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燕辭歸》113.第113章 指個出色的姑娘(雙更合一求月
  於氏在被挪回於家的第二天就咽氣了。

  朱綻和於母堅持,家裡停了於氏的保命藥,沒有讓她繼續痛苦下去。

  一老一少,替於氏梳妝、更衣,收拾得體面極了,只是那瘦骨嶙峋的身體撐不起壽衣,看著空蕩蕩的。

  讓於氏在自家上路,早些入土為安,這是於家裡頭商量好了的。

  因而,待天明時,棺槨出城。

  歸家女原是不能埋在祖墳裡,於母一步不讓,搬出了皇太后娘娘的恩典說事。

  娘娘主張阿綻隨外家生活,娘娘主張與那朱家斷親……

  娘娘都可憐這對母親,於家祖墳裡埋著的長輩們難道還會嫌棄於氏?

  話都這麽說了,誰還能反駁?

  全都依著於母的想法,送到祖墳埋了,立了碑,又在家中奉了牌位。

  朱綻給母親重重磕了頭,回家服喪。

  今日朱家人行刑,她捧著牌位來了,她得看著,也讓母親看到。

  朱家這狀況,斷沒有幾個親朋好友敢湊上來,按著以往的管理都是由行刑衙門收拾了,卷了席子運去城外。

  朱綻掏了銀子,尋了棺木,請人幫忙收殮,先運去義莊。

  安逸伯看到她塞銀錢,上來問了一句:“你這孩子倒是周全。”

  猛對上安逸伯那張凶惡臉孔,朱綻一時間還是發虛,但她很快鎮定下來,道:“恩是恩,仇是仇,我也不能隻報仇不報恩。”

  這些道理,都是幼年時母親念給她聽的話本子上寫的。

  母親總說,人與人相處,不會有全然的好、也不會有全然的壞,牙齒都有磕著嘴唇的時候,但好壞都不能隨便忘了。

  不是為了翻舊帳,而是不能抹去。

  好是存在過的,壞也是存在過的,僅此而已。

  今時今日,恩仇依舊如此。

  殺母之仇,與生恩養恩,這是兩筆帳。

  安逸伯摸著胡子笑了起來。

  恩怨分明,聽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他這把歲數了,有時候猶豫躊躇,怕是還沒有年輕孩子通透。

  下午時,京城又一場秋雨。

  菜市口的血都被衝刷乾淨了,氣候又涼了許多。

  慈寧宮裡,皇太后的精神依舊不好。

  林雲嫣從宮女手中取過湯藥,掌心在碗邊碰了碰,試探著溫度。

  皇太后靠著引枕,眯著眼與王嬤嬤說笑道:“壞了,哀家真成小孩子了,連燙不燙口都要不曉得了。”

  林雲嫣嗔道:“您養身體要緊,那日前一刻才信誓旦旦說自個兒沒老透,能扛事兒,後一刻就病了,您知道我有多擔心嗎?”

  “好好好,哀家的錯,哀家吹牛吹過了!”皇太后笑了起來,“哀家得服老了。”

  林雲嫣又道:“太妃娘娘也十分牽掛,原想尋您打馬吊的,現在三缺一。”

  “呸!”皇太后啐了一口,“哀家還不曉得她?這秋雨天,她先養著她那老寒腿吧!”

  王嬤嬤附和著笑了。

  殿內的內侍宮女都松了一口氣。

  還是郡主有能耐,知道怎麽哄皇太后,幾句鬥嘴話就把慈寧宮這幾日的陰霾都吹散了。

  當然,也是皇太后願意與郡主鬥嘴。

  湯藥溫度差不多了,皇太后接過去一口飲盡,又漱了口。

  “真苦,”她抱怨著,“下次告訴太醫多放些甘草。”

  “好,甘草枸杞龍眼,甜口的多放。”林雲嫣嘴上全應了,拿帕子擦了擦手,在宮女們收羅藥碗時,她對王嬤嬤眨了眨眼。

  王嬤嬤會意,清了清嗓子,示意人手都退了。

  眾人魚貫而出,寢殿裡隻余皇太后和林雲嫣,連王嬤嬤都去外頭守著。

  林雲嫣坐在床沿,道:“您憋了一肚子話,不如與我說說?”

