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第150章 過中元(求訂閱)
  第150章 過中元(求訂閱)
  李多魚在辦公室待了會。

  就直接回家了。

  村主任並沒有明確的坐班要求,主要處理事情的時候,來村委會就行。

  再加上現在剛剛改製,很多制度並不完善,短時間內,他這個村主任還真沒活乾。

  於是,李多魚就先回到了家裡。

  周曉英、朱秀華則跟著陳慧英在準備各種拜拜用的東西。

  因為接下來的七月初一,初二,要連續兩天,請“好兄弟”吃飯。

  每到中元節,也是擔擔島習俗最為混亂的時候。

  陳家村那邊過的是普渡節。

  普渡節,是揉合了道家的中元節和佛家盂蘭盆會而形成的傳統民俗節日。

  而下沙村這邊,由於人是從四面八方來的,所以每到中元節,必定會有鄰居互相撕逼一番。

  有的過做半段。

  有的叫施孤。

  有的要過普渡。

  而李多魚家則更複雜,因為他們祖輩是從榕城那邊過來的,所以他們也要“做半段”。

  做半段的意思,表示一年已經度過一半,在中元節這一天,要慶祝豐收和祭祖。

  簡單來講,就是請客吃飯。

  而阿娘陳慧英是陳家村的人,也要做普渡,所以他們家在中元節時,不單要“做半段”還得“做普渡”,也是相當的混亂。

  不過,不管這個節怎麽過。

  總體上,這個月就是在不停拜拜和請“客”吃飯。

  不是我到你家吃。

  就是你到我家吃。

  拜的越多,那麽大家吃的就越多,實在吃不完,就請親戚朋友過來一起吃。

  而到了農歷六月的最後一個晚上,陳慧英就會特別叮囑小孩,一整個月,都不允許他們到海邊去玩。

  且一旦過了十二點。

  阿娘就會在門口點上一個方形的燈籠,陳慧英說這叫起路燈,是給“好兄弟”照路用的。

  李多魚也曾了解過。

  為何他們這一帶為何會如此注重中元節,老一輩人說,以前鬧倭寇的時候,沿海經常有漁民被害死,甚至都沒收屍。

  幸存的漁民為了祭祀這些被害死的鄉親,這才把中元節舉辦地格外隆重。

  而另一種說法是。

  當年清軍和鄭成功軍在他們這一帶展開了長時間的拉鋸戰,清軍為了震懾抗清軍民,就組織了多次大規模的屠殺,從而促成了重普渡的習俗。

  而後世,由於漁民越來越多。

  發生了不少海難。

  就慢慢演變成祭祀那些在海上遇難的“好兄弟”。

  而每年中元節時,周曉英就會格外地認真,但因為爹娘是在海難中喪生的。

  從小又受到陳慧英的影響。

  她對這個節日非常的看重。

  平常摳摳搜搜,連塊肉都舍不得買,但到了農歷七月時,花起錢來,一點都不會含糊。

  什麽金紙、銀紙。

  三牲五禮。

  該有的,全都會有。

  跟普通漁民不同,家裡沒有出過事的漁民,在七月初一鬼門開這天,只需簡單小祭就可以了。

  就在家門口擺放一些簡單的水果餅乾拜拜,再燒點紙錢就可以了。

  而家裡有出過事的。

  一般都需要大祭,要做一桌豐盛的菜,並且要燒大量的紙錢。

  周曉英燒完紙錢後,拿著香朝著大海的方向拜了拜。

  嘴裡還念念有詞。

  “阿爹阿娘,我現在很好,多魚很好,兒子也很乖,希望你們放心,不用太掛念我,早日.”

