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從行星總督開始》第403章 ,你管這叫行星防禦軍?
   第403章 ,你管這叫行星防禦軍?

  一年超過五十億的財政結余,這肯定是曾經的天馬星區無法企及的數字。

  天馬星區相對其他周邊的星區來說,確實富有,但也正因如此,承擔的帝國稅可一點都不少。像是科羅嘉,過去一年四十億的帝國稅有一半得靠人稅頂;法徹斯三星把發展度上調到3級就要死要活;飛翼星倒是不錯,但如此發達的造船業,造出來的船基本全要上交才能頂得住5級發展度的稅收……

  而在聯盟全面接手天馬星區所有的星球之後到如今,四年的時間過去了,不僅能夠滿足帝國稅,還能有五十億的結余,關鍵是整個星區的民眾生活水平並沒有下滑,反而是有上升的。

  法徹斯三星、飛翼星、紅箭星這五個星球上的變化可能還不大,人們的生活水平沒有什麽顯著改觀;但是在科羅嘉、在怒梟星、在黑箭星上,改變可就不小了。

  而之所以能夠做到如此,一方面是帝國稅在四年前定下之後,十年內不會再變,而聯盟治下的星球,在這段時間內是迅速發展的。

  當然了,只靠發展成果,還是做不到這一點。

  最核心的緣故還是在於聯盟的體制,大幅度的減少了資本家、官僚等食利階層的存在。他們仍然存在於聯盟的體制之中,發揮著作用,但他們能夠拿到的超額利潤,已經極為減少了,轉變成了以職級獲取成果的方式。他們會比一般的勞動者更容易提升職級,但比起過去的剝削者身份而言,要少很多。

  勞動者創造的價值,大部分被勞動者自己所消費,這是在聯盟治下,民眾生活水平顯著提升的根本原因;其次的部分,由聯盟政府直接吃了;食利階層的收益還是有一點的,畢竟聯盟現在並沒有取締所有的民營經濟,但在總體上來說肯定是大幅度減少的。

  既有發展,又消滅了中間層,聯盟對於社會中層、基層,對於生產的管理變得更為直接,雙重作用之下,帶來了這五十億的財政結余。

  少了90億人,巢都的壓力會小很多;同時隨著改革深化,人口所帶來的發展潛力也會被兌現。

  現在花更多的錢,那是為了以後能有更多的收入。

  第三大部分,用於政府開支擴大。正常的政府開支不在這裡頭,而是算入成本了。這裡指的是開設更多政府機構所需的費用。而開設更多的機構,除了需要耗費一筆費用之外,相應的維持成本自然也會增加,不過維持費就進到成本裡去了。

  ……

  顧航希望怒梟星兩年後擁有四十億人口——主要靠科羅嘉轉移。有這個規模,才能更好的發揮出怒梟星往工業星球轉型的威力,同時也才能更好的發揮怒梟星造船廠的價值。

  裡面潛能最大的,就是怒梟星和科羅嘉了。

  五十億會全部花掉,沒什麽好留的。

  顧航就指望著這兩顆星球作為最強的經濟發動機,能夠真的帶來兩年20%的增長了。

  它們的用處,在於撥款預算,用於生產再投資,佔了財政預算的大部分。

  而等到兩年後,科羅嘉開始第一次交稅了,40億免稅額度沒了,顧航希望到時候的聯盟,還能有五十億的財政結余。

  而這些財政結余,聯盟當然不會像是守財奴一樣存在手裡。

  而第二大部分,則用於軍費。包括擴軍和軍隊維持。

  這三者,就是經濟建設、軍事建設、政治建設。

  這就意味著,最近兩年間,聯盟的收入結余還得再提升40億。在保證人民消費增長的情況下,聯盟得從目前1123億產值的基礎上,至少也得漲到個一千三左右,兩年得有20%的經濟增速。

  不是做不到,總督大人可不是在瞎提指標。但就是卡在要很努力的前提下,才讓她不得不繼續奮鬥。

  她得抓著自己的總理辦公室的一應人等,拉起各星球政府、拉起聯盟各部委高官,可勁兒的奮鬥。

  也不是很難。

  職級已經升到了A4級的、作為聯盟總理的奧賽娜女士,愁得薅頭髮。

  至於科羅嘉本身,預計未來到未來兩年為止,總共持續六年的人口遷徙之後,除了把怒梟星的人口給衝到40億之外,還能把黑箭星的人口衝到30億——對於黑箭星來說就到頭了。估計那時候,算上新增部分,科羅嘉仍舊會有310億左右的人口。

