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從行星總督開始》340.第339章 ,十萬恩賜
  第339章 ,十萬恩賜

  顧航已經很久沒有見過葉莉西亞了。

  自從兩年前,葉莉西亞帶領一隻海軍艦船,駐扎在怒梟星軌道上的近地支援任務結束之後,兩人唯有一次的見面,還是在裴德思將死之時。

  除此之外,他們二人也鮮少有過其他的溝通。

  兩人之前的關系算什麽呢?

  配合良好的合作夥伴是最多了,能稱為朋友也挺勉強的,更不要說互生情愫了。

  很顯然,他們二人的訂婚,跟感情扯不上半毛錢關系,純粹的政治聯姻,利益結合。

  顧航倒是並沒有太多潔癖,對於政治聯姻這種事情,也不算反感。

  兩人也不算是完全陌生,在顧航的記憶中,他們在很年輕的時候,在飛翼星上就打過交道;後來,在怒梟星上,兩人又度過了兩年的時光。

  雖然那兩年沒怎麽真的見面,但聯系可不少。聯盟在怒梟星上的起家,可少不了葉莉西亞在星球軌道上的保駕護航。

  如果非要搞一場政治聯姻,葉莉西亞總比對面是個不熟悉的人要好。

  更何況,葉莉西亞挺漂亮的,符合他的審美。

  當然了,結個婚,有個老婆,這還是其次的。他是兩個星球的主宰者,不會缺少女人,無論多貌美。

  主要是兩家的聯合,確實有很大的好處。

  那就做。

  另外,顧航還有另一方面的考慮。

  海軍的建設,是目前聯盟無比薄弱的地方,但偏偏這東西又是最不好彌補的。

  就目前看來,一切跟海軍、跟星際航行相關的科技,在系統的【科技樹】面板裡面,都是比較高級的玩意兒,顧航到現在抽出來的,也就只有【星港技術藍圖】和【旅航人】這兩項。其他像是壓縮能源科技、反重力發動機之類的,雖然也算是星際航行所需要的東西,但畢竟不算關鍵技術。

