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230.第230章 天文大潮馬上來
  第230章 天文大潮馬上來

  由於大退潮的緣故。

  東甲礁原本很少露出海面的礁石全都裸露了出來,移動比較慢的海洋生物,就會被迫留在礁石底下的水窪裡。

  像這種礁石和海沙的混合區,最容易抓到的就是各種螺類。

  歐武生抓的一臉興奮,在他們大竹村,能抓到的螺,就只有田螺和石螺,且個頭都很小。

  而這裡的海螺個頭都很大,他抓了顆螺身長滿毛的海螺問道:“多魚,這個什麽螺,怎麽還長毛啊。”

  李多魚看了眼:“毛螺。”

  歐武生眨了眨眼睛,全身都是毛,叫毛螺沒毛病,他又在礁石下方的沙地裡抓了一隻全身都是刺的海螺:“這個呢?”

  “刺螺。”

  歐武生發現這些海螺的名字,還挺好理解的,他又抓起了附近一顆長長的海螺:“那這個長得這麽像螺釘,是不是叫釘螺。”

  李多魚笑了起來,沒想歐哥挺會舉一反三的:“沒錯,我們本地確實管這個叫釘螺。”

  “這些螺都能吃嗎?”

  李多魚點點頭:“大部分海螺都能吃的。”

  “這麽好啊,真的好讓人羨慕啊。”

  住在大山裡的歐武生,此刻萌生了一種想法,如果淼淼真能在擔擔島治好病後,要不乾脆搬到擔擔島來住算了,以後跟著多魚混,說不定不會比大竹村來的差。

  就在此時,又注意到了一顆大海螺,可剛伸手準備去抓時,海螺長腳飛速逃跑了。

  “多魚,這什麽螺啊,怎麽長腳了,還跑這麽快。”

  李多魚眼疾腳快,直接踩在了飛速逃跑的寄居蟹身上。

  這隻寄居蟹寄居的是響螺殼,單單貝殼就有李多魚巴掌那麽長。

  寄居的海螺殼越大,寄居蟹也就越大隻,像這麽大的寄居蟹,李多魚也是很少見。

  李多魚回道:“歐哥,這可不是螺,是寄居蟹,一般螺死後,就會有寄居蟹躲在螺殼裡面去,我們本地一般管這個叫蝦怪。”

  歐武生恍然大悟。

  由於之前被蘭花蟹咬過,歐武生現在都不敢用手去抓螃蟹,本以為海螺比較安全,沒想居然碰到有腳的。

  “海裡的東西,還真是有趣,剛剛剛要抓它時,它跑起來,把我給嚇了一跳。”

  李多魚將這隻大寄居蟹收進了桶裡面,在這個年代,寄居蟹跟筆架藤壺一樣,都是沒人要的便宜貨,海邊大把大把的都沒有人撿。

  因為寄居蟹的肉並不多,單從味道上來講,肯定比不過梭子蟹和蘭花蟹。

  大家一般隻吃它尾巴上的那塊肉,而在這個時候,寄居蟹是有膏時,也是非常好吃,味道和普通螃蟹的蟹黃差不多。

  李多魚記得,到了後世,這種大寄居蟹可是搶手貨,在最肥美的季節能賣到上百元一斤。

  有些長得比較別致的,好像一種叫灰白寄居蟹的,就經常被人抓去當做寵物養。

  李多魚不停翻著石頭,連續抓了十幾隻個頭都挺大的寄居蟹,單獨一隻的話,吃起來不是很爽,十多隻的話,剛好可以炒一盤。

  在翻石頭的過程中。

  李多魚發現很多石頭都已經被翻過,且都沒有大螃蟹,全都是些一兩不到的小螃蟹。

  應該是比他們早來的趙家兄弟給搜刮過了一遍。

  趕海就是這樣的。

  比較早來的人,會把大貨全給搜刮乾淨,晚來的只能撿些別人剩下不要的。

  這兩兄弟完全看不上這些海螺跟寄居蟹,隻抓那些比較好賣錢的大海貨,小一點的,不成規模的,他們都看不上。

  不過哪怕他們技術再好,也總有一些漏網之魚,李多魚在翻石頭的過程中,也抓了差不多七八隻巴掌大的蘭花蟹。

  還有一隻將近兩斤多的紅章魚,從沒見到章魚的歐哥,看到這玩意軟綿綿的,還吸在李多魚的手上,感覺有些小惡心。

  “這東西可以吃嗎?”

