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直播鑒寶,我竟成了國寶級專家?》第49章 先拿下再說
  第49章 先拿下再說

  回了出租屋,把家裡帶來的東西稍歸攏了一下,李定安安安靜靜的歇了一天。

  第二天起了個大早,天亮沒多久,他就晃晃悠悠進了潘家完。

  同一時間,任志榮也收到了短信……

  “李老板,轉著呢?”

  有人認出了他,熱情的打著招呼。

  李定安笑笑:“對,生意好啊!”

  “馬馬乎乎!”

  旁邊有人問:“這誰啊?”

  “就撿了老薑雕母的那位!”

  “喲,這麽年輕?”

  這位攤主想起來他是誰之後,臉上的笑容愈發熱情:“來,李老板,過來好好瞅瞅,要有漏,你隨便撿……”

  扯淡。

  都忙著做生意,整天抱著手機刷視頻的畢竟是少數,市場裡知道李定安在網上有多火的暫時還不是很多。但當時他撿雕母,被人拍了視頻發到了市場群裡,所有商戶都是當笑話看的。

  當然,之後也就知道了這位雖然年輕,卻是有真本事的。所以攤主喊他撿漏是假,把他當活廣告才是真。不看雕母老薑和經石胖子的生意都火成什麽樣了……

  大致瞅了一眼,李定安抿嘴笑笑:“我再轉轉!”

  好家夥,整個攤上沒有一件不是生鮮貨……

  就這樣邊轉著邊打著招呼,走過了七八個攤位,突然又有人叫他。

  “是李老板吧……知道您眼力好,你要方便,能不能給看看?”

  是個專賣瓷器的攤,叫他的就是攤主,很年輕,還不到三十歲。攤前蹲著個穿綠棉大衣的男人,相貌老實巴交,標準的鄉下漢子。

  他雙手緊緊的捂著大衣,胸前鼓鼓囊囊,一看就揣著東西。

  這樣的情況很常見,大都是攤主收貨的時候有點看不準,但又覺得有賺頭,保險起見,就想找個經驗更豐富些的給掌掌眼。

  早就決定走的是鑒定這條路,李定安也沒推辭,走了過去:“好,那我就看看。”

  “你也要看啊?”

  男人咧嘴笑了笑,掀開大衣,從懷包裡掏出一件瓷器。可能是個生手,他單手往外一伸,把東西遞到了李定安面前。

  李定安沒有接:“師傅,伱放地上我再拿,不然我接不穩摔了,算誰的?”

  “哦……對對……”

  男人局促的把東西放到了攤上,卻是件殘器,像是什麽大物件的底座。

  邊角的斷茬上有殘留的青花,釉面乳潤,發色透亮。下底平滑,多砂無釉,瓷茬稍稍發黃,看著像是有了些年頭。

  還印著篆書底款:永樂年製。

  仔細看,還真像是大明官窯青花大缸的底座,原件絕對要比那隻鬼谷子下山罐還大。這東西如果是真的,光憑底上這枚款,就能值個三四萬。

  看了一陣,李定安才上手摸摸。

  本就學過明代瓷器鑒賞,所以根本不需要技能點,稍微一看,就能斷得出來:真的。

  然後問攤主:“怎麽談的?”

  “要價兩萬,倒是不貴,就是有點拿不準!”

  “嗯!”他點點頭,“能賺點!”

  意思就是真的。

  “謝謝您李老板……你別急著走,我先把東西收了……”

  這是要給他點報酬的意思,李定安卻擺了擺手:“你忙你的!”

  他正要站起來,漢子又從懷裡一掏。這次把袋子也拿了出來,看形狀,東西挺大。

  “那這個你們收不收?”

  這次學會了,直接放到了攤上。

  口徑足有五十公分,白邊綠面,口大肚圓,青釉透亮。內裡烏白,底部無釉也無款,開著個食指粗細的眼兒。

  乍一看,像是只花盆,再看品相,好像是清早,也就是順治到乾隆時期。

  在別人的攤上,還是別人的生意,李定安自然不會多話。

  攤主拿起來瞅了瞅,卻連價格都不問:“普通地方小民窯的,不收!”

  漢子愣住了:“這是我祖先傳下來的,絕對是皇宮裡的東西,怎麽成了民窯?”

  “那就是我眼力不準,你再到別處問問!”

  “那另一件我也不賣了……”

  “你這人真是……”

  攤主有些無奈,“一眼就能看出來的東西,到哪裡問也是民窯……你要不信,就讓這位李老板看看……”

  “他要說這是官窯呢?”