  這些技術想要抽出來,需要花費巨大的成本,得在高層次的獎池裡面抽。

  另外,就算是給抽出來了,相關的建設工作也是耗費巨大,耗時漫長。

  所謂十年陸軍,百年海軍,不是瞎說的。

  聯盟要建設自己的海軍,尤其是要建設出來一支強大的、足夠能派上用場的海軍,有太多基礎需要彌補,也有太漫長的時間需要跨過。

  這當然是聯盟走向星海所必須踏出去的一步,不管道路有多難走,總得去走才行。

  但在走通之前,如果臉上擺著一條捷徑,那又有何不可呢?
  葉莉西亞·福法納就是這個捷徑。

  她本人,在最近終於謀得了其在怒梟星系的那場對綠皮獸人的劫掠艦隊勝利後的勝利果實,晉升為了正兒八經的帝國海軍少將。

  而福法納家族,雖然不能說掌握著天馬艦隊,但是在那艦隊之內,也算是遍布他們的門生故吏了;在更上層的帝國海軍指揮部,他們也有自己的人脈關系。

  娶了葉莉西亞,這些人脈關系,顧航也能調用得起來。

  那當然不能算是將天馬艦隊收入囊中,連福法納家族自己都不敢說這個話。

  但至少,在聯盟的海軍力量基本為零的時候,他不太用擔心自己會遭受到海軍的針對了;在必要的時候,只要原因隻付出足夠的代價,他也擁有了可以調用帝國海軍辦事的門路。

  這就是價值所在了。

  ……

  在出發去參加自己的訂婚儀式之前,顧航還有一些事情要辦。

  他的恩賜點數,已經攢了很多,要找機會花一花了。

  這麽大一筆恩賜點數,來源構成也算是比較複雜的。

  戰爭獎勵是一方面,光在潘波斯王國內的一系列戰鬥,部隊損失雖然不小,但誰也不能否認這是一場勝利,顧航也在這裡賺到了超過兩萬點恩賜。

  再算上之前對斯特凡諾王國的攻勢,以及大局注定後,有些平叛工作、有些對個別腦子拎不清的小國的滅國之戰,加起來也超過一萬點了。

  而怒熊軍團在科羅嘉上持續的戰鬥,也陸陸續續給顧航掙了大幾千恩賜點。

  總的來說,戰爭獎勵方面就一共有了四萬了。

  剩余的大頭,則來源於過去將近一年的每月恩賜點數積累。

  怒梟星隨著大量人口遷入、對原本人口的利用,生產力快速的發展,給顧航提供的每月恩賜點數已經破四千大關了。

  而黑箭星,在早先是被算作仆從國的。提供的恩賜點數也不多,就幾百點的樣子。估計是仆從國有大額的衰減。

  不過,隨著兩件事情的發生,情況有了變化。

  首先是‘聯盟’這一政治實體,受到了帝國的承認,從而合法化。這讓顧航在名義上,對加盟方黑箭星,有了合法的、被認可的所有權。

  其次,是顧航通過軍事行動,實質性的控制了全球。

  第三,則是套了一層新國王議會的皮,但實際上在推行著的、聯盟自己的政治體制,在最近半年的時間裡,迅速扎根,實打實的提升了聯盟對於整個黑箭星的控制力。

  這幾個變化,直接反應在系統內的情況,就是顧航的【附庸】面板之下,在短時間內除了盧曼王國之外,還增多了許多其他國家;緊接著,這些國家的附庸等級快速的提升。再到前幾天,終於出現了吞並選項。

  顧航已經點了。

  至此,黑箭星將已經可以被系統視為跟怒梟星一樣的‘本土’。

  只不過,這個本土所能夠提供的恩賜點數加成,目前還並不多。

  明明有著四億人口,但提供的每月恩賜點數還不足兩千點,還不到怒梟星的一半。

  但顧航對此倒也不算太意外。

  顧航知道,每月恩賜點數的供給,應當是跟人口數量、總生產力、人口平均生活水平、政府控制力等等一系列數據,有密切的關系。並且,每月恩賜點數的增長,並不跟這些東西的上升直接成線性關系,更像是階梯製的,達到某個數據往上漲一截。
    想要把黑箭星能夠提供的恩賜點數也拉升到比較理想的程度,那就得靜下心來,把整個星球向好的方面去建設。

  這也正是聯盟的目標。

  怒梟星提供的恩賜點在這一年累積下來差不多有五萬;黑箭星剛剛成為本土,在此之前作為【附庸】,提供的點數並不多,一年下來也就累積了不到一萬。

  要再加上戰爭獎勵這部分,過去一年顧航收到的恩賜點數都已經過十萬點了。

  當然,他現在手頭上並沒有那麽多。畢竟,在過去一年,顧航也不可能什麽恩賜點數也不花。

  主要的花銷,集中在人員上。

  通過【英雄】界面,進行人才的點化,顧航一直都在做,甚至包括了一些黑箭星上的本土人,如果感覺人相當靠譜、不錯的話,那麽就會點成人才。

  這個【英雄】界面還是相當靠譜的,點化的人才都是貼合他們原本的能力天賦,而且也具備不錯的成長性,比兵牌系統成規模的訓練出來的,要更有價值一些。

  另外就是,這些點化的人才也好,或者是兩個星球上新走進重要崗位的人也罷,忠誠度也還是需要得到保證才行。

  忠嗣學院在這方面仍舊發揮著重要的效力。

  那些人在走上崗位之前,都要去熄風忠嗣學院走上一遭。怒梟星上的人好辦,黑箭星上的人,就得搭乘旅航人,去複興城進修了。而顧航也會定期的在忠嗣學院的進修班之中,花費一些恩賜點數,將這些人轉變成‘政委’,直接一步到位。

  並且,聯盟現在逐漸也在嘗試兩地跨境安排官員工作。比如讓怒梟星的一些晉升官員去黑箭星,或者讓黑箭星的來怒梟星。前者的情況比較多一些。

  聯盟現在的幾艘旅航,幾乎時刻不停的在兩個星球之間往返著,主要就是運送各類公務人員、各類公務文件。

  這也很正常,畢竟旅航人的荷載量就這麽點,只能乾這些事情了。

  而除了人才方面,另外的就是軍隊補充了。

  不管是黑箭星上還是在科羅嘉上,聯盟都有戰爭在打。兵員的損失,必不可免。

  目前,聯盟軍隊最大的兵員來源,還是怒梟星。新兵營始終保持著有十數萬人的規模,需要顧航支付成千的恩賜點,將他們訓練完畢。然後當前線的戰鬥出現減員的時候,相應的兵員補充,和武器裝備彈藥補給等一系列的東西一起,送進前線,補充到相應的一線部隊裡面去。