  周曉英祭拜完後。

  眼眶忍不住紅了起來。

  看她這樣子,李多魚這才發現前世的自己有多混帳。

  前世在這一個月,李多魚和阿貴他們,每天就到處吃吃喝喝,把普渡當成了流水席,完全忘記了普渡最初的意義。

  然而就在他們拜拜時。

  意外,卻有點不意外的來了位想不到的人,老太太竟拄著拐杖又跑到他們家來了。

  這次來,並不是來找他爹的。

  而是找來“五叔”的。

  雖然大家都知道她老年癡呆症了,但還是把他娘陳慧英給氣的不輕。

  原因是往年老太太,每年到七月就會忍不住犯病。

  一整個月,都在罵陳家村的人,罵最多的卻是陳慧英,一旦發現陳慧英“做普渡”後。

  甚至還會跑過來掀她桌子,並說一些非常難聽的話。

  往年,中元節做普渡時,陳慧英最討厭的就是那位裹腳的老太太。

  而這一次,她雖然不再罵人了,也不掀桌子了,可來他們這裡,一直念“五叔”的名字。

  這跟掀桌子沒多大區別。

  陳慧英見到老太太后,氣的直接回房間了,眼不見為淨。

  而老太太找不到五叔後,並沒有走向他兒子李政天,而是走向了李多魚,打量了起來。

  “我記得伱,你經常跟我們家玉軍一起玩,我好久沒見到玉軍了,你知道他到哪去了嗎?”

  見到老太太后。

  李多魚也是五味雜陳,隻好騙她說道:“玉軍去讀大學了,沒那麽快回來。”

  “這麽有出息,還讀大學了。”

  老太太顯得很是開心,隨後打量起抱著小孩的周曉英,看了眼孩子:“你們家孩子,長得真好看。”

  “嗯。”

  李多魚點點頭。

  老太太可能走累的緣故,坐在他們家庭院的石條上,緊接著,目光呆滯地看著眼前的大海。

  整個人就像失了魂一樣,一動不動,一句話也不說。

  而沒多久後。

  三叔三嬸就趕了過來。

  第一時間把老太太給接回去了,三叔一臉抱歉地說著:“多魚,你阿嬤這次沒掀你們家桌子吧。”

  李多魚搖搖頭:“沒有。”

  “那就好。”三叔歎了口氣:“這都老年癡呆了,怎麽每年這時候,都會跑到你們家來。”

  李多魚無奈笑道:“可能習慣了吧。”

  “那我們先走了啊。”

  不過李多魚發現,老太太最近瘦了很多,她原本非常注重個人形象和衛生的人,哪怕每天都在家,頭髮也盤得相當的好看。

  可這次出來,卻是披頭散發的,且身上衣服的紐扣,還扣錯了好多個位置。

  且李多魚能明顯聞到。

  老太太身上已經有股味道了。

  這個月就這樣一直拜拜,一直吃,七月十五這一天,還有“放水燈”等儀式。

  直到七月十五過後。

  拜拜才有所減少。

  不過由於拜的東西太多了,周曉英又不愛吃東西,所以這半個多月,李多魚硬生生長胖了十多斤。

  小肚腩都給露了出來。

  而就在做完普渡後的第二天,小舅陳冬青一臉開心地找上門,對著李多魚說道:
  “考察團的時間確定下來了,就在下個月,榕城大學那邊給我們專門開了個曰語班,考察團的人員都得去大學裡培訓半個月。”

  “半個月?”

  陳冬青點了點頭。

  “可現在七月鬼節啊。”

  陳冬青嫌棄道:“別那麽迷信行不行。”

  他剛說完,陳慧英從房屋裡走出來,瞪了他一眼。

  陳冬青秒慫,但還是說道:“姐,事有輕重緩急,這次機會真的太難得了。”

  已經會曰語的李多魚,真的不想再重新學一遍五十音,也不想再學一遍島國的禮儀了。

  “那我就混個過場,頭尾兩天去行不行?”

  陳冬青氣的都想打人了,別人為了一個名額爭破頭,你他娘的還一臉不情願。

  “不行,上面領導特意交代了,要我好好監督你學曰語,要是你沒學好,就扣我工錢。”

  “那就扣唄。”

  “李多魚,你過分了,信不信我咬你。”

  “來啊。”

  見這兩人打起了嘴仗,周曉英說道:“去吧,家裡有我,不用擔心,阿娘也會幫忙照顧的。”

  家裡有個人能去島國考察,他們臉上也有光,自然是支持的。

  抽著卷煙的老李滿臉笑容:“生蠔田我給你看著,你現在已經是村主任了,好好跟你小舅出去學點東西回來。”

  李浩然笑道:“叔,你到那邊了,有好吃的,記得給我帶點回來。”

  李耀國忍不住想胖揍自家兒子:“你這小子,怎麽整天就知道吃吃吃。”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