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第21章 西施舌(求追讀)
  第21章 西施舌(求追讀)
  惡水灣是擔擔島的風口。

  風大浪高,海流湍急,亂石林立。

  聽老李講,五六十年代那會,經常有船只在這裡觸礁和傾覆,後來就被叫成惡水灣。

  可風浪越大,海鮮也就越多。

  惡水灣的沙灘是泥沙底,遠遠看過去黑黑的,還會反射太陽光,退潮後,整個沙灘都是一條條橫向的紋路。

  沙灘已經有不少戴著鬥笠的女人,拿著爬子,蹲在沙灘上挖啊挖。

  李多魚走過去一瞧。

  發現她們都在挖蛤蜊。

  現在的擔擔島雖還沒有冰箱,但對漁民來說,大海就是最大的冰箱,想吃什麽,直接去取就好了。

  可李多魚前腳剛到沙灘,周曉英也跟著下來了。

  “你怎麽也跟下來了,不怕娘說你啊。”

  周曉英一臉倔強的樣子。

  “娘不在這邊,她又看不到。”

  “再說.我一個人在岸邊看你們,很點無聊。”

  李多魚覺得周曉英說的好像很有道理,在這個沒有手機,沒有網絡,刷不了短視頻的年代,站在海邊看他們趕海,好像也只能喂蚊子。

  “快十月了,海水有點冷,不要踩水,還有肚子大了,不要亂蹲,知道沒有。”

  周曉英撇撇嘴:“伱啥時候變得跟娘一樣,也開始囉嗦了。”

  “這是為你好。”

  “知道了,知道了。”

  周曉英雖鬥著小嘴,可心裡卻樂的不行,放在以前,李多魚根本就不懂得關心這兩字該怎麽寫。

  而小胖墩到了沙灘上,就跟自由的小鳥一樣,拿著一把小鐵鏟,是他家用來鏟灶台木炭的那種。

  只要看到洞就挖,沒有任何技術可言。

  一連挖了好幾個。

  結果什麽東西都沒有挖到。

  “叔,我怎麽一個蛤都挖不到啊。”

  “就你這樣亂挖,地球給你挖穿了,也挖不到東西。”

  李多魚蹲下來跟他說道:

  “像這種外面有很多小泥粒的是小沙蟹的洞,而蛤蜊的孔很小,臥沙的時候,一般都是斜著下去的,看到孔不要豎著挖.”

  李浩然按他小叔教他的方法。

  又重新挖了一個洞。

  結果蛤喇沒挖到,倒是挖到了一個海腸子。

  李浩然挖出海大腸後,一臉嫌棄,用力捏了下,把海腸子的水滋出來,隨後朝不遠處的浪頭擲了過去。

  見小胖墩把海腸子丟掉。

  李多魚心疼了那麽一下下,他手裡的海腸子就是海葵,這玩意處理不好的話很腥,在這個海鮮富足的年代。

  海葵壓根就上不了台面。

  漁民也不稀得吃它。

  小胖墩拿著小鐵鏟接著挖啊挖,結果哢的一聲,鐵鏟敲在了硬物上。

  小胖墩掏起來一看,是一隻超大的白色蛤蜊,足足有五六厘米寬。有他半個手掌大了。

  而看到這東西後,李多魚定睛一亮,李浩然還真挖到意想不到的好東西了。

  新手光環?

