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直播鑒寶,我竟成了國寶級專家?》第334章 什麽情況?
  天色蒙蒙亮,指針指向六點。

  “嗡嗡……嗡嗡……”

  電話一遍一遍的響,李定安迷迷糊糊,順手摁掉。

  隨即又響了起來,他再摁,再響,他再摁,電話再響……

  沒完沒了了?
  他煩燥劃了一下屏幕:“誰?”

  “我老何,到哪了?”

  “什麽到哪了……你睡懵了吧你?”

  “懵你個頭,知不知道今天什麽日子?30號,明天就是十一……我昨天就給你打電話:今天要開會學習,而且還有上級單位來參觀,你丫的竟然還在睡覺?”

  “你是說了,但我既不是國博的人,也不是幹部,和我有什麽關系?”

  何安邦毛了:“放屁……你給老子把工資退回來!”

  “毛線工資,那是研究補助……”

  “你就說是不是國博發給你的?你麻溜的,趕七點半不到,我帶全館的人到你家開會……”

  “有本事你來……”

  李定安一骨碌翻起身,“為那三瓜兩棗,你把我當驢使喚:要搞研究,要搞鑒定,還要考察項目。好不容易休幾天假,又被弄去辦案?

  沒日沒夜的忙了一個多月,昨天剛回來,今天又要弄去學習,學習完是不是還要搞接待?何安邦,你是不是人?”

  “讓你辦案是我安排的?有本事你去問館長……再說了,你和他一塊從保定回來的,他怎麽沒喊累?”

  何安邦冷笑,“別怪我沒提醒你,今天早上的學習會議就是館長主持,他要問你,別怪我告狀……”

  話音剛落,“啪”的掛了電話,李定安呆呆的看著屏幕:何安邦,你大爺?

  愣了好一會,他歎了口氣,又下了床。

  還睡個毛?

  就想不通,館長快六十了吧,怎麽就那麽精神?
  ……

  叫車,洗漱,換衣服,出門。

  將將六點半,車不是很多,不算太堵。

  街上的人也不多,有人慢跑,有人溜狗,也有大爺大媽扶著樹踢腿。

  路邊的欄杆上插滿了小旗,樹上掛著彩燈,大紅的國旗隨風飄展,橫幅標語隨處可見。

  張燈結彩,喜氣洋洋,節日的氛圍很濃。

  李定安卻很愁。

  國博的前身是中國歷史博物館和中國革命博物館,為國家最高革命歷史類展覽機構,沒有之一。

  平時還好,來的大都是普通遊客,該怎麽參觀怎麽參觀,該怎麽接待怎麽接待。

  但一到建黨、建軍、國慶這種具有重大革命記念意義的節日,來的大都是團體單位。

  特別是國慶,五大機構排著隊來,換種說法:全是上級單位。

  跟上級天天來視察沒什麽區別。

  不過國博早習慣了。

  李定安更不在意:接觸的不少,他也沒覺得領導和普通人有什麽不一樣。

  關鍵的是天天都要開會總結、學習、做計劃。

  他哪來的時間?

  李定安昨天都還在想,趁著國慶,國博和保力都沒事,去豐城跟一下大明寧王博物館的事情。

  結果倒好,何安邦非要給他找點事?
  ……

  約摸半個小時,車到了國博樓下。

  將將七點,國旗升完已經過了一個小時,對面廣場的遊客依舊很多。這邊也不少,展覽館的門都還沒開,隊伍就排到了車場。

  到了明天排隊的更多,對面多,這邊也多:在天安門廣場看完升國旗,跨過馬路就到了國博,不要太方便。

  而且還有團體接待,而且不止一家,可想而知會忙成什麽樣?

  不怪老何急的冒火……

  轉著念頭,李定安晃晃悠悠的進了大門,左右瞅了瞅,又愣了愣。

  感覺和平時沒什麽兩樣?
  門衛不緊不慢的開門、關門,保潔不緊不慢的掃著樹葉,館員、研究員三三兩兩,不緊不慢的走向食堂。

  平時怎麽樣,現在依舊怎麽樣,沒看出哪裡緊張,但何安邦在電話裡說的跟天塌下來一樣?
  “李老師,早!”

  “早……”

  “李老師,什麽時候回來的?”

  “昨天……”

  “李老師真敬業!”

