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燕辭歸》第384章 聖上三思(兩更合一求月票)
  這場雪來勢洶洶。

  馬嬤嬤站在廊下一面搓手,一面與挽月道:“後半夜許是更冷,雖說屋裡暖和,也別大意了,你夜裡添床被子。”

  挽月應聲。

  今晚是她守夜,早早已經梳洗了,聽馬嬤嬤念叨了兩句便進了屋裡。

  隔著門板與厚厚的棉簾子,裡外冷熱天差地別。

  等去了身上寒氣,挽月才往內室走。

  伺候林雲嫣淨面時,她就發現郡主有些心不在焉。

  等扶著人在梳妝台前坐下來,挽月拿著梳子給她梳頭,輕聲問:“您可是擔心夜裡不夠暖?”

  尋常來說,屋子裡的溫度是足夠了的,可對國公爺來說,卻是越熱越好。

  林雲嫣眨了眨眼睛,道:“我聽風很大,又要落大雪了。”

  挽月點頭。

  隔了會兒,卻聽她家郡主又道:“有好些年沒見過這樣的大雪了。”

  這話說得挽月愣怔了下。

  “好像是,”挽月努力回憶了一番,“年年都落雪,也有雪大的時候,但好像都和今天的不同,上一次……奴婢真想不起來了,許是小時候了。”

  林雲嫣聽她說著,輕笑道:“哪有這麽遠?”

  挽月也笑。

  徐簡坐在床沿邊,聞言抬頭看過去,透過梳妝鏡中,他對上了林雲嫣的眼睛。

  挽月聽不懂,徐簡卻是知道林雲嫣口中的“好些年”是從哪裡來算的,只是他的時間經歷與林雲嫣亦有差別,一時間他也想不起何時何地遇著了一場暴雪。

  風大,吹得窗板作響。

  屋裡早早吹燈,林雲嫣躺在暖和的被子裡,靠著徐簡,睡得迷迷糊糊的。

  睡夢中她聽見了呼嘯的風聲,昏沉間分不清今夕何夕,倒叫她仿佛置身於雪中。

  她夢到了那場暴雪。

  年月漫長,她能記住很多事情,卻也有更多的在時光裡變得模糊與不確定。

  唯有那些觸動過她的酸甜苦辣,才能在幾年、十幾年之後清晰重現,哪怕平日裡壓根不見得去會回想的部分,甚至以為自己已經忘了的事,等它再一次浮現在腦海裡,這才後知後覺地發現,原來她不曾忘記過。

  那是他們被困在晉中的時候。

  寒冬臘月本就不好過,風雪越是說來就來。

  這種天氣哪裡還能出行?更何況他們想在晉中查的事情還沒有眉目。

  徐簡想尋個不打眼的小村子、問村民借個落腳的屋子,鄉下便宜,比城裡節省許多。

  也是運氣好,他們遇到了以前陳氏身邊的老嬤嬤。

  那嬤嬤姓塗,早年喪夫,年紀大了後就被兒子接回了晉中家鄉養老。

  彼時誠意伯府未倒,離府時拿了一筆銀錢,足夠在這兒過好日子。

  塗嬤嬤見了落難的林雲嫣與徐簡,想到伯府往日厚待,又想到今時今日家破人散,哭得上氣不接下氣,把幾人安排到鄉下莊子上,且叫他們度過這段風雪交加的時日。

  那一旬,在林雲嫣看來,算是他們離京後的過得最輕松、放松的時間了。

  若不清掃,雪能壘出半人高,風吹得雪沫子糊了眼,隔了十幾步就看不到人,天氣差成這樣,什麽追兵都歇了。

  而莊子裡吃喝都足夠,葷腥也有,塗嬤嬤還回想著從前府裡冬天會做的菜色,緊湊了些食材給做了兩回。

  空閑著,塗嬤嬤與她回憶往昔,以前好日子時是怎樣的,又打聽現今林家人的狀況,說著說著又要抹淚。

  也是在這樣的狀況下,林雲嫣痛痛快快哭了一場。

  徐簡在邊上陪著,沒有勸,就讓她大聲哭。

  這麽多的變故與跌宕,憋在心裡並不是好事,倒不如哭出來散一散。

  ……

  黑暗之中,林雲嫣睜開了眼睛。

  眼皮子很酸,她抬手揉了揉,又在風聲中漸漸醒過神來,明白晉中的那些是先前做夢了。

  林雲嫣便翻了個身,靠身邊人更近些。

  徐簡沒有睡沉,林雲嫣一動,他也就醒了,下意識地伸手,隔著被子在林雲嫣肩上拍了拍。

  屋裡暖,畏寒的是他的腿,卻不是他的胳膊。

  為了叫腿舒適些,著實委屈胳膊,常常半夜熱出汗來。

  “睡前你是不是想問,我說的大雪是什麽時候?”林雲嫣睡不著,乾脆與徐簡說話。

  徐簡輕輕應了聲。

  林雲嫣便與他講起來,講晉中、講塗嬤嬤。

  聽了會兒,徐簡自然也漸漸對上了:“哭了一晚上,半夜睡覺還在打哭嗝。”

