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燕辭歸》第245章 頭昏腦漲就對了(兩更合一)
  桌案上,厚重的文書疊得很高。

  饒是被這些文書遮擋著,徐簡也知道李邵在瞪他。

  意料之中。

  這些文書是他特意讓郎中選出來的,最能體現禮部日常政務事宜,有板有眼。

  聖上那兒問起來,也能說得通。

  畢竟,具體到每一件事情上,若有個變通,也得是在知曉基礎上來變通。

  否則就成了天方夜譚。

  而這些基礎,真正是枯燥且乏味。

  誰來看都沒勁得很,連徐簡都得時不時按一按眉心,更別說靜不下心來的李邵了。

  徐簡隻當不知道李邵在想什麽,繼續一頁接一頁翻看。

  好不容易,時近中午,李邵正要放下文書,卻見徐簡先站起身來。

  他挑了挑眉,心說“難得”。

  徐簡整了整衣擺袖口,與李邵道:“臣記得胡公公早上提過,殿下中午要進宮陪聖上用午膳吧?時辰差不多了,殿下莫要讓聖上久候。”

  李邵確實要去禦書房。

  父皇再怎麽問他觀政體會,也比坐在這兒讓李邵舒坦些。

  可他都沒急,徐簡急什麽?
  心有感悟,李邵問:“你有約?”

  “臣約了郡主,”徐簡實話實說,“就前頭那家面館,簡單吃碗面。”

  說完,徐簡一拱手,抬步往外頭走。

  胡公公正好進來,迎面遇上,打了聲招呼後,又與李邵道:“輔國公人逢喜事精神爽。”

  李邵哼了聲。

  可不是爽快嗎?

  走得都比平時快些,愣是看不出那腿有一點兒毛病。

  “還沒成親呢。”李邵嘀咕了一句。

  也就只是嘀咕而已。

  婚都賜了。

  千步廊近前,大中午的吃碗面,能有什麽得體不得體的?
  多幾句話挑剔這事,別說父皇與皇祖母煩不煩,李邵就覺得挺煩的。

  最煩的是,挑剔不得,還得給人道喜。

  在他絞盡腦汁要面對父皇的考校時,徐簡能和沒過門的妻子高高興興吃麵、喝面湯。

  如此一比較,李邵想,還不如坐在這兒對著一堆無趣文書,等徐簡回來酸他兩句呢。

  當然,想想而已。

  “走吧,”他道,“別叫父皇久候。”

  另一廂,徐簡進了雅間。

  林雲嫣已經到了,坐在桌邊撚著花生米。

  紅衣全給撚了個乾淨,隻余那白白胖胖的花生仁堆在面前,小山似的。

  見徐簡來了,林雲嫣還把花生仁分成兩份,撥了一份到徐簡這側。

  “郡主大方。”徐簡道。

  林雲嫣聽他語氣,呵地笑了笑:“禮部不好待吧?”

  徐簡坐下來,抿了口茶:“我不好待,他更不好待。”

  這是大實話。

  為何選擇從禮部開始觀政?
  這問題聖上問過,誠意伯也問過。

  徐簡答得有理有據。

  禮部正好在準備恩科,科舉是朝廷根基。

  一長串的場面話,句句在理。

  聖上聽了連連點頭,自然不會反對。

  誠意伯其實表達過擔憂。

  事實上,林璵對徐簡陪著太子觀政這整個事情都擔心。

  偏他們還先選了禮部。

  禮部枯燥起來真的很枯燥,以太子的性情,上來就這麽壓著,未必能吃得消。

  只是,徐簡拿定了主意,又頗有想法,林璵才沒有多說,隻讓他悠著點來。

  但其中最真實的緣由,徐簡和林雲嫣都清楚。

  去六部其他衙門,就不能這麽“壓迫”李邵了。

  似是刑部,李邵煩那條條框框,但給他幾本刑獄案卷,他大抵是能看出些滋味來。

  兵部能看舊時用兵文書,如今各處調度;工部那兒還有不少城建、水利的資料,文字不見得有趣,配圖很多,只要能看進去,連文字都會生動許多。

  吏部和戶部的那些舊檔,大致也是如此。

  那幾個衙門近來不似禮部繁忙,上下都會揣度著李邵的進展與狀態。

  教授年輕人,老大人們經驗豐富。

  一旦發現太過枯燥,立刻會調整方式,積極地從簡入繁。

  李邵只是沒有定性,並不是一點不開竅,真叫他循序漸進上了……

  就收不到徐簡想要的效果了。

  也就是禮部,老大人們忙得顧不上,聖上對太子殿下的觀政體會也算滿意,才能讓徐簡不停地給李邵施壓。

  什麽沒勁、什麽枯燥,就盯著什麽看。

  從最難最煩的著手,李邵怎麽可能積極?

