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第510章 老子想做的,是全世界第一啊
  李銘禮萬萬沒想到,所裡平時自己累個半死,到處走訪都沒法破案。

  這次因為五百塊錢,就有不少村民偷偷前來舉報,不到兩天的時間,他手裡就有一份詳細名單。

  案發後的第三天,所裡就抓到了八個年輕人,又是個年輕的犯罪團夥,其中最小的只有十五歲。

  主謀的兩位,因為多罪並罰,被判處了十五年有期徒刑,其中毆打小金這個情節並不算嚴重,可這兩人還犯有搶劫罪。

  在這個年代,有些紅線是不能踩的,一旦踩上去的話,直接就是頂格處理。

  哪怕這兩個人隻搶到了十幾塊錢和一些不值錢的東西,照樣也是十年起步。

  而這次判刑也讓大家意識到一個很嚴重的問題,那就是搶劫的代價實在太大了。

  而高鎮長有可能是真被下宮村那些村民氣到的原故,也有可能是為了給李多魚一個交代。

  這件事情並沒有就這樣結束,高天雲把下宮村的村支書和村主任全都批評了一通。

  讓他們寫了整整三千字的自我檢討和批評,還三天兩頭就到下宮村去給這些村民上思想品德課。

  打這件事情結束後,下宮村的村民沒人敢再說七星灣是他們的。

  而尚峰鎮的人也徹底明白了,不是七星灣碰不得,而是李多魚這個人碰不得,一碰的話,鎮裡就跟你動真格。

  有幾個情節不算很嚴重的年輕人,他們的家長天天到衛生院那邊給小金賠禮道歉,求小金原諒。

  不單支付了所有醫療費用,還恨不得給小金把屎把尿,把他給尷尬到都想躲起來。

  而老金也算聽李多魚的話,帶著小金去市裡面拍了X光片,好在年輕人身體比較好,除了手部骨折外,腦子並沒什麽大礙。

  而這件事也就這樣過去了,這段時間,蓋房子的老曹給李多魚介紹了好幾位師傅。

  甚至還把給他們上培訓課的老師也請來了。

  有時候,李多魚真不知道該說是這個榕城實在太小了,還是剛好就這麽湊巧。

  當初培訓老曹他們建築工藝的老師不是別人,正是榕城大學的謝友正老師。

  一開始老曹他們找他問關於抗台風的工廠建築問題,謝老師對這個養蝦廠的建設不感興趣的。

  可得知養蝦廠是擔擔島李多魚的,突然就決定要加入進來,一起幫忙建設養蝦廠。

  順便還把他的學生也叫來了,其中就有包括陳小芸,還有那個眼鏡男,具體叫啥名字,李多魚給忘記了,但好像對小芸有點意思。

  打量著眼前的陳小芸,半年多沒見,感覺這個小丫頭片子長得越發標志了。

  上次見到她時,整個身體算是長開了,可這次變得越發成熟了,這在學校裡,估計也是很多人追的主,也不知道,再過幾年會便宜了哪個臭小子。

  也不知道為啥,李多魚突然明白了小炒店的老陳,為啥一直防著他們這些人了。

  “魚哥,這養蝦廠是你的啊。”陳小芸也是相當驚訝,她大學都還沒有讀完。

  以前那位經常在他們家吃菜喝酒的大哥哥,居然已經變成了一位大老板。

  “怎樣,厲害吧。”

  陳小芸點頭回道:“很厲害,我以後找不到工作,就到你這邊來打工。”

  謝友正咳了兩聲:“我教的學生要是找不到工作,我這個當老師的,就得好好反思了,小芸你畢業後,建設局會直接接受的。”

  陳小芸咧嘴笑道:“謝老師,我開玩笑的。”

  謝友正輕聲哼道:“我看你是認真的,真要來李主任上班的話,你要到隔壁的農大去念書。”

  陳小芸吐了下小舌頭,略帶點撒嬌說道:“老師,我錯了。”

  謝友正歎息了聲,看了眼李多魚,又年輕,又有錢,長得還挺陽光的,可惜結婚的早,不然他也不會反對的。

  眼鏡男張三金同樣歎息了聲,對這個沒大自己多少歲的李多魚,從一開始的嫉妒,到現在只剩下滿滿的羨慕。

  這個養蝦廠要真讓他搞成了,這位李主任的資產可就不是翻倍那麽簡單了。

  最主要的是,他也很喜歡李多魚這個人,真的太慷慨了,給他乾活的這段時間裡,豬肉、海鮮就沒停過,啤酒也是頓頓管夠。

  這幾天吃的豬肉、海鮮,比他一整年下來吃的還要多,平常想都不敢想的海蝦。

  在這裡直接就是一盤盤的上,班上那些沒能來參加這個項目的同學,恨不得把他給拽回去,換他們上。

  說實在的,要不是陳小芸被老師給罵了,張三金也很想給李主任打工啊,誰不喜歡這樣的老板啊,又會賺錢,對員工又特別好。

  在謝老師這個團隊的幫助下,李多魚這個養蝦廠建設的非常順利。

  前期的圖紙、管道線路、還有廠房的抗風設計等等,都是他們一起完成的,為了趕工大家還一起熬了好幾夜,連謝老師都睡在七星灣工地這邊的簡易帳篷裡。

  在謝老師的建議下,單單屋頂這一塊的材料費用,李多魚就砸了將近五萬塊下去。

  謝友正說:“既然要搞,咱們就搞最好的,保證不會被台風刮跑的那種。”

