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第409章 準備離開鷺島
  轉眼。

  李多魚已經在學校待了一個多月,也完成了這學期的教學任務。

  作為客座老師,他的教學內容還是比較輕松的,大多都是現場教學。

  這一個月,李多魚主要給這些水產養殖專業的學生,講述一些海帶和生蠔養殖技術和養殖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災害。

  如海帶該在什麽時候調節水層,海帶繩要怎麽綁活結,海裡打樁的注意事項。

  當然也教了一些土塘養殖前期的準備事項等等。

  教的都是一些非常實用的養殖經驗和技巧,剛好有好幾個學生,家裡就是搞養殖的。

  學到李多魚的養殖技術後,一放假立馬就跑回家,改進養殖方式去了。

  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水產養殖專業的學生就已經和李多魚打成一片。

  他教授的實踐課,學生經常爆滿,甚至經常有學生請病假,偷偷來上他的課。

  最讓李多魚尷尬的是,有不少學生在傳,上一節李老師的課,直接可以頂上其他老師一學期的課。

  樹大自然招風,更不用說在海邊,風自然更大。

  李多魚才到校一個多月的時間,不知不覺中就得罪了不少老師,甚至被人投訴了十多次。

  投訴的內容五花八門,有說他思想不端正,有說他私生活糜爛,跟女同學女老師有過親密接觸,還說他教學不嚴謹,將未經理論實踐的知識,隨意傳授給學生。

  教學樓的一間辦公室裡,鄭長青老師看著學生做的筆記,越看越是驚訝。

  不由對身邊正在抽煙的張老師說道:“我們可能看走眼了,這個李老師還是有點東西的。”

  張學金最近臉色都很黑,他早就看過那些學生做的筆記了,確實是有東西的,很多養殖技術和要點,連他們都不知道。

  “他跟那個廉江水產研究所的陳科長是親戚,說不定,這些都是那個科長教給他的。”

  “唉。”

  鄭長青笑了笑,他自然知道張學金這個人的性格,名牌大學畢業,自視甚高,可實際上又沒啥建樹。

  他打算跟李老師搞好關系,沒必要因為一個張學金去得罪李老師。

  因為這位李老師的來頭也不小,聽說是吳局長那邊介紹過來的。

  這些天,也不知道有多少老師投訴他,可陳校長這邊卻是動都沒動,連找李多魚談話都沒談過,這就已經足夠說明問題了。

  要是連這個都看不清的話,那就真就一把年紀活到狗身上去了。

  校長辦公室。

  教務處的劉粼芳主任,再次將一封匿名的舉報信遞給了陳校長。

  這次陳校長連看都沒看,直接問道:“這次又舉報什麽?”

  劉主任無奈道:

  “說他作風有問題,跟方曉苒老師走的太近,說他不是來教書的,而是來耍流氓的,建議我們開除他。”

  陳校長笑道:“還好李老師結婚有孩子了,不然的話,長得不錯,還那麽有錢,技術還那麽好,估計連女學生都得撲上去。”

  劉主任尷尬笑了笑。

  陳校長邊看雜志邊說道:“舉報信這麽多,證明引進優秀專家這件事,咱們是做對了。”

  劉主任讚成地點點頭:“我就是覺得,再這樣下去,會不會打擊到咱們學校老師的教學熱情。”

  陳元謀放下手中的漁業雜志,淡淡說道:“劉主任,不知道你有沒有聽老漁民講過,從水捕上來的海蝦,放進池子裡暫養,不單會打架且很快就死掉。

  然而,有天老漁民不小心往池子裡放了條石斑,本以為池子裡的魚都會被石斑給吃光,結果發現蝦不單不打架了,且存活的時間更長了。”

  “您的意思是,李老師就是那條石斑?”

  陳元謀笑了笑:“有沒有可能,這個李老師不是石斑而是條鯊魚,壓根就不屑於吃蝦。”

  劉主任沉默住了。

  李多魚的教學質量是他評估的,就目前的教學內容、教學質量,還有學生反饋來看,還真遠遠超過了其他老師。

  陳元謀接著說道:“劉主任,李老師這學期的教學內容應該結束了吧,你約個時間,我想請他好好吃一頓咱們鷺島菜。”

  劉主任拍了下腦門:“那可能來不及了,昨晚李主任跟我說了聲,怕學生給他送行,一大早就已經離開學校了。”

  “啊。”

  陳元謀臉色一驚。

  “這小子居然已經跑了,他到校,我沒接他,離校,我也沒送,這要是回榕城讓吳局長那幫人知道,以後我去榕城,估計連撈化都不肯請我吃。”