  這個肯定不會很久的持續下去。

  算上怒熊軍團要擴軍的部分,聯盟陸軍的總兵力都要過百萬了。不應該只靠怒梟星來做補充。

  黑箭星如今已經成為了本土,那兵員就不必要非得保持一個比例了。

  實際上,塔迪烏斯已經得令,要在黑箭星上,也建立起來多個新兵訓練中心,持續的在黑箭星招募新兵,補充到聯盟的軍隊裡面去。

  與此同時,還會在科羅嘉上也建立一個特殊的新兵訓練中心,專門用於補充進怒熊軍團的損失。

  不過,這個新兵訓練中心之所以說特殊,是因為怒熊軍團沒有權力直接從科羅嘉上面征兵,就算是強征了,系統也不認,顧航也就沒法訓練。只能走星界軍的後勤補充通道,本質上是將人員,作為帝國稅,下發到怒熊軍團使用,從而進入到新兵營。

  這樣一來,這些人就能夠被算作是怒熊軍團的預備役,從而可以讓顧航這個怒熊軍團的軍團長得以直接進行訓練了。

  這些兵員,在帝國法令上,也只能給怒熊軍團補充兵員用,不可以挪作他用。

  總的來說,普通兵員的訓練消費,還是不高的,一個恩賜點能訓練出一百個T5級的士兵。在三個星球,多個新兵訓練基地內,維持二十萬人以上的新兵營,以做到可以隨時補充前線,那也就不到幾千點恩賜的消費,壓力不大。

  真正算得上是大花銷的,還是不死鳥戰團的建設。

  黑箭星的大決戰之中,之所以將十二台騎士泰坦全給消滅了,不死鳥的星際戰士們在其中發揮了重大的作用。

  而聯盟一方的損失,除了上千台裝甲車、近五百台坦克、掉了四十多架風隼之外,不死鳥加起來也損失了六位。

  從這個角度,也能看出,騎士泰坦還是非常猛的東西——畢竟七十萬一台呢。相比之下,星際戰士的動力甲造價也就五萬一套;瑪廷斯身上那套終結者也就才八十萬。

  造價當然不等於一切,星際戰士最有價值的還是裡面的戰士本身,而非外面那套甲。

  但不管怎麽說,造價也能說明很多問題。

  星際戰士的傷亡,瑪廷斯還是會很痛心的。但畢竟跟之前不一樣了,現在戰團數量的增長是一直在持續的,他的心態也就相對比較平穩。

  最近半年,顧航又新訓練出了十二名星際戰士,外帶上千第十旅的特戰精銳。

  這十二人中,七人還是來自於怒梟星本土,另外五人中,有兩個來自於科羅嘉移民,還有三個則來自於黑箭星。

  顧航在很多事情上,都是有意這麽做的。

  對於‘聯盟’這一概念的認同度,以及種群的融合,顧航會在所有可以的地方,都盡量的做。

  盡管想要彌合兩個星球,搞出在原本的‘帝國認同’、‘人類認同’、‘星球認同’、‘族群認同’之外,想要再搞出來一個‘聯盟認同’,這一點是有些難度的,而且不是短時間可以做到的。但還是要去做,而且要抓住一切機會去強調。

  各種人員的交流政策,官員、軍隊、乃至於星際戰士的選拔,顧航都是沿用這個思路來搞的。

  怒梟星是他最主要的基本盤沒錯,但是畢竟太小了,未來不可能永遠隻依靠那四千五百萬的人口走星海。

  擴大基本盤是必須的,而黑箭星就是第一步。

  這些人員方面的恩賜點數,一共消耗掉了顧航不到兩萬出頭的樣子。

  而除了人員之外,他在最近半年,還在【建築】界面上花了一點。

  主要就是工廠的建設。

  他在黑箭星上的三個工業中心,一共堆了二十多個民用/軍用工廠;怒梟星上的也堆了十個。

  這又是三千多點恩賜的消費。

  但總的來說,並不多。

  他還有七萬多點。

  他預備留下來兩萬多,以做應急,剩下五萬,他準備全都拿來抽科技了。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