  “啊?”攤主沒想到漢子會這麽問,愣了愣,又搖著頭,“那我也不收!”
    開什麽玩笑,不能為了兩萬的生意,賠幾十萬進去……

  漢子有些著急,央求著李定安“那老板你幫我看看,這真是官窯的……要價格合適,就連這缸底一起賣給你。”

  “缸底就算了!”

  別人已經談好了價格,再去攔一道就不厚道了。

  他搖著頭,拿起了帶眼的盆,仔仔細細的瞅了一遍:“這多少錢?”

  “一百萬!”

  “你也真敢要?”

  “那老板誠心給個價!”

  李定安順口回應:“這是單色釉,本身價格就要比青花、彩釉低,就算真是官窯出品,也不值一百萬,何況你這還沒款?但先別著急,我還沒看仔細……”

  隨意的回應著,他又仔細看了起來。

  第一眼,看上去就是一隻缸,因為它的口不是撇的,而是往裡收。如果仔細看,口邊上好像還有內沿的跡像,所以很有可能是帶蓋的物件。

  再細瞅,又覺得像是花盆。蓋因除了花盆,再沒其它東西會在底上開個眼兒。

  釉面倒是比較細,胎也挺正,足也挺齊,再看缸內無釉的瓷質,不論是質量還是工藝,都屬上乘。

  不出意外,這應該是一件清早中的官窯物件。

  但問題是,他看不出這東西是用來幹嘛的。

  你要說它是花盆,上面卻像是帶過蓋兒。要說它是魚缸,底下卻又開著眼兒。

  而且這兩樣絕對不是後加的,而是本身就有,也就是出窯的時候就是這樣。

  還別說,第一次碰到這麽古怪的玩意……

  心裡狐疑,他放下了東西,漫不經心的問:“這是做什麽用的?”

  漢子老老實實的回答:“魚缸!”

  李定安頓了下,眼神古怪的看了一眼大漢。

  你眼睛好不好使?
  底上開著這麽大個窟窿,你告訴我這是養魚的?

  “真的是魚缸,只不過被人把底下的臍給扣了,所以才沒款……”

  臍?
  他詫異的看了漢子一眼。

  東西不用再看,他斷的明明白白,清清楚楚。那就不是什麽“扣掉了臍”,就是隻眼兒,而且是大缸本身就有的。

  他奇怪的是這漢子……

  所謂的臍,指的是在塑造瓷胎的過程中,需要用工具支撐泥胚底部旋轉,所以會留下圓形的印記。

  但知道這東西叫“臍”的,著實不多……

  你說他懂吧,上來就單手遞東西,說他不懂吧,卻知道民窯官窯,更知道普通玩家都不知道的知識。

  所以……有古怪!
  “你編也編像一點,開洞的魚缸,你問問,誰見過?”

  “我還能騙你?”

  漢子微不可察的和攤主對視了一眼,從懷裡掏出一張過了塑的紙。“這是鑒寶欄目組的專家說的,不信你看……”

  是一張鑒定證書,上面寫著幾行字,大意是經鑒定,這是一件清朝官窯出品的豆青釉大卷缸,用途是養魚,但因保存不當,底下的臍被人扣了,連款也一起消失了,也就是那個眼形成的原因。

  除此外,裡面還夾著一張化學檢測報告:證明缸內附有魚類的組織成份,包括瓷質、顏料等各項數據都證明這東西出自清代早中期……

  鑒定結果是殘器,鑒定單位是“華山論劍欄目組”,時間是一年前……

  用高科技儀器鑒定古董,李定安是第二次見,第一次是何安邦帶著考古隊來鑒定石經。

  這漢子敢拿出來,這兩份報告肯定是真的,儀器也應該不會出錯。

  這麽說,還真是魚缸,是自己看走眼了?
  不可能呀,底上那眼兒那麽齊,那麽光,百分之一千不是後加的。

  既然有眼,怎麽養魚?

  還真是奇了怪了……

  李定安不信邪,直接用上了技能點。

  隨即,眼珠往外一突。

  不是定力不夠,更不是他眼力不夠,他就是再想八百年,或是隨便再請一位行家過來,也絕對想不到這東西的用途:
  燈!
  這玩意哪裡長的和燈有一絲一毫的關系?

  再說了,誰見過足有人腰粗,還長的圓古隆冬的燈?

  而這隻佔了一半,關鍵是下面那價格。

  好家夥,何止是一百萬?

  至少得在後面再加個零……

  驚詫之余,李定安稍一琢磨,心中有了大概的結論:儀器沒錯,自己也沒看走眼。

  由此可知,是專家組走眼了,鑒定報告出具的不嚴謹,所以這缸才沒有賣出去。

  不管了,先拿下再說……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