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始皇家的好聖孫》第393章 天下竟已危急至此?李信動搖!
  第393章 天下竟已危急至此?李信動搖!

  “陛下一統天下之時距離如今已十余年,而地方上卻還一片混亂,秦法仍然不能普及天下,貨幣,度量衡,文字,尚且不能一統,為官者不能於陛下齊心,地方貴胄思念舊國。

  我曾經跟隨陛下大巡天下,地方上用的錢幣還是舊國的錢幣,這難道不是對陛下的背叛,對大秦的背叛?
  陛下頒布的政令只能夠在關中執行,出了關中就等同於一張廢紙,因此陛下決議強乾弱枝,遷天下貴胄入關中,因此頒布了遷王陵令,您知道這件事情麽?”趙泗開口問道。

  李信愣了一下搖了搖頭。

  他確實不知道。

  古代的消息流通較為緩慢,李信又不是當事人,本人深居簡出不問國事,因此還真不知道。

  趙泗聞聲簡單的跟李信闡述了一下遷王陵令的具體內容。

  李信聞聲陷入了沉思。

  “自從陛下頒布遷王陵令以後,天下亂象頻現,輿論盛行,乃至於大秦都為此而被抹黑,六國貴胄不願意交出權勢,財富,甚至為之不惜舉家抵抗。

  之前大巡天下,有會稽郡守殷通暗中畜養私兵。

  這次頒布遷王陵令,我的部下查到東海之畔的滄海君意圖糾結穢人謀反。

  不管是我還是李相乃至於王老將軍還有陛下,都認為事情不會那麽簡單,因此做出了很多布置。

  趙佗坐鎮嶺南,而蒙恬坐鎮隴西,王老將軍居鹹陽坐鎮中原,唯有東夷穢人,大秦海軍新立,未經操練,戰力略遜一籌,但海外穢人卻有百萬之眾……我唯恐敗壞戰局,可是卻苦於無人能夠坐鎮一方領兵出征,因此像王老將軍求教,這才特意來拜會您請您出山。”趙泗開口說道。

  趙泗在對話之間當然做了一些小小的處理,不過說的都是實話,倒也沒有欺騙李信。

  硬要說沒有人領兵是假的,趙泗的門客天團丟過去吊打穢人這群塞外蠻夷和玩差不多。

  問題是他們資歷不夠,爵位也不夠,在秦朝想要坐鎮一方統領戰事必須是要經過足夠的戰場考驗的,這是硬性規定。

  哪怕是白起也是爬到了左庶長的爵位才真正意義上的獨領一軍。

  提拔一個庶人,成為宰相,成為上將軍,這是在大秦絕對不會出現的事情。

  哪怕是背後有人助力,也得一步一個腳印。

  “東夷的穢人?”李信微微沉吟,陷入了猶豫之中。

  “你的意思是陛下會再次頒布遷王陵令,六國貴胄會糾結關外蠻夷起兵攻秦?”李信開口問道。

  “事實上這已經是定局,之前陛下大巡天下的時候曾經不止一次的遇到刺殺,博浪沙刺殺,張良以力士擲錘,若不是誤中副駕,恐怕陛下就要飲恨當場,陛下遭遇刺殺以後,勒令當地官吏大索天下,居然抓不到刺客張良,這可是刺王殺駕,居然還能全身而退,不僅全身而退,甚至迄今為止都尚未將刺客張良抓捕歸案。

  不僅如此,兩年前我隨陛下大巡天下,東郡天降異石,上刻祖龍死而地分,水澆不得,火燒不得。

  而途經東郡之時,陛下遭遇魏國公子率力士刺殺,公子為之驚走,甚至一度殺到陛下近前,陛下險有生死之危機。

  這樣的天下難道不算風雨飄搖麽!

  更何況陛下還頒布了遷王陵令,算緡告緡,六國貴胄恨不能殺陛下滅秦國為之後快,這樣的天下難道算得上太平麽?”趙泗開口問道。

  “天下一統,居然還險至於此?”李信微微驚詫爾後看向自己的兒子李超。

  “博浪沙刺殺的事情我也曾經聽說過,之前東郡刺殺我也有所耳聞,上卿之言屬實,彼時東郡刺殺,幸有上卿護衛在側,錘殺刺客,護王保駕,才得以有驚無險。”

