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我怎麼就成F1車手了?》204.第202章 200:失之毫厘差之千裡
  Q2,秦淼的發揮依舊穩定,1分10秒997,第七晉級。

  與Q1的節奏一樣,一套新的軟胎跑了一個飛行圈之後就沒出來過了。

  也因為秦淼的這種跑法,粉絲們恨鐵不成鋼地給秦淼送上了一個懶逼的外號。

  你就算用跑過一圈的輪胎再出來跑一圈又怎麽了?多上一會兒班你會死是吧?

  也不能怪粉絲們的怨念深重,畢竟比起其他車手,秦淼在排位賽階段確實有些過於鹹魚了,除了Q3,Q1和Q2只要有一個成績可以穩進下一個環節的飛行圈,秦淼是絕對不會出來跑第2圈的。

  就好像多跑一個飛行圈能要了他的命似的。

  Q3,這才是秦淼的粉絲們最期待的環節。

  因為秦淼只有在Q3的時候才會拿出自己的全部實力。

  不過雖然秦淼順利地進入了Q3,但是不少人還是對於秦淼明天的正賽持悲觀態度。

  因為在摩納哥這條賽道,罰退十位基本上就讓一位車手斷絕了登上領獎台的可能性。

  就秦淼在F2和F1這段表現出來的進攻能力來說,沒人認為秦淼的進攻能力會像他的防守能力那樣臻至化境,可以給維斯塔潘防的懷疑人生。

  當然了,也有不少對於秦淼的無條件信任的粉絲。

  雙方在網絡上就秦淼這場比賽的正賽結果爭論不休。

  而不管網絡上的輿論如何,秦淼此時都沒去想明天的事情,而是盡可能地將自己這最後的一班崗站好。

  Q3的第一圈,秦淼用的是Q1用過的舊軟胎。

  而Q3階段最先出來跑的人是維斯塔潘,第二個就是秦淼。

  維斯塔潘第一圈用的是新軟胎,第一個飛行圈跑完之後時間來到了1分10秒505。

  暫時排在第一。

  而秦淼第一個飛行圈跑完之後時間隻來到了1分10秒900。

  三段都是綠色,但沒辦法與維斯塔潘的速度比。

  而與此同時,身後的兩台法拉利也開始發力了,主場作戰的勒克萊爾Q3的第一圈不但乾掉了秦淼,還乾掉了維斯塔潘,以比維斯塔潘快0.23的成績強勢來到第一的位置。

  該說不愧是主場作戰嗎?在這條勒克萊爾上學的必經之路上,他拿出了絕對的實力。

  第一個飛行圈結束之後,秦淼回到了維修區加油換輪胎。

  Q3的最後一圈秦淼需要換上一套新的軟胎,而這套軟胎用過之後秦淼在正賽階段會剩下一套新的軟胎,兩套中性胎,一套硬胎。

  距離比賽結束還有3分鍾的時候秦淼被放出來,開始暖胎圈。

  之所以放得這麽早,主要就是擔心遇到交通問題。

  很快秦淼開始了自己的最後一圈。

  摩納哥的T1就特別的難,因為你在重刹車的同時還得轉向,直道末端的速度大約在290公裡每小時,一點點失誤就會讓你上牆,十分的刺激。

  在T1雖然重刹,但是來到彎心的時候就得控制刹車力度,試探賽車的抓地力極限,然後再出彎。

  出彎的時候吃多少路肩也是有說法的,吃多了賽車會被彈出去,吃少了又不夠極限,速度會很慢。

  無數的細節都堆積在T1這一個彎道,這個彎道過得完美與否,直接就關系到了整個飛行圈的速度。

  好在秦淼無數次的練習在此刻發揮的作用,肌肉記憶讓秦淼的T1過得很完美。

  出T1之後盡可能地靠近賽道外側,上坡時全油門這沒什麽好說的。

  T2是假彎沒什麽好贅述的,不過T3切彎的時候不能太早,轉向稍微晚一點,切到了T3的第一個彎心之後再回到賽道中間,然後再去切T3出彎的彎心。

  第2步很重要,因為切了這個彎心之後就可以保證賽車一直處於賽道的最左側,自然也就擁有了更寬的入彎線路和速度。

  T4降到四擋,因為出彎看不到彎心,所以得走得大一點。

  當然了,像是秦淼這種對於這條賽道的路線都可以背下來了的人來說,看不到出彎線路對他基本上沒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這條賽道上還有一個細節是秦淼到了現場考察之後才發現的,那就是出了T4賽道左側有一個小凸起,出彎之後需要到右側躲一下這個凸起,如果不躲的話賽車會經過一個小鼓包,後輪會丟失一定的牽引力。