  劉主任認真道:

  “如果沒猜錯的話,李老師應該是走水路,現在應該還在碼頭那邊,要不我去找他下。”

  “算了,人家都走了,再去叫回來,有點不合規矩了。”

  陳元謀歎息了聲:“主要是我有些事情想跟他商量下,對了,廉江水產研究所是不是在擔擔島掛了很多牌子。”

  劉主任點頭道:

  “我跟張青雲所長有聯系,廉江水產研究所跟李老師的養殖產業是全方位合作的。

  李老師不管養什麽,他們就上基地牌子,研究人員可以隨時在養殖基地進行考察和調研,且我聽說人了,他們研究所準備在島上蓋一座。”

  陳校長思考了會:“這樣吧,這個月你爭取擬個方案往上匯報,咱們明年也在擔擔島搞個可供學生和老師住宿的教學基地。”

  劉主任怔了下:“把教學基地放在擔擔島,會不會太遠了。”

  陳校長說道:“距離從來就不是問題,我是擔心人家跟廉江水產研究所全面合作後,咱們壓根就擠不進去,再說咱們在那搞個教學基地,對於評選國家級重點也是有幫助的。”

  劉主任猛地豎起大拇指:“還是陳校長眼光比較遠,我這就寫報告。”

  在離學校幾公裡遠的地方,李多魚花了兩毛錢,直接坐輪渡到了鼓浪嶼上。

  上島後。

  李多魚發現島上住的人還是蠻多的,這個年代幾乎沒有遊客,島上大多都是原住民,小孩子特別多,在島上的廣場上踢皮球,有的則在學騎自行車。

  可碼頭這邊卻有不少光著膀子抬轎和拉大板車的外地人。

  由於鼓浪嶼的特殊歷史,島上的原住民大多數都有海外的華僑親戚,很多人都有外匯券,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都算是比較有錢的。

  本地人從鷺島上買完東西後,一般都不會自己搬,而是雇人拉到家裡去。

  李多魚看著眼前這些一個個汗流浹背的外地人,臉上露出了淡淡的笑容。

  因為這些人將來會落戶在島上,人口高峰時,甚至還會超過本地人。

  可李多魚看著眼前的鷺島,卻有種陌生的感覺,靠近鋼琴碼頭這邊的老宅都破破爛爛的,都沒有怎麽修繕。

  有些甚至都已經是危樓,隨時都有可能要倒塌掉的樣子。

  這跟李多魚記憶裡,那個非常小資,很適合拍照的鼓浪嶼完全不一樣。

  眼下的鼓浪嶼怎麽說呢?
    要是沒有那麽多民房和島民,那些荒廢的老別墅看起來,就跟末日場景一樣。

  李多魚拎著皮箱在島上漫無目的閑逛著,這個年頭可沒有什麽房產中介。

  想買房子的話。

  還真不知道,該怎麽買。

  就在他打量這些老洋房時,有個老人主動跟他打起招呼來。

  “少年郎,你是不是李大友的後人。”

  李多魚愣了下。

  “阿北(阿伯),我姓李,但不是李大友的後人。”

  “這樣啊。”

  老人皺眉打量了下李多魚,接著說道:“最近有不少華僑回來,還以為你也是華僑,回來認領老別墅來著。”

  李多魚笑了笑。

  “沒有,我就是附近的本地人。”

  老人抖了根煙出來,打開火柴盒正想抽煙,結果發現沒有火柴了。

  “居然沒火柴了。”

  李多魚掏了個打火機出來,給老人把煙給點上。

  “你這火機不錯啊。”老人抽了幾口後,突然說道:“你眼前這些別墅啊,都是我小時候,很多華僑回來修建的。

  後來鬼子打過來後,那批華僑全都跑了,留了一大堆空房子下來。”

  李多魚好奇道:“這些房子不錯的,怎麽全都空著,島上的人怎麽不去住。”

  老人一臉的嫌棄:

  “這些房子是公家的,又不是個人的,哪怕你找關系住進去,說不定人家華僑的後代回來認領,你就得還給人家。

  還有這種房子就算住了,你也不能隨便裝修,要保持原樣,住起來是真的不舒服,有錢的話,當然還是自己蓋一座,雖然沒它們好看,但至少是自己的,不會被收走。”

  “這樣啊。”

  老人說完後,問道:“少年郎,你不是華僑的話,也不是來畫畫的,你看這些老房子做什麽啊。”

  李多魚咧嘴笑道:“阿北,其實,我來鼓浪嶼,是打算來島上買房子的。”

  “買房子?”

