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直播鑒寶,我竟成了國寶級專家?》第30章 都沒聽說過
  第30章 都沒聽說過

  “何止次品,就是瓦製瓷器(燒廢了)也比比皆是,JDZ出土的還少了?管的也倒是不嚴,問題是留下來也賣不出去啊?所以又繞回去了:能砸的全砸了,就算有流傳出來的也不值錢……”

  “之前倒是有人提過,說這壺有點像晚明的,就是款不對!”

  “根本不止是款的問題,而是這畫法和紋不對。你們誰見過明朝的物件印的卻是唐朝的畫風和飾紋?”

  “別說見,聽都沒聽過,要不是這兩點,這東西既便款不對也會有人當崇禎時的普通民窯給收了。當然,撐死了一千塊……”

  “倒也是……行家看東西:不管哪哪都像,只要有一處不像就是看不準。外行看東西:哪哪都不像,只要有一點靠的上這就是真的……這李老板的作風,有點像國寶幫啊……”

  “哈哈,看他怎麽圓……”

  對這些冷嘲熱諷,李定安隻當是耳旁風,等議論的聲音小了些他才繼續說:

  “各位其實沒有說錯,這畫法不對,帶有明顯的潑墨暈染的風格,這紋也不對,像是扇面……而這幾種特點確實未在國內已出土或是存世的明代瓷器中見過,但是……”

  他稍一頓,聲音不緊不慢:“這些東西他就不是給國人用的。簡而言之:這是天啟時期的RB商人通過官方定製的瓷器,是出口的東西,國內鮮有傳下來的……

  所以你們才覺得這畫風怪,這紋也怪,因為這是RB風格……不對,這就是唐朝風格,RB人一直沿用到了現在……”

  “什麽,這是出口的?”

  “怪不得沒印象?”

  “意思就是能說的通,但這太次了吧,還是出口的東西?”

  “次不次你要分時期,還得分地方。打個比方,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乃至本世紀初,我們從外國進口的有些東西,別說次了,廢品和垃圾也不少見……”

  “就是這個意思,既便天啟已是明朝末期,但在周邊國家看來依舊是天朝上國,就算是次品在他們眼中也是好東西,而且價格還低。

  不過那時比較亂,官窯基本停產,大部分的外商都是直接從民間訂貨。所以說這種風格的東西國內雖少見,但國外,就比如RB,留存的應該挺多……歸根結底,還是不值錢……”

  這位笑嘻嘻的看著李定安:“李老板,會不會就是這個原因,伱才卯著勁的往官窯上靠?”

  “誰說我是硬湊了?”

  李定安好整以瑕的笑了笑,“諸位應該有懂畫的吧,就不覺得這畫眼熟?”

  “當然眼熟,潑墨暈染的山水,唐宋都是這個風格。”

  “明清也不少見,但畫在瓷器上的,真沒見過?”

  買字畫的老板笑了起來:“李老板的意思是讓你們以果推因:既然是官窯出品,至少這畫肯定是官方畫的,所以不會是籍籍無名之輩,也更說不定就出自名家之手……嗯?”

  說著一頓,眼睛“唰的”瞪圓,腦袋使勁的往前湊。

  要不是吳為民正拿塊砂紙在那裡打磨,他恨不得把眼睛鑲到壺上。

  盯著看了快一分鍾,他才直起腰來,拿出手機直接懟著壺身拍了一張照片。

  眾人不明所以,但李定安看的很清楚:他直接點開了瀏覽器的搜索欄,把照片複製了進去,一點搜索,下面出現密密麻麻的結果。

  無一例外,都是同一張畫,不過手機上是水墨山水,而壺身上是青花。

  老板愣愣的看著李定安,許久才呼出了一口氣:“遙峰潑翠圖,董其昌的畫……”

  “我靠……還真是官窯的?”

  不管懂不懂瓷器,也不管懂不懂畫,只要稍懂點古玩常識的大都知道董其昌:晚明的官員,著名的書法家,畫家……

  “你別光靠,倒是講講:瓶上這畫是董其昌畫的?”

  ……

  “不是瓶上這畫,而是底圖是董其昌畫的:官方請他作畫,然後禦器廠的畫師拿著他的畫照貓畫虎,再畫到胚上!”

  “為什麽不能是民窯仿的?”

  “董其昌的作品都是康熙和乾隆幫他炒起來的,晚明時根本不出名。相反,他還是有名的奸臣,與魏忠賢相交莫逆,無論朝堂還是民間對他極為不齒,稱之為‘巧宦’。

  所以民窯就算是仿,也是仿更早、名氣更大的徐渭之類的名家……所以這是官窯出品無疑,但是……”

  那位老板疑惑的看著李定安:“就算是晚明時出口的器物,就算是官窯出品,至多也就值個十萬八萬,這也算不上漏啊?”

  “不急,吳老師快好了,各位到時一看便知!”

  這個時候,吳為民已經用砂紙和銼子把瓶底打薄了好多,大概有一兩毫米。天順的款早磨沒了,而足邊內又多出了一圈細細的裂痕。

  “嘶……”突然有人吸了一口涼氣……

  “怎麽回事,怎麽裂了?”

  “裂個屁,那是加底的手法太燥,沒粘嚴實,釉面磨沒了,可不就看到了縫?”

  “什麽意思,這底後加的?”

  “我去,怪不得這底麽厚,這壺還這麽重?”

  “開眼了……”

  “話說,裡邊是不是還有款?”

  “八成有,你沒聽麽,之前吳老師問李老板:是不是天順的……”

  “天順……那時的董其昌還不知道在哪呢?”

  “不懂別抬杠,遙峰潑翠圖本就是董其昌仿的宋元人縮本,之前的徐渭、文徵明、唐寅都仿過,吳老師專精的是陶瓷,認不出這畫是董其昌的作品有什麽奇怪的?你不看,連關經理也沒認出來……”

  關承明的臉不由的一紅……

  一群人嘀嘀咕咕,吳有為也到了尾聲:他放下砂紙和銼子,拿起了一把細口扁鑿,沿著那條裂痕輕輕的鑿了一圈。

  然後抱著壺在茶幾上輕輕一磕,“咣啷”一聲,一塊巴掌大的瓷片掉了下來。吳有為又用手一擦,壺底露出一枚青花印章。

  “這什麽,花押?”

  “有點像篆體……火後……後火?”

  “都沒聽過?”

  “我也沒聽過……”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