  在這個年代,五萬塊都可以買一艘鋼質漁輪了,而在這裡只是第一期養蝦廠的屋頂。

  可李多魚明白謝老師的建議是對的,在他們這種台風高發的沿海城市,若是搞養殖的話,建築材料這一塊是最不能省的。

  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盡量按最好的好,不能存有僥幸心理,不然一出事的話,後悔都來不及。

  “可以,就搞最好的。”

  李多魚迄今都還記得,前世那幾個大台風讓不少養殖廠的老板,一朝回到解放前。

  前期多花點錢,後面就能省事不少,且李多魚可以肯定今年夏天百分百會來台風。

  跟那些再過一段時間,就會到的進口設備比起來,這點錢確實算不上什麽。

  在所有人的齊心協助下,養蝦廠建設得相當順利,每個師傅都各司其職,配合的非常好。

  而原本最讓李多魚頭疼的變壓器和拉電線的問題,沒想這位謝老師竟主動用自己的人脈關系,幫他給解決了。

  李多魚跟縣供電局申請,正常走流程走的話,至少要半年到一年的時間才能申請下來,且錢還得自己出。

  在謝老師的建議下,李多魚及時向榕城漁業局提交了一系列申請材料。

  他這個養蝦廠搖身一變,成了省裡重點扶持項目,上面還有大領導四個字批複。

  “特事特辦。”

  供電局這邊看到文件後,立馬就將他的養蝦廠優先級調到最高,原本要走半年的程序,直接縮短到了兩個月。

  變電器、電纜這些,原本都得李多魚自己掏錢來買的,現在全部變成供電局提供。

  以前李多魚不懂,為什麽老一輩人經常說,做人一定要走在對的路上,現在他總算明白了,人只要走在對的路上,路就有可能越走越寬。

  養蝦廠建設按部就班進行著,在謝友正老師介入後,李多魚直接變成了甩手掌櫃,只需每周跟他們對一次帳就可以了。

  就這樣過了三個月,尚峰鎮的天空始終蒙著一層灰,淅淅瀝瀝的小雨下個不停。

  七星灣第一期的養蝦廠,終於趕在梅雨季節來臨前建好了。
    就在這個時候,漁業局的吳局長以及鷺島水產科技學校的陳校長,居然相約一同前來參觀他的養蝦廠。

  看著眼前近兩千平的廠房,吳局長當場讚歎道:“多魚,你這規模有夠大啊,我聽謝老師講,這還只是第一期,聽說你還要再建兩期?”

  李多魚回道:
  “吳局長,是這樣的沒錯,按照規劃,這裡還會建一棟科研樓與員工宿舍以及一座飼料廠。”

  李多魚平平淡淡說出來的話,卻被吳玉平和陳校長給嚇了一跳。

  “你還打算搞一個科研樓?”

  李多魚撓頭,自己似乎有點裝逼裝過頭了,隻好輕車熟路地胡扯起來:
  “這只是後期打算,我跟港島那邊的養殖專家有聊過,他們說現在養蝦最困難的,就是蝦苗這一塊,有些蝦苗天生就帶著病毒,隨著慢慢長大後,就開始大規模爆發
  要想養好蝦,就必須培育出優質的蝦苗,我搞這個科研樓是專門培育蝦苗的。”

  吳局長歎口氣:

  “好像還真是這樣的,咱們榕城養蝦的也有不少,可收成真的不好,有些投資了幾萬塊下去,養了兩年後,連回本都做不到。

  前兩年,我還拿著文件到處叫人養蝦,現在很多地方都不敢去了啊,生怕被那些養殖戶套進麻袋裡。”

  陳校長點頭道:“確實是這樣沒錯,目前咱們省真正養蝦賺錢的,也就是海欣養蝦廠。”

  吳局長搖頭歎氣道:“他們那個蝦苗不是自己生產的,終究不是什麽長久之計。”

  吳局長接著問道:

  “對了,多魚,你這養蝦廠要是搞起來的話,一年能有多少的營收?”