  敬業個毛線,是何安邦硬把我薅過來的?
  不時有人和他打招呼,李定安邊回應,邊進了食堂。

  掃了一圈,沒看到何安邦,只見馬獻明和展陳部、收藏部的部長坐一塊吃早餐。

  看到他,老馬很是驚訝:“你怎麽過來了?”

  我也想知道……

  朝兩位部長笑笑,李定安坐到了旁邊的桌子上。

  馬獻明也跟了過來。

  “老何怎麽回事:六點就給我打電話,說館長主持學習……但我一沒編,二沒崗,更沒入黨,連進會議室的資格都沒有,我學個啥?”

  老馬頓時就樂了。

  進會議室的資格還是有的,李定安主持會議、給館員和研究員們講課也不是一次兩次。

  但今天是黨員幹部學習,確實和李定安扯不上邊。

  他想了想:“應該和保定的事情有關!”

  “什麽?”

  “就這次辦案,海關和公安部對你評價非常高,特別是劉副部,多次在會議上點名表揚:緝私部門缺的就是你這種專業型人才……”

  李定安懵了懵:“張漢光乾的?”

  “這次估計和他沒關系,應該是當地省廳和部鑒中心!”

  馬獻明敲了敲桌子,“但重點是劉副部和部級會議!”

  李定安懂了:過於出色了。

  上千件文物,初鑒結果與複鑒結果沒有出現任何一次誤差,這在部鑒中心的歷史上絕無僅有。

  而且快,十多人的專家鑒定組,其余人分兩組,李定安單獨為一組,但兩組人加起來,速度還不及李定安的一半。

  關鍵的是,依圖鑒證。

  鑒證完實有物證之外,李定安又替專案組找回了兩百多件盜掘於西陵的流出文物,而依據,僅僅是拍賣會的宣傳圖冊和錄像。

  說實話,難度並不比大海撈針的低。

  所以,案子都快辦完了,專案組卻死活不放人,館長直接以督導組組員的名義才把他調了回來。

  可能就是這個原因,老何有了危機感:李定安每次被借調,就跟劉備借荊州似的,好借難還,搞不好哪次就還不回來了。

  “他緊張個什麽,我又不跑?”
    “問題是你說了不算!”

  李定安噎了一下:好像真不算?
  “那也沒必要我昨晚剛回來,今天早上就把我叫回來:黨員學習,我湊熱鬧?”

  “何館應該有什麽安排,待會見了你問問他……你先吃點東西!”

  “行,先乾飯!”

  李定安點點頭,起身拿了兩屜包子和一碗粥,剛把東西端回來,一道熟悉的身影映入眼簾。

  “哈……說曹操曹操就到……”

  馬獻明回過頭:何安邦夾著包,站在門口四處亂瞅,看到李定安,快步走了過來。

  “幹部學習,和我有什麽關系?”李定安咬著包子:“你搞什麽飛機?”

  “你懂什麽?”

  何安邦舒著氣,“趕快吃,吃完把這個抄一遍,抄工整一點,開會前交給我……”

  什麽,入黨申請書?
  打印的,整整兩頁,內容完全是以李定安的口吻寫的,而且非常詳實,非常全面。

  李定安愣了一下:“你開什麽玩笑?”

  因為這程序不對:不論從哪方面論,這份申請都不該遞到國博。

  “我沒時間,讓老馬跟你解釋,你別不當一回事!”

  何安邦又指了指馬獻明,“我和你推薦,黨支部推優,完了書記找他談話……”

  馬獻明眼睛一亮:“明白!”

  何安邦點點頭,夾著包就走。

  李定安都沒反應過來:“他搞什麽?”

  “當然是組織關系:以後誰再想挖牆角,得先問問組織答不答應!”

  “我團關系在京大!”

  “書記和館長一簽字,不過是調份檔案的事情!”

  馬獻明呲著牙笑,“遲早的事?”

  李定安頓了一下:這話怎麽這麽耳熟?

  記起來了:館長也說過……

  ……

  打印的只有兩頁紙,但抄在信紙上足有五頁,等李定安抄完,離開會還有十分鍾。

  他急匆匆的就往會議室跑,剛上樓,他看到幾位領導已經到了會議室門口。

  館長,書記,何安邦,還有副書記和三位副館長。

  怎麽來這麽早?