  李多魚點點頭:“還不錯,炒青椒味道挺好的。”

  他跟歐哥兩人在這片雜亂的礁石區抓了一個多小時的海貨後,就把陳文超給的這個大桶給裝滿了。

  最底下全是歐哥抓的海膽,

  大概有四十多顆。

  三分一是李多魚抓的蘭花蟹和紅花蟹,剩下的則是各種螺類和寄居蟹。

  對今天的戰果,李多魚還是比較滿意的,可惜的是,沒有抓到一些本地的小青龍。

  東甲礁這裡小青龍的數量挺多的,以前他還挺經常來這裡放專門抓螃蟹和龍蝦的粘網的。

  看情況,應該是被趙家兄弟給捷足先登了,畢竟在這個年代,小青龍賣的還挺貴的。

  幸好李多魚並不靠趕海賺錢,他來這邊趕海,只是想讓歐哥體驗一番而已。

  看著一整桶的海鮮,歐武生很是激動也很是開心,第一次來海邊,就抓了這麽多海鮮。

  作為山裡人,他從沒見過這麽多的海鮮,平常他們吃的最多的,就是一些巴浪魚乾。

  偶爾也會有些魚販子挑著一些泥蟶到他們村裡去賣,可味道都不是特別好。

  歐武生忍不住說道:“真羨慕你們海邊人,每天都有這麽多的海鮮可以吃。”

  李多魚笑了笑。

  這句話他好像聽過好多遍了,人就是這樣,已經吃膩了海鮮的擔擔島的漁民也很羨慕山裡人,有那麽多的野味可以吃。

  在擔擔島隨便找個人問一下,他們最想吃什麽,估計十有八九不會說想吃海鮮。

  他們更想吃一些比較難買到的山珍野味,什麽野豬、獐子、兔子,竹鼠之類的。

  見桶裝滿後。

  李多魚也打算撤了,沒想歐哥一個不小心,一腳踩空,差點摔進眼前的一個大水坑裡。

  在這大冬天,半個身子弄濕的歐哥凍得瑟瑟發抖,不過他卻滿臉興奮地指著大水坑。

  “有大魚,我剛剛看到這個坑裡面,有一條大魚。”

  而看到這個水坑後。

  李多魚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揚,這個水坑在前世可是老演員了。

  有各種各樣的名字。

  什麽月亮坑,老虎坑,無底坑,龍王坑.每個趕海主播的叫法也不一樣。

  前世隔壁鎮就有兩個專門抽水趕海的兄弟,經常到這個水坑來拍抽水坑的視頻。

  剛開始李多魚刷到他們的視頻時,覺得還挺有趣,原來還能用這種吃力不討好的方式捕魚。

  他們本地漁民,如果真想抓水坑裡的大貨,是不可能去抽水的,而是會直接把粘網丟下去。

  然後拿根長棍打水,能抓就抓,抓不到就拉倒。
    抽水坑一開始,都還挺正常的,抓到的都是一些本地魚,且個頭也不是很大。

  可沒多久,就頻繁出現個頭都一樣大的三刀魚,還有大石斑之類的,後面更是誇張,直接出現了一些熱帶珊瑚礁才有的海魚。

  本地漁民全都心知肚明,水坑要真有那麽多海貨的話,估計不用他們抽水,裡面就已經全都是漁民的粘網。

  可大家也都心照不宣,沒有人去拆台,不管這些趕海主播有沒有造假,或者只是在表演,從某種角度來講,確實讓本地漁民的海鮮更好賣了。

  李多魚記得,當年趕海最火的時候,也是擔擔島海鮮賣的最貴的時候,且來擔擔島旅遊的人數也非常多。

  島上不少石頭房,都改造成了民宿,甚至還有房地產開發商,想到他們島蓋度假村。

  很多年輕人也都回村,搞起了直播賣海鮮,一時間,擔擔島非常的熱鬧和繁榮。

  可惜的是。

  這些年,好不容易積攢起來的海鮮熱度,一夕之間,就被小鬼子給毀了。

  李多魚在來到這個世界前,島上的漁民,討論最多的就是小鬼子的汙水排海問題。

  一旦汙水排海,對擔擔島的漁民來說,影響是非常巨大的,尤其是那些把全部家當都投資在漁船和養殖業的漁民。

  來這個世界都已經一年多了,不知道小鬼子將汙水排海了沒有,不過以他對小鬼子的理解。

  這個民族雖然禮節很多,可大多時候都是極度小心眼和包藏禍心的,他們寧願讓世界變得更髒,也不願意髒的只有他們自己,估摸排汙水的概率非常的高。

  好在,李多魚來到了這個乾淨的世界,不然汙水一排,他養殖的那些海帶和鮑魚估計都得虧本大甩賣。

  李多魚歎息了聲。

  沒想這個水坑,居然會勾起他這麽多的回憶。

  他看了眼手腕上的粗馬表。

  已經早上十點半了。

  差不多已經到潮水最低點了,馬上就要開始漲潮了。

  李多魚爬到附近一處比較高的礁石上,眺望了下小東甲那邊,果然在前往一百多米的地方,看到了兩道身影,直接喊道:“趙大海。”

