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第30章 海底打樁(求追讀)
  第30章 海底打樁(求追讀)

  兩艘大舢板來到了擔擔島西側,距離灘塗大概兩海裡的海域。

  李多魚讓船停了下來。

  “師傅,就停在這,等我們在這裡打樁。”

  陳冬青眺望了下四周海面:
  “你確定要在這裡養海帶。”

  “沒錯,我覺得這一帶非常好。”

  陳冬青原本也給他找了片適合的養殖海域,他既然這麽說的話,那就先幫忙看一看。

  他俯下身探查了下海水的能見度,又粗粗探查了其它數據,結果讓他很是驚訝。

  他就跟李多魚說了一遍,海帶適宜生長的環境,沒想他全記住了。

  且陳冬青覺得這一片海域,極有可能就是整個擔擔島最適合養殖海帶的地方。

  海水清澈,能見度有兩米多。

  海水流量也挺大的。

  不遠處有個灘塗,也符合肥水的條件。

  陳冬青有點不敢相信,對著打樁師傅說道:

  “張師傅,你探個底試試。”

  張澤天聞言,在船上用多段竹竿接起根二十多米長的長棍,棍子每隔一段都有個紅色標記,上面還有數字。

  而長棍另一頭,則綁著根半米多長,有點像“米探子”的鐵片。

  李多魚知道鐵片是探海底的,只要刺下去拉上來,看鐵片上殘留的東西,就能大致判斷出,海下面到底是什麽情況。

  隨著長竹棍刺下去後,張澤天用力捅了幾下,隨後緩緩地把竹竿提上來了,並報出一組數據來:

  “水深23米,泥沙底,可以打樁。”

  聽到這個後,本應該很開心的陳冬青,看著眼前的李多魚後,明顯感覺到自己嫉妒了。

  從前段時間,李多魚來水產研究所後,他就一直想不通,為啥他做任何事情,都給人一種很輕松的樣子。

  陳冬青歎了口氣:
  “可以,綁錨繩準備打樁。”

  在陳冬青的指揮下,兩艘舢板船靠在了一起,一名工人選了根較粗的木樁,然後將最粗的錨繩系緊。

  老張跟接竹竿一樣,接起了一根長鐵杆,鐵杆另一端焊著一個兩百來斤重的鐵錘子。

  鐵錘子頂端綁著四根粗繩子。

  打樁師傅們將鐵錘子抬到海面上,接著由一個水性好的人,將打樁用的木樁用活結綁在鐵錘子側邊的一個凹槽處。

  下一步,靠鐵錘子自身的重量,將木樁垂直打到海底。

  接著解開活結。

  然後就可以開始打樁了,每兩人拉一根繩子,兩艘船的人一起將鐵錘子拉起,而老張作為最重要的打樁手,必須要保證每次抬起的鐵錘子要砸在木樁上。

  直到把整根木樁,打進泥沙裡。

  打的越下去。

  樁就越牢固。

  如果鐵錘子沒砸準,又或者把木樁給打歪了,就只能拔樁重來。

  打樁的時候,師傅們會一起喊打樁的號角。

  “唷嗬唷,

  高高舉,唷嗬~~
  打的牢,唷嗬~~
  台風來,唷嗬~~
  吹不倒,唷嗬~~”

  聽到這個號子後。

  李多魚有種親切的感覺,也不知多少年,沒聽到漁民喊號子了,記得小時候,那會漁民集體大協作,什麽樣的號子都有。

  拉網有拉網的號子。

  還有搖櫓、拉船、敲海蠣的號子。

  大概砸了三十多下後。

  老張通過鐵杆傳來的觸感,發現已經砸到底了,就會讓大家把鐵錘子拉起來。

  確定鐵錘子已經打到泥沙,再讓兩三個人去扯錨繩,保證其牢固程度後,才會接著打下一個樁子。

  而他們打完樁後。

  李多魚則把一顆大浮球,綁在了錨繩和綆繩的相交處,
  綁好大浮子後。

  打樁船會順著水流往前開50米,李多魚再次綁了個大浮球,然後老張他們接著在這邊繼續打樁。

  一般海帶繩五十米作為一個長度,太長的話,遇到大風浪天氣,很容易被大浪給拔樁。

  而頭一次合作,大家花了半個多小時,才搞定一條50米長的綆繩。

  而李多魚30畝海帶養殖地,總共需要150根綆繩。

  按照目前這種打樁速度,至少要八九天才能打完。

  好在老張他們是按樁收費的。

  每根樁的收費是一塊五。

  三百多根全部打完的話,差不多也就五百左右。

  在炎炎烈日下,一群打樁人不停重複著同樣的打樁作業,不到兩小時,所有人全身都給濕透了。

  在太陽升到最中間時,打樁師傅們一個個全都坐在船板上,大口喝著茶水休息,有的直接脫掉衣服,蓋在頭上防止被太陽暴曬。

  細皮嫩肉的陳冬青雖戴著一頂鬥笠,但雙臂還是全給曬紅了,這是他工作以來,最為辛苦,也是最上心的一次。

  李多魚由於要不停綁各種浮球,人也累癱在那裡,仰頭看著藍天,正在思考人生中。

  一上午過去了,才搞定兩畝。

  還剩下二十八畝。

  想到這,李多魚多少有點頭皮發麻,可也得接受這個年代生產效率低下的事實。

  40年後,用打樁機的話,三百多根木樁,不用兩天就能打完。

  果然,發展科技才是硬道理。

  而就在他們休息的時候。

  一艘小舢板船朝他們的方向行駛了過來,李多魚看了眼船上的人後,直接站起來,朝他們揮了揮手,喊道:
  “阿娘,這邊,這邊。”

  是三叔開著船,帶他娘過來給打樁師傅送吃的。

  船方靠近。

  陳慧英便把一筐的光餅搬到了李多魚的船上,李多魚趕緊伸手去接,光餅剛剛烤好,還散發著濃濃的焦香味。

  餓的前胸貼後背的李多魚,當場就拿起一個咬在嘴巴上,這種餅雖然香,但很硬得用力咬才行。

  最重要的是,非常墊肚子,據說當年戚家軍在他們這一帶打擊流竄的倭寇時,吃的都是這種光餅。

  陳慧英說了下兒子:

  “你懂不懂規矩啊,應該讓師傅先吃,還有都沒好好謝謝伱三叔,這麽大老遠開船過來給你們送吃的。”

  “都直接尿海裡的粗人,哪有那麽多規矩。”李多魚剛說完,這些打樁師傅都哈哈大笑起來。

  李慧英一臉嫌棄罵著:“你這孩子,怎麽說話的。”

  李多魚又咬了兩口,隨後立馬給打樁師傅們分餅,而陳冬青在看到他姐後,便笑著臉迎上去:

  “阿姐。”

  陳慧英打量了陳冬青幾眼:
  “好像長肉了,沒以前那麽瘦了,上次給你捎的那些東西吃了沒有。”

  “吃了,筱蓉說很好吃。”

  “好吃就好,下次吃完後,我再讓多魚給你捎點上去。”

  “不用這麽麻煩,上次那些已經夠我們吃半年了。”

  而陳慧英看打樁師傅大多都光著膀子,她一個女的,也不好意思再聊下去,就跟三叔的船先回去了。

  李多魚一連吃了三塊光餅。

  灌了一大口水後,打了個飽嗝,接著繼續綁浮球。

   求收藏,求追讀~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