  這顆大大的蛤蜊,是隔壁港頭鎮的特產,海蚌。

  也叫做西施舌。

  他們擔擔島也有,但數量很少。

  西施舌是一種非常美味的海鮮,還是一道名菜【雞湯汆海蚌】的主材,味道非常的鮮美甘甜。

  後來經過養殖優化,最大的能長到快10厘米,到了2020年,一顆大海蚌能賣到100元。

  不過,想做好這道菜,
  輔料有些奢侈,

  需要雞、牛、豬肉來熬高湯,然後用高湯來汆新鮮的海蚌。

  李多魚前世從島國回到擔擔島後,當了一段時間的火頭,村裡每當有人結婚宴請,他必定都要上這樣一道菜。

  可放在現在,要是讓擔擔島的村民做這道菜,估計會罵你敗家仔,這道菜任何一個輔料的價格,都要比現在的海蚌貴。

  貝類也是喜歡群居的。

  見李浩然挖到海蚌後,李多魚想都沒想直接開挖起來,像這種泥沙地,他根本就不需要鏟子,直接上手。

  沒一會,鐵桶裡就裝了五六個海蚌。

  順道挖到了不少花蛤。

  一旁的周曉英皺著眉頭,狐疑地看著李多魚,他這挖洞技術,未免也太熟練了吧,感覺不像是一兩天就能練成的?
  見周曉英在打量自己。

  李多魚心裡頭緊了下,覺得自己是不是應該藏拙一點,也幸好這年代的人,思想都很單純。

  哪怕他表現得再突出,也沒人會想得到他是重生過來的,李多魚咧嘴笑道:
  “怎樣,我這挖洞技術不錯吧。”

  “還行,也就比我好點。”

  “不服的話,要不要晚上我給你試試,保證把你給服務到位。”

  聽到這話,周曉英臉驟紅起來,趕緊看向了李浩然,好在他還小,根本聽不懂李多魚在講什麽。

  周曉英歎息了聲,皺眉看著眼前的李多魚,心想是不是這段時間把他給憋壞了,導致整個人性格都變了。

  而附近討小海的人,見到他們挖到大海蚌後,也紛紛趕了過來圍觀,同一個村的,大家幾乎都認識。

  有個還是他們親戚,三嬸周美英。

  就是全家跑去走貨的那位。

  他們家賺的一點都不比阿貴少。

  可能這些天大船沒有來,三嬸就出來討點小海,給家裡多幾道菜。

  三嬸看著李多魚鐵桶裡的海蚌,一臉羨慕:
  “你們哪裡挖到這麽多海蚌,我都很久沒有挖到了。”

  “就這裡挖的啊,三婆。”小胖墩見到三嬸後,咧著漏風的牙說道:“這個最大的是我挖到的,厲害不。”

  “浩然,你這麽厲害了。”

  “嘿嘿嘿。”

  三嬸說完,轉頭就對著李多魚訓話道:“多魚,曉英大著肚子,你還讓她下水,濕氣會從腳上去的,趕緊讓她上去知道沒有。”

  三嬸旁邊一個名叫“李黑腳”的女人,則一臉篤定地說道:

  “咱們村,以前有個叫王翠花的,就是去海邊玩水,把孩子弄沒的。”

  “還有那個金花,也是在海邊吹風,才落胎的。”

  “.”

  李多魚和周曉英互相看著。

  隨後尷尬笑了笑。

  好像無論什麽年代,村裡上了年紀的女人,對於懷孕這件事,都有一套屬於自己的理解,且還總能信誓旦旦搬出一兩個例子來。

  三嬸她們對著李多魚和周曉英說教一通後,也蹲下來一起挖海蚌,她們有的在屁股下綁了個小竹凳。

  蹲下來的時候,剛好坐著。

  在這種沙灘趕海,非常的方便好使,可以一邊坐一邊挖。

  人多了,海蚌就少了。

  而對李多魚來說,海蚌只是意外收獲,並不是他今天的主要目標。

  既然都來這惡水灣,那肯定得去有惡水的地方。

  沙灘的盡頭是礁石堆。

  這裡海浪比較大,也不是很好走,那些討小海的女人一般不敢來這裡,資源就相對豐富點。

  到了危險的地方。

  李多魚就不讓周曉英和李浩然跟了,讓周曉英在岸邊看住李浩然,這才爬上了礁石。

  見李多魚去那麽危險的地方。

  周曉英也很擔心:“你小心點,不要滑了。”

  “我屬水猴子的,不用擔心。”

  前世五六十歲的他,都能在這種地方討生活,現在換了副二十歲的皮囊,簡直不要太輕松。

  但大海畢竟是大海。

  李多魚也不敢輕視。

  礁石上全是藤壺,個頭還都挺大,而像這種肉少,吃起來麻煩的東西,在這個時候,漁民大多還是看不上的。

  除了藤壺上,還有很多小淡菜,這兩者是競爭關系,不單在海蠣殼上搶地盤,在礁石上也在搶地盤。

  踩在這種滿是藤壺和小淡菜的礁石上,一定得小心,千萬不能摔跤,不然老遭罪了。

  翻過了幾塊礁石。

  李多魚來到了白浪拍擊的地方,果然有一大片跟佛手一樣的小海鮮,密密麻麻聚集在一起。

  今天的目標海鮮之一,筆架。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