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375.第371章 外匯券,特權券?
  正常情況下,出口手續是相當麻煩的,需要很多部門運作和協調。

  並沒有擔擔島養殖戶看到的那樣簡單,島國的大船開來直接稱重拉走就可以了。

  事實上,中間有很多手續和環節,漁業局已經幫忙走完了,畢竟這次出口就是漁業局牽頭和主導的。

  正常情況下,養殖戶哪怕出口的話,也是拿不到外匯券的。

  由於活鰻出口的特殊性,漁船必須要到養殖地去拉魚,無法走正常的海關碼頭渠道。

  而這個年代很多政策並不是很完善,可操作的空間很大,再加上現在是創匯時期。

  但凡出口創匯的,有相關部門牽頭的話,就可以一路綠燈。

  反正就是一個理。

  現階段,誰能出口創匯,誰就是爺,不單大家都讓著你,還有個各種補貼。

  作為榕城漁業局主導的第一次正式出口,吳局長非常的重視,甚至親自跑了很多個部門,請示過領導,最終敲定了補貼方案。

  那就是給與出口農產品的養殖戶提供一部份的外匯券,當做出口補貼。

  而這個年頭。

  僑匯券跟外匯券這兩種券是絕對的香饃饃。

  僑匯券,很早就有了。

  大家也都知道,就是海外僑胞給國內眷屬的匯款、贍家費。

  而他們村之前有僑匯券的,就只有林珊珊的老公肖衛東。

  就是因為有個國外的親戚時不時就匯點錢接濟他們。

  而外匯券則是改革開放後才有的,發行於1980年4月1日,面額有1角、5角、1元、5元、10元、50元、100元。

  按照規定,外匯券並不是給國人用的,主要是給來華的外國人以及華僑用的。

  由於開放後,市場供應還是很緊張的,國內居民的日常用品(如糧油、肉、布等)還實行定量供應的。

  可這時候,來訪問的外國人、歸國的僑胞越來越多,為了招待好他們,於是國家就興建了一批賓館和商店,專門給他們購物和住宿。

  而在這些特定的場合裡面,只要使用外匯券,就可以不限量地購買糧油。

  只要你有足夠多的外匯券,甚至進口車都可以買的到。

  李多魚先前建房子,就是因為沒有票,無法購買那些緊缺的建材,最後還是找趙甲路走關系,這才買到的。

  可有外匯券就更簡單多了,連票都不需要,可以直接購買。

  甚至還可以購買進口服裝、化妝品,各種家電、進口名表等。

  說白了,這玩意就是“特權券”,雖然不是法定貨幣,但在國內卻比法定貨幣好用多了。

  李多魚記得,剛剛開放那會,哪怕手裡有券的話,像友誼商店、華僑商店,普通人還是不讓進的。

  他跟阿貴曾經通過黑市搞到了一張外匯券,本想混到友誼商店裡去見見世面,結果被門衛給攔了下來。

  可最近這幾年,風向標改變了,變得沒那麽嚴格了,只要你手裡有券,進去的時候,把券給亮出來,門衛就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說起來,他們尚峰鎮跟友誼商店、華僑商店這一類的,還是死對頭。

  前些年走貨盛行時,進口店裡,需要外匯券才能購買的高價進口貨,在他們這裡,統統只要半價。

  而打掉走貨後,友誼商店、華僑商店生意立馬就好了起來,外匯券也跟著水漲船高。

  官方規定外匯兌換券與人民幣的比價是1:1,可在“黑市”,100元外匯兌換券,需要130元以上的人民幣才能換到,最誇張的時候,1:1.5都有人換。

  而外匯券比僑匯券好的一點是,它還有個不一樣的功能,那就是外匯券還能換成美元。

  那些出國留學或探親的人,他們需要用外匯券來兌換美元。

  而這時候,大城市裡學英語的人特別多,而考托福的報名費也需要用美元來支付。

  外匯券和美元的市場需求,直接催生了整整一代倒匯者。

  不過這是在大城市。

  而榕城的外匯券則有另外的用處,且需求也很大,在那些“走線”盛行的地方,路邊經常有人小聲在喊:
  “要換錢嗎?”

