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戰爭宮廷和膝枕,奧地利的天命》第949章 兩個傻子
  第948章 新地中海艦隊
  情報、兵力、裝備、軍事科技、軍事理念,以及民心、地利無一不在奧地利一方。

  只不過年代還太早了,否則真的可以嘗試一下大德意志方案。

  法國人雖然一早就擬定好了作戰計劃,但是他們還是派人分別到維也納和法蘭克福議會下達了最後通牒。

  表面上是先禮後兵,實際上是為了調集兵力,同時也是在等英國人的艦隊。

  大東方艦隊高層反對對奧地利開戰,更反對與英國人聯手。

  但法蘭西第二共和國的高層認為,只要英國人的艦隊進入地中海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此次新的地中海艦隊的統帥是老愛德華·霍巴特·西摩爾,這位老將以精明、老練著稱和很多這一時期的英國名將一樣一生都從無敗績。

  其實也是難為英國政府了,畢竟要從一群從無敗績的將軍中挑一個合適的人選也挺難的。

  老愛德華·霍巴特·西摩爾名氣並不大,不過他的孫子愛德華·霍巴特·西摩爾作為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的英軍統帥倒是很有名。

  後者在東方慘遭義和團暴打,但在英國國內依然殊榮不斷,這要多虧了他有一個好伯父(邁克爾·西摩爾爵士,曾任英國東方艦隊司令),以及一位好堂兄(英國海軍高官)。

  新組建的地中海艦隊極其龐大,總共由三十八艘戰列艦組成,其中八艘是加裝了明輪蒸汽動力的最新式戰艦。

  再算上配合的各種輔助艦船,總噸位接近法國大東方艦隊的兩倍,官兵總數高達四萬人是有史以來英國人派出的最強大的一支艦隊。

  約翰·羅素對其寄予厚望,不過這支艦隊的目的並不只是封鎖亞得裡亞海那麽簡單。

  約翰·羅素還要借此徹底瓦解奧地利的海上通道和海外貿易,並且奪取奧地利帝國的海外殖民地,以此來緩解英國的經濟危機和他自己的信任危機。

  同時這支艦隊將回到希臘讓奧托一世再次將克裡特島租借給英國,他要拿回英國所失去的一切。

  不過弗蘭茨並不在意,畢竟他的計劃也需要時間部署。

  英國新地中海艦隊的規模很大,但那不過是案板上的一塊肉而已,除非這塊肉能大到把人撐死,否則弗蘭茨並不打算對其進行過多的關注。

  奧地利帝國,維也納。

  英、法兩國大使幾乎是在同一時間到達維也納,不過兩人的心情完全不同。

  英國大使斯特拉特福子爵來到維也納看到蕭條的大街,不安的人群讓他倍感欣慰。

  維也納之亂雖然已經平定,但是斑駁的痕跡並不是那麽容易抹去的。
    道路、房屋可以修繕,但那種陰霾不是短時間內能驅散的。

  這一次斯特拉特福子爵很清楚,他帶來的並不是什麽和平倡議,而是一份戰書。

  事實上即便是奧地利承諾永遠放棄德意志皇帝的稱號,還可以抓著這件事情不放要求解散德意志邦聯,進而解散對於英國威脅最大的經濟體德意志關稅同盟。

  歷史上英國並沒有將德意志關稅同盟視為對手,因為哪怕是在其成立之後,英國貨也依然暢銷德意志地區。

  不過此時不同,由於奧地利帝國的加入,這個同盟的體積變得太過龐大,而且弗蘭茨在經濟方面的改革實際上是搶佔英國人原本的份額。

  而這份矛盾會隨著奧地利帝國的崛起越來越尖銳,所以英國人總能找到理由
  斯特拉特福子爵自然沒有如此高度,他感到快意的原因便是因為大仇得報,雖然他不清楚那件事是不是真的,但是他很爽。

  這次法蘭西第二共和國的大使是馬拉丁,作為國民報派的領袖和外交部長,他才應該是此時法國政府的首腦。

  但是這位浪漫主義詩人並不想利用他的權威,於是乎丹·吉拉就成為了法蘭西第二共和國實際上的話事人。

  後者為了徹底消弭前者的影響力自然是將其調離巴黎,出使維也納這個倒霉差事自然就落在了馬拉丁頭上。

  之所以說是倒霉差事是因為無論是什麽樣的天才外交家也不可能改變什麽,更不可能有什麽收獲。

  馬拉丁倒是不太在乎這些,但是此時法蘭西第二共和國的所作所為已經違背了他的初衷。

  那封《致歐洲宣言書》已經成為了笑話,和平外交反而成為了陰謀詭計的一部分,就連馬拉丁本人也被說是陰謀家。

  同時作為一個浪漫主義詩人,此時維也納蕭瑟的場景更能觸發他心中的感慨。

  為了尋找更多的靈感,馬拉丁決定先在維也納走走。

  然而這一逛,他就發現了斯特拉特福子爵看不見的東西。

  蕭索的街道和火熱的征兵處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毫無疑問這場戰爭並沒有英國人說得那麽簡單。

  “奧地利人已經準備用鮮血灌滿整個戰場,法蘭西真的準備好了嗎?”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