  偏坐著看還不算,還得天天寫心得體會……

  林雲嫣失笑著搖了搖頭。

  什麽叫傷敵一千、自損五百,就是徐簡這樣的。

  可轉念想想為何這情願自傷也必須進行的緣由,林雲嫣又覺得此事不好笑極了。

  不過是,為了自保、為了破局。

  當然,徐簡自己也不輕松。

  禮部甚至是千步廊其他衙門的運作事宜,他了然於心。

  可他得把自己裝作一個“外行人”。

  他只是在兵部點了幾個月卯,又在順天府前前後後加一塊都沒坐夠一個月,對別處更加一竅不通的外行人。

  任何想法,都不能鋒芒太露。

  他的思考與領悟,得比李邵領先,又不能太過拔高。

  徐簡道:“能有半月,都夠讓人‘刮目相看’了,不過也差不多了。”

  林雲嫣會意。

  所謂的差不多,就是再壓一壓,便能看到成效。

  這就好比一把長弓。

  弓弦一直拉滿,便會不穩、抖動。

  這時候就得屏一口氣,才能徹底斷弦。

  外頭,參辰敲了敲門。

  熱騰騰的面送了進來。

  而禦書房裡,李邵面對著一桌子好菜,興趣缺缺。

  桌子擺在側間,看不到聖上批奏章的大案以及上頭那堆得滿滿當當的折子,可李邵覺得,他似乎還是站在那裡,等著父皇提問。

  從開蒙時認字念詩,到後來考三孤們教了什麽。

  從他都夠不著那大案邊沿,到那大案隻到他腰腹、他卻還覺得自己矮了一截。

  李邵看了聖上一眼。

  父皇不考功課的時候,還是很好的。

  父皇也不會在用膳時考,等會兒撤了桌子才會開始。

  但這種章程吧,像極了“斷頭飯”。

  能吃得順心才怪。

  不順,卻架不住好吃。

  李邵吃飽了。

  聖上看他胃口還不錯,不由笑道:“早膳用少了?”

  “不少,”李邵道,“就是看了一上午的文書,也不知道怎麽回事,肚子裡空空的。”

  聖上聞言,歎道:“看這些文書可不比騎馬拉弓輕松。”

  李邵垂著眼,道:“確實很不輕松,兒臣看得頭昏腦漲。”

  聖上哈哈大笑。

  “頭昏腦漲就對了!”

  漱了口,他讓人進來收拾,自己招呼著李邵回到書房那兒。

  “朕以前看那些,也頭昏得厲害!”聖上感慨萬千,摸了下胡子,與李邵道,“你也知道,朕以前是個閑散皇子。

  朕從被定為太子開始,才接觸這些東西。

  當時朝堂人心惶惶,原該為儲君的定王走了,你皇祖父又病重,留給朕的時間太少了。

  朕恨不得能不眠不休,偏朝中上下也怕,怕朕也累出病來,壓著朕去休息。

  朕只能是該歇息時好好歇,該學習時好好學,饒是如此,對著那些枯燥的東西都眼冒金光,看字多在飄。

  好在都熬過來了。

  一國之君,這些辛勞都是必須的。

  看章程都煩得要命,底下依著這些章程做事的人,豈不是更煩嗎?”

  李邵對於父皇的這些心路,從前就聽過不少。

  許是近來自己也得了些體會,這一次多少有了些共鳴。

  原來,父皇也曾經那麽不容易過。

  “您堅持下來了。”李邵道。

  “是啊,從一開始亂套似的,到後來朕能自己上手了,”聖上歎道,“好在父皇給朕留下來的老大人們盡心盡責。

  還有平皇叔,他真是手把手教朕,把他自己都累得多了好些白發。

  等朕能獨當一面了,他就又甩手了,回去一躺就是半年,朕請他出主意都請不動。

  邵兒,能有人引一引路,多好的事!”

  李邵一愣。

  他前一刻還聽得津津有味,這一刻,仿佛是被澆了一頭的冷水。

  父皇口中的“引路”,指的是徐簡。

  可徐簡何德何能?

  他憑什麽能和平親王比?
  老王爺說一句重話,連父皇都得耐心聽著,徐簡算怎麽一回事?

  這麽想著,李邵便道:“說起來,過年時見叔祖父身體不錯,近些日子可還康健?”

