明歷史的璀璨與厚重……

  正當他站在門口發文青病,身後傳來戲謔的聲音:“蘇付彼還敢讓你進?”

  轉頭一看,何安邦笑吟吟的站在門口,身邊還跟著一位三十歲左右的男子。

  郵票和兩份手稿上拍,本就是何安邦牽的線,這自然是一句玩笑。李定安笑了笑,走了過去:“領導來的早。”

  “明天展覽,後天就開拍了,這還叫早?”何安邦居中介紹,“這位楊總,這位李定安!”

  “楊總好!”

  “你好!”

  兩人淺淺的握了握手,李定安明顯感覺到,這位楊總帶著點倨傲。

  有些人性格就是如此,比如上次碰到的那位陳總,比這位還要傲一些。

  介紹完,何安邦又問:“你看的怎麽樣?”

  “就沒怎麽看!”李定安搖了搖頭,“鎖的嚴嚴實實,至多也就是走馬觀花的捎帶了幾眼。”

  “倒是忘了,伱有看東西必須要上手的習慣。大型拍賣會都這樣,不過放心,能參拍的東西,肯定都是名家鑒定過的!”

  何安邦又指了指展廳門口的一塊水牌,“看到沒有,三天之內包退!”

  李定安愣了愣,仔細瞅了幾眼。

  上面大致寫著:成交後,如果買家覺得有問題,可以請權威專家鑒定,如果由三位以上被拍賣行認可的專家鑒定這東西有問題,拍賣行全額退款。

  他進來的時候還真沒有注意,包括昨天簽定拍賣合同時,那位邊總監也沒提。

  古玩行當裡鮮有這樣還包售後的,也由此可知,蘇付彼為這次的拍賣會算是下了血本。

  何安邦又揮著手:“走,帶你看幾樣好東西!”

  看他往外走,李定安下意識的問:“就只有三個廳,還能去哪?”

  何安邦神秘的一笑:“這就不懂了吧,知不知道什麽叫Vip?”

  VIp?
  下意識間,李定安就想到了來滬上的那天,吳有為和方文章提起過的“最高檔的展廳”……

  他頓時就來了興趣,跟著何安邦進了電梯。

  三人來到了十二樓,廳不大,但廳內廳外都站著安保人員。走近一些才發現:這裡的不是展櫃,而是保險櫃。

  都不大,每座也就一米方圓,估計底下還接了報警系統。

  正面是玻璃,裡面還打著射燈,所以看的很清楚。

  “看到沒有?”何安邦指著其中一座,“大清孝和恭慈太后金寶!”
    李定安想了半天,才記起孝和恭慈太后是誰:嘉慶的貴妃,道光的繼母。

  再往裡看:保險櫃裡放著一樽高有七八公分,方有十厘米左右的金印。

  鈕是一隻昂首的金螭,印面朝下,不知道刻的是什麽。

  再看價格:300萬。

  李定安驚了一下:“這麽便宜?”

  雖說後印不如帝印尊貴,但如果論價值,絕對不會低。

  蓋因上過拍賣會的帝印很多,特別是清朝帝印,林林總總十幾樽,但後印卻只有一樽:慈禧太后的青玉璽。

  那時還是十年前,成交價就已近五百萬了,現在如果拿出來再拍,成交價至少得加個零。

  這是第二樽出世的後印,即便恭慈沒有慈禧那麽出名,但少了三四千萬,想都別想。

  “三百萬只是起拍價而已!”何安邦不以為然,“當年拍賣慈禧的青玉璽,起拍價也才是二十萬,最後不照樣翻了二十多倍?”

  “這倒是!”

  “再看這一件!”何安邦又往前走,遮住了櫃子底下的銘牌,“先考考你的眼力,看你能不能看出這是誰畫的!”

  是一幅畫,看尺寸,應該是一幅四尺整紙(68*136)的豎軸。因為保險櫃內部有限,所以隻展開了很少的一部分。

  李定瞅了瞅,認出這一幅應該是百鳥朝鳳圖。再仔細看,發現其中一枚印鑒是“八徵耄念之寶”。

  好家夥,乾隆禦筆?

  十幾年前,一幅乾隆的《嵩陽漢柏圖》鬧的沸沸揚揚,至今也沒有被人遺忘,除了被人津津樂道的“專家設套騙畫”之外,則是最終的成交價格:八千七百多萬!
  現在能拍多少?

  他不敢確定具體數額,但上億是最少的。

  “真的是乾隆真跡?”

  “嘿喲,眼力不錯嗎?”何安邦松開了手,上面果然寫著“乾隆禦筆”,起拍價是五千萬。

  “是不是真跡,還得等館裡的研究員看過再說,但出問題的可能不大……”

  “還有!”何安邦走向第三座保險櫃,又遮住了銘牌,“猜猜,這是什麽?”

  李定安眼皮一跳:這還用的著猜?
  青花海水九龍紋大缸?
  絕對沒有看錯,百分之百,和之前出現過的那一隻一模一樣。

  十一年前,在澳門中信的春拍上,就這麽一隻,拍了九億。所以說,拍了2.3億的鬼谷子大罐在它面前只是弟弟。

  怪不得這一次的拍賣會能被稱之為“盛事”?
  說實話,就憑能看到這東西的實貌,這次就沒白來。

  所以,只是一瞬間,李定安的目光就被吸住了。

  釉色鮮亮,青花生動,胎體圓厚,底足齊整……乍一看,沒有一處不符合明朝官窯青花大件的特征。

  但不知道為什麽,李定安總感覺這東西,稍微有那麽一點點新……

  倒不是懷疑真假,只是下意識的覺得:這缸,像是剛剛從土裡挖出來的一樣?
  會不會是角度不對?

  也可能是射燈燈光太強?

  也說不上是保險櫃的內部材質也在反光,所以有些失真……

  那要不要用系統鑒定一下?
  一點十萬,感覺有些奢侈。

  再說了,這麽大的拍賣會,而且是鎮會之寶,應該不會出什麽問題吧?

  但反過來再說,來都來了……

  稍一猶豫,他最終還是把手搭上了保險櫃。

  然後,李定安徹底懵圈。

  這一次,他已經不是眼皮跳,而是心都跳了。

  有保險櫃擋著,測不出具體信息,只有價格。

  但完全夠了。

  估價:8000元……

  假的?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