  聽到有人喊他名字後。

  兩兄弟轉過身,看到李多魚後,兩人當場直接傻眼了。

  趙二牛苦笑道:“李多魚怎麽也到這裡來了,哥,我們不會被他跟蹤了吧。”

  趙大海皺眉道:“不可能,我來這裡的時候,還特意繞了一圈,我們船後面也沒人跟著啊。”

  “那李多魚怎麽到這裡的啊。”

  “我怎麽知道。”趙大海擰著眉頭,雖然他們兄弟非常感謝李多魚。

  可一碼歸一碼。

  說實話,擔擔島的青蟹都快被他們兩個抓完了。

  於是這段時間,正研究抓其它的螃蟹,他們兩兄弟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終於找出一條安全進出大小東甲礁的線路。

  這裡由於沒有漁民趕來,海貨特別的多,根本就抓不完,兩人原本正打算把大小東甲當做自己的後花園,狠狠發財一筆的。

  可沒想才來兩次。

  就在島上碰到了李多魚。

  趙大海無奈歎了口氣,朝著李多魚揮了揮手:“村主任,我是大海,你們怎麽也來這了。”

  李多魚回道:“咱們島上趕海的人太多了,我就蠻過來這裡看一看,沒想你們兩個也在。”

  趙大海苦笑了聲。

  剛剛他還是有點僥幸心理的,覺得李多魚只是運氣好才安全登上東甲礁的。

  可李多魚這話聽著,好像他很熟悉這裡,且以前還來過這裡的樣子。

  兩兄弟都苦著一張臉,覺得李多魚這人邪門的很,不單對西甲礁很熟悉,連東甲這邊也懂得怎麽走。

  可明明他很少出海捕魚。

  當漁民的時間也很短啊,可怎麽什麽都懂的樣子,這讓兩人很是鬱悶,李多魚跟他們不一樣,是搞養殖的,又是村書記,根本就不缺錢。

  他在這裡的話,陳文超百分百也來了,要是他們回去,把進出東甲礁的路線告訴擔擔島的村民。

  那他們的發財計劃就泡湯了。

  今天他們兩兄弟抓的非常爽,感覺像是捅了螃蟹的老窩。

  原本他們是用桶裝的,後面發現一個桶根本就抓不完,直接換上了麻袋,隻用了三個小時,兩人整整抓了上百隻的螃蟹和龍蝦。

  還在水坑裡,逮到了一條小狗鯊和一條大米魚。

  兩兄弟估摸著今天最少能賺個五十塊。

  為了不讓趕海的信息泄露出去,他們甚至不打算回島賣海鮮,而是準備搖櫓去青口碼頭賣。

  這下全完了!
  以後大潮水時,大小東甲說不定也全都是趕海的人。

  明明他們已經去外地找那個跟兒子一起生活的陳瞎子算過了。

  陳瞎子說,他們兩兄弟是老牛命,但只要肯努力的話,尾景一定很好。

  他們真的已經也很努力了,好不容易才找到一條發財的道路,沒想又被別人給發現了。

  然而,此時的李多魚皺眉打量著四周,他發現今天的情況有點不對勁,潮水退出去太多了。

  平常哪怕大潮水,擔擔島退潮的深度,最多也就四米左右。

  可現在大小東甲的亂石礁全都露了出來,李多魚覺得今天的潮水至少退了六七米深。

  能退這麽深,如果不是地震的話,那就只有一種可能。

  李多魚對著已經跑到很外面的趙家兄弟,喊道:“馬上就要漲潮了,你們兩個別再過去了,趕緊回來。”

  趙大海聽到後,拉著嗓子喊道:“不用擔心,我們馬上就回去了。”

  李多魚看著遠處漲潮的海浪,明顯能感覺到今天的海浪更大聲,比平常更凶一點。

  打在礁石上。

  濺起一兩米的浪花。

  李多魚皺眉看著那兩兄弟,已經提醒他們了,也算盡到了義務,總不能過去,強行把他們拽回來吧。

  可他跟歐哥剛往回走一百米左右,就聽到了,遠處傳來了呼救聲。

  “浪好大啊。”

  “村主任,快救救我們。”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