  皇太后歎了聲:“你這孩子,都快比你娘都機靈了。”

  她確實有很多話。

  這幾日,她時常想起李滄,也想起沈蘊。

  李滄作為嫡長,是自己懷胎十月生下來的孩子,皇太后自是萬分疼愛,卻也不敢一味寵著。

  她對李滄的愛帶著克制,不能嬌縱,不能一味給予。

  李滄也不可能日日在她身邊,小小年紀開蒙,跟著老臣們認字、念書、習武,起得早睡得晚,如說宮裡有誰比他辛苦,只有他的父親太興皇帝。

  “哀家最高興的是,阿滄他很優秀,無論立長還是立賢都該是他。”皇太后輕輕笑了笑。

  與李滄不同的是沈蘊。

  這個隔了房的侄女,是真正養在了皇太后跟前。

  當女兒養這話,真不是說說的,講的是“侍奉娘娘”,實際上感情與親母女一般。

  “哀家都不用仔細去想,就能記起來好多好多往事,”皇太后道,“她說過什麽,又樂過什麽?比阿滄的事兒都記得清楚,你讓哀家說,哀家能說上三天三夜。”

  林雲嫣彎著眼,道:“那您就說三天三夜,我又聽不膩。”

  得讓皇太后把話都說出來。

  不一定是如何看待王六年下毒手、英國公府又牽扯了什麽,僅僅只是去回憶些殿下與母親還在時的往事,梳理梳理,都能讓皇太后松弛許多。

  而這些,娘娘不願意說給別人聽,即便是對著王嬤嬤說,其中用詞與感情也會不一樣。

  得是林雲嫣聽著。

  因為她是沈蘊的女兒。

  當皇太后提及沈蘊時,王嬤嬤是一起回憶,但林雲嫣才是能有更多情感共鳴的那一個人。

  皇太后打開了話匣子,也不拘著事大事小,說哪算哪,有許多定王與沈蘊一塊與她說笑的情景……

  說著說著,困倦襲來,皇太后又睡著了。

  林雲嫣替她掖了掖被角,躡手躡腳起身往外走。

  王嬤嬤見她出來,往裡頭探了探頭,壓著聲兒問:“睡著了?”

  林雲嫣頷首。

  王嬤嬤暗自歎息。

  真就是一場病,耗費了皇太后許多心力。

  年紀大了,要養回來還不知道要費多大的勁兒。

  也不知道能不能有什麽事兒叫她老人家高興高興。

  人逢喜事,精神總會好一點。

  “您也辛苦了,”王嬤嬤道,“您先歇會兒,待皇太后醒了,再使人去請您。”

  林雲嫣應下。

  她這幾天都住在慈寧宮陪伴皇太后。

  西偏殿那兒,挽月打開了窗戶,前後透氣。

  見林雲嫣回來,她低聲說著:“剛禦書房和翠華宮都使人來了趟,知道您陪著說話,就又回去了。”

  林雲嫣頷首。

  兩處都是來與皇太后問安的。

  聖上很關心娘娘病情,一日三次使人問安,聽說也會讓太醫去回話。

  有聖上如此關切,后宮之中,翠華宮也定然要有樣學樣。

  翠華宮是皇貴妃常氏的宮室。

  聖上登基後,追封夏氏為皇后,再沒有立新後,隻封了常氏由她代理六宮事宜。

  常氏伴駕也有十年多了,膝下無兒無女,在宮妃之中算不得年輕。

  皇太后對常皇貴妃很放心,誇過她是執掌六宮的好人選。

  林雲嫣對她的印象是敦厚,實在。

  上,不用也不必與仙逝的皇后爭;下,妃嬪們也不能越過她。

  總歸她沒有子嗣,嬪妃們與其琢磨皇貴妃的位置,倒不如把心思用去聖上那兒。

  因而,常氏十分安穩,也由著安穩的處境養得平緩性情。

  此時的翠華宮,常氏正在交代身邊嬤嬤:“湯多煨一會兒,甜羹備了嗎?”

  “都備了,您放心。”

  皇貴妃一一問了遍,確定沒有疏漏之處,便又躺回榻子上閉著眼睛養神。

  不多時,呼吸綿長,顯然是睡著了。

  嬤嬤見怪不怪,只看著時辰差不多了,才把皇貴妃喚起來。

  皇貴妃迷迷糊糊起來,坐去梳妝台前,等宮人替她重新梳好了頭髮、描了妝,她才有幾分醒神。

  對鏡照了照,她咕噥道:“看著還挺順眼。”

  嬤嬤好笑不已。

  娘娘模樣端莊秀美,很有福氣像。

  沒到傾城傾國的地步,但若說耐看,絕對數一數二,尤其是這年紀越往上越耐得住,再過個二三十年,就是一端正富態的貴人老太太樣子。

  時間扣得正正好。

  外頭通傳聖上駕到,皇貴妃深吸了一口氣,憋了個紅光滿面,也把自個兒完全憋清醒了,起身迎駕。

  聖上的眉宇間難掩疲憊之色,示意皇貴妃免禮後,便在桌邊坐下了。

  皇貴妃先奉了茶,又示意宮女們擺桌,旁的多余的話一句沒有。

  聖上也是最滿意皇貴妃這一點。

  相處久了,彼此都心知肚明。

  皇貴妃不會拉著他彈琴唱曲、展現才華,也不會借著關心、擔憂問他一堆事兒,更不會把其他宮妃們之間無趣的爭鬥拿來當話題諷刺貶低一通。

  皇貴妃話少,也不想拉攏聖心的情情愛愛,他們兩人之間倒也達成了一種平衡。

  偶爾他想說事情時,皇貴妃會聽著,若他需要建議,皇貴妃會開個口、點到為止。

  就這太太平平的脾氣,讓聖上想到從前當皇子時的自己。

  因此,但凡聖上累了,就來翠華宮坐會兒,當個飯搭子。

  這麽多年下來,相得益彰。

  再者,翠華宮廚子做的吃食都不錯,在禦膳房之外,也多個變化。

  喝了湯,又飲了兩盞酒,聖上總算把疲憊倦氣散發了。

  “朕今日聽邵兒說,他去馬場操練,邊上幾棵金桂開得好,他記得你喜歡桂花香就折了些回來給你。”