  林雲嫣聽出他語氣裡的揶揄笑意,正想自辨幾句,可想到彼時狀況,自己也忍不住笑了下。

  “塗嬤嬤一直問我,一個伯府、一個國公府,從未做過愧對朝廷的事,怎麽就落到了那般田地,”林雲嫣抿了抿唇,“我也問呢,怎麽就那樣了。”

  徐簡沉默了一瞬,按在被子上的那隻手才又重新拍起來:“現在無能為力的不是我們。”

  林雲嫣深吸了一口氣,調整了下情緒,抬著頭去看徐簡。

  “那人真就這麽沉得住氣?”她問道,“眼看著李邵的事愈演愈烈,他就隻讓汪狗子忙前忙後還沒忙出成效來?”

  徐簡道:“他若是個沉不住氣的,當年奪嫡之爭裡怎麽可能全身而退?”

  急性子的那位是李汨。

  明知機會渺茫還要繼續發難的,是永濟宮裡的李浚。

  其他皇子,說識時務也行,說沉得住氣也行,總歸是在先帝確定讓今上承繼大統之後就太太平平,沒再露出過一點馬腳。

  不管是否心有不甘,總歸是留得青山在。

  現在也是同樣。

  “以他的能耐和眼界,他肯定早看出了聖上真正的意圖,”徐簡輕聲道,“若只是一些朝臣鬧得慌,那還有商討的余地,但聖上想做的、就已經是板上釘釘了。

  他要是唱反調,不止保不住李邵的太子之位,還會把他自己拖下水。

  倒不如消停些冷眼看著,趁此機會再摸一摸朝中的關系。

  就像甄大人,他可能吃不準甄大人與三公之中的哪一位私下有交情,但肯定不會認為甄大人‘孤立無援’,假以時日,他說不定能從中確定是費太師。”

  林雲嫣微微頷首:“也是,反正聖上只是拿廢太子來敲打磨礪李邵,並不是棄之不管,等這風頭過了,他想辦法讓李邵建功、再立太子,這條道也依舊走得通。”

  “我看那汪狗子還挺老實,聖上不會動他。”徐簡道。

  李邵願意讓汪狗子跟著,汪狗子近來也都哄著李邵向善。
    與其再用一個不知道從哪兒來的內侍,倒不如留著汪狗子,一有風吹草動也都看在眼裡。

  “幕後那人也不想再換個新人了,”林雲嫣道,“調教個人手不容易,若再廢個汪狗子,再想往李邵跟前塞個能多多少少哄住他的人,很難。

  不過,離封印沒幾天了,真要廢太子也會安排在年後。”

  “社稷大事,按部就班,”徐簡道,“就是這個年,很多人都過不好。”

  呼嘯的風聲裡,兩人輕聲細語說著話。

  直到困倦又襲來,林雲嫣打了個哈欠,腦袋靠著徐簡的肩膀,迷迷糊糊起來。

  徐簡聽著她變得綿長的呼吸聲,替她掖了掖被角。

  眼睛習慣了黑暗,他夜視本來就好,又偏轉了頭靜靜看了她一會兒,才閉上了眼。

  後半夜果不其然越發冷了。

  童公公支了個小爐子,又熱了兩壺酒,叫了成喜來吃宵夜。

  一口辣酒入喉,身子不由暖了些,成喜又拿筷子從小鍋裡夾了塊肉。

  酒喝了一碗,童公公這才把問題搬出來:“我聽說主子這幾天心情不好?”

  “你聽誰說的?”成喜問道,“瞎猜呢?”