  本以為,當聯盟的情形越來越好之後,自己也能夠喘口氣,稍微多一點休息的時間。然而,總督大人下達的未來兩年計劃指標,一下讓她繼續開始犯愁。

  這也是顧航對聯盟政府的要求。

  看完了稅收相關的文件和報告,簽了一些字之後,顧航又關注起了軍隊建設。

  實際上,他這次去科羅嘉,就是為了這件事。

  聯盟財政結余的一個大頭,就是分到了軍事建設上。

  聯盟陸軍目前不會有特別大的動作,或者說,大動作是四年前開始就一直在做的,只是最近算是開花結果了。

  最早的時候,聯盟軍隊的構成部分還很單純。後來,當科羅嘉、法徹斯、飛翼星逐漸落入到顧航手裡之後,情況就變得複雜了。

  科羅嘉的行星防禦部隊,在當時就被改成了救世軍和防衛軍兩部分;法徹斯和飛翼星也都有自己的行星防禦軍;在這個基礎上還有聯盟陸軍序列,還有怒熊軍團和龍鷹3軍團兩個作戰部隊序列。

  過於複雜的軍事部隊結構,肯定是不利於指揮的。

  怒熊軍團和龍鷹3軍團不好動,這兩支部隊是星界軍序列,理論上跟聯盟、跟星區政府關系不大。後勤是歸帝國軍務部管的,指揮作戰和軍官任免是星界軍司令部管的。

  不過,就像是當初法徹斯家族對龍鷹3軍團有很強的影響力一樣,現在,這支兩千萬人的星界軍部隊,是由顧航的聯盟在實際供養。雖然,這部分花費其實是軍務部買單,但是從士兵到軍官,都是天馬星區人,過去都是聯盟治下的民眾,那聯盟在其中的影響就是絕對脫離不開的。

  更別說怒熊軍團,乾脆就是從指揮系統到士兵全都是聯盟陸軍就地轉變的。

  以前的時候,顧航還在想,要怎麽想辦法把龍鷹3軍團給消化成自己的。現在,他發現壓根兒不用做什麽。當他成為天馬星區的統治者,實質上、名義上他都是老大的時候,駐地就在天馬星區的龍鷹3軍團,就是他的東西。
    尤其是顧航還采取了一些策略。

  星界軍正常而言是沒啥複員的說法的,他們兵員多數來自於人稅,都被征成人稅了,哪兒還有放回去的道理?

  更何況,服役年限越久,成老兵了,那肯定比新兵猛得多。

  但前提是別老得都提不動槍了。

  人是會衰老的,三四十歲時,年富力強,可到了五十歲往後,正常人類的身體機能開始大幅度下滑,身體條件跟不上經驗累積了,到了六十七十,還讓人帶著大量負重開山涉水,實在強人所難。到那個地步,除非升上軍官了,否則還在一線作戰的話實在不合適。

  在前線不停打仗的星界軍,都可能有幸存數十年的老兵,更別說有些在後方執行駐守任務的了。

  一般而言,星界軍對一直在前線作戰、長期幸存的、戰功卓越的老兵,還是挺好的,能一直活著的老兵,要不升去當軍官了,不合適當軍官的,到該退役的年齡也會就地給安置。發一大筆錢、在當地星球或者後方星球安置個有閑有錢的職位是常規操作。

  後方留守的就差一點。

  不過,顧航並不打算這麽搞。

  實際上,星界軍也有正常的退役流程。就是兵員到一定年紀——並不是非得老了——就可以安排,但是老兵要是在三十歲、三十五歲就退役了,軍隊的戰鬥力下降、新兵員的補充怎麽辦?前者基本沒法彌補,後者也得花費帝國更多的費用,調集人稅來補。很虧,軍務部和具體的星界軍部隊都不會做這樣的事情,也就讓正常的退役流程形同虛設了。

  在跟龍鷹軍團多番商討之下,讓漢斯將軍認可了進行大面積的老兵退役流程,但也提出了一些條件:
  龍鷹3軍團內,30歲、尤其35歲以上的老兵,會分批次的、大面積的退出部隊,安置工作由聯盟解決;
  缺失的兵員,由聯盟負責補充,要求達到星界軍標準水平;
  這些條件,顧航全都給答應了下來。

