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戰爭宮廷和膝枕,奧地利的天命》第263章 拿破侖的遺產
  第263章 拿破侖的遺產
  七月王朝的建立,某種意義上講不如說是因為拿破侖波拿巴的離去和法蘭西第一帝國的轟然倒塌讓這個歐陸霸主跌落谷底。

  而缺少了政治強人帶來的安全感和自豪感使得法國人不得不把民族複興的希望寄托在曾經將法蘭西帶入輝煌的波旁王朝的分支–奧爾良家族。

  打個比方,假設奧爾良王朝是一個由民眾供養起來的宗教,那路易·菲利普就是那個神壇上的大祭司。

  雖然那場在歐陸持續十余年的大戰已經過去了二十五年,整個拿破侖家族也早已離開了法蘭西,而皇帝的遺體至今還滯留在聖赫勒拿島,但是法國人對這位科西嘉人的崇拜和愛戴卻絲毫不減當年。

  這讓自以為超越前人的路易·菲利普覺得很不公平。他明明完成了拿破侖一生都做不到的偉業(征服西班牙),但還是活在他的陰影之中。而將拿破侖的骨灰護送回巴黎,甚至已經成了波拿巴派的日常。

  這些人每個月都要在波旁宮附近,或者巴黎的大街小巷裡附近舉辦公開活動,來宣示他們的存在。

  即便是路易·菲利普打贏了西班牙內戰,讓法蘭西的勢力重返北美的今天,波拿巴派依然會將他與拿破侖相比較。

  “那麽先生們,我想向你們宣布一個消息,我已經召見了英國大使,要求他向他的政府轉達我的一個請求-將拿破侖波拿巴的遺體運回巴黎。還有,我準備將其安葬在塞納河旁的榮軍院中。”

  當路易·菲利普在杜伊勒裡宮宣布這個消息之後,在場的所有人都安靜下來了,他們一個個面面相覷,想從對方的臉上看出有沒有聽錯。

  看到眾人露出的驚訝表情,路易·菲利普不得不再一次重複了自己的決定,然而大廳內依然沒有爆發出熱烈的掌聲,相反則是充斥著驚喜、惶恐、不安、憤怒的情緒
  不過此時還有一個不大不小的麻煩,路易·波拿巴即後來的拿破侖三世。路易·波拿巴與他叔父的那些兄弟們不和,甚至連伯父約瑟夫都瞧不起,更不用提拿破侖的另外兩位兄弟了。

  當然法國政府也沒有忘記這位年輕的王位覬覦者。

  他們成功地拉攏了一個拿破侖的私生子,萊昂伯爵。此人與其生母一樣都十分愛慕虛榮,並且都不受拿破侖波拿巴和他的親人們待見,以至於一直以來他們過著窮困潦倒的生活。

  而後來,一名受雇於法國政府的官員告訴萊昂伯爵,只要他能和路易·波拿巴決鬥,無論勝負輸贏,他都能拿到十萬法郎的傭金。

  很快這位落魄的公子哥就動身前往倫敦,不僅公開羞辱了路易·拿破侖,還詆毀他的身份,並向其發起了決鬥。

  法國政府這麽做的目的其實很簡單,那就是讓這位拿破侖波拿巴的侄子身敗名裂。所以無論他是否接受決鬥,結果都不重要。

  如果路易波拿巴拒絕了,那麽他的政治影響力將會煙消雲散。若是他接受了,無論是殺死對方,還是自行殞命,都難逃手足相殘的惡名。

  可有的時候,歷史就是那樣的奇妙。路易·拿破侖並不想參加這場決鬥,但是身邊的人都告訴他,這場決鬥比他的生命更重要。不得已的他隻好接受。

  在決鬥的當天,路易·拿破侖和萊昂的內心都充滿了深深的恐懼感。這時候前者開始試圖勸說後者不要自相殘殺為家族抹黑的同時,並向其詢問是否受到外人的脅迫或者蠱惑。

  後者聽完一口氣便將法國政府供出來了,並且還提到了那十萬法郎的交易。由於無法得到拿破侖家族的認可,所以萊昂不能享有年金。在拿破侖死後他便失去了經濟來源,所以才鋌而走險。

  “聽著,我出十五萬法郎,你放棄決鬥。”

  “我覺得我的名譽值二十萬。”
    “好吧,成交!”