  之後的幾個彎就是手柄鬼見愁了。

  這幾個彎道的難度比起T1來說那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因為是下坡,所以得大力製動,但又因為這個彎道的內側比較低,前面兩個輪胎的刹車重心是不一樣的。

  所以你如果刹車踩重了,前輪兩個輪胎因為壓力不平衡特別容易鎖死。

  刹車踩輕了,製動力不夠,損失大量時間,甚至有可能一頭直接悶護欄上。

  而這幾個彎道就需要車手們自己去體會和感悟了,過這個彎需要了解和注意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

  一般的車手在這裡可能就是照本宣科地熟悉這個彎道,去了解過彎的技巧。

  但是真正頂尖的車手過這裡的時候其實沒那麽麻煩,完全就是靠著自己的車感。

  感覺踩多深的刹車合適,那就踩多深。

  感覺什麽時候可以給油了,就什麽時候給油。

  這個世界就是這樣,百分之一的天賦比普通人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都要有用。

  秦淼過這個彎道的時候就是這樣。

  這幾個彎道的刹車點秦淼甚至都沒記,完全就是靠著自己的車感找到的刹車點和過彎線路。

  但氣人的是,秦淼在這幾個彎道的處理比他的隊友漢密爾頓還要好了不少,也就隻比主場作戰的勒克萊爾差了點。

  這幾個彎這裡就不過多贅述了,主要是細節太多了,但是秦淼過彎又是靠著自己的感覺。

  T8,這個彎角的過法與眾不同,正常像這種直角彎,一般都是更晚地刹車然後去切彎心,獲得一個更好的出彎速度。

  但是T8位置卻可以小角度去切彎心,因為這一片彎心的抓地力很足,所以不用擔心速度過快會損失時間。
    雖然這樣的過彎角度會有點大,而且出彎之後更晚才能給油,但是入彎和出彎節省的時間是要比晚刹車之後隧道大直道內獲得的時間優勢更多的。

  可能在轉播畫面上看起來,隧道內的環境和能見度其實還不錯。

  可坐在車內的視野並不是很好,隧道內幾乎看不清什麽東西。

  但也好在隧道內的環境並不複雜,以秦淼現在對賽道和自己賽車的了解,說句不誇張的,他真的能閉眼把這一段隧道跑完。

  從隧道出來之後,你是看不到刹車點的,因為車手的視角很低,而出了隧道之後又是一個下坡,秦淼的刹車點剛好就是下坡的位置。

  這個地方的刹車也很難,因為下坡是刹車點,如果刹車踩得太狠,賽車的重心將會向前輪轉移,後方兩個輪胎的負載也會變少。

  後輪負載變小了的話,刹車力度重了一點就容易把後輪給直接踩抱死,畢竟後輪負載小也就代表著後輪的慣性小。

  就F1那刹車的恐怖效率,真有可能直接給你後輪捏死。

  而在這個位置後輪鎖死的後果是十分嚴重的,這點羅斯伯格深有體會。

  秦淼到了這裡之後果斷地將自己賽車的刹車重心向前調,到達刹車點之後踩刹車,將賽車降到兩檔。

  早點轉向入彎,保持速度,入彎可以走得稍微深一點,過了十號彎的彎心之後的出彎位置是這條賽道速度最慢的地方。

  過了這個地方之後開始緩慢給油轉向,調整好車身出彎。

  之後就比較有意思了,出彎的時候不能像是切彎心那樣去切左側的護欄,而是要走直線,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獲得最好的出彎牽引力,加速度也才最快。

  等快要撞上前方的護欄之後再將賽車拉回來對準賽道,這樣一來基本上就不會有牽引力和速度方面的損失。

  接下來的T12六檔入彎,彎心降到五檔,這個彎道出彎得格外小心,因為兩邊都是護欄,沒有緩衝區,自然也就沒有任何失誤的余地。

  但是這個彎道又是摩納哥賽道的彎道之中最溫和的一個,因為比起其他彎道,這個彎道的過彎很常規,很多賽道都有這種類型的彎道。

  T13和T14是兩個假彎,出了T12之後賽車可以靠著自身強大的下壓力全油門過彎。

  前提是掌握好角度,但是對於專業車手們來說這並不是什麽難事。

  之後又是一個難度拉滿的彎道。

  T15,這個彎沒有太好的參照物,秦淼一般都會選擇循跡刹車將車速降下來,T15彎心的路肩基本上和沒有差不多,所以過彎的時候可以無限貼近彎心的護欄,但是不能碰到彎心的護欄。

