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燕辭歸》第322章 要不要負責?(兩更合一求月票)
  第322章 要不要負責?(兩更合一求月票)
  秋風吹得樹葉打卷。

  李邵站在一旁,心裡七上八下的。

  他其實並不太清楚具體發生了什麽事,他掌握到的狀況是小曾子手裡那張單子上的物什都是母后的遺物,曹公公送來了單子、讓人查了庫房,他不知道調查結果,而他的父皇、現在顯然是火上心頭。

  為什麽?
  李邵看了眼被一一擺開的東西。

  這都不是在這兒嗎?

  李邵又悄悄看了父皇一眼。

  他想起了他之前惹的那些事了。

  偷換了貢酒也好、被單慎從陳米胡同找出來也罷,他的確惹了父皇生氣了,但他當時的情緒上,畏懼與害怕之外,更多的興奮。

  那種戰栗的感覺,李邵只要一想起來就一身的雞皮疙瘩。

  很刺激。

  他很喜歡那種,有機會時也會想再試試。

  可現在,他一點都沒有感覺到刺激,心底裡的只有茫然。

  因為他完全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不知道父皇生氣的理由,他又怎麽會有戰栗呢?
  稍稍思考了一下,李邵乾脆走到了那些物什的邊上,湊近了去看。

  這一看總算讓他看出些端倪來了。

  東西有損壞的地方。

  這個屏風上的刺繡染色了,那個瓷瓶缺了個口……

  大大小小的,各有各的殘缺。

  李邵的眉頭也跟著皺了起來,為什麽會這樣?

  東宮庫房佔地不小,也有專人管理,這些東西就存在其中,風吹不著雨淋不著的,怎麽能壞呢?
  母后的遺物壞成這樣,難怪父皇會生氣。

  父皇多麽懷念與尊重母后啊!
  李邵想,他也是生氣的,畢竟那是他的母后,即便印象淺了,血緣擺在這兒呢。

  誰把庫房打理成這樣的,就得罰誰。

  他和父皇同仇敵愾。

  父皇的怒氣也是衝著底下那些人去的,不是對著他,畢竟,物什不是他弄壞的,庫房也不是他管的,他完全被蒙在鼓裡了。

  邊上,曹公公已經都念完了。

  郭公公擦了下額頭上的汗水,稟道:“聖上,除了缺了的九件,其余有損壞的都已經在這裡了。”

  聖上繃著臉還沒有說話,李邵先瞪著眼出聲了:“還有缺了的?去哪兒了?”

  郭公公笑了下,比哭好看不了多少:“應該是之前打理庫房的人手遺失了……”

  “遺失?”李邵撇了撇嘴。

  要他說,指不定是監守自盜。

  他不是個會去對庫房冊子的主子,管理的小內侍若起了念頭,手腳不乾淨也是可能的。

  宮裡有宮裡的一套,從前也有一些宮室出過宮女太監偷盜東西送出宮換錢的事。

  “便宜他們了。”李邵道。

  前頭那一批人手,此前都被換掉了,聽說罰得特別凶,杖斃的、受刑的、趕出宮的,想再把人活著翻出來,不太可行了。

  一直沒有說話的聖上走到邊上,仔仔細細觀察有損壞的物什。

  他看得很是認真,有些一眼掃過,有些駐足凝視很久,時不時撫摸著,仿佛是回憶起了很多陳年往事。

  見狀,所有人都沉默著,連呼吸都輕了許多。

  就是李邵,也不再罵什麽,耐著心思等候。

  良久,聖上才轉過身來,靜靜看了李邵一會兒:“邵兒,你剛才說,便宜了誰?”

  李邵一愣,又答道:“原先看管庫房的人。”

  聖上微微頷首,道:“那你自己呢?”

  這一問,是真把李邵給問住了。

  他想了好一會兒,反問道:“您的意思是,兒臣該負責任?為什麽?兒臣又不知道他們把母后的遺物弄成了這個樣子!”

  一旁,曹公公倏地抬眼看向李邵,又立刻垂了眼。

  哎!
  他在心裡長歎了一聲。

  太子殿下會這麽想,曹公公一點都不意外,在聖上擺駕東宮之前、他也用這個理由替太子開脫過,但顯然是不能讓聖上滿意的。

  在聖上這裡,治下不嚴是錯,不治下更是錯。

  只不過,皇太子終究是皇太子,兒子也終究是兒子。

  人前不訓子。

  聖上每次對太子大動肝火,都是避著人的,連他曹公公都只有守門、閉耳的份。

  “聖上,”這麽想著,曹公公上前一步,輕聲勸道,“這幾日轉涼了,不好一直吹風,不如您與殿下去內殿說話?”