  皇貴妃指了指架子上的花瓶:“太子一送來,臣妾就讓人養起來了,聞著確實舒心。”

  “朕看邵兒,別的都好,就是不夠穩重,還跟個七八歲似的,”聖上歎了一聲,“若說同齡人,還是徐簡穩當些。朕幾次都想讓徐簡跟一跟邵兒,也好擰一擰邵兒。”

  皇貴妃沒說話,隻給聖上續了盞酒。

  聖上抿了一口:“其他同齡的最多也就是個世子,不似徐簡日日上朝。”

  甭管徐簡上早朝看不看熱鬧,總歸往那站了些時日了,多少聽進去一些。

  皇貴妃笑了下。

  最要緊的一點,聖上沒有說,但她大致曉得。

  徐簡救過太子。

  聖上認為太子念著救命之恩,輔國公擰他性子就多少會聽一些,皇貴妃卻不那麽想。

  在她看來,太子的性情與聖上不一樣。

  當然了,十六歲的少年,正是性子最叫人頭痛的時候,再過幾年指不定就不同了,但皇貴妃不覺得讓輔國公管著太子是個好主意。

  想了想,皇貴妃讓人去小廚房取甜羹來。

  酒喝多了容易上頭。

  她管不著前朝事情,但她希望聖上心情舒坦些。

  只要聖上心情好,一月裡也難得想起翠華宮三五次。

  她省心。

  反駁是不可能反駁的,皇貴妃另尋了個方式:“聖上惋惜輔國公,想給他安排些事兒,一來不埋沒,二來也是補償。可您幾次與輔國公開口,他都沒有這個想法,您硬要求他,就不能稱之為‘補償’了。”

  聖上聽進去了,道:“朕確實是真心實意,也在琢磨方式上是不是不夠周全。徐簡打小就是練武帶兵的料,朕總讓他去衙門裡坐著,或是跟著邵兒……”

  甜羹送上來了。

  皇貴妃端了一碗給聖上解酒:“臣妾雖沒有接觸過輔國公,但老國公爺在世時不是狹隘之人,家中長輩與他往來,也提過‘闊達’、‘爽快’,想來輔國公雖然推辭著,但他心裡能體會您的愛護之意。

  臣妾就是想著,補償是不是也有別的法子?

  他比太子年長一歲吧?

  成親之事,說早也不算早了,要議親、要備親,前前後後操辦下來,一兩年呢。

  他家又是那麽個情況,臣妾聽聞他與劉大人好似不親近,與其劉家那兒替他張羅,您看……”

  聖上端著碗,吸了口氣,思考皇貴妃的意見。

  給徐簡指一門親事,未嘗不是個法子。

  倒不是奔著“補償”什麽,而是都說成家立業,成了家,心定下來,總不會再開口閑散閉口紈絝了吧?
  這兩個詞,跟徐簡那根子裡的穩重性子,根本就挨不上。

  “朕聽著有道理,”聖上用了甜羹,道,“就是得指個出色的姑娘家。”

  皇貴妃本想隨口應和兩句,應完了又覺不穩妥。

  自個兒隨口一個建議,若輔國公有心儀之人,豈不是叫她這一嘴給說壞了?
  “您要指,就不能指個單是您看著好的,得指個輔國公也看著好的。”皇貴妃忙補了一句。

  書友們六一節快樂~~~
  月頭喊喊保底月票。

  再嘮幾句《善終》的事兒,當時繁體出版時有三篇特供的番外,後來好多書友都買不到書,陸陸續續也有不少書友來微博問我哪裡還能買到,目前看來是確實買不到。

  我上個月就和編輯又商量了一下,爭取了電子版的權利,現在已經簽了個補充協議,等流程走完之後就能上架了。

  到時候會發布在《善終》的文後面,三篇番外加一塊兩萬多字了,有大家關心的誠王父子造反沒有、錦蕊到底嫁給了誰等等……

  因為對劇情補完也挺要緊的,之前一直沒有辦法讓大部分書友看到,我也很遺憾,現在總算快放出來了。

  沒有看過善終的書友也可以看看書,不過應該不多吧?畢竟善終是我流傳最廣的一本了,其他全加一塊都沒善終賣得好,捂臉。

  感謝書友20170810194241438、徐必成官方女友的打賞,感謝書城書友celestial李的打賞。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