  以入彎的速度動能來說,角度掌握不好輕輕碰一下賽車的右前懸掛基本上就報銷了。

  不過秦淼這一個彎過得很完美,從視覺上來說完全就是擦著護牆過去的。

  出彎之後在T15彎心和T16彎心的中間停止刹車開始給油。

  T16的彎心的路肩很難吃,但是又不得不吃。

  這裡彎心但凡吃得多了一點,賽車左前輪彈起來的同時後輪也會被彈起來。

  如果兩個輪胎都被彈起來了,賽車就至少有0.1秒的時間會失去抓地力,這0.1秒聽起來可能不長,但是在賽車運動之中這足以決定一場比賽的勝負。

  而騰空0.1秒帶來的後果就是賽車會直接撞到前面的護牆上去。

  而如果路肩吃少了,出彎的角度就不夠,角度不夠速度也會不夠,那麽你這場排位賽的飛行圈也就白跑了。

  強如維斯塔潘在這個地方也被路肩頂得上過牆。

  隨後就是T17,T18,T19這三個組合彎了。

  這個組合彎有很多的彎角,橫向轉向,所以這裡對於刹車的控制至關重要。

  T17不說了,T18有兩個彎心,第一個彎心是可以錯過的,但是第二個彎心就一定得切,能吃多少彎心就吃多少彎心。

  而出彎之後快速貼到護欄左側。

  T19的出彎至關重要,因為出彎之後就是發車大直道,這裡也是秦淼賽前練習最多的彎道。

  因為只有這個彎道出彎足夠好,他在接下來的發車大直道之中才可以獲得足夠的機會超車。

  而秦淼這個彎道沒去切彎心,而是走了更寬的入彎線路。

  出彎之後全油門衝線。

  “好,秦淼來了。”隨著秦淼駕駛的66號梅奔賽車通過T19,飛哥有些激動地說道。

  解說之所以這麽激動,還是因為秦淼第一計時段刷綠,而第二計時段直接刷紫,比主場作戰的勒克萊爾還要快了0.2秒,整體比勒克萊爾快0.1秒,如果這最後一個計時段秦淼的速度足夠快,那麽秦淼職業生涯的第一個杆位就到手裡了。

  雖然作為解說和觀眾,他們還是挺喜歡勒克萊爾的,畢竟有實力的大帥哥,而且這麽多年在摩納哥的主場就沒拿到過成績,誰不希望勒克萊爾能夠在自己家鄉的主場圓一次夢呢?
  可如果有自己的同胞在旁邊比較,那麽親疏遠近就不言而喻了。

  不管是三位解說,還是正在觀看這場比賽的國內車迷朋友都希望秦淼能夠拿到足夠亮眼的好成績。

  而讓三位解說有些可惜的是,隨著秦淼最後的衝線,秦淼的最後一個計時段隻顯示為綠色。

  最終成績為1分10秒350。

  秦淼的成績隻比勒克萊爾慢了0.04秒。

  可就是這0.04秒讓秦淼十分可惜地丟掉了自己職業生涯的第1個杆位。

  三位解說看到了這個成績之後也是扼腕歎息。

  你如果說秦淼比勒克萊爾慢了個0.1或者0.2秒,那解說們還能接受,但就隻慢了千分之四秒,這在幾位解說看來真的有些可惜。

  不過還沒等他們說更多的,賽道上突然出現了黃旗,等導播鏡頭切過去的時候,就見到一台法拉利一頭悶在了T16出彎位置的護欄上,前鼻翼直接就被撞斷了。

  這就是剛剛說的那個路肩吃少了出彎速度慢,吃多了容易被彈起來一頭悶護牆上去的路肩。

  但是這次勒克萊爾卻並不是在這個路肩上吃了虧,而是在T15切彎的時候切多了,右前懸掛直接撞在了護欄上,當場撞斷了。

  說真的,他們真的應該找梅奔取取經,看看振金懸掛到底是怎麽製造的。

  很快,賽會給出了這位法拉利車手的名字。

  16號車手勒克萊爾。(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