  老人一臉的不理解:“這島上除了風景比較好外,什麽都不方便,經常斷電,自來水還特別貴,必須要省著用,洗澡都得按斤算,這種地方有啥好的。”

  李多魚笑了笑。

  “主要是這裡文化好。”

  老人笑了笑:“這個你還真說對了,以前我們這裡叫做琴島的,島上現在還有很多台鋼琴,不少人都是以前華僑的後代。”

  老人也挺無聊的樣子,就陪李多魚走著,還順便充當起了導遊來。

  每走到一棟老別墅,老人就忍不住介紹道:“這套叫八卦樓,蓋這套房的主人,蓋到沒錢,最後跑路了,以前被當做倉庫用。”

  李多魚經過一套非常豪華的別墅時,稍稍駐足觀望了下。

  “這套是剃頭師傅的,本地人一般叫他阿住,以前是糖王,是華人首富,島上的自來水廠就是他弄的。”

  “還有這一套是八角樓……本地人也叫做林府……他們後人還在裡面住。”

  老人講著講著不由回憶起鼓浪嶼昔日的繁華來。

  “毫不誇張的說,我小時候,鼓浪嶼可能是全國最有錢的地方,全島這樣的別墅有一千多棟,全都是華僑回來蓋的……首富都出過好幾個.”

  老人講的這些往事,李多魚前世也聽導遊講過,島上百分之就是的別墅都是下南洋的華僑回來建造的。

  作為出國打黑工的人來說,李多魚完全可以理解那些華僑為什麽要花那麽多錢回來蓋別墅。

  就好像前世地瓜縣那些偷渡出去的華人,賺到錢後,第一件事並不是享受,而是先回到村裡面蓋一棟棟大大的別墅。

  這樣,不單可以光宗耀祖,還有種落葉歸根的感覺,而在那個年代,閩南的這些華僑很多都集中在鼓浪嶼上面蓋別墅。

  這也導致了鼓浪嶼上居民,有種與生俱來的優越感,在很長一段時間,島上原住民甚至看不起鷺島人,不允許雙方通婚的。

  “阿北,島上現在有沒有人要賣別墅的。”

  老人笑道:“老宅一般都舍不得賣的,只有也有剛好全家人都想出國了,剛好缺錢的就會賣。”

  “那有嗎?”

  “沒有。”老人笑道:“那些破點的紅磚房有要賣的,好的別墅沒有。”

  李多魚看了左手的腕表,時間也不早了,他差不多要到碼頭去了。

  李多魚掏了二十塊的外匯券出來,直接遞給了老人,隨後寫了一個地址。

  “阿北,要真有人要賣別墅,你給我寫一封信,我到時候,再來找你。”

  老人皺眉道:“你就不怕,我收了錢,不幫你找房子。”

  李多魚笑道:“我感覺你挺閑的,挺無聊的,肯定會幫我找房子的。”

  老人嫌棄道:“你才無聊。”

  其實,他確實挺閑的,挺無聊的,因為他老伴,已經走了十多年了。

  而改開後,他那幾個孩子也全去投奔南洋的親戚了,連帶著孫子也帶走了。

  原本非常熱鬧的一個大家族,現在就剩他孤伶伶一個,每天就在島上散步走路。

  “可以,有合適的房子,我給你寫信,不過好房子價格肯定不便宜,可別到時候,說我騙你。”

  “知道了,阿北,我很有錢的,肯定買得起。”

  老人再次嫌棄道:“你看起來哪裡有錢的樣子,還有,你這閩南話太不標準了,聽著很難受,還是用普通話吧,就我性格好,願意聽你這跑調的本地話,本地人肯定嫌棄死你。”

  “哈哈哈。”

  李多魚向老人要了個地址後,就離開了鼓浪嶼,前往了鷺島一個專門用來運輸海鮮的碼頭。

  其實,他在鷺島教書的這段時間,大伯和三叔他們挺經常來鷺島這邊的,主要是把抓到的魷魚賣到這邊來。

  前幾天。

  李多魚就跟大堂哥李曙光他們聯系上了,約定了今天下午,在漁港碼頭那裡見面。

  李多魚都還到碼頭那邊,就聞到了濃濃的海腥味,同時也看到了他那艘釣魚船。

  同一時間。

  李多魚也看到了幾道熟悉的身影,那些人看到他後,全都興奮朝他走了過來。(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