  “要美元嗎?”
    這種專門換外匯的黃牛,持續了幾十年,甚至李多魚從島國回來時,在路邊還曾碰到過。

  村委那邊,一個個養殖戶都激動地喊道:

  “我要外匯券。”

  “我也要外匯券。”

  陳家村那幾個養海帶的也喊道:“我們也要外匯券。”

  見大家要外匯券,金局長突然認真道:“根據規定呢,我是不能給你們這東西的,但考慮到大家都為出口做出了巨大貢獻,再加上咱們吳局長的強烈要求,所以這次特批,給你們每個養殖戶出口金額四分一的券。”

  站在最前面的老陸問道:

  “領導,不能把出口的全部換成外匯券嗎?”

  金局長點頭道:“不行的哦,這次是特事特辦,正常流程的話,哪怕你們出口了,拿到的也只是人民幣。”

  見只能換四分一外匯券,稍稍有點懂行的米老頭,趕緊說道:“那領導,能不能把購買海帶的日元給我們,由我們自己去換。”

  金局長皺眉道:“這個更不行,出口賺到的外匯都是由我們局統一管理的,不能把那些日元直接給你們。”

  聽到這話後,養殖戶紛紛說道:“那樣的話,我們豈不是很吃虧。”

  見養殖戶有意見,一旁的吳局長趕緊說道:
  “鄉親們,雖然沒法全部換成外匯券,但國家也不會虧待你們,今年呢,我們有個出口補貼政策,沒換成外匯券的那部分會給你們補貼的。”

  老陸皺眉問:“補貼多少啊。”

  吳局長回:“百分之五。”

  “才百分之五啊。”

  大家都很清楚,100元外匯券就能換到130,如果給補貼的話,100塊就只有105,中間直接差了25塊。

  “這個補貼太少了。”

  “還是給我們外匯券吧。”

  見大家在那不停吵吵鬧鬧,李多魚當場拿著喇叭喊道:

  “排好隊,別吵,這種福利的話,就只有這次了,下次估計就沒有了。

  “對了,外匯管理局的領導這次帶的外匯券可沒那麽多,你們要是這麽磨蹭的話,我可就要先換了,到時候,你們沒有了,可別來找我啊。”

  李多魚剛剛說完,老陸和米老頭瞬間“乖”了起來,舔著臉笑道:“領導,四分一就四分一,我們換外匯券。”

  李多魚嫌棄地看了這兩人一眼,接著喊道:

  “有存折的先去領外匯券,沒存折的,先回家拿戶口本,排這一隊,找信用社的高靜同志給你們辦理存折。”

  在李多魚的組織下,原本鬧哄哄的養殖戶們,瞬間變得井然有序起來。

  一旁的趙甲路忍不住讚歎道:“還是你這個村主任厲害的,這些人都很聽你話。”

  李多魚白眼道:“他們哪裡聽我話,是怕我把外匯券全給兌完了。”

  第一個拿到外匯券的老陸,就跟拿著寶貝一樣,他拿著一張正面印著長城的百元大券,放在太陽底下觀察起來,忍不住聞了起來。

  “全新的,這墨水味真香。”

  一旁的石頭羨慕道:“老陸,這是不是一百塊啊,能不能給我看一下。”

  “你想的美。”

  “靠,給我看一眼又不會死。”

  老陸笑道:“我還有很多張,你要不要,只要跟我家燕燕好了,我可以全部都給你。”

  石頭黑著臉:“能不能別老跟我提燕燕,我早就跟你說了,我喜歡骨感一點的,算了,我等會拿錢找魚哥換兩張。”

  聽到石頭想換外匯券,老陸笑眯眯道:“不用等多魚的,我要幾張,我可以先換你,就按市場價來,1:1.3,你看怎麽樣。”

  “咱們都這麽熟了,你就便宜賣我兩張唄,1:1吧。”

  “你還不如直接去搶。”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