  於是乎,這場鬧劇就此落幕。正是由於處理這件事展現出來的能力,讓路易·拿破侖得到他叔父的兄弟們表面上的認可,他們一同出入同一家劇院,以示他們的關系融洽。

  不久後,路易·拿破侖決定再次發動起義,用以回應路易·菲利普政府的勾當。他選中了法國的海濱城市布洛涅,此處兵力相對薄弱僅駐扎了250名士兵。

  而阿拉德尼茲上尉是一位典型的波拿巴主義者,在與路易·拿破侖見面之後便立刻認同了他的計劃。

  路易·拿破侖的計劃是控制布洛涅之後,便直接向巴黎進軍,直至推翻七月王朝。為此他招募了一些退伍兵和失業工人,同時和波蘭復國軍取得了聯系。

  至此與他合謀的人數已達到了五百,不過這個由法國人和波蘭人組成的混合團體,並不了解整個計劃的來龍去脈,甚至對會在何時出發又或是前往何處這種再簡單不過的細節也不知曉。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個道理路易·拿破侖自然懂,所以他很早就向一名英國官員借了五十萬法郎,又向五十六個人打出了白條,總共籌集了102萬法郎。

  至於起義需要的武器則從英國進口,其中包括褐貝斯線膛步槍,以及伯明翰鋼刀。而旗幟和軍服則是從巴黎采購,為了擴大影響力,他甚至還訂購了一台手搖式印刷機,用來印發傳單。

  1840年8月5日,五車食品,二十匹戰馬,兩箱軍服,以及三車武器和幾千張傳單被運進了布洛涅。路易·拿破侖大搖大擺地走進了當地軍營,卻被懶散的士兵們直接無視了,直到阿拉德尼茲中尉將他們集合起來。

  他向士兵們發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講,只可惜並沒有引起那些“短視者”的共鳴,不得已只能向其許以厚利,金錢、勳章、官職.
  正在士兵們歡呼慶祝的時候,突然有人大叫“憲兵來了!”。場面頓時變得混亂不堪,路易·拿破侖和他的追隨者們在慌亂中展開射擊,擊傷了多名士兵。隨後士兵們開始還擊,起義宣告失敗。

  此時的路易·拿破侖只能選擇向海邊逃竄,然後在那裡登船離開法國。只不過他們在半路遭遇了法軍,後者並沒有半點同情心,直接向其開火。

  交火十五分鍾之後,三名密謀者被擊斃,還有一人淹死在河中,而此處距離海邊還有五公裡的距離,走投無路的路易·拿破侖只能選擇投降。

  他效仿叔父的行動以再次失敗而收場,他之前為此付出的時間(3年)、金錢(大概200萬法郎)和精力,在此刻都顯得異常荒誕。

  而路易·菲利普對於這場勝利則是顯得十分滿足,他認為那個科西嘉人的侄子之所以失敗是因為那些士兵愛戴自己勝過拿破侖·波拿巴。

  然而實際情況則是那名高喊“憲兵來了”的士兵,當時只有14歲,他那麽做完全是出於好奇和玩耍的心理。

  但不幸的是他也成為了此戰唯一陣亡的法國士兵,一發流彈擊中了他的眼睛結束了他的生命。

  事畢路易·菲利普決定將這個不安分的王位覬覦者關進監獄以絕後患。此刻的他認為已經完成了自己成為法蘭西皇帝的第一步。

  之後他還要親自封拿破侖為法蘭西皇帝,並接過他的佩劍和權杖。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