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刑警日志》第203章 七個人
  第203章 七個人

  秦輝、吳啟明、王瑞慶等QZ市刑偵支隊的人,一個晚上沒睡。

  殘垣斷壁的明河大橋廢墟邊緣,李東林在此督戰一個晚上。

  有省廳的領導督戰,所有資源第一時間送到現場。

  應急照明車,將整個現場照射的如同白晝。

  三十多名消防應急戰士,輪流作業,用小型手持爆破錘,一點一點敲擊橋墩水泥,經過將近二十個小時,在第二天蒙蒙亮的時候,終於將全部骸骨清理出來。

  但是,所有人沒有一點完成工作的興奮,反而每個人的心都沉入谷底。

  第一個橋墩裡,發掘出了四具骸骨。

  第二個橋墩裡,發掘出了三具骸骨。

  一座一百多米的大橋,十三個橋墩,竟然發掘出了七具骸骨!
  初春天氣依然寒冷,涼颼颼的吹進所有人心裡。

  “封鎖現場,骸骨送回支隊。”

  QZ市刑偵支隊,法醫實驗室。

  陸川等人昨晚睡了一會,現在精神狀態還不錯。

  但是,面對七具骸骨,臉色也很不好看。

  先不說這些人是誰,到底怎麽死的,就說七個人!

  當年竟然一點消息都沒有!

  怎麽可能?

  骸骨完整的被發掘出來,最重要是確認骸骨身份。

  首先是死者死因確定。

  “一號骸骨,左肋第四根肋骨有利器劃傷,死因初步判斷利器刺穿心臟……”

  “一號骸骨腦腔內沒有發現水泥殘渣,系死亡後澆灌到水泥橋墩內。”

  “二號骸骨,右腿骨粉碎性骨折,左臂錯位骨折,左肋第三根、第四根肋骨斷裂,右肋第七根肋骨有骨裂痕跡。”

  “舌骨斷裂,窒息性死亡……”

  “三號骸骨顱骨骨折,頸部斷裂,左肋第六根肋骨骨裂,左腿脛骨錯位骨折。”

  “四號骸骨右臂敲擊性骨裂傷痕……”

  能跟著張援朝出來的學生,說是學生,實際上的法醫水平是要比很多基層單位的法醫要高的。

  比較複雜的骸骨鑒定分析理論上有知識,只不過實際經驗要缺乏不少。

  但是在做普通的骸骨傷情鑒定方面,這些人沒有任何問題。

  每一具骸骨都有傷情,從這些傷情上大部分可以直接判斷出死因。

  比如舌骨斷裂,一般情況下,舌骨在屍體白骨化後,會形成單獨的個體。

  沒有遭受外力破壞的情況下,大概率不會斷裂。

  所以,一般來說,只要骸骨中發現舌骨斷裂,基本上就能判定為窒息性死亡。

  其他屍體,基本上也都有明顯的骨骼傷痕。

  七具屍體,從骸骨傷情上可以明確的判斷,他們生前都經歷過不同程度的虐待傷害。

  這,基本上就排除了意外死亡,隱藏屍體的可能。

  除此之外,七人中,有三人是在還活著的時候,就被澆灌進了橋墩裡。

  其他四人則是失去生命體征後,才被澆灌進橋墩的。

  法醫、現勘,現在最重要的任務就是通過技術手段,判斷被害人身份。
    死因基本上已經確認,骸骨的DNA提取,由張援朝的學生去做,陸川負責的是七人的具體死亡時間確定。

  屍體骸骨化,在不同外界環境下,骸骨化的時間有很大差別。

  在高溫、高濕的自然環境中,沒有外部因素比如野獸撕咬的情況下,最快半個月就會白骨化。

  比如在熱帶雨林中,人體死亡後,一天之後,在屍僵還沒有徹底消失的時候,就已經開始腐敗。

  三天之後,就會形成完全形態的巨人觀現象。

  一周之後,肌肉就會腐敗消融,只有皮膚還覆蓋在屍體表面。

  十天到十五天,屍體內部寄生的蠅蟲就會把屍體消化的一乾二淨,只剩下灰黑的骨骼。

  在風化的過程中,灰黑的骨骼會漸漸變成雪白色。

  一般來說,人骨的顏色越白,死亡的時間越長。

  但是只靠顏色是無法準確知道白骨化時間的。

  陸川還要做一些實驗。

  建造橋墩的混凝土和一般的混凝土是不一樣的。

  混凝土有很多種標號,根據工程性質不同應用的場合也不同。

  水泥標號,是水泥的強度指標,衡量水泥攪拌凝結硬化後的堅實程度。

  影響水泥強度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水泥中的礦物質成分、顆粒粗細,硬化時的溫度、濕度等等。

  明河大橋橋墩的水泥,用的是低溫矽酸鹽水泥,相比一般的矽酸鹽水泥,耐水性更好。

  屍體是在水泥罐裝的過程中封印進去的。

  經過十五年的時間,裡邊的屍體完成了白骨化,但是具體的死亡時間,還不好確定,尤其是封印的時候就已經死亡的四具屍體。

  實驗很簡單,陸川用棉布包裹一條雞腿,選用和當年一致的水泥,進行封裝。

  然後通過加入一些化學物質,模擬十五年的變化。

  這就完全靠經驗了,加入什麽物質,加多少,才能模擬出十五年的時間變化,都是有說法的。

  現勘這邊在忙的時候,QZ市刑偵支隊的一線刑警也沒閑著。

  當年建設明河大橋的中標單位是QZ市第一橋梁建設集團公司,工程建設單位是其下屬的公路橋梁建設分公司。

  明河大橋是當年QZ市的重點工程,相關的工程資料都是很齊全的。

  十五年,時間雖然不短,但也不至於物是人非。

  當年負責工程的人,一個個被逮捕起來。

  還有當年負責澆灌混凝土的工人,也在進行尋找,而且是重點尋找。

  混凝土澆灌完成後,還需要振搗,尤其是橋梁橋墩的振搗,要求極高,不能有任何建設瑕疵。

  在進行完養護後,都需要進行專業質量驗收的。

  所以,橋墩裡澆灌了屍體,當年是怎麽通過驗收的?
  負責振搗的工人,是不是凶手之一?

  之所以說之一,是因為死者有七人,而在橋墩澆灌的時候,是不能中斷的。

  也就是說,發現屍體的兩個橋墩內的四具屍體、三具屍體,最起碼也是分別同時澆灌的。

  那就不可能一個人能完成的。

  因為工程在繼續,需要多工種協同配合。

  抓捕工作和審訊工作同時進行。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