  李多魚思考了會,事實上,能賺多少錢,他也沒有個數,但肯定不會少就對了。

  “具體能賺多少錢,我不是很清楚,但只要順利的話,至少會比鰻魚廠賺的多。”

  吳局長先是一怔,李多魚雖沒有明說,但比鰻魚廠多的話,那他心中大致已經有個數了。

  “哎呀~羨慕啊,我都想下海跟你一起幹了。”

  李多魚趕忙回道:“吳局長,你這是在捧殺我啊,就我這個小廟,哪裡容得下您這樣的大神。”

  吳玉平感慨了聲:“就你這還小廟啊,要是再給你幾年時間,估計都看不上我了。”

  一同前來的陳校長,相比起李多魚一年能賺多少錢,他更感興趣的是李多魚的養殖技術。

  看著廠裡這些大大小小的池子,他是真的非常感興趣,他還是第一次見到室內養殖,有非常多的問題想要問。

  “李老師,你這些池子全是用來培育蝦苗用的。”

  “沒錯,這些池子就是用來培育蝦苗的,這口池子是配種池,這口是孵化池.”

  陳校長指著另外幾口不一樣的池子,問道:“那幾口池子呢?”

  “這幾口是培育豐年蝦的,專門用來喂蝦苗的。”

  在參觀的過程中,陳元謀一連問了十多個問題,李多魚在不泄露核心技術的情況下,也是盡可能的都回答了。

  參觀接近尾聲時,陳校長微笑著說道:“李老師,要不你這一學期的課程,就安排在養蝦廠,你看怎麽樣?”

  李多魚笑了笑。

  “學生過來參觀的話,是沒有問題的,可要在這裡開課的話,估計還得再過幾年時間。”

  李多魚這麽一說,陳元謀立馬就懂了,不由歎氣了起來:“感覺接下來,這幾年有點漫長的樣子。”

  “到時候,你這邊科研樓搞起來的話,給我留一兩個名額,我給你介紹幾位靠譜的年輕人。”

  “行,這沒問題。”

  臨走時,吳局長拍了拍李多魚的肩膀:“好好乾,相比起鷺島的那家,我更看好你。”

  “感謝領導賞識。”

  吳玉平笑道:“對了,有人托我給你帶句話,那人說了,要做就做全國第一,省裡第一,沒有意義的。”

  李多魚愣了下。

  聽到這話後,他自然就知道是誰讓吳局長帶話了,其實,他只是低調而已。

  李多魚才不會告訴領導。

  老子想做的,並不是全國第一,而是全世界第一啊。

  養蝦廠建好後,李多魚回到了擔擔島,現在萬事俱備就等港島那邊的設備到場了。

  根據當初的合同約定,若是沒發生意外情況的話,也就是這一兩周的時間就會到。

  李多魚則趁這段空閑時間,好好打理自己的鰻魚廠以及海帶田。

  經過幾個月的養殖,目前鰻魚都已經進入鰻魚塘養殖了,每條鰻魚都有將近二十公分長。

  再養三個月的話,差不多就能養到半斤左右,到時候,就可以出塘了。

  自打吸取了去年的多次經驗教訓,今年二哥養殖鰻魚就顯得有點得心應手,再也沒有出現那種大規模的死亡情況。

  可能是經常記錄這些養殖數據的緣故,現在的他,甚至比多魚更懂“水”這一方面的知識。

  只是用眼睛看一下水體,甚至都不用測試,就知道池塘的水,目前是個什麽狀態。

  不單懂得怎樣肥水,還學會了控藻,毫不誇張的說,就目前二哥掌握的鰻魚養殖技術。

  出去單乾的話,肯定是沒有問題的,不過二哥這個人,確實有點懶,給別人打工他挺樂意的,要是讓他當老板的話,估計就不開心了。

  就當擔擔島鰻魚廠,一切都很順利時,海欣鰻魚養殖廠果然就如李多魚所料的那樣。

  他們養殖的那批鰻魚再次犯病了,李多魚看著手裡這封不知道是誰寄來的信。

  上面詳細描寫著海欣鰻魚廠最近發生的事情,以及鰻魚出現的症狀。

  有吃料變差,爛腮,肝腎腫大,肝髒有白點,肚子穿孔等症狀。

  李多魚看完文字描述後,大致就已經猜到了海欣鰻魚廠的鰻魚得什麽病了。

  應該是鰻魚愛德華氏病。

  這是一種鰻魚養殖戶都非常頭疼的病,一年四季都會發生這種病,春夏兩季最為頻繁。

  發生在鰻魚幼苗時,一般是急性病,發生在成鰻身上,表現為慢性病,且還沒有什麽特效藥,一旦發生大規模感染時,日死亡率不高,但累積死亡量巨大。

  看到信尾時。

  李多魚眼睛瞪得老大,寫信的人說,公司這次沒打算花錢請他來給鰻魚治病。

  他們張總在港島請了一位鰻魚養殖專家過來,目前正在給鰻魚治病,養殖廠從他那裡購買了不少用於治療鰻魚病的藥物。

  李多魚眉頭微微一緊,這個養殖專家很有可能就是上次在港島時跟張三明聊得火熱的那位。(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