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戰爭宮廷和膝枕,奧地利的天命》第118章 酷暑
  第118章 酷暑
  一場突如其來的熱浪席卷了歐洲,歐洲西南部的大部分地區超過了40°。

  奧地利,維也納。

  這個城市的氣溫常年不超過25°,持續的35°高溫有些讓人吃不消,好多人熱得睡不著,不得不在外面遊蕩到深夜才能睡下。

  在美泉宮中,弗蘭茨也很不好受,高溫讓他很不適應,畢竟已經在維也納待了八年,他已經習慣夏天也穿長襯衫了。

  歐洲人的避暑手段並不多,他們能想到的就是泡在水裡,或者找個涼快的地方去旅遊。

  於是乎一直被歐洲人視為蠻夷的俄國,突然迎來了一次遊客的高峰,歐洲的有錢人紛紛逃去俄國避暑。

  在尼古拉一世眼裡這是個絕佳的機會.
  當你以為這是個展現他熱情好客的絕佳的機遇,那就是大錯特錯了。這位鐵腕沙皇的意圖是讓說俄國壞話的人永遠閉上嘴!

  最先倒霉的是猶太人,接下來是法國人,到了後來,俄國人為了創收也是降低了國籍標準,任何看不起俄國的外國人,都會受到沙皇鐵拳的待遇。

  對於俄國人狠宰外國客商的事情,俄國猶太人表示早就習慣了。

  然而弗蘭茨一家卻並沒有去旅遊,索菲夫人本來打算去自己的妹妹家探親順便避暑,因為巴伐利亞屬於高原地形溫度較低。

  然而先回去探路的許塞爾伯爵表示,現在巴伐利亞比維也納還熱,索菲夫人只能放棄了這個打算。

  弗蘭茨在自己的房間中,兩個冰爐前,塔莉婭和阿佳妮正用扇子費力地扇著。

  她們早已經是汗如雨下,就連衣服都被汗水浸濕了,這下弗蘭茨覺得更熱了。

  索性弗蘭茨研究出了一款由蒸汽動力帶動的空調。其實在1834年,英國的雅可比·珀金斯就已經成功研製出人力轉動的用乙醚為工質的可以連續工作的製冷機。

  只不過這種製冷機的功率太小,做工也太粗糙了。弗蘭茨利用後世的知識進行了改裝,加了一個曲柄連杆系統連接在蒸汽機上。一台蒸汽動力的空調便完成了。

  雅可比·珀金斯的製冷機凍兩杯水還可以,對於弗蘭茨居住幾百平米的屋子來說就顯得杯水車薪了。

  而且那款製冷機的價格也太貴了,居然要五萬弗羅林,這是絕大多數貴族都無法接受的價格,就算是皇室成員也是一樣。

  所以弗蘭茨決定自己造,畢竟原理不是很複雜就利用乙醚蒸發吸熱然後再利用空氣壓縮機讓乙醚再從高壓區流向低壓區,通過毛細管噴射到蒸發器中,壓力驟降,液態製冷劑立即變成氣態,通過散熱片吸收空氣中大量的熱量。

  這樣,壓縮機不斷工作,就能持續地把低壓區一端的熱量吸收到製冷劑中再送到高壓區散發到空氣中,從而起到降溫作用。

  最終弗蘭茨花了七萬弗羅林才完成這套設計,不過他也管不了那麽多了,當冷風吹出來那一刻,他覺得一切都值了。

  弗蘭茨要在樓下的隔壁裝一台蒸汽機,起初阿佳妮和塔莉婭都以為弗蘭茨被熱傻了。

  然而在冷風吹出的那一刻,她們就淪陷了。

  “實在太涼快了!”

  “真的好舒服啊!”

  於是乎,兩個人死都不肯離開弗蘭茨的房間。

  弗蘭茨準備上床睡覺的時候發現她們還沒離開,隻好看著二人。

  塔利亞率先開口“弗蘭茨,我是你的家庭教師,其實說是保姆也沒錯,你小的時候也經常睡在我的腿上。”

  弗蘭茨又看向阿佳妮,阿佳妮一本正經立刻解釋道。
    “弗蘭茨大公,我是您的侍從官,或者說是臥房侍女,我理應在您的房間裡服侍您,如果您有什麽需要就告訴我,畢竟這是我的職責所在。”

  雖然阿佳妮嘴上這麽說,但是她此時正躺在弗蘭茨的沙發上一邊喝著咖啡,一邊看報紙,塔莉婭這時霸佔了弗蘭茨的桌子。

  弗蘭茨有些無奈地看著二人,淡淡地說了一句。

  “如果伱們不嫌棄,可以睡床.”

  弗蘭茨的話還沒說完,兩人就飛快地擠了上來,將弗蘭茨擠在中間,蓋好了被子。

  其實弗蘭茨還有一張行軍床,那還是索菲夫人親自安排的呢,雖然在弗蘭茨的一再要求下,索菲夫人終於同意讓弗蘭茨睡軟床,但那張行軍床還是留下了。

  還沒等弗蘭茨繼續說話,塔莉婭和阿佳妮就吹滅了兩側的燭火。

  “晚安,弗蘭茨大公。”

  “晚安.”其實弗蘭茨想的是“這怎麽睡得著啊。”

  歐洲西南方,西班牙。

  西班牙內戰中的雙方甚至不得不休戰來躲避高溫天氣,上一次伍德福德襲擊非常成功,俘虜了法國的皮埃爾中將,擊傷了薩比伯爵,而埃斯帕特羅由於踟躕不前被攝政女王撤職,取而代之的奧杜爾特一個完全沒打過仗的銀行家。

  但是法國人卻派來了亨利·格拉蒂安·貝特朗,一名參加過拿破侖戰爭的老將,率領的軍隊也是法國精銳。

  只不過在山地作戰實在不是法國人的特長,雖然對卡洛斯派取得接二連三的勝利,但對整個戰局來說沒有什麽幫助。

  更因為天氣炎熱,士兵們士氣低落,就連老將軍本人也中暑昏迷,法軍不得不後撤停戰。

  持續的高溫,造成大面積的乾旱,一場百年不遇的旱災席卷了整個歐洲,法國和西班牙山火不斷,法國人花在救火上的錢,已經可以造好幾艘戰列艦了。

  德意志地區更是頻現“饑餓石”,這些饑餓石是發生饑荒的年份被人沉入河底的,他們重見天日也意味著饑荒的再次到來。

  易北河的水位下降,和饑餓石的出現,讓整個德意志地區人心惶惶。

  “如果你看見我,請為我哭泣。”這塊饑餓石記錄了1616年的那場浩劫,而饑餓石上更多的語言則像是詛咒和墓志銘。

  1473 年、1616年、1654年、1666年、1746年、1790年、1800年,都是饑餓石最多的年份,也是德意志地區歷史上的災年。

  饑餓石是河床岩石,只有在水位極低時它們才會露出水面。

  這些饑餓石上刻寫著歷史上低水位的年份以及各種標記和警告語。饑餓石是水文地標,是乾旱的見證者,也被認為是“不祥之兆”。

  奧地利國內。

  奧地利各地都頻繁上報說,在當地發現了饑餓石。

  教會也跟著湊熱鬧“這是一個啟示.”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