  30/35歲以上老兵是退役了,又不是死了,留在本地轉業之後,有得是地方能安置。警察部門、反腐、特務這些部門都會要;再有消化不了的,很多產業、工業地區都會需要人手。

  甚至,就地調到一些行星防禦軍的隊伍裡,等於把星界軍的老兵變成自己防禦軍的骨乾,怎麽也不虧。

  而這個年紀的星界軍,尤其是還是龍鷹3軍團這種大部分時間都在留守的部隊退下來的人,談不上特別的功勳卓著,年紀又不大,不需要像是對退役英雄一樣,非得安排個特別舒服有錢的職位。

  至於顧航的收益,則在於他這樣做可以完成對龍鷹軍團的‘換血’。

  補充的兵員要求達到星界軍水平,這些人哪兒來?顧航就從完成了兵牌訓練的聯盟軍隊裡面調出來。

  龍鷹3軍團在科羅嘉作戰、駐扎都已經有超過八年的時間了,部隊裡原先的老兵,哪怕以前很年輕,度過了這八年,超過30/35歲很正常。

  換血換到一定程度,龍鷹3軍團就不是以前的樣子了。

  當然了,其本質還是星界軍。包括怒熊軍團也是一樣,軍務部、星界軍總司令部是有權力調走這兩支部隊,去擔綱其他任務的。

  可是,要調走沒那麽容易,現在又不是以前了,顧航的聲音很難被忽略掉。

  更何況,真有星區周邊的戰事,調去打就調去打了,未嘗不是好事。

  聯盟到現在,正常手段下已經擴張到了極限了。沒有星區首腦的加成,沒有什麽意外事件的發生,顧航很難染指星區之外的區域。

  也正因如此,顧航也確實有一個借助星界軍在外征戰而繼續擴張聯盟的想法。只不過,這個想法目前還不成熟,還有挺多的問題需要解決。並且,聯盟現在的主要工作,還是在內部消化上,得把目前掌握的所有底盤都給弄成核心領土,暫時也沒精力往外搞。

  但至少,顧航也是得留著這個手段,啥時候有機會了,星界軍往外一出動,聯盟就能跟在後面找機會。

  並且就算是當前這幾年的和平時期,聯盟養星界軍也是不虧的。

  能抵稅呢。

  龍鷹3軍團維持著兩千萬人的規模,怒熊軍團則在這幾年擴到了一千萬的樣子。裝備水平上,維持了高水準。這三千萬部隊,加起來光維持費,一年就得上億稅幣。

  也就是一年能給聯盟抵一億的帝國稅。

  而除卻這三千萬星界軍之外,聯盟取消了科羅嘉的救世軍編制,取消了整個聯盟范疇內的行星防禦部隊編制,以聯盟陸軍體系,全面替代了行星防禦軍。

  聯盟陸軍的總規模,目前是在四億人左右,其中三億駐扎在科羅嘉。

  顧航不可能用兵牌系統把這四億人,全都給訓練成合格的士兵,也沒有那個必要。

  實際上,這裡面由系統完成訓練的,僅有一億人;剩余三億,都是在正常的訓練手段下進行的。

  但有25%的骨乾帶著,又有星界軍標準的後勤給養,在四年的訓練下,他們達到標準星界軍的戰鬥力,沒有太大問題。目前,聯盟陸軍內,達到標準星界軍水平的士兵比例,可以達到85%,這已經比很多常規星界軍部隊要更好了。

  更別說,顧航還在其中建立了很多個精銳師團。

  這些精銳師團,在內部被叫做‘骷髏師’,往往有著更強勁的裝備,比如步槍全面換裝激光槍或者高斯步槍;配備更多的重爆彈機槍和各類炸彈;配備等離子武器和熱熔武器;裝甲部隊的裝甲載具密度更高,配備獅王坦克;偵查部隊甚至都奢侈的能配上哨兵機甲。

  甚至,更高一級的、有會給到特殊番號的更精銳的師團,甚至有大比例的外骨骼裝甲,配發到士兵的手裡;一些尖刀連,甚至裝配大量的‘侍神’反饋式動力甲。

  別說那些精英的特殊番號部隊了,就算是骷髏師,都會讓龍鷹軍團的漢斯將軍看了覺得心裡發酸。

  他媽的,行星防禦部隊的裝備都比老子正牌星界軍猛!

  這哪兒說理去?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