  童公公撇了撇嘴:“說是砸了套碗具。”

  “嗐!”成喜道,“那是不小心打碎的,真不是主子發火,我成天近身伺候著,我還能不知道啊。

  不瞞你說,主子這幾天回來後,多是看棋譜,吃個茶,面上看不出什麽表情,與我說話也與平日無二。

  我本以為主子會不高興,可這幾日真沒有看出來。

  轉念想想也是,主子什麽大風大浪沒經歷過,眼下這些還真不入流。”

  童公公聽他這麽說,也放下心來:“主子不愧是主子。”

  成喜點了點頭。

  兩人把剩下的酒菜都吃了,這才散了。

  童公公送成喜出去,開門時頓了頓,道:“前兩天是王芪是生忌,我想著是他死後第一個生辰,就在後院角落裡給他燒了點紙錢,倒了些酒。

  主子穩重,我這樣的卻是忍不住擔心這擔心那。

  當時與你說的事情,我現在也還是這個意思……”

  成喜嘖了聲。

  他當然記得童公公說的。

  倘若真有什麽,得了消息的人就先透個底,好叫對方收拾得體體面面上路。

  “我先走了,”成喜道,“你別多想,別自己嚇自己。

  先前是主子被輔國公擺了一道,錯看了他,才會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現在都看在眼裡,哪怕近日局面不利,但只要躲過了暗箭,明槍不可怕。

  且走著瞧。”

  童公公應了聲。

  暴雪下了一整夜。

  翌日朝會,金鑾殿裡都有濕漉漉的腳印子。

  聖上坐在大禦座上,他身邊的小禦座空著,今日李邵沒有來。

  三更過半時太子燒起來了,東宮急召太醫,連夜診斷開方子,剛睡下不久。

  聖上得知李邵燒得起不來身,仔細問了太醫。

  照太醫的說法,初八那日在圍場受了寒,當時起熱叫藥物壓下去了,但其實還有病狀在體內,隻殿下年輕才看不出端倪來。

  而那之後,事情多起來了,殿下情緒上大起大落,最終使得病狀又發了出來。

  好是肯定能好,就是得多養養,斷不能再仗著年紀輕就不好好養病。

  聖上聽完,就準了李邵休息。

  只是,太子養病,聖上依舊上朝,早朝也不會因著太子不在就“熱鬧”不起來。

  繼昨日葛禦史把目標對準聖上之後,今日朝臣、尤其是禦史們討論的要點,再不是太子該如何認錯,而是聖上該如何處罰太子。

  引經據典,長篇大論,亦有真情實感的。

  保安侯站出來,說了許多話。

  “臣年紀大了,靠著祖輩蒙蔭,這些年沒有多少功業,好在總算沒有給先祖們丟人。”

  “這輩子最大的成就就是多子多孫,也覺得這些子孫哪怕高不成低不就的,起碼沒有鬧不過大事來,空閑時候想想,甚至也自鳴得意。”

  “直到昨日聽了葛大人一席話,醍醐灌頂,才知以前的想法大錯特錯。我們這樣食朝廷俸祿的人家若不能為朝廷效命,那真是沒有臉了。”

  “老臣有心好好管教下子孫,尤其是孫子們,年紀輕,還有希望多為朝廷做些事,可想來想去,最擔心的還是么孫誠安。”

  “論文武,誠安不是沒有根基,可要說心性,也是個成天就喜歡鬥蛐蛐鬥雞的混帳東西,老臣想罵,但一想到太子,又不知道怎麽罵了。”

  “聖上,遇著這樣麻煩的肯定不止老臣,若太子殿下能接受懲罰、吸取教訓,老臣教訓起不肖子孫來也能讓他們多明白些道理。”

  如果說,葛禦史那樣以“中道崩殂”來罵的,是讓聖上盛怒,那保安侯這樣好好說話的,是讓聖上的火氣都發不出來。

  一剛一柔,剛柔並濟。

  其余準備了說辭的朝臣借著機會紛紛站出來。

  “老百姓議論紛紛,都對太子殿下很不放心。”

  “殿下在圍場時是個什麽狀況,那麽多禦林都看在眼裡。”

  “京中隱瞞了舊事,但彼時駐守裕門關的兵士們都知道殿下偷溜出關,連累輔國公受傷,此事若一直沒個定論,到底傷邊關將士們的心。”

  聖上坐在那兒,聽了許久。

  直到外頭天都大亮了,他才開了口。

  聲音疲憊又喑啞,隨著視線從底下眾朝臣身上劃過,聖上道:“眾卿家的意思是,讓朕廢太子嗎?”

  話音一落,鴉雀無聲。

  饒是許多人就等這個結果,一時之間也不敢隨意應聲。

  良久,平親王站出來道:“聖上三思。”

  有人打破局面,自有不少人跟上,殿內此起彼落的“聖上三思”。

  聖上擺了擺手,止住了底下人的話語,又問:“眾卿讓朕三思,是讓朕思廢、還是不廢?”

  感謝書友彤彤1609、小院子的打賞。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