  李信退隱了,但是李超沒有退隱,雖然對於政事關注不多,但是像刺王殺駕這樣的大事件,李超還是有所耳聞。

  趙泗真正意義的聲名遠揚也正是從東郡刺殺開始。

  “天下時局動蕩,陛下欲強乾弱枝,六國貴胄必有反抗,若非時局危急,在下也不敢打擾隴西侯,還請隴西侯仔細斟酌一二。”

  趙泗認真闡述完以後,選擇了告退。

  該說的他都已經說了,找李信確實是沒辦法。

  目前大秦能拉出來打仗的就那麽幾個,猛人不是沒有,但是如果按照大秦規定是不足以統帥一軍的。

  如果李信真的不願意趙泗也不是沒有辦法,無非就是找始皇帝嘀咕兩句,打破陳規,臨時把韓信從隴西戰場調到東海戰場破格提拔。

  畢竟所謂的規章制度,本質上也就是始皇帝一句話的事情罷了。

  至於李信……說實話,趙泗心中對李信多少是有一些惋惜的。

  曾經有多麽耀眼,如今就有多麽惋惜。

  畢竟這可是能和正值壯年的王翦打擂台的存在。

  而且,趙泗敏銳的感覺到當年的事情恐怕並沒有王翦說的那麽簡單。

  趙泗離去以後,徒留下李信一人跪坐在案幾之前微微失神。

  “父親……”李超看著沉默的父親嘴角囁嚅。

  李超還很小的時候,曾經見過父親意氣風發的樣子。

  但是那一場戰爭摧毀了一切,自己那個充滿了自信和狂傲的父親好像突然消失了一般……

  李超還記得自己年幼的時候,伐楚失利的父親回到家中,把自己關在房門之內,三日三夜,不吃不喝。

  從他踏出來的時候,一切都變了……

  自己那個自信洋溢意氣風發的父親消失了,從此以後,他變得沉默寡言,鬱鬱寡歡。

  李超知道,那一次戰爭的失利對父親的打擊很大,直接導致了父親後來主動請辭不問世事。

  李超還知道,始皇帝,從未放棄過自己父親。

  他依稀記得,父親戰敗歸家以後,陛下多次主動來到家中探望。

  年幼的李超不知道父親經歷了怎麽樣的局面,但是為人子,他自然不願意看到父親因為一場失利而消沉至死。

  “父親,眼下老一代的將領大多都難以再奔赴戰場,現在這種情況,就連賦閑許久的徹侯都重新回到朝堂擔任太尉,恐怕上卿並非虛言哄騙,而是時局真的已經危險到了一定的地步。”李超開口勸說自己的父親。

  “況且對付的只是東夷穢人……”

  李信沉默許久抬頭看向自己的兒子露出一絲苦笑。

  “我因為戰敗而讓大秦折損二十萬將士,陛下沒有因此問罪於我已經是寬宏大量,我這樣的罪人又如何有顏面請求陛下委任我統帥大軍呢?”李信搖了搖頭。

  “父親當年失利非戰之罪,而在於昌平君和昌文君……”李超聞聲反駁。

  李超逐漸長大以後,複盤了許多次當年的戰役,其實不光是李超這麽認為,當時的很多人都這麽認為。

  “為將者自己沒有預料到的東西,難道還要推諉到陛下身上讓陛下為此承受罪責麽?”李信再次搖頭。
    “可天底下哪有長勝的將軍?一場失利罷了,難道父親就打算從此以後再也不問世事?
  現在時局已經危機到這種地步。

  父親又不是不知道,倘若四邊危機,中原再起戰亂,確實缺少一個合格的統帥應對局勢。

  上卿是陛下的親近之人,和我們又沒有關系妨礙,能夠親至此地,代表的是陛下的意思。

  難道父親還打算推諉到陛下親自前來麽?
  父親常常教導我要忠君之事,可是為人臣不能為君王分憂,遇到了事情就要推諉,這樣的事情是忠君之士應該做的麽?”李超開口反問。

  李信張了張嘴,雙手悄無聲息的攥緊。

  “六國……”

  李信緩緩抬頭,眼眸之中的光芒似又凝聚。

  而另一邊,趙泗從李信府邸裡面溜達出來以後,直奔皇宮而去,趕著給始皇帝做第一階段的算緡征收總結。

  始皇帝要求趙泗執行算緡在秋日到來之前競全功。

  始皇帝給趙泗下了死命令,趙泗順理成章的給蕭何曹參周勃三人下了死命令。

  這很合理。

  而事實證明,蕭何曹參周勃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一群失去了土地和話語權的地方貴胄,朝堂上的彈劾還有趙泗頂著,不用擔心外部手段,還可以借調五十羽林軍出動。

