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直播鑒寶,我竟成了國寶級專家?》第437章 慢慢來
  李定安半睡半醒,迷迷糊糊。

  於徽音和舒靜好嘀嘀咕咕,聲音壓的很低。

  倒是聽到“五指峰”、“風水地”之類的話,李定安也隻當她們是隨口聊的。

  一路搖,一路晃,終於到了地頭。

  下了車,李定安隨意的打量了一圈。

  別說,還真有點像於徽音說的五指峰:五座山峰三前兩後,三高兩低,像一隻豎直的手掌。

  看形:廉貞起祖,橫開大帳,左右小山如護衛,山前卻似牙刀伏地……虎砂是牙刀,為將統兵曉。

  其次又是華北、京城、中原……除了盜墓,還掘挖古遺址、貔子窩、單砣子、紅山、牛梁河、磁山、下王崗……從東北到華北,再到中原,能挖的遺址被他們挖了個遍。

  那這老登今天來這幹嘛?

  遼墓、金墓、元墓、清墓。

  看勢:入首起頂,沉腰落脈,中峰怪石林立,如槍似戟,左右兩峰如雙劍指天……嘿,將軍帶劍?
  這山勢的格局挺不錯啊。

  頓然,李定安愣了一下:藤原?

  李定安不動聲色,“藤原先生,我們見過?”

  他不是說感冒了嗎?

  這老家夥前據後恭:剛開始的時候,他左一個手上研究項目太多,右一個已與日方研究機構簽定了合同,實在脫不開身。王永謙幾次無功而返,連送錢都不好使。

  後來,中國在旁邊修建了盤龍刀鞘,即第一高樓上海中心大廈。

  當時的大倉宗主只是學會中的小角色,隻負責處理一些價值不太高的邊角料。既便如此,大倉集古社都長成了一個龐然大物,何況經官方途徑,光明正大運到日本的那些文物?

  看,像不像日本軍刀托著太陽?

  王永謙想都沒想就拒絕了,李定安還誇他腰杆子硬。

  “是嗎?”

  九一八之後,東京大學校長、日本考古學之父濱田耕作來到中國,成立東亞考古學會。

  還有後面那幾個,嘖嘖,西裝革履,皮鞋鋥亮……不知道在還以為是來參加晚會的。

  而且現在都還在乾:兩千年左右,九菊一派在灣島建了一座九層灰塔,塔內埋有斬龍劍。

  更可惜的是山勢斷了,往南一馬平川,除了戈壁,就只有沙漠。

  也就三四分鍾,車隊停在離他們只有十多米的地方,幾個男人跳下了車。

  壁畫和經卷數量是如今莫高窟的四分之一,而且是最為菁華的那一部分……

  後來,大倉的考古發掘項目暫停,梅林又找王永謙,說是同意和中方合作。

  已探明的礦脈也不在這裡,東西兩大礦區的人也不會到這兒來,那車轍印是從哪來的?
  正琢磨著要不要跟過去看一看,前方出現幾道煙塵。

  可惜是座石山,太荒了點,沒樹更沒水。

  “李教授,這位是藤原社長(副)”

  然後,關東軍到哪,東亞考古學會就到哪。先是東北:遼陵、金陵、清祖陵、高句麗陵……凡關外的帝陵和王陵被盜個遍,美名其曰考古,研究。

  但哪有那麽好的事情:項目都開始了,你來撈好處?

  大谷探險隊也不是什麽好東西,民國時期主要活動在西北一帶,盜走了多少文物不知道,只知道由第一代隊長大谷光瑞捐獻給京都、東京國立博物館的文物中,有近半都出自敦煌。

  何止是見過?
  藤原笑了一下,又介紹了一下身邊的幾位同伴,“給李教授介紹一下:這位是東亞考古學會的森田顧問,這位是大谷探險會的木村教授,這位,是九菊會社的平宮教授!”

  看什麽,就幾座石山?
  咦,不對……車轍?
  還挺寬?
  這裡是名符其實的無人區,除了塔溫礦區,數百公裡內別說人,連個鳥影子都見不到,哪個來的車轍印?
  而到昨天晚上,自己才決定今天來這裡考察,所以他們今天也是第一次來,輪胎印肯定不是他們留下的。

  再仔細看,就是藤原……

  梅林?

  還有這個九菊株式會社:這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昭和天皇解散陰陽寮(日本官方風水組織)之後,由軍方資助,集合原先的陰陽博士、陰陽師成立的民間風水組織。

  後面迫於中方壓力,日本才做了修改,將軍刀上的旭日改成了梯形。

  隊員們直愣愣的看著。

  說直白點:滬上的地理位置猶如魚腑,魚肚即死穴,在魚腑上挑出兩把尖刀,等於將魚釘死在沙灘上,又在烈日底下烤。

  東亞考古學會、大谷探險、九菊一派?
  李定安眯住眼睛,慢慢的吐了一口氣:這已經不是搗亂,而是挑畔。

  再看看這地方,再看看巴特和梅林……

  巴特?

  且魚肚破了,魚自然不能活……

  呵呵,我就是來搗亂的……是這個意思吧?
    夠直接的呀?

  昨天王永謙才打電話提醒,今天這家夥就出現在了自己面前?

  李定安不緊不慢的迎了上去:“梅林院長,巴特教授!”

  “李教授,又見面了!”

  嗯,那男的,有點眼熟?

  五不葬山,獨佔其三,所以,大概率是沒墓的。

  但還不夠。

  只是隨意一瞅,今天來也不是找墓,李定安也不在意,讓隊員們往下卸工具。

  剛跳上皮卡車,方志傑愣了一下,往前面指了指:“李老師,你看!”

  中心大廈與寶塔狀的金茂大廈相輔相成,而且還與東方明珠遙相輝映,形成三足鼎立,使魚兒得水。更使軍刀入鞘,盡失其鋒。

  除此外,就是斬龍破風水……整個朝鮮,被九菊一派埋了三百六十五座斬龍樁,中國埋的更多,數都數不過來。

  2002年,又在玉山峰頂建釘龍樁,樁下埋有鬼頭刀。

  要問他是幹嘛的:抗戰時期,九菊一派的主要工作,就是協助東亞考古學會找墓。

  三輛越野,一字擺開,出了山口,朝這邊駛來。

  最為出名的,是上海灘的“旱日魚肚白”風水局,當時長這樣:

  大致長這樣:
  聽起來很玄幻,但千萬別覺得誇張:不論有沒有人信,效果又怎麽樣,但兩國風水界的交鋒就從來沒停過。

  由此,李定安也算是明白了:藤原絕對已經把自己查了個底兒掉。

  沒事,咱慢慢來……(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