  李定安想躲一下,等他們進去後自己再溜進去,但可能是聽到了動靜,館長下意識的轉過了頭。

  他露出一絲好奇,又招了招手:“過來!”

  李定安歎了口氣,老老實實的走了過去:“館長,書記,各位領導!”

  何安邦鄙夷的扯了扯嘴角,幾位副館長就笑:平時的李定安哪有這麽乖?
  館長點點頭:“老何通知你來開會?”

  當然。

  但話不能這麽說:“昨天和何館長打電話,他說今天館裡組織學習,我就想來旁聽一下!”

  館長也笑。

  這次在保定近一個月,接觸的又要多一些:不驕不燥,不卑不亢,不矜不伐。

  該謙虛的時候謙虛,該堅持的時候堅持。

  缺點也有:沒什麽耐心。

  特別是這種繁冗枯燥的學習教育,李定安是能躲就躲,能逃就逃,動不動就拿無職無級當借口。

  後來被他訓了一次:職級只是遲早的問題,遠的不說,研保所建成之後,你是不是也要躲?

  怎麽可能?

  雖然沒宣布,但內部都知道,他就是負責人,除非他拱手於人……

  之後才算是老實了一些,參加了兩次。

  所以,這次肯定不是自願來的……

  他笑了笑,又看了看李定安手裡的東西,“拿的什麽?”

  “是申請書!”

  “哦?”

  館長順手就接了過來,大致掃了一遍。

  確實是李定安寫的,至少是他的筆跡。

  但想都不用想,何安邦安排的。

  “覺悟提高了呀,不錯!”

  李定安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應該的!”

  都知道館長在調侃他,其他人都笑,何安邦卻有點咬牙:你早上不是挺衝嗎?
  說你和國博沒關系,說國博把你當驢使喚?

  說啊,你骨氣呢?
  正氣的牙疼,館長把申請書遞到了他面前:“按程序走!”

  何安邦愣了一下,又頓然一喜:哈哈,成了!
  張漢光,有本事你再來挖牆角試試?
  他忙應了一聲,把申請書收了起來。

  工作人員打開了門,一行人走了進去,李定安又往台上瞅了瞅,屏幕上打著八個大字:堅持底線,不忘初心。

  廉政黨課?

  看來保定的事情,給館長的觸動很大……

  他特意等了等,等領導落座後,才悄悄的走了進去。

  ……

  會議不長,一個半小時。

  臨散會,館長又做了一下今天的接待安排。

  參觀單位級別不低,國資監管委,部級單位,所以接待規格很高,館長書記親自陪同。

  之後,何安邦又做了一下具體安排,李定安本以為和他沒關系,散會就可以回家。但聽著聽著,卻覺得有點不對勁。

  今天參觀團參觀的主要內容是“複興之路”基本陳列展,基本為鴉片戰爭到建國時的民族複興歷程。

  會看陳列文物,比如圓明園兔首、鼠首,太平天國天王玉璽,也會看相關主題紀錄片,比如《南昌起義》,比如《鴉片戰爭》,比如《辛亥革命》。

  有現場講解,也有現場講話學習,這都正常,有點不對勁的是,還要參觀“民族代表文物綜合性研究項目展覽”。

  國博與民族文物相關的研究課題是不少,比如唐代內附民族及文物研究、元明時期巴蜀烏蠻部落金銀器研究,中世紀古楚國卜筮與祭禱制度研究。

  但恰好處於鴉片戰爭到建國之間的,好像只有蒙古瓷?
  他是項目負責人,如果真要參觀,他還走個嘚兒?
  關鍵的是,方志傑就坐在他旁邊,手裡就有行程表,上面壓根就沒這一項行程?
  李定安越想越覺得,這是臨時加的。

  正狐疑著,何安邦突然就點到了他的名:“民族代表文物綜合性研究展覽項目:道鹹時期,內蒙古地區浮雕琺琅瓷器研究成果,負責人,李定安,講解員:李定安……”

  李定安猛的抬起頭:你開什麽玩笑?
  不是不能講,包括何安邦和幾位副館長都是此次接待的講解員之一。而李定安本就是蒙古瓷項目負責人,更是責無旁貸。

  問題是,他壓根沒一丁準備。(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