  憑借蕭何周勃曹參三人的才能若是不能把這群貴胄按在地上摩擦那才是見了鬼了。

  僅僅兩個多月的時間,蕭何就從這群遷移貴胄嘴裡撬出來了大秦將近一年的賦稅總額。

  這已經夠多了,畢竟只是征收算緡,而不是抄家。

  況且,算緡是一項長期政策,是可持續性的竭澤而漁。

  收稅反倒是其次,重要的是通過執行算緡,大秦終於掌握到了這群人手中究竟藏匿了多少財富。

  有了大概的財產預估,回頭動刀子割肉的時候自然而然就能夠更加精準一些。

  趙泗一溜煙的跑到皇宮,給始皇帝遞交了第一階段的算緡執行匯總。

  其中錢財已經充公,始皇帝要看的是具體數據。

  “倘若照蕭何所說,這群貴胄手中藏匿的財富恐怕有大秦數年賦稅之廣?”始皇帝合上公文臉上帶著笑意開口。

  僅僅是第一搓地方貴胄,就有這麽多?然而這並不令人意外。

  “只會多不會少,陛下下令統一貨幣,鑄造的秦半兩不計其數,然而秦半兩大多卻只在關中之地流通,關中以外的秦半兩都到了哪裡?大部分都被藏匿在貴胄自家的地窖府庫當中了。”趙泗攤了攤手。

  要不是缺額缺的實在是太多,何至於秦半兩遲遲不能徹底流通?
  鑄幣不足是一個原因,但貴胄囤積同樣也是。

  闖王北京城拷餉拷出來多少白銀?都不知道夠明朝多少年的賦稅總額了。

  畢竟財富並不會消失……

  “不錯。”始皇帝點了點頭。

  第一階段的算緡執行算是結束了,目前也不打算再繼續擴大規模至關中貴胄乃至於天下。

  因為秋天,即將到了。

  接下來要做的是,繼續頒布遷王陵令,廣泛遷移天下貴胄至關中割肉挨刀。

  貴胄如果願意老老實實進入關中,那就得掏出土地和財產,大秦的財政將會前所未有的充裕,土地兼並問題也將極大程度的得到緩解,大秦帝國將正式從暮氣沉沉的七百年之國轉變為新生帝國。

  當然,大概率貴胄們是不願意的,哪有人上趕著挨刀幫助國家蛻變的?
  國家歸國家,個人歸個人,屬於是自古以來了。

  但是很顯然,大秦的蛻變是不會因為他們的不同意而停止,那麽可以預見到的就是隨著這次大規模進行,必然會引發一定的騷亂。

  始皇帝給他們了足夠的尊重,甚至不惜將王翦這個吉祥物都抬了出來,必然不會輕易的善罷甘休。

  針尖對麥芒,乾柴對烈火。

  始皇帝選擇了主動。

  他向來是一個喜歡主動的男人。

  秋天是最適合戰爭的時候,不論對於任何一個民族來說。

  “航貿軍府的海軍編練如何?”始皇帝看向趙泗。

  “人數倒是夠了,不過操練時間短了一些。”趙泗搖頭。

  何止是短了一些,壓根就是剛剛征兵。

  如果穢人秋日起兵,那麽滿打滿算航貿軍府的海軍也就操練了一兩個月。

  “東夷……”始皇帝敲了敲案幾。

  “說起來東海穢人,眼下東海的戰局還無人主持,臣又不能親自前去,因此特意物色了一個人選舉薦給陛下,以防備穢人作亂,危及中原。”趙泗開口道。

  “何人?”始皇帝看向趙泗。

  “隴西侯,李信!”趙泗試探性開口。

  始皇帝原本還帶著一些微笑的面容瞬間變得沉凝起來。

  爾後銳利的目光看向趙泗,眼中帶著幾分不耐。

  “你去了?”

  趙泗沒想到始皇帝的反應居然這麽大,下意識的點了點頭,心裡閃過一絲想法。

  媽的!

  事情果然沒有那麽簡單,被王翦這個老匹夫害了!
  始皇帝看了一眼面前小心翼翼的趙泗有些想發怒,但是末了終究是深吸了一口氣收住了情緒。

  “既然你去了,那便交由李信統帥!”

  說罷,始皇帝擺了擺手,似已迫不及待的想要趕人。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