  聖上淡淡瞥了李邵一眼,沒有拒絕曹公公的建議,大步往大殿那兒去。

  曹公公趕緊給李邵打手勢,示意他跟上去,又催著郭公公備些茶水,送到殿門外,他會親自送進去。

  郭公公趕忙去了,比不認為自己有錯、不情不願的李邵走得快多了。

  曹公公也沒有耽擱,趕上了聖上。

  庫房外頭,留下一群內侍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最後站出來個膽大些的,問道:“曾公公,這些東西要搬回裡頭嗎?”

  小曾子木著臉,臉上寫滿了“不知道”。

  內殿,聖上坐下了。

  李邵進來,自然而然要落座下首,被聖上橫了眼,彎了的腰只能重新直起來,在一旁站著。

  曹公公接了郭公公送上的茶盤,把人打發了,自己進去伺候了茶水,又趕緊退出來守門。

  聖上喝了一口茶。

  他在努力平複情緒。

  這麽多年了,他不止一次提醒過自己要克制急躁的脾氣,先皇后在世時最抱怨的就是他的急火,若不是他脾氣太衝,當年定國寺裡、也不會與先皇后不歡而散。

  陰陽兩隔之前,他們的最後一面,竟然在爭吵中度過,這是聖上這麽多年最耿耿於懷的一幕了。

  甚至,是他自責的。

  因此,這十幾年裡他始終在努力克制,不與身邊人發一通急火,更不與先皇后留下來的邵兒發急火。

  來東宮的時候,他很氣;看到那些損壞的遺物,他也很氣;等聽到邵兒那幾句話時,他更是氣得不行,但現在,他都穩住了。

  他要和邵兒講道理。

  “你為什麽覺得,庫房弄成那樣就與你無關了?”聖上問。

  李邵道:“兒臣剛才說了,庫房不是兒臣管的,遺物不是兒臣損的,兒臣全然不知情,兒臣若是知道,能讓他們那麽糟蹋母后的遺物嗎?”

  “東宮庫房不是你的地方?管庫房的內侍不是你東宮的人手?”聖上反問道,“只有壞在你手裡的,才算你的責任?”
    李邵被問得呆了下。

  這算責任?

  這叫找事!

  但他可以罵徐簡沒事找事,他卻不能那麽說他的父皇,李邵只能把自己的不忿不滿都寫在臉上。

  看他神色,聖上就知道他沒有聽進去。

  “朕問你,地方官員收受賄賂,他的上峰要不要負責?”

  “戰場上,派出去的先鋒不敵,排兵布陣的將領要不要負責?”

  “朕親自點的巡按禦史,對地方上的問題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朕要不要負責?!”

  一連三問,問得李邵腦袋嗡嗡作響。

  他想說,這怎麽會是一樣的呢?
  他更想說,底下人胡作非為,那就是底下人的事。

  “治下治下,底下人怎麽樣,就看你怎麽治,”聖上深吸了一口氣,穩住聲,道,“你沒管過,你不知道,你說得很輕巧。

  邵兒,你該明白,今日出問題的只是你東宮的庫房,人是活的、遺物是死的,你哪怕把你母后的遺物都糟蹋完了,你母后也不會怪你。

  但是,你是皇太子,有一天你要取代朕坐在龍椅上,你管的是文武百官,是天下千萬萬的百姓,他們出了問題,你也要說,是地方官員管得不行、你根本不知道他們在折騰些什麽嗎?

  人是活的!你治不了人,你就治不了世!
  治不了世的皇帝是什麽結果,還要朕繼續跟你說嗎?”