  “他好著呢,”聖上笑道,“朕出宮不方便,你得空時替朕去看看他。”

  李邵自是應下。

  時候差不多了,聖上沒有再多留李邵,叮囑了幾句。

  “朕每天都有看你和徐簡寫的體會,朕很欣慰。”

  “徐簡有些想法不錯,你與他多交流。”

  “他以前也沒有接觸過禮部,朕看他也是磕磕絆絆。”

  曹公公送李邵出去,回到禦前時,就見聖上在翻看他整理好的那些心得。

  “每日看,每日都有不同的體會,”聖上的手指在紙上點了點,道,“剛與邵兒回憶從前,說實話,朕都有些羨慕他。

  自小跟著老大人們學了不少,現在又去六部觀政,按部就班、循序漸進。

  比朕強,朕那時候趕鴨子上架。”

  曹公公叫聖上說笑了:“您趕鴨子趕得也很好。”

  聖上撫掌大笑。

  另一廂,李邵回到禮部。

  進入衙門給他們安排的書房,裡頭空無一人。

  徐簡還沒有回來。

  李邵落回了自己的椅子上,從胡公公手裡接過了茶。

  直坐到午休時間結束,徐簡才出現。

  不早不晚、正正好。

  李邵睨了他幾眼。

  父皇說徐簡磕磕絆絆?徐簡連走路都沒見多磕絆。

  “郡主回去了?”李邵問。

  “回去了,”徐簡道,“郡主讓臣代為向殿下問好,說是皇太后也很關心殿下觀政。”

  一個隨口問,一個隨口答。

  胡公公看著氣氛不差,便退出去了。

  哪知道,之後幾次進來添茶,他越品越覺得不太對勁。

  輔國公還是老樣子,安安靜靜翻看文書。

  他們殿下卻是越來越心不在焉。

  這也不奇怪,殿下幾次都跟他抱怨過“無趣枯燥”了。

  要胡公公來說,殿下沒說錯,就是沒勁至極。

  可再沒勁,殿下起先的心思還是在這些文書裡的,不似這會兒一般,心神都不知道飄到那兒去了……

  人坐著,魂飛了。

  李邵神遊天外,一直遊到天黑,屋子裡點了油燈,他才回過神來。

  一轉頭,就見徐簡面無表情地看著他。

  “殿下似是累了,”徐簡淡淡地,“不如今日早些回去?”

  李邵當即應了聲“好”。

  禮部衙門這些官吏,一個比一個能熬,李邵陪著熬了半個月,就沒在正經衙門散值的時間離開過。

  他盤算著,等出去後尋個酒肆吃個酒,再去將軍坊轉轉。

  哪知道,想得很好,卻無法成行。

  徐簡一副恭送姿態,愣是要把他送回宮中。

  “這都散值了,你走你的,我走我的,”李邵一股氣蹭蹭冒上來,“父皇讓你跟我觀政,可沒讓你十二時辰都管著我。”

  徐簡油鹽不進,道:“臣也是為了殿下好。殿下累了就早些休息,若是不累,我們這就回禮部去?”

  散值時間,千步廊往南宮門這一路上,都是大小官員。

  李邵再拎不清也不會在這兒與徐簡鬧得下不來場面,只能憋屈著被一路送進宮門。

  等氣衝衝回到東宮,李邵不住與胡公公抱怨。

  “你說他是不是自己想偷懶?”

  “別不是又約了郡主吧?”

  “他跟郡主你儂我儂去了,我卻不能再出宮去轉轉。”

  “他們兩兄弟,倒是都豔福不淺。”

  胡公公好言勸了勸,背過身去自己擦了擦滿頭汗。

  直覺告訴他,這麽下去,殿下怕是得和輔國公打一架。

  翌日,胡公公悄悄暗示了徐簡幾句。

  徐簡答得模棱兩可,以至於胡公公都弄不清他到底聽明白了沒有。

  如此又壓了李邵三天,徐簡忽然建議道:“考場那兒都安排妥當了,殿下要不要去轉轉?”

  李邵滿口應下。

  轉考場,可不比對著文書舒坦?

  貢院在做最後的準備。

  李邵邁進去,指指點點一番,頓覺神清氣爽許多。

  等他從裡頭出來,左右一張望,剛巧看到了個熟人。

  那人正是劉迅。

  李邵偏頭問胡公公:“徐簡人呢?”

  “輔國公還在裡頭與幾位大人說話。”

  李邵哼笑:“使人告訴他,我還有事先走了。”

  留下這句話,李邵大步走向劉迅。

  感謝書友徐必成官方女友的打賞。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