  李邵的臉色仿佛是被白及漿子刷了三遍,連唇色都是聊白聊白的。

  他就這麽直愣愣看著聖上,好一陣說不出一句話來。

  這麽多年,他好像從不曾聽父皇說過這麽重的話。

  他當然挨過罵,從裕門關回來時他在禦書房裡被罵得狗血淋頭,但那種罵,和現在的重話不是一回事。

  以至於跟泰山壓頂一樣,壓得他脖子都抬不起來。

  這一刻,他沒有激動的戰栗,也沒有害怕與不安,他就是委屈和不解。

  庫房而已,庫房裡的東西保存不當而已,父皇卻說得好像整個李家天下都被他毀了一樣。

  這就是以小見大?
  要他李邵說,近些年那麽多狀元郎,都沒出過這麽以小見大的文章!
  而事情的起因,僅僅是因為一根虎骨。

  因為徐簡讓寧安來討的一根虎骨。

  下意識地,李邵緊緊咬住了後槽牙,他不忿、他不接受,可偏偏面對的是他的父皇。

  他必須低頭。

  李邵看了眼榻子上擺著的一本書。

  父皇過來之前,他正隨意翻著這本、聽馮內侍說外頭事情,聽聞父皇駕到時,他是那麽高興,他以為父皇是來解了他的禁足的,沒想到,高興頃刻被打散,他還在挨訓。

  這種起伏讓李邵心裡翻滾起了風浪。

  他想出去,他必須出去。

  “兒臣……”李邵開口,聲音發澀,他清了清喉嚨,“兒臣知道錯了。”

  說完他看了聖上一眼,父皇沒有任何表示,像是在等著他繼續說。

  李邵隻好硬著頭皮繼續道:“是兒臣年輕,沒有管住底下人,以至於讓他們糊弄著把庫房弄成那副樣子,往後兒臣會對東宮的人多加約束,不會讓他們再出這種岔子了。”

  按李邵以往的經驗,老實認錯、擺一擺態度,十之八九能讓父皇消氣。

  他畢竟是父皇最寵愛的兒子。

  果然,他發現父皇緊皺的眉頭松開了些。

  收了成效,李邵趕緊順著這個思路道:“損壞了母后的遺物,兒臣十分難過與愧疚,再過些日子就是母后的忌日了,兒臣想去給母后磕頭。”

  先皇后夏氏葬於皇陵。

  皇陵在京城外,說遠其實不遠,不用快馬,就算儀仗緩行,三日也就到了。

  能去皇陵,意味著他能走出東宮,禁足解了,回來就不用繼續被禁著,李邵想,他真是出了個好主意。

  “兒臣十分想念母后,”李邵道,“睹物思人,兒臣……”

  說到這兒,李邵突然說不下去了,因為他敏銳地發現,父皇的神色又轉向了緊繃。

  他說錯了什麽?
  “睹物思人?”聖上輕笑了下,眼底卻沒有任何笑意,“那你告訴朕,你睹了什麽、又思了什麽?”

  李邵語塞。

  母后走時他才四歲多,他能記得什麽?
  聖上道:“睹物思人的是朕,朕能記起來那些東西原是放在哪兒的,你母后當年喜不喜歡,又為著那些東西與朕說過什麽。

  朕知你彼時年幼,朕把東西賞給你的時候,也曾一一與你講述過那些故事。

  邵兒,你聽進去了嗎?”

  李邵張了張口,想說什麽,又沒有說出來。

  他當時確實聽了,也沒有左耳進、右耳出,但前前後後也這麽多年了,他真的一時半會兒間回憶不出來。

  畢竟,都收在庫房裡,要不是看過一眼單子,他甚至都忘了有這麽些東西,又怎會記起什麽故事。

  “你如今這樣,去你母后墓前又能說什麽?”聖上歎息著,“你認為現在的你,能讓你母后滿意欣慰嗎?
  你待在這兒,好好想一想怎麽治東宮,又要怎麽治朝堂。

  想出些頭緒了,再告訴朕。”

  李邵愕然。

  他隱約反應過來了父皇話裡的意思。

  母后忌日前,他不能解除禁足,那他要被關到什麽時候?
  李邵不由急切起來:“父皇,您要把兒臣關到過年嗎?”

  “朕沒有這麽說,”聖上站起身,走到李邵跟前,雙手在他的肩膀上壓了壓,“朕只是希望你多思多想。你還年輕,朝堂上很多事你可以不懂,但你不能不想。”

  李邵的眼睛紅了,急的。

  他想說自己沒有不想,他想得可多了。

  他甚至清楚這一次的事端起於徐簡,清楚有人借題發揮,清楚徐簡想要壓他一頭……

  可他怎麽說?
  他難道跟父皇告徐簡的狀?

  聖上沒有再多說什麽,抬步往外走。

  曹公公見他出來便跟上了,轉頭看去,不見太子的身影。

  禦駕出了東宮,大門又緊緊關上。

  一路上恭謹回避的宮人不少,小心翼翼著,看到了聖上情緒沉沉。

  消息往各處傳著,拚湊出了一個揣測。

  太子可能又惹怒了聖上。

  太子的禁足,不一定能在先皇后忌日前解除。

   求月票~~
    書評區11月的月票樓和粉絲稱號樓開了,有興趣的可以看一眼。

    感謝書友石敢